「溫柔與謙卑互相聯繫」 趙詠琴博士講,尤長明弟兄記 (2020年08月02日)

謙卑與溫柔兩者是互有關繫的,是聖靈所賜的果子。有人會覺得溫柔的人是容易被欺負和儒弱。但相信聖經不是這觀念,溫柔是聖靈幫助人所結的果子。溫柔這字本就有謙卑這觀念,可譯作為人設想,有慈悲的態度。民數記說摩西的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謙和這字與聖靈所結的果子溫柔這字是相同的。在主前兩個世紀文士把舊約譯作希臘文時,提到摩西就是用謙和這字,也是溫柔這字。聖經作者及譯者同有這觀念:就是謙和、謙卑和溫柔三者是有關連的。

 撒加利亞書提及王謙謙和和地騎著驢;這個謙謙和和也是溫柔這字。同樣新約作者說當耶穌騎著驢進入耶路撒冷,祂是謙和的。您可想像一個君王同是謙和溫柔,是一個很大的反差。一個君王是應有威嚴的,但說這君王同是謙和,就是溫柔。耶穌說我是柔和謙卑的,很明顯祂有這個概念。

 腓立比書中大家很熟識的經文說祂本有上帝的形象;意思說耶穌是神,應被世人所尊崇,地位超然。經文說祂本有上帝的形象,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意思說祂沒有堅持不放,那又是什麼?就是上帝應得人的尊崇。耶穌是上帝的兒子,絕對是被尊崇的,但祂卻沒有堅持。我們明白祂降生為人,仍然滿有神性,卻放棄了被人所尊重。當人見到耶穌的樣子,忘記祂是上帝,沒有把祂作上帝的敬重。耶穌就是這樣謙卑自己,願意從上帝的位份降卑為人,放棄得到人的尊崇,成為人去服侍人,這就是腓立比書中所講的耶穌的謙卑,且捨身在十字架上。

 當時大罪犯才釘死在十字架上,但耶穌不是因為祂犯罪,而是為了你我的罪負代價,這就說明為何祂願意從上帝的位份降卑為人,甚至釘死在十字架上,是因為祂愛和顧及我們。當然祂也順服父上帝,因知道救恩是為罪人的好處,所以祂寧願犧牲自己、犧牲作為上帝所得的權益,只顧及別人、為別人設想,這就是祂謙卑的表現。在這裡我們會明白,謙卑的人不等於他的地位低微,他的地位仍很高尚,但謙卑的態度就是顧及別人,如腓立比書二章提及不要單顧自己的事;意思即不要只顧自己的利益,也要顧別人的。

 謙卑的相對就是驕傲。驕傲的人是很自我自私的。為什麼謙卑的人是顧及別人呢?因為他知道自己和別人的權益是同樣重要及被尊重的。如插隊的人,他覺得自己的時間是很重要的,這是很驕傲自我的人;相反謙卑的人就會顧及別人,他不比別人有更高的位份。所以耶穌的謙卑就是包含不驕傲,這樣顧及他人的人就是溫柔。

溫柔和謙卑是很有關係的:溫柔的人背後有一種謙卑的心態。溫柔是一種態度、處人處事的做法。溫柔的人時常會遷就別人,因他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在教會中時有開會商討事工,總要互相遷就。與人相處總要為人設想。若耶穌不降卑成人我們就沒有救恩。所以耶穌是柔和謙卑的君王。

謙卑不是儒弱,反是放棄自己的權益,是寧願別人得好處,是生命的力量。聖靈所結果子其中一樣是溫柔,聖經中我們以聖靈和能力是相關的,使徒行傳中說聖靈是大有能力的;保羅書信中多提及聖靈的大能。聖靈可幫助人結出溫柔的果子,也幫助人結出和平的果子。信徒是和平之子,不是那種威嚴的姿態。所以我們是很難把能力和溫柔聯繫起來。

從經文中整合對溫柔的觀念:溫柔的人是顧及別人的,當有需要時可放棄自己的利益。肢體商討事工,各有想法,怎能達到共識?如果自我的人覺得一己想法是很完美而別人也要聽從,這就是自大堅持了。認識及確認別人的想法有長處,這就是謙卑的態度。腓立比書二章說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這就是謙卑的態度,顯出溫柔的相處。不強求、甚至顧及遷就別人,這就是溫柔。相信我們樂意和這樣的人相處,因為他不是單顧自己,也會遷就他人。聖靈幫助我們結出是一個美善的、生命的果子。看來溫柔不單是一種性格、一種順服聖靈而有的生命、一種靈命的表現,也是屬靈生命成熟的態度。相反,若一個人若很驕傲自我不遷就人,某程度上他也是不順服聖靈了。

信徒要學習耶穌基督柔和謙卑。如教會中有肢體犯錯,加拉太書說當用溫柔的心將他挽回過來;用溫柔的態度絕對不是指責,以謙卑的態度,用愛心勸導將他們挽回,為他們設想。經文提醒因為肢體犯的錯,我們也會犯同樣的錯。所以當我們挽回他們的時候,也得小心免被引誘。這就是謹慎和謙卑的態度。溫柔的人不是沒有立場,但不是堅持要被人認同。這點對今日基督徒是有很大的提醒。只是真理才要堅持!讓大家學習被聖靈管理,順服聖靈,以致我們的生命結出溫柔的果子,背後有謙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