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牧者的話

彭偉業傳道-「變賣所有的」(2025年1月12日)

今年我們教會新的主題是「立己顧人,共建家園」,今天我們從「立己」這意義開始說起。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一些對救恩錯誤的想法,例如通常我們會聽到「天堂是免費的」。事實上,人是無法用自己的努力和金錢來獲得救恩,但聖經從來沒有這樣說:「得著救恩是不需要付任何代價。」(太十三44-46)

讓我們看看一段耶穌對門徒的教導:「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它藏起來,歡歡喜喜地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經文指出天國就好像人遇到地下的寶貝,或者貴重的珠子,人必須「變賣一切所有」,才能夠得到珍貴的「天國」。救恩的價值不是一個特定的價格,而是「所有」。不論我們擁有的是多少,只要願意用「所有」來換取,就必得著救恩。即是說,想擁有天國的人,必須願意以天國為他們唯一所渴求和所擁有的。而這句說話的重點,就是是否「願意」。

在我們繁忙而且高壓的生活中,信仰對現在的我們還有幾重要呢?期望大家都問問自己這問題:我們是否願意把主耶穌成為我們生命中的唯一呢?願上帝保守大家新的一年,在屬靈生命上不斷長進。

古學賢牧師-「不要切斷蒙福之路」(2025年1月5日)

教會與個人生命的復興,是細水長流的工夫,必須支取從天上來的能力。我們怎能得到上帝的幫助呢?代下7:14節,上帝說:「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

宋尚節博士有以下金石良言:

-蒙恩的人有兩個特徵:讀經和禱告。

-魔鬼撒但最怕信徒同心合意倚靠上帝。

-禱告乃奮興我們生命的首要條件。

-禱告是最快樂的事,絕非重擔。

教會與個人生命復興之難,難在哪裏?在於切斷了蒙福的路。甚麼是蒙福之路呢?就是回歸聖經,遠離惡行,過分別為聖的生活,並以見證主耶穌、傳揚福音為使命。

彭偉業傳道-「跑盡了的路」(2024年12月29日)

今天是2024年最後的主日,這兩年來我們經常在信息和宣講中,多次用多種角度去解釋「認識基督,作主忠僕」,在這主題的最後的一個主日,想與大家作一總結。在我看來,提摩太後書四章七節,是給予一個忠心服侍主的僕人最美好的結局和鼓勵,也是保羅對他自己生命的總結。

大家嘗試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我們與主耶穌相遇,我們第一句說話,會向主耶穌說些什麼?我就會跟這段經文一樣地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我們每個人都會面對不同的挑戰和困難,這些挑戰可能來自於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困擾,或者是信仰上的掙扎。然而,正如保羅所說,我們被呼召去打那美好的仗,去跑那當跑的路。

我們要以堅定的信心來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天,無論前方的道路多麼艱難,上帝都會與我們同行,賜給我們力量去克服一切困難。我們彼此勉勵,持守所信的道,不斷在上帝的恩典中成長。無論經歷任何處境,我們都要記得最終目標是榮耀上帝,並在祂的愛中完成祂給予我們每個人的獨特使命。

作為主的「忠心僕人」,期望我們能像保羅一樣,跑到終點,守住信仰,並在那日見主面時,能夠充滿信心和無愧地向主耶穌說:「我盡力了!」願我們的主祝福每一個忠心的僕人!阿門!

古學賢牧師-「再思『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2024年12月22日)

賽9:6節,「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祂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上次我們思想了基督是奇妙的策士、全能的上帝,今次我們分享祂是「永在的父」與「和平的君」。

「永在的父」:「父」在原文是永恆的創始者,有領袖、元首的意思,故此這裏的「父」不是就基督與聖父的關係而言,而是指到祂與信徒的關係。永在的父突顯了主耶穌的永恆性,祂是自有永有、不會改變、永遠長存的上帝。祂可以長遠看顧我們,帶領我們奔走前路。主耶穌滿有溫柔和體諒,祂愛屬祂的人到底(約13:1節)。這位「永在的父」甚至願意將永恆(永生)賜給我們!

「和平的君」:今日世界充滿仇恨,國攻打國,民攻打民。你和我需要的是和平,戰爭卻愈發頻繁。若要得著真和平,必須將福音傳至地極,使萬民悔改,接受這位和平之君耶穌基督。當主耶穌降生的時候,天使宣布:「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上帝,在地上平安歸與祂所喜悅的人」(路2;14節)。主耶穌到世上來,以自己的身軀廢掉人與上帝之間的冤仇。祂在十架上代替罪人受死,滿足上帝公義的要求,用自己的血成就了上帝與人之間真正的和睦。請謹記,上帝「藉著基督使我們與祂和好,又將勸人與祂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林後5:19節)。 趁著聖誕佳節,願你和我作基督忠心的使者,努力傳揚基督這位奇妙的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彭偉業傳道-「背起十字架」(2024年12月15日)

12月份是我們記念和預備耶穌基督降生的日子,也提醒我們基督的再臨。耶穌基督曾說過:「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加福音 9:23)這句話提醒我們,作為基督徒,我們不僅要信靠主,更要願意背負十字架,跟隨祂的腳步。

最近看到一段關於信仰的漫畫視頻:一班年青人各自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一步一步的向前行,其中一位青年感到十字架太重,要求主容許他把十字架修改,變成較小型和較輕的。十字架被修改之後,這位年青人步伐輕鬆了,但他仍不滿足,要求主讓他把十字架再修整得更加小型一些,於是這年青人比其他人行得更快。但生命路途去到某一點,遇上了懸崖深淵,其他人因為十字架較大較長,可以把十字架作為橋樑連接上懸崖對面的山坡,因此能夠繼續前行。但是這位青年人的十字架因為太小,長度不足夠去連接對面的山坡,他就再無法前行了,只能後悔莫及。 有時主耶穌給我們的十字架的確很重,但可能是為我們將來的道路作預備,叫我們更加堅強壯膽。我們可能會面對挑戰、試煉和迫害。然而,正是在這些困難中,我們的信心得以鍛煉和成長。我們需要相信上帝的計劃總是最好的,祂會給我們足夠的力量去面對一切。

彭偉業傳道-「公義的苗裔」(2024年12月1日)

今天踏入12了月份,進入傳統禮儀教會的將臨期,其意義是讓信徒紀念和預備耶穌基督的降生,同時也提醒信徒們期待基督的再臨。耶利米書23章5至6節: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給大衛興起一個公義的苗裔;他必掌王權,行事有智慧,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義。在他的日子,猶大必得救,以色列也安然居住。他的名必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經文預言了耶穌基督的降生,祂就是公義的苗裔,是上帝所應許的大衛的後裔。祂來到這個世界,為要施行公平和公義,拯救我們脫離罪惡和死亡,帶給我們真正的平安與盼望。

今天也是我們教會的洗禮日,是一班初信者見證自己信仰的重要日子。洗禮是一個神聖的儀式,是我們與基督同死同埋同復活的象徵,見證我們的舊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架,罪過已經被赦免,成為新造的人,在主所賜予的平安和盼望之下,開展一段新的人生旅程。這也提醒我們,必須繼續勉勵我們的親友,邀請他們來參加教會的聚會,聽聞福音的信息,並且在聖靈的引導下,作出信主的決定、受洗,領受公義的苗裔帶給我們的真正平安,把這福氣傳給更多人,更多我們所關愛的人。

古學賢牧師-「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2024年12月8日)

耶穌基督降生前七百多年,先知以賽亞預告:「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祂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賽9:6節)。主耶穌是上帝所賜的禮物,祂是全人類的盼望!

 「奇妙策士」:主耶穌最「奇妙」之處是「道成肉身」,祂是百分之百的上帝,同時是百分之百的人。主耶穌要救我們脫離世上腐敗、庸俗的生活,使我們得到釋放。「策士」即現代所稱的顧問或專業輔導。我們做重大決定時, 例如買保險、升學和就業, 都想參考專家的意見。主耶穌是人生的專業輔導,祂能救我們脫離「愚昧」的生活。        

「全能的上帝」:來1:2-3節指出,祂「創造諸世界……常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主耶穌能平靜風和海、使死人復活,是大有能力的上帝!今天我們心目中的主耶穌是怎樣的呢?我們很容易將自己投射在祂身上,自己做不到的,就覺得主耶穌也做不到。腓力斯寫了一本書,名叫<你信的上帝太小了>,因許多基督徒的信仰太狹窄,不能應付時代的挑戰。其實,在看起來絕望的地方,主耶穌來了就帶來盼望。我們藉著禱告,依靠這位全能的上帝,就可以在人生各種試驗中得勝。願主耶穌帶領我們面對人生一切困境,得著盼望與平安。

古學賢牧師-「你被召作明燈」(2024年11月24日)

主耶穌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8:12節)。祂也說:「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5:16節)。

我們蒙召作明燈,為主發光,因為現今的世代黑暗,充滿詭詐和引誘。光能驅除黑暗,使人看清前路,消除恐懼,帶來朝氣、溫暖和盼望,也幫助人分辨事物的好壞……在光裏面有無限的影響力。我們雖然不是真光,但我們要將主的生命彰顯出來。當我們清楚自己被召的身份,生活時刻像明燈,就能成為別人的祝福。

弟兄姊妹,別人能在你身上看見主的光嗎?你的家人看出你信主後有改變,以及你的生命不斷在成長嗎?我們當效法主耶穌的溫柔、寬恕、忍耐,以離惡行善,追求和睦 (參彼前3:11節),作為我們的生活方式。 每一個主內肢體都發光,教會就能成為明亮的燈臺。今天是建堂65週年,創會86週年,願我們各人都在家中、職場、教會和社區中,為主發光。

彭偉業傳道-「不能停下來」(2024年11月17日)

現代人的生活繁忙程度,可以去到「極致」來形容。在我接觸的一些年青人中,尤其是哪些很有責任和奮鬥心的,甚至是一些成年人,他們都能讓我清晰地感受到:他們明白自己的社會角色和責任,抱有遠大的理想,並為這而一直奮鬥。他們不會浪費任何的空餘時間,去兼職、上各類課程,參與各類活動、義工、比賽、講座,不斷去擴闊社交圈。他們流行一句座右銘:「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可惜,他們對教會生活的態度,卻放在可有可無的位置。 這讓我想起一段經文,路加福音10章41至42節:「耶穌回答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在當時的文化價值觀來看,馬大是值得讚賞的,因為當時的人認為,人應該在廚房服侍、接待客人,反而馬利亞選擇停下來專心聽耶穌講道,這是會引起別人的爭議和反對。耶穌溫柔地提醒馬大,她要從固化的社會角色中釋放出來,她需要懂得從屬天的角度去看自己、看別人和看世界。說穿了,就是什麼才是最重要?是個人的屬靈生命成長,還是順應世界的要求,以及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呢?我們要學的,就是要懂得按照上帝透過聖經所教導的方式,來過我們在地上的生活。如果我們為世上繁忙的事而不能停下來,不肯抽時間去親近上帝,這可能會獲得世界的好處,但最後失去自己的靈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界裏迷失人生的方向,不知生命最終意義為何!弟兄姊妹,我們必須為此警惕,「要停下來」!

古學賢牧師-「請你用牙線清潔牙縫!」(2024年11月10日)

多年前,我因牙痛就醫。那位牙醫是我老相識,他說:「你的牙齒蛀了,沒辦法,只能拔掉。古牧師,請你每天用牙線清潔牙縫,免得食物殘渣藏在牙縫內,讓細菌繁殖,侵蝕鈣質導致蛀牙。」可惜我沒有把他的建議記在心上,回到家中,仍然只是刷牙就算了,沒有使用牙線。不久,牙齦出血、牙痛等情況又出現。牙醫再次為我脫牙,又苦口婆心勸我每天用牙線。我笑口多謝他提醒,但回家之後,每個月我只用一兩次牙線;結果,這十多年間我已經脫了五隻牙齒。今天我悔改了,現在每天都用牙線。

弟兄姊妹,你知道古代的以色列人有多頑梗嗎?先知們多次多方提醒他們,但以色列人一直「隨從自己頑梗的惡心去行」,他們「犯罪作孽,又隨從別神」;他們為偶像築壇,其數目「與耶路撒冷街道的數目相等」(耶11:8、10、13節)。先知們不斷呼籲他們離開詭詐悖逆的路,轉而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但百姓仍然對上帝冷漠無情,頑梗不聽,終於在公元前586年亡國被擄。

上帝是滿有恩典憐憫的,一旦我們回轉歸正,上帝必帶領我們度過困境,扭轉人生的局面。頑梗是因為驕傲和自我中心,願每一位上帝的子民察驗自己的心,常存溫柔順服的心與主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