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牧者的話

古學賢牧師-「美好的團契」(2019年11月17日)

本會慶祝建堂六十週年而舉辦冬令會,各團契派出代表組成籌委會。感謝上帝恩領我們跨團契合作籌辦這美好的「家庭大聚會」,約五十人報名參加。上週冬令會圓滿結束了,我仍不斷咀嚼兩堂講道信息,也回味營會各段快樂時光。在兩日一夜如此濃縮的時間裏,無論是詩歌、集體回顧、遊戲、查經禱告及彼此激勵等環節,我都感受到主領者用心策劃,使早、日兩堂弟兄姊妹不分彼此、樂也融融地投入這個營會中。多位參與者期望教會日後繼續舉辦類似的活動,使全教會弟兄姊妹一同享受主內情誼。

我們發覺營會中有不少弟兄姊妹仍未有所屬團契,盼望他們盡快投入一個適合自己的群體,以致能夠「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來10:24 節)。

鄭淑儀姑娘-「您們看到什麼?」(2019年11月10日)

曾聽過一個例子:有位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小白點,問學生看到什麼,結果學生都說是一個白點,老師聽了很失望的對學生說: 「 這麼大的黑板你們都沒看到嗎?居然只看到這麼小的點!? 」
人往往關心一些雞毛蒜皮無關緊要的小事或毫無價值之物。上帝天國的事不是更重要嗎?耶穌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弟兄姊妹「您們看到什 麽 ?」自己生活的小圈子?我們看到廣大禾場的莊稼的需要嗎?「看見」這個字有二個意思: 1. 不只是外在現象的看見: 2. 能看見人內心靈裡,屬靈生命的渴慕和需求。讓我們深深懇求能看見那失喪的靈魂,他們心中是多麼的需要救恩,願上帝感動的靈充滿我們,我們一起去收上帝禾場的莊稼,誠心所願。

彭偉業傳道-「離地」(2019年11月03日)

「離地」,成為近年批判教會的慣用詞。根據香港網絡大典:「『離地』是近年流行的一個潮語 ,通常用作形容詞,形容某些人的想法甚至行為皆脫離普羅大眾不食民間煙火,不知民間疾苦。他們雙腳離地,活於天際,高高在上。」不少人批評基督教離地,同樣也有些基督徒認為自己的教會離地。

如按照坊間這樣解釋「離地」,基督信仰本身就是一個離地的信仰。這信仰不是叫人追求在世的成功、榮華富貴,而是跟從基督受苦同釘十字架,是否脫離普羅大眾?這信仰叫人不要著眼於世界的爭競,反而先求與上帝建立親密關係,是否不食人間煙火,不知民間疾苦?這信仰叫人不要與人結怨、產生仇恨,反而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以憐憫和寬恕去對待別人,是否 雙腳離地,活於天際,高高在上?那麼基督教的確是離地的信仰了,卻在過去二千年來改變了無數人的生命,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或者在我們要批評教會離地之前,我們也需要搞清楚自己所信的是什麼呢?

古學賢牧師-「復康之路」(2019年10月27日)

上週在醫院認識了兩位病友,他們是心導管手術後再遭冠心病襲擊,不能再受心導管(通波仔)治療,而須用開胸手術。之後他們才遵守醫生的指示來做物理治療。想到自己在7月及9月先後兩次接受心導管手術,蒙眾兄姊關懷代禱,手術順利完成。初出院時,我仍間歇地感覺到左上胸有疼痛。手術前戴師母叮囑我跟隨醫院的復康治療:堅持定時服藥、吃均衡的健康食物、每週兩次返醫院做物理治療,及每天自己在家做運動超過三十分鐘。我也常禱告把自己交託天父,求祂憐憫醫治。感謝天父,個半月後的今天,左上胸的疼痛已經得到紓緩。

提前4:8節「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醫生知道心臟病患者復發的機會非常高,所以提醒我們要按指示服藥、做適合的運動、均衡健康飲食及保持心境開朗。那麼,聖經又怎樣教導我們操練心靈呢?聖經教導我們要遵行上帝的話、順服聖靈的引導、與弟兄姊妹互相守望、存感恩的心見證主、敬虔度日……我們持之以恆,今生必得豐盛的生命,並在永恆裡得上帝的賞賜。

鄭淑儀姑娘-「嚴以律己,寬以待人」(2019年10月20日)

通常人都會犯這樣的錯誤-「嚴以待人,寬以律己」-只看到別人的過失,就算只是個小差錯,也能說得有如滔天大罪;而對於自己的過錯,總是能掩飾就掩飾,盡量當作沒看到。其實這句話應該這樣講才對-「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對自己要嚴苛,對待別人要寬恕與包容。

聖經上所說:「責人之心先責己」「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樑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太七:3-4)人若是用體諒的態度去待人,多顧及到別人的立場,這不是人生中的一種學習嗎?讓我們常用此經節考核自己的行為,也願每位主内弟兄姊妹,都以這標準來嚴責自己,而非論斷別人。

彭偉業傳道-「自我修復」(2019年10月13日)

最近我在青年人團契群組內分享了一則信息,是關於一位因肝衰竭徘徊死亡邊緣的二十歲少女,當所有的醫護團隊都覺得已經束手無策、家人也開始準備她的身後事之際,該少女的肝功能竟自我修復,暫毋須換肝,現在她已經出院回家休養。醫生指過去 10 年不曾見過此類罕見個案,更形容是「好大好大的奇 蹟 !」
在人看來不可能的事,但在上帝的工作裡凡事都有可能,只要那是上帝的心意。

保羅說:「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上帝叫他生長」(林前三6 )。當團契關係出現問題時,我們要繼續以愛和真理互相連結,上帝必定會賜能力給團契作「自我修復」,並且繼續生長。教會內可能有弟兄姊妹因社會問題持不同意見而影響了關係,但只要我們繼續努力尋求聖經真理,用愛、聆聽和包容不同的意見,深信上帝必讓我們的關係能「自我修復」。同樣地我們也要為香港的困局祈禱,相信上帝奇妙的大能,懷著盼望祂必定讓香港「自我修復」 。

古學賢牧師-「我們喪命,你不顧嗎?」(2019年10月06日)

最近到一間福音機構聽講座,講員說她最近接觸到大量受助者,他們在情緒上受到嚴重的困擾。她建議我們多方面關懷弟兄姊妹情緒方面的需要。醫學界研究發現,若果長期有憤怒、悲傷、焦慮、痛苦或不安等情緒,的確會令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

昔日主耶穌和門徒有一次在怒海中上下翻騰,門徒在恐慌、徬徨、絕望之下,他們對主說:「我們喪命,你不顧嗎?」門徒覺得主耶穌漠不關心,竟然在這麼大的風浪中仍然睡覺,甚麼也不理!沒想到主耶穌一起來,只用一句話就平靜了風浪。(可 4:35-41 節)

有些時候我們覺得主耶穌睡著了,須知祂是全知全能的上帝,祂掌管無邊的宇宙 (來 1: 3 節 ),也細察最小的心靈。儘管環境怎樣惡劣,主耶穌一直在我們的船中。我們不曉得祂何時使風浪平靜,祂並非按我們的時間表行事,祂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只要有主同在,我們必會安然到達彼岸。

鄭淑儀姑娘-「愛與恕」(2019年9月29日)

近這幾個月香港發生了很多事情,心仍是痛和傷,同樣明白各人的想法也是相同。在同一的天空下生活,似失卻從前的…….

愛與恕是一個相對應的詞語,您愛您就著緊和重視,同樣突破憎恨需要寬恕,寬恕需要愛,所以愛與恕是緊緊相扣,基督教所強調(agape)的愛。這種愛是無論別人怎樣對你,攻擊你,傷害你,你仍能寬恕。說來容易,做起來卻是艱難。然而,實踐這愛與恕的功課我們必需依靠上帝的幫助。

今天,您們對愛與恕願意多行一步嗎? 面對現在的光景心情如何? 有需要與牧者談談和一起禱告嗎? 我們隨時歡迎您們的邀約,在這艱難的世代中,孤軍一人不如眾志成城,大家同心共商共禱,在主內彼此互助互勉。

彭偉業傳道-「和平的國度」(2019年9月22日)

候活士(Stanley Hauerwas)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神學家之一,他的著作《和平的國度》影響了全球的神學界。他反對暴力,認為暴力是人類缺乏安全感的反射,暴力使人心生怨恨、觸發報復和產生更多的暴力。暴力會令人上癮,使人以為自己能夠成功地控制別人,當成功控制了就愈享受控制,當失敗了卻變本加厲地去控制,所以暴力是自我實現的惡性循環。

候活士認為暴力搞亂了人與人、人與世界、人與造物主的關係,以為自己是自己的主,甚至是世界的主,並不預留空間讓上帝工作,更不認識上帝是創造、掌管世界的主,而我們只不過是受造物。人的生命是來自上帝、屬於上帝,然而流人血者是潛越、侵犯上帝的主權(參創九6)。因此,這神學思想也引導我們以「非暴力」的原則面對一切的爭端,在世界上建立和平的國度,就如天國那樣。

古學賢牧師-「松樹代替荊棘」(2019年9月15日)

我們教會禮堂正門有一棵老松樹,經歷了上年「山竹」十號暴風之後,頂部被風吹斷。當時我看見就心裏不安,因為由我十多歲開始,這松樹已經陪伴我們成長。但九個月後,一簇簇青翠的針葉在這松樹的四圍長出來了,並且它彷彿帶領著整個天光道的松樹一起茂盛起來!

在聖經裏有不少經文提到松樹:

・賽55:13節、41:19-20節,「松樹長出,代替荊棘」,顯出上帝奇妙的大能和豐盛的恩典;

・何14:8節,上帝以松樹比喻自己,表達祂永恆不變,我們在祂裡面結出屬靈的果子;

・王上6:15、34節,松木用來製造聖殿的門及地板;

・撒下6:5節,大衛王用松木製造的各樣樂器來讚美上帝……

哈利路亞,讚美上帝!甚願我們教會及每一個上帝所愛的兒女,都成為聖潔、合上帝使用的器皿,奏出讚美上帝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