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牧者的話

古學賢牧師 - 「愛裡相聚」(2017年4月30日)

很喜歡趙孟準醫生所作的一首歌<愛裡相聚>:「少年曾同被主救贖真理共尋,也曾為祂事工獻奉青春光陰;分享快樂事,分擔困惑事,最難忘是在主愛內真心互見……」上主日應一些舊同學的邀請,我和太太與他們乘船到滘西洲遊玩。四十年前我們一同在閩光書院畢業,現在有幾位仍在閩南堂服事主,其餘的到別的教會事奉,也有些與主疏遠了。

    有人笑指昔日的我調皮、貪玩,我就在心裡感謝天父,祂救我脫離那惡者,現在還給我機會服事祂。當我們還年少的時候,福音種子已植入心田,至今不少同學仍緊緊跟隨主,足見學生福音工作何等重要。雖經歷四十年風雨,在主的愛中我們蒙保守,得指引,這是人生極大的福氣。所以,我們當為教會的學生團契禱告,求主差派傳道同工和導師牧養他們,叫他們年輕的生命活得更有意義。

古學賢牧師 - 「天父在等待」(2017年4月23日)

上週與一位年長的牧者共晉晚膳,他語重心長地慨歎:「我不願看見弟兄姊妹對天父的愛愈來愈冷淡,不多傳福音,教會變成同鄉會,沒有真正的增長。」想到最近所讀的靈修書籍,不約而同傳遞一個信息:唯有當人親近天父,才能滿足祂的心。當我們願意親近天父的時候,這位至高的上帝,就厚賜美物給我們。祂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屬祂的人 (參詩84:11節) 。非因我們有甚麼本領或資格,只因我們原本就是祂的心上人。

或許我們對天父不自覺地維持官式關係,如單單每天靈修十五分鐘、謝飯三次、祈禱兩次等。這種與天父相處的方式,恐怕天父只歎奈何!知否全能的上帝,創造的主宰,尊榮的阿爸父,不嫌我們微小,仍對我們是情深款款?「耶和華你的上帝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祂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默然愛你,且因你喜樂而歡呼。」 (番3:17節)

古學賢牧師 - 「真相」(2017年4月16日)

一隻受了傷的毒蠍子來到河邊,遇見一隻青蛙,就對牠說:「請你背我過河,我必以美食報答你,並且我絕不會傷害你。」青蛙見牠傷勢嚴重,就相信牠的話,背牠渡河。中途青蛙突然大聲慘叫:「痛死我了!你為甚麼要螫我?」蝎子說:「我無意害你,但我的本能驅使我這樣做。」青蛙痛苦地掙扎了一會,最後,蝎子也和牠一同淹死了。

    詩篇1:1節「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這話隱藏了驚心動魄的真相!小心,不要信任世俗的甜言蜜語。「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篇1:2節) 「有福」原文是「多麼快樂!」要常將上帝的話存在心中,才可避過空中掌權者(撒但) 的殺戮。

古學賢牧師 - 「人算甚麼」(2017年4月9日)

人類相比浩瀚的宇宙,只不過是一顆看不見的微塵。站在地球的角度看,人也不過像早晨發芽生長的草,晚上就割下枯乾 (詩90:6節)。從魔鬼的角度看,人不過是一塊「肉扒」、「午餐肉」(彼前5:8節)。從天使的角度看,人是非常軟弱、容易犯罪的,卻是承受救恩的 (來1:14節)。從受造之物的角度看,人是牠們的管理員 (詩8:6-8節)。在上帝的眼中,每一個人都是屬祂的;上帝差耶穌到世上來,尋找、拯救每一個屬祂的人。

我們又當怎樣看自己?我們原是上帝精心的傑作,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 (弗2:10節),我們的生命有無比的價值,上帝要藉我們彰顯祂奇妙的智慧與能力。天父啊,祢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古學賢牧師 - 「父母的抉擇」(2017年4月2日)

多年來探訪不少主內家庭,感謝上帝,常見到他們的孩童滿有恩賜,在音樂、運動、語言、繪畫、領導等各方面表現優異,甚至在一些具代表性的比賽中獲獎。家長們與別人談起自己的孩童,便津津樂道,以孩子們的成就為榮。我心中默默祝福小朋友,甚願將來他們充分發揮恩賜,為主所用。

環顧很多小朋友在升上中學以後,因讀書的壓力和父母的期盼,只顧埋首於書本中,一心追逐成績,漸漸地將天父給他們的恩賜埋沒了!作為父母不單應該重視子女的學業和前途,亦要留意上帝所給子女的恩賜,多方禱告和栽培。恩賜用來服事教會、建立生命 (參弗4:12節、彼前4:10節),才能滿足施恩的上帝。

古學賢牧師 - 「耶穌迷」(2017年3月26日)

不久之前我和一些弟兄姊妹宴請一位資深的牧者。席間,大家訴說對牧者的心底話。當中許多人道出他的事奉與牧養是「生命影響生命」,他毫不吝惜地將自己的恩賜、愛心及全人完全獻與主。我視他為屬靈戰友,感到他是個重量級「耶穌迷」,他效法耶穌重情義、愛禱告敬拜親近天父。記得他曾說,耶穌的生命太豐盛了,他要多用時間重讀福音書。

    細心觀察,經過這位傳道者多年牧養之後,不少弟兄姊妹在不知不覺間感染了他的優點,不但富有熱誠和愛心,並且願意竭力學效耶穌。一個美好的生命被上帝所用,可以無限量地感染眾多生命。所以使徒保羅說:「弟兄們,你們要一同效法我,也當留意看那些照我們榜樣行的人。」(腓3:17節)

古學賢牧師 - 「他們獻上了愛心」(2017年3月19日)

上週KC職青團契戶外活動,連新朋友共廿二人到大埔沙螺洞遊覽,先是五位弟兄出車出力,擔當司機將眾人送到山腳。我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上山,沿途景色清幽脫俗,微微涼風伴隨細雨,步行十多分鐘後,彷如置身仙境,慨嘆天父實在恩待我們。漫步半小時仙地遊蹤以後,到達目的地,分兩圍享用即席煮的私房菜,隨後唱詩禱告,在意猶未盡之際歡呼回程。

我心中滿載喜樂,衷心欣賞團契職員們竭盡心力呼喚團友參加;他們用了諸般方法,構思多姿多彩的活動,好叫弟兄姊妹體驗主內肢體相通相愛。林前3:7-8節,「栽種的算不得甚麼,澆灌的也算不得甚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上帝。栽種的和澆灌的,都是一樣,但將來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賞賜。」無盡感恩歸我主!

古學賢牧師 - 「暑班的創意新點子」(2017年3月12日)

         去年暑期聖經班 (簡稱暑班) 的籌委會超過十二位青年、職青及成人,舉行數次籌備會議,在腦震盪過程中,可謂各出奇謀,討論後分配工作。記得有弟兄姊妹自薦表演魔術、製作水火箭、教小朋友跳舞……大家滿腔熱誠,事就這樣成了,感謝天父。

         據悉今屆暑班 (7月21-23日) 有讓人耳目一新的計劃:一半程序於教堂舉行,與往年暑班無異;另一半則以親子營在突破青年村進行。今天下午召開首次會議,想必籌委們又有機會施展渾身解數,為了使小朋友和家長跟主耶穌度過難忘的暑假。太19:14節,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古學賢牧師 - 「為耶穌多得一人系列(1):「桃麗絲被拒絕了」」(2017年3月5日)

桃麗絲 (Doris Ekblad) 姑娘是我讀神學時的佈道法老師,每次上課她一定見證過去一個禮拜她在甚麼地方、用了甚麼方法、領了甚麼人信主。起初我和幾個同學私底下質疑她把話「講大了」,但到了學期尾,她將向人傳福音的秘訣揭曉,教我們頓時心悅誠服。原來成功的因素就是屢敗屢戰,面對無數次被潑冷水,心中只要堅持一個信念:「為耶穌多得一人。」

    2月27日新聞題及台灣有個信用卡女王,25年內被拒絕了85萬次,仍持守「天天成交」的原則。她所推銷的是信用卡,而我們所傳揚的是珍貴永恆的保障,我們本應比她更殷勤更積極。彼後3:9節「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祂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來吧,我們一起「為耶穌多得一人」﹗

吳俊夫牧師 - 「愛:有始不有終!持守使命:有始畢有終!」(2017年2月26日)

『有始不有終,能受百樣痛……愛是永恆當所愛是你!』是張學友〈愛是永恆〉中的歌詞;愛:確實要有始不有終,這份愛特別適用於對上帝!世上任何事物總是會變,唯上帝的信實總不變更,願我們對祂的愛──有始不有終!

「有始畢有終!」──對目標、持守使命而言,這是我們作為基督的門徒所要持守及一生奔跑的路。路途或有中轉站,卻是憑藉恩典為主再踏上之旅程。目標及所要持守的使命,必須清晰並不是為個人,而是為那「創始」、「成終」的上帝去奔跑!目標、使命,仍要堅定地持守──有始畢有終!

曾聽說:「牧師,你放棄閩南堂嘞?」我也曾反問自己:「是否放棄了閩南堂?放棄了弟兄姊妹?」然而現在我卻能坦然地分享:「我沒有放棄閩南堂與弟兄姊妹」,上帝給我的領受是勿忘初心,按著祂的帶領進入祂要我進入的下一階段,作為牧者──就是要按祂而行。祂讓我清晰求問,更讓我清晰看見,現在要清晰踏上!重要的是:唯有祂才是閩南堂的上帝、牧者;而閩南堂──仍是我的家,你們──仍是我的兄弟姊妹。──這份愛,永遠都存在 A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