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期望我們把基督的生命在我們身上彰顯出來。
我在閩南堂事奉了六個月,經常看見耶穌的身影,就是弟兄姊妹遵主而行,關顧有病的人、接載長者、提攜幼嫩、服侍基層、無條件奉獻時間和體力。
「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10:45)身為一個傳道人,我渴求望見耶穌的影蹤;在閩南堂弟兄姊妹當中,我看見了!感謝天父深恩。
12月24日──當天耶穌降生的「不安夜」!
12月24日──傳統報佳音的「平安夜」!
12月24日──今天我們所渡的節日「平安夜」!
12月24日──可以發生不安事件的平安夜!
12月24日──即使面對不安,卻極需耶穌基督所賜的平安夜!
平安夜──不是12月24日,而是有否耶穌基督的同在!
每個人都會有不為人知的一面,壞人如是,好人亦如是,就如羅馬書3:10所明言:「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
我們不都是黑社會份子,但我們都有潛藏著黑暗的份子,可別忘了,我們本是「抵死有餘」、「死不足惜」卻因耶穌基督而「出死入生」!就如以弗所書2:1所講:「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祂叫你們活過來。」
「洗禮」──從另一角度來看,或可稱為「洗底」!羅馬書6:4已清楚表明:「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
既然要洗底,就要重新做人,像彼得前書2:24中描述:「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互勉之!
上主日堂慶聚餐有四百三十多人出席,喜見弟兄姊妹邀約親朋赴會,見證了我們的動員能力不弱。故此我們可以多走一步,設法使不常到教會的親友有機會接觸信仰,並真心關懷他們心靈的需要。
「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林前9:22)環看這末世的景況,很多未信主的家人和朋友正活在困惑不安、沒有保障的生活中。試問誰可把真正美善的生命展示給他們、向他們見證主耶穌的愛呢?我相信我們可以做得到!
每年十一月第四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美國人過感恩節像中國人過春節差不多,居住在不同省份的家人會趕回來與大家相聚一起享受豐富的晚餐。
我們常在主恩裡面的人也不要忘記感恩,因祂有說不盡的恩典,我們不限在何時或何地,只要我們心裡想向主感恩就可以藉著禱告感謝祂。
「無論作甚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祂感謝父上帝。」(西3:17)
教會之所以成為教會,因有基督成為頭,我們作為肢體
創堂──全因有祢,我們才知道存在的目的,不為己建功立業,單單只為祢
建堂──建基於理,信仰的根基在於真理,若不在真道上扎根,必站立不住
獻堂──怎能沒你,我們都是上帝的殿,沒有獻呈,展現的就是空洞貧乏
因有祢、有理,有你──這堂就必歡慶!
人總是有老的一天,縱使年輕時才華橫溢、心思細密、身手敏捷,到老時卻身體衰弱、行動緩慢、記憶力減退、對週遭事物有心無力。不少長者缺乏社交生活,他們不僅老病交迫,而且孤苦伶仃。學者指出,影響長者健康的重要因素,是與親友交往不足和缺乏恒常的關顧。
「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上帝。」(利19:32)敬老是建立在敬畏上帝的基礎上。他們一生辛勞貢獻社會,理應得著欣賞和關心;若晚輩或親朋呵護照顧,會使他們感到溫暖和快樂,知道自己沒有被遺忘。你願否奉獻一顆敬老心,有計劃地持續關顧兩三位家中或教會的長者,活出敬畏上帝的人生?
批評多,欣賞卻不多!
只會做成更多的拆毀,彼此的指責,好事都變壞事!
要求多,委身卻不多!
只會做成更多的應份,彼此的推卻,事奉都變老馮!
(老馮:廣府俗語──即看為應份)
勞苦多,善用卻不多!
只會做成更多的氣餒,彼此的忽略,恩典都變敷衍!
教會中應最多的──是愛,滿有上帝的愛!
每個禮拜,主日學老師獻身教導聖經真理,其中多位默默地任教了多年,很值得我們尊敬。然而,主日學老師的數目常不足夠,這是不容忽視的。我們需要更多盡心竭力地備課和教學、並以生命去實踐真理的教師。
提後二章二節說:「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這裡提到四代的傳承:第一代是使徒保羅,第二代是保羅所提攜的牧者提摩太,第三代是提摩太所栽培的忠心教師,第四代是這些教師的學生。聖經的真理要傳遞下去,我們盼望有更多弟兄姊妹積極回應這挑戰:
為上帝永恆的國度,教導祂的孩子們為基督而活!
我們在天上的父──父既尊榮的在天,每天又有否嚮往祂真實的同在?
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不單是別人,更是是自己願在生活中分別為聖!
願祢的國降臨──我們真愛祂的國,多於為自己所建立的一切?
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讓我們別忘在世任務是遵行祢的命令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每天渴慕生命的糧過於物質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學習計算祢的恩過於別人的惡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提醒我們別再自找麻煩、自掘墳墓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祢的──唯看見祢的榮耀,才認清自我的渺少
直到永遠,阿們──願每次所說的阿們,都是由心真誠而出的回應!──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