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八福」羅錫為牧師講、吳家通弟兄記( 2018年1月7日)

經文:馬太福音5:1-12                                 

  馬五1-12所描述的是耶穌的山上寶訓,在這寶訓中最常出現的是

「福」字。不過我們必須警醒自己,這「福」不是用來倒貼自己的憂慮,正如箴言十22指上帝所賜人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一位英國作家切斯特頓談過,在初讀山上寶訓時,以為它把一切事情上下翻轉;要把它翻轉再讀,才能把一切事情放回正常秩序。又論印度民族領袖甘地曾說過一句:「實踐你的信仰,不要和稀泥,不要沖淡它」,他說得比起門徒更像門徒,更懂得山上寶訓的真諦。所以,寶訓不只是主耶穌的教訓,而是耶穌的一幅畫像,更是天國的畫像。這教人們獲得一把能調整被顛倒世界的鑰匙。

  論八福,也可說成九福。每個福之間的關係如齒輪一樣有連帶關係,故此缺少任何一福,九福就不再齊整。先談第一福「虛心」。心靈貧窮的人有福了,馬太說出一個舉動就是要選擇成為貧窮,能倒空自己並放下一切背起十架跟隨主,這樣就是保住身家性命財產的唯一方法。第二福是「哀慟」,不是為個人而是為世界哀慟,因為除了自己有罪,世上每一位都有。虛心的人作哀慟的事而且關懷別人,這樣的話,就不再被認為是「堅離地」的。第三福是「謙和」,向人謙虛、溫柔、放下自己的表現,而且無懼強權的力量,因為主耶穌心裏也是柔和謙卑。第四福是飢渴慕義,慕義是對人生沈溺的真正解藥,可能我們對食煙吸毒打機上了癮,但飢渴慕義是成就屬靈的飢渴,反過來的對不義的事有厭惡,形成新的飢渴。

  第五福是憐憫,沒有憐憫的義是極端的義,而極端的義是法利賽主義。憐憫和義必須互相的結連,彌迦書指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

行。若要問這世間那個義最與憐憫連結,相信是那被釘在十架上的救世主彰顯出來的義。第六福是清心,清心是最高層次的潔淨,強調的不是禮儀(形式)的潔淨而是道德(內在)的潔淨,所以愈懂得清心的人便會愈看到上帝的公義和慈愛兩種屬性合而為一。第七福是締造和平,心不清就不能締造和平,只能製造更多紛爭、是非、競爭,這點與哀慟有點相似,但必須了解不是以個人主義作主導,而是對社會性的,學懂締造和平就愈懂得怎樣去傳福音。第八福是為義受迫害,締造和平的福音會令某些人不安和被拒絶,他們往往被視為「搞亂天下」的人,如主耶穌、保羅和許多殉道者,所以為義受迫害是一個歷煉品格的過程。

  最後一福是為被迫害而歡喜快樂。「有福的」在新譯本被譯作「快樂的人」,基督徒面對困苦乃屬正常,香港更加是全球不快樂國家的第七位。讓我們轉化痛苦、苦難為服侍人(和傳福音)的力量,讓在逆境中和迫害中所散播的傳福音種子結果。因此,真正快樂的人能把天國帶到人間,我們應當為此更為努力! 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