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鄧啟耀牧師講、林日麗姊妹記 ( 2018年7月15日)

經文:「馬太福音22:1-14節」

馬太福音22:1-8描述第一班人,而9-14描述第二班人。第一班人是被召的人,但卻是不配。耶穌基督一出來傳道,就說,講「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3:2),心要回歸上帝的管轄。天國就像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被召的第一班人用不同藉口拒絕來,有些甚至凌辱殺掉發邀請的僕人,王就除滅他們。王決定往繁忙的街道去,遇見的人都召來赴席,很多人都來赴會。王看見有一個沒有穿禮服,便非常嚴厲地懲罰那人,這是指一個人在救恩門外得到的待遇。第二班人是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娶親的筵席

這在舊約裡是指「逾越節的筵席」,上帝為拯救在埃及為奴的以色列人,差遣滅命的天使進入沒有在門框塗上羔羊血的埃及人房屋,將長子殺掉。這也預表在新約耶穌基督要成為代罪羔羊,凡願意歸從祂的人,就像塗上羔羊血的房屋,罪會得到塗沒。第一班被召的人是上帝的選民以色列人,但按舊約歷史,以色列人輕看這個身份。他們是被召卻不肯真心赴席。第二班人是將救恩延伸至外邦人,只要肯悔改,真心赴會,可享用豐富筵席。我們真心悔改,就能享受羔羊的盛筵,在天國有份,重新成為上帝的子民。要後悔自己的過錯和犯的罪,真誠改過,讓上帝在我們生命中。要把上帝放在首位,才有機會實踐美好人生。啟示錄19:7-9,娶親的筵席在將來的意義也是代表羔羊在天上的婚筵。

被召的人

           被召的第一班人在舊約代表上帝的選民以色列人,但他們不積極回應上帝的呼喚,甚至逼迫上帝差派宣講訊息的僕人,所以是不配的。因此,在新約將這呼召延伸至凡是願意正面回應耶穌基督福音的人,就可作主的門徒,得蒙悅納。在舊約,上帝計劃福音一開始是給萬人的,只是選了以色列民族作開始,而亞伯拉罕被喚作「萬國的父」。提摩太前書2:4,6和4:10,我們應對不同社群、不同種族的人傳福音。每個基督徒都需要肩負大使命,傳福音並不是一個選項,不是有感動才做的。

沒有穿禮服

           約伯記29:14,約伯雖面對很多苦難,他看重以上帝的公義和公平待人處事,否則就如沒穿禮服。我們的信仰不只是口說,也要有生活見證,與上帝的選民身份是相對稱的。彌迦書6:8,我們要自省,「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要有美好的靈性,才能駕馭我們的熱誠,否則只是衝動,滿足自己虛假的公義,不能成就上帝國的事情。

              我們真心信主悔改的人,已有信徒的身份,但要用我們的一生活出信仰,要配稱為作主的門徒,實踐上帝的話。雅各書2:22,福音派正統的信仰,行為不能令我們得救,全靠恩典。信主後,必然有行為上的改變,聖靈幫我們從老我,自我中心變為以上帝為中心,從敵對變為與上帝和好,並求上帝同行,裝備自己和實踐信仰。真正信心是生命本質受改變,從以自己為本位,變為讓上帝掌管帶領,並且有義行。箴言3:5-7總括我們為基督徒整個人生的目標和志向,福音幫我們遠離惡事,離開罪,從心裡專心仰賴耶和華,真誠地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