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書有三大部份,第一部份是第1章教導我們面對的環境是虛空的,是掌握不到的,不要嘗試去掌握,就像捕風、追風一樣,那要知道環境是沒有辦法可以掌握的。第二部份重點在第3章,雖然知道環境是沒有辦法可以掌握的,但是世界上一切都有定期;雖然我們是沒有辦法知道何時是定期,但是上帝安排的定期,祂由始至終的作為,人是不能參透的,只能深信上帝有定期,定期出現的時候祂會去處理。第三部份就是今日所講的,面對掌握不到的環境,卻要等候定期,我們該如何做呢?今日分享的就是知足常樂。
面對這樣的處境,我們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傳道者教導我們,那些事情我們是可以處理的。請看第8-9節,舊約中一直教導人要行公平、行公義,但我們見到一個地方,窮人受到欺壓,請不要奇怪,不是說要贊成不公平、不公義,那是有原因的。「鑒察」是指保守、保護的意思;我們見到有人用權力去欺壓窮人,不要覺得奇怪。第9節說,當時是農業社會,大方向是君王是要讓田地供養,而百姓是要透過土地納稅,那就需要透過官員收稅,那官員就會有機會去欺壓人。因此我們不要覺得詫異、問為什麼、不明白及質疑上帝,我們要如何面對才是最重要的。第3章16節說,這些是日常生活當中也會遇到的,傳道書很清楚說只有按著定期,上帝才會施行審判。在過程中上帝會教導我們怎樣去做,但欺壓人是為了自己的好處,貪銀子是不會知足的,很多時候我們也在滿足自己的慾望。第10章10節說明錢是叫萬事稱心,可以使您得快樂。但問題是當要滿足這些,您該如何做?「豐富」本身可以解作錢財、收成,上帝給人不斷勞碌,不是為了得到好處,而是在勞碌中得分;不是知道錢是有用的,卻去作惡得來。錢是有用的,問題是如何面對錢的問題。錢得到的不單是眼看的,第3章13節、第5章17節,錢是可以享用到的。勞碌的人是辛苦的,但要知足,視乎您怎樣看;不是擔心失去,而是擔心突然失去。很多事情是不能估計的,只是每一天如何面對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只可以盡我們的本份,令我們可以安心。
第13及17節說得到很多反而害了自己:「當您遇到禍患資財就消滅」–「禍患」可直譯作邪惡的勞苦。累積了財富,隨時也可以失去。「生兒子,手裡一無所有」–第2章說道人若然死去,財富就給兒子。為什麼人透過智慧、勞碌得到財富,一旦死去,便要把財富給兒子,而兒子卻是不曾勞碌,也未必有智慧呢?當禍患來到時,就會一無所有:是禍患來到時,兒子甚麼也沒有;或是財富給了兒子,自己甚麼也沒有呢?因為我們會赤身而去的。拉比有一個比喻:狐狸發現葡萄園,牠想進食,因有蘺芭的阻隔,牠只得瘦身後從一個細小的洞口進入葡萄園。然而牠吃後又要瘦身方可離開葡萄園。人生其實是一樣的,勞碌得來的,死去後分毫也不能帶走。我們只能在過程中去面對,我們只能在地上勞碌,享受上帝所賜應得的回報。祇是我們是否願意跟從上帝的帶領;不跟從上帝的帶領,我們永遠不會明白上帝的目的。上帝有時候是要我們去經歷。有些事件不知道的時候,只有聽從上帝的帶領;如何聽從上帝的帶領?如何面對?唯有聽從上帝的吩咐,作惡是不能聽從上帝的吩咐,也沒有辦法經驗到上帝的帶領。
在上帝所賜的日子,我們可以安心吃喝,在上帝所賜予底下享用勞碌得到的好處、那分,更重要是在不作惡下去享用,這是建基於如何在上帝、人的關係上的穩固,不是有需要才祈求上帝,反而是在虛空的處境上學曉去面對,在上帝面前如何無愧去享受上帝所賜的分。第19節說上帝未必要人貧窮,不必作惡得來,能取自己的分,這是應得的回報,在勞碌中喜樂,這是不能計算的。「應他的心使他喜樂」直譯作忙碌中有喜樂的心,問題是如何面對,第9章10節說要盡力去做,每天與上帝建立穩定的關係,讓我們熟悉上帝,也讓上帝熟悉我們;面對不明白的環境,我們明白如何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