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牧者的話

古學賢牧師-「教會也是醫療團隊」(2019年8月4日)

過去個多月進出醫院,感謝上帝,自己身體得著治療,也在醫院裏看到一個架構完善的醫療團隊。我感受到他們對生命的尊重,對病人關懷備至,盡最大的努力為病人提供治療。每在深夜時分,有些病人整夜難眠,對醫療人員諸多要求。但我看見護士們總是保持耐性,把他們細心照顧。醫護人員每兩個小時為有需要的病人換尿片;吃飯的時候,為臥床者餵食;整天數次消毒病房。他們毫無埋怨地辛勞照顧病人。

我聯想到信徒們是一個上帝所設立的屬靈醫療團隊。一班蒙恩得救的人透過定期的認罪與代禱,使靈性與身體能活潑健康 (「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雅5:16節上)。教會是你和我的家,是上帝的聖殿,也是個屬靈的醫院。每一個人到教會來,心靈應該得到醫治,生命得以改善。醫治人的地方必須是個有安全感的地方,全體弟兄姊妹應感受到被愛,經歷心靈復興與成長。在教會裡大家可以敞開心懷,彼此服侍。上帝說:「我必親自作我羊的牧人,使牠們得以躺臥。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治」(結34:15-16節上)。

鄭淑儀姑娘-「童心童真」(2019年7月28日)

主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裡就是最大的」(太十八3-4)。

小孩子的童心童真是「單純真愛、柔和謙卑、完全信靠主」;還記得在我們年幼之時,思想簡單擁有童真,人生成長的路途中,慢慢地追求的是排名、競爭、效率、業績、成果、利潤和收益,失去那份寶貴的「真」,是可悲的。

主耶穌卻要我們回轉、謙卑。我們想要進入天國,不是靠人的智慧能力,只靠單純的信心仰望主耶穌。讓我們再次走回孩子般的生命,能有巨大影響力;我們謙卑的行動,我們先改變自己,再改變世界!上帝是看重我們的「童心童真」,我們彼此努力,重拾那寶貴的「童真」。

彭偉業傳道-「以善勝惡」(2019年7月21日)

「以善勝惡」是基督教信仰重要的價值和原則,根據羅12:21「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這項原則有時令人覺得匪夷所思,我們怎能對惡人作出善意的回報,善待那些曾經傷害我們的惡人?然而,保羅在羅12:19作了一個解釋: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要求向惡人行審判,不是基督徒的責任,因為基督徒的責任是傳講基督的福音,主將會為我們所受的逼迫申冤,我們還是將審判的權利交還給上帝,因為我們所信的上帝就是一位滿有公義的上帝。所以我們不需為自己申冤,或去報復,以惡報惡。反而我們要善待惡人和仇敵,以彰顯基督的愛,「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羅12:20)

如果有人為現在的時局不定而感到憤怒和困擾,使情緒受到牽動而感到不安,或者我們可否以基督教的原則去思考,讓不憤和負面的情緒都卸給主耶穌,讓我們保持愛鄰舍的心,讓我們一起繼續傳揚上帝愛的福音。

古學賢牧師-「保守你心」(2019年7月14日)

過去三個禮拜,我先後三次進出醫院,都是由於胸口痛,後來我才知道自己心血管栓塞(冠心病)。在整個過程中,我經歷了天父豐富的恩典:祂為我預備了很細心和有愛心的醫護人員,又使我認識了一位信主的護理員,她轉介了一位男士於上主日來閩南堂主日崇拜;我有機會向幾位病友傳福音;弟兄姊妹關心和代禱……天父提醒我,要我更忠心事奉祂,並且要建立健壯的身體和心靈。出院後我加倍小心飲食,依時吃藥和服用食療。

我們都知道不良飲食習慣、精神壓力、休息不足等,必會導致身體各樣的疾病,如胃病、糖尿病、心臟病等等。另一方面,世上許多事情需要我們付出心力和時間,相對之下,我們愈來愈忽略被聖靈多方面光照,漸漸形成屬靈的心臟病。箴4:23節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心,就是內裏的思想、意念和動機。保守我們的心就是守護我們的內心。上帝說:「我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結36:26節),這裏的新心乃是指一個轉向上帝、不再頑梗剛硬、被上帝更新了的心。這樣,我們需要被聖靈光照,遵行祂的話,好叫我們屬靈的生命健康有力。

鄭淑儀姑娘-「七月七日」(2019年7月7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部分出自白居易《長恨歌》,描述了唐玄宗李隆基與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古往今來感動著無數人。「愛情故事」記錄著迴旋宛轉的動人事情,令我想起聖經中的雅歌;「求你將我放在你的心上如印記,帶在你臂上如戳記,因為愛情如死之堅強嫉恨如陰間之殘忍,所發的電光,是耶和華的烈燄。愛情,眾水不能熄滅,大水也不能淹沒,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財寶要換愛情,就全被藐視」(雅8:6-7)  。從古至今大家都認同愛情的強度是強而有力的,愛情的能力很有突破性,堅強不屈,但當我們明白到愛是不計一切代價,為著對方的利益著想,以至犧牲自己的利益,相信這是一種由上帝而來的愛,唯有這一種愛使我們更明白耶穌的愛。無論您已得着「愛情」與否?我們一同去學習犧牲的愛去愛其他的朋友親戚。

彭偉業傳道-「有恩典有真理」 (2019年6月30日)

約翰福音一14上:「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這節經文的子句「有恩典有真理」值得我們深思。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十四6)。這真理不是指好像各樣學科的知識一樣,那是人用理性論證拿捏得來的。這真理不是「死物」,是在三一上帝的信仰裡,這真理就是上帝本身,是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這真理從永恆來到人間,以真光照耀世間的黑暗,「住在我們中間」,尋找我們,充滿我們。「有恩典有真理」表示真理與恩典是並存的,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既是真理也是恩典,人藉基督「住在我們中間」而得著這真理,我們因而能夠接觸、認識,和看見上帝。世界時局正在變化,在各人爭拗誰對誰錯的時候,請不要忘記什麼才是真理!什麼才是恩典!讓我們一同仰望祂!

古學賢牧師-「聖徒的禱告」 (2019年6月23日)

從起初神學畢業後在閩南堂事奉到今天,在牧會上經歷甚多困難。情緒及靈命亦有起起跌跌,但總覺得有一股從聖靈而來的感動及能力,不住地鼓勵我繼續努力。每當受到打擊,快要倒下的時候,卻感覺到上帝的扶持(詩63:8節),祂愛的激勵是何等奇妙,這叫我能領受智慧,重新振作起來。

有一天,重遇一位早年認識的弟兄,他對我說:「古先生,一直到今天,我常常為你敬畏上帝的心禱告。」經此一句話,對弟兄的關愛感激不盡!我親身體會到,原來一個傳道人不單要為弟兄姊妹禱告,也需要聖徒的代禱。亞4:6節告訴我們,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上帝的靈方能成事。今天教會仍能為主作明亮的燈臺,豈不是需要我們一起為教會,為弟兄姊妹多方禱告(弗6:18節)嗎?請大家齊來作禱告勇士!

鄭淑儀姑娘-「六月的迷思」 (2019年6月16日)

六月是我一個既愛且恨的月份,愛的原因是它提醒我生命成長歲月的更生,恨的因由是小時候至成長學習階段往往在六月份是考試期,那些日子忙得令人納悶,天天拼命温習,加上六月天氣常有颱風暴雨,暗暗沉沉的氣氛被壓住,往往令人喘不過氣!但感恩是創造宇宙的上帝的恩典藉着詩歌給我們鼓勵,基督兒歌「天陰天晴天下雨」的歌詞提醒我們:「平平凡凡的人兒,和平平凡凡的笑臉,是怪,或是醜,或是多漂亮,在基督的眼中都是甜;就算天陰天晴天下雨,主都會錫住你,就算天陰天晴天下雨,主都會祝福你。」就是有上帝的愛興祝福,所以我們可以無懼明天,靠着上帝的恩典以笑臉去迎接未來的生活,互勉,阿門!

彭偉業傳道-「從來沒有人見過上帝」 (2019年6月9日)

《約翰福音》一18:「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這裡講出了一個事實,就是在這世上從來沒有人見過上帝,這事實卻有機會讓我們在傳福音的路途上遇上不少的波折。大部份人不會相信自己看不見的東西,所以寧願將自己的信念,寄託於自己所能看見的偶像,例如黃大仙、佛祖、車公,甚至是金錢、權力等等。

 

「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解答,雖然我們看不到上帝,但我們可藉著祂獨生子耶穌基督的作為,就能知道那位創造天地萬物、而且深愛著每一個人的上帝,是的的確確的存在,並邀請我們與祂建立關係,進入祂的國度。如我們期望世人相信上帝,直接的方式是讓他們看見上帝的愛,即我們在世人面前,能夠彰顯耶穌基督犧牲的愛,才能讓他們看見那不可見的上帝。我們努力吧!

古學賢牧師-「上帝看重基督徒的孝親」 (2019年6月2日)

某護老院掛著一個標語:「世界上有兩件事不能等待:行善與孝順」。此外聖經也告訴我們上帝極看重信徒對雙親的孝道,尤其在十誡中的第五誡是人倫關係的重要一個誡命。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就是說孝親三個重要的層次,最先就是使雙親得到尊榮及喜悅,其次是不要使他們受到羞辱,並且奉養他們也是作為兒女的天職。

我們作為基督徒,當然不能單顧教會的事,而把父母忽略,甚至漠視;否則上帝必然震怒。我們不單要有外表的行為,更要添上真誠的孝心,處處顧念雙親,使他們喜悅,正如所羅門說:「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叫母親擔憂」(箴10:1節)。更重要的是求上帝多方面賜給我們傳福音的機會,設法把父母從魔鬼手中帶到基督的救恩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