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牧者的話

古學賢牧師-「擔架空置了」(2018年10月28日)

昔日四位男士合力將一位身陷絕境、癱瘓了的朋友抬著來見耶穌。當時耶穌在屋裏,許多人聚集聽耶穌講道。因為人多,他們無法來到耶穌跟前。但他們是有備而來,於是排除萬難,將這位朋友抬上房頂。他們拆開了一個通道,把朋友縋下去。結果朋友罪得赦免,身體亦得醫治,不再躺在擔架上了。(可2:1-12節)

今年教會在10月13日舉行佈道會,傳道部籌備及製作宣傳品,一班弟兄姊妹分別在馬頭圍道三角公園及教會門前派單張,會眾在公禱會和團契中多次為佈道會禱告,並盡力邀約家人和朋友出席。當晚有許多弟兄姊妹親臨支持及招待新朋友,並有專人提供茶點款待來賓。眾弟兄姊妹都竭盡所能,為要引領人到耶穌面前。感謝天父,即場有三位朋友決志信主,一位弟兄回轉,並四位朋友慕道。他們來自不同的團契,可見全體弟兄姊妹為佈道會同心合力。願基督的愛繼續激勵我們,將家人和朋友帶到主面前!

彭偉業傳道-「大使命教會」(2018年10月14日)

教會的柬埔寨訪宣隊已在本月的13日出發,並會在當地停留七天,體驗當地的各項的宣教和教育事工,並參與帶領當地宣教工場的聚會,有見證分享、詩歌獻唱、帶領遊戲,藉此與和我們不同文化的信徒團契相交,一起去經歷上帝的恩典。

在「宣教學」的角度來看,短宣是一項短期服事,其意義是在於與宣教工場的弟兄姊妹一起事奉,在服侍當中經歷上帝的帶領,也藉此讓參與者能進一步投入較長期的、或持續的差傳服事,使差派的教會成為一間大使命教會。宣教不是一套理論,而是要走出去,到當地的真實處境作觀察、了解及反思。當面對不同的處境,需要依靠上帝作出彈性的應變,同時也要有良好的適應能力。今次我們一行十人的訪宣隊帶著謙卑的心,期望在這體驗的過程中聆聽上帝的聲音和呼召,學習如何在宣教工場上作支援,承托他們在工場的服侍,藉此讓我們的教會成為一間大使命教會。大使命是耶穌基督的託付(太28:18-20)。請大家為此祈禱!

古學賢牧師-「罪必追上」(2018年10月7日)

東華三院某某特殊學校邱校長,被揭發26年前多次非禮一名10歲上門補習的女童。其後女童往澳洲讀書,畢業回港定居。她驚悉邱已成為校長,為免再有女童受害,她挺身向警方揭出自己的陳年傷疤。邱於法院承認非禮罪,被判坐牢。另一裝修工人17年前闖入大角嘴一個單位搜掠財物,並企圖對獨留家中的10歲女童施暴。警方多年來未能破案,直至工人今年中因非禮罪被拘捕,警方核對其DNA後,發現他與該宗陳年案件有關。

有些人以為事過情遷,所作的錯事可以用時間沖洗得一乾二淨。地上的法律尚且不容這種幻想,何況聖經說「上帝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出34:6-7節)、「要知道你們的罪必追上你們」(民32:23節)。三福提及人即使每日犯三小罪,一年已有1000多宗罪,一生所累積的罪何等多,其臭無比,觸目驚心!所以,我們怎能不快快邀請家人、親戚、同事、同學、朋友、鄰居在十月十三日禮拜六晚上七時半來教會聽福音,登上「罪得赦免」的永生列車?否則他們不單在今生不平安,將來在主的審判臺前,更要承受地獄之苦。

鄭淑儀姑娘-「匆匆匆!催催催!」(2018年9月30日)

徐志摩的《滬杭車中》「匆匆匆!催催催!一捲煙,一片山,幾點雲影,一道水,一條橋,一支櫓聲,一林松,一叢竹,紅葉紛紛:豔色的田野,豔色的秋景,夢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隱,——催催催!是車輪還是光陰?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通過“催催催”這逼人驚醒的聲音讓人正視時間。我們與時光對視、相向而行。

1日=24時=1440分=86400秒,每人每天也同樣擁有相同的時間,怎樣去善用光陰?有時候自己想著了都害怕;日子悠悠的過去內心竟可以忘懷一切,昨天的時光已飛逝,今天的日子又快過,明天復明天又如何?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似是令人唏噓,以正面的思維去面對歲月的洗禮。正如經上說:以弗所書 5:15-17;「 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 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彭偉業傳道-「患難的日子」(2018年9月23日)

剛過去颱風「山竹」的威力實在驚人,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在各地區有房屋、玻璃窗被毀,傾盆大雨、海水倒灌引發嚴重水浸,甚至淹沒整條村落。在颱風過後的第一個工作天,香港的街道到處都堆滿了廢物、樹木的殘枝,癱瘓了香港的交通,大部份的巴士路線都要停駛。

可能有人會問:為何上帝要創造颱風,容許有這麼大的破壞?事實上,要回應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在《聖經》中的智慧文學《約伯記》,約伯就曾經問上帝類似的問題。約伯被形容為義人,卻遭遇患難,所以他心裡不明白,於是向上帝發出提問。上帝向約伯顯示祂的創造和智慧,人是不能完全明白,也不能阻撓上帝的旨意。(伯42:1-6)最後約伯明白人不能依靠自己的智慧、經驗、朋友或財富,只能仰望上帝,最終上帝使他脫離苦難。同樣,在我們遇上患難的日子,或許我們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但我們仍能仰望上帝,因為在患難之中,祂依然掌權。

 

鄭淑儀姑娘-「豐盛的生命」(2018年9月16日)

豐盛”這個詞意思是“豐富的、大量的,大大地超過人所能期望或預期的。”因此,豐盛的生命是非凡的生命,是喜悅的生命,是令人嚮往的生命。

您的生命豐盛嗎?在我們生活的日子中,我們平平凡凡的度日,沒太大的缺欠,有衣有食便當知足,有休閒的時間出外走走,有健康的身體和活潑的靈性走天路,盡自己的本份做上帝的工作,已是好得無比的生命,您認同嗎?

豐盛的生命是永恆的生命,這個生命起始於我們來到基督面前並接受祂為救主的那一刻,而且持續到永恆,並且我們與上帝有密切關係。真正豐盛的生命充滿了豐富的愛、歡樂、和平和其餘聖靈的果子(加拉太書5:22-23),不是豐盛的“物質”。 讓我們一起去迎接「豐盛的生命」,並活出上帝所賜的「豐盛的生命」。如耶穌說祂是好牧人,祂來了,是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11)。

彭偉業傳道-「福音遍傳」(2018年9月9日)

教會在9月24的外展事工「中秋遍傳」將至,今年已是第三年舉辦了,我們也可在這時候思想一下「福音遍傳」的意義。主耶穌當日囑咐門徒,要使萬民成為祂的門徒,將福音傳遍天下,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教導他們遵守基督的真理,成為主的門徒,這是主托付我們的大使命。(太28:19-20)

在公眾地方向陌生人傳福音,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能夠接受福音的人相對地少。但為甚麼我們仍然支持這個活動?「福音遍傳」的重點,在於讓公眾認識耶穌基督,或許街坊未必即時就相信,但他們會從我們的福音單張、禮物和詩歌,初步的認識基督信仰。我們的所言所行,傳達了耶穌基督的愛,讓這愛種入他們的內心,我們成為基督信仰的「播種人」。若將來時機成熟,按著上帝的恩典,終有一天他們會成為基督徒,而我們今天所作的,成為了他們將來信主的種子。讓我們回應大使命的呼召,成為福音的播種人,經歷上帝奇妙的作為,一起參與「中秋遍傳」!

古學賢牧師-「耶穌的腳蹤」(2018年9月2日)

中秋節(9月24日禮拜一)將到,摯愛親人共聚天倫,絕對是賞心樂事。大家可於當天晚上先與家人共進晚膳,賞月後出門參與教會所舉辦的中秋遍傳活動。我們趁此佳節與紅土區街坊接觸, 由KCG團契統籌,於晚上九時在土瓜灣公園擺設攤位,由多名青少年一齊教扭氣球,即時送給現場的街坊。另外他們又會唱民歌及福音詩歌。之後他們分頭派發單張,一方面邀請街坊出席10月13日的佈道會,另一方面宣傳幼稚園新一期招生事宜。

有人問:「教會為甚麼要接觸區內的陌生人?」這好比昔日耶穌的腳蹤,祂「走遍各城各鄉,在他們的會堂裏教導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太9:35節)。教會應該恆常地關顧、接觸街坊,而且領人歸主從來不是一揮即就的事,需要苦心經營,才會開花結果。

古學賢牧師-「人人要上車」佈道會」(2018年8月26日)

10月13日的佈道會即將來臨,我們可以做些甚麼預備工夫呢?先禱告,求上帝賜下邀約的對象,亦求主預備他的心,叫他看見自己內心的缺乏。在這個多月裏,可以用各種形式約他相聚,留心傾聽他的心聲,多關心和分擔他各方面的需要。隨著聖靈的感動,分享自己在耶穌基督裏面的經歷;因為我們直接將福音向人硬銷會使人卻步的。我們需要預先在對方的心田作合適的鬆土功夫,叫他願意以開放的心來聽福音。

除了救恩是白白得來的,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成果。你或許見到有些弟兄姊妹領了許多人歸主,看來容易,但其實他們在每一次成功背後所經歷的失敗和困難不計其數(詩126:5節「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即將舉行的「人人要上車」佈道會尚餘時間不多,為了搶救我們家人和朋友的靈魂,在佈道會之前的鬆土工作是很重要的,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弟兄姊妹,我甚願與你同作得人的漁夫 (可1:17節) 。

鄭淑儀姑娘-「八月主日學結業禮」(2018年8月19日)

每年八月最尾的週日,就是我們主日學部的結業禮,孩子們隨着年歲的增長, 按着等級而升到另一些高級的課程,隨之少年、青年也按階梯而上,唯獨只有一班耆英長者不用升班,但他們絕對是主日學的中流砥柱,他們多少年的堅持,不早退、不曠課,每週日大清早便到副堂齊集上課,他們生活上的智慧經年累月增長,聖經上的知識淵博精深,無數聖經經卷也是耳熟能詳,長者們確實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也是我們弟兄姊妹所欣賞。正如經上說「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上帝。我是耶和華」利未記19章32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