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碩的義行」岑紹麟博士講, 林日麗姊妹記 (2021年02月07日)

今天分享的經文與過去一年在香港發生的事有密切關係,讓我們看保羅如何勸喻哥林多信徒支持有經濟困難的信徒。林後9:10「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糧給人吃的」和11「叫你們凡事富足」的目的是「可以多多施捨」,與8「上帝……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所講的是一樣。經文內容是保羅跟哥林多信徒講捐獻幫助有需要的耶路撒冷猶太信徒,保羅在其他書信也提及此事。他寫哥林多書信時提到將再到哥林多探望他們,並收集他們承諾的捐獻,與馬其頓信徒所捐的一起帶到耶路撒冷。

羅馬書15:25-26指保羅到哥林多收集馬其頓及亞該亞兩個省份的信徒捐獻後,寫了羅馬書給羅馬信徒。他講將把兩個省份所收的物資款項帶到耶路撒冷,並要求羅馬信徒為他禱告。羅15:31「叫我脫離在猶太不順從的人」,即耶路撒冷中不信上帝的猶太人。保羅清楚知道耶路撒冷不相信上帝的猶太人將如何對付他,因他以前也做過這樣的事。因此,保羅請羅馬信徒為他祈禱的第一件事是希望到耶路撒冷後可以辦妥要辦的事。第二件為他祈禱的事是31「也叫我為耶路撒冷所辦的捐項可蒙聖徒悅納」,或許我們對此感到奇怪,處於需要支援的情況,如有人願意幫忙,還會有人不願意接受?看完另一段經文我們會感到更奇怪。

保羅在較早寫羅馬書及哥林多後書前,寫了加拉太書給加拉太信徒,加拉太書2:1-10提了一件往事,與他在哥林多正想做的事相同。加2:1-10提及使徒行傳11:25-30的事件,提到耶路撒冷出現饑荒,保羅與巴拿巴知道後從安提阿帶物資送到耶路撒冷,並與耶路撒冷的領袖磯法、約翰、雅各(主的兄弟、非使徒雅各)分享在安提阿傳福音的事。這班領袖認可保羅及巴拿巴所做的,表達這是出於上帝,並要求保羅及巴拿巴盡量幫助耶路撒冷的貧窮人(加2:10)。既然耶路撒冷的信徒,特別是使徒、領袖都願意接受保羅所做的,也要求他繼續這樣做,為何保羅在寫羅馬書時特別要求信徒為他祈禱,希望耶路撒冷的使徒及信徒接受捐獻?這令人感到奇怪,保羅帶這些捐獻到耶路撒冷發生甚麼事?

使徒行傳21:17-19,使徒行傳作者沒有記載耶路撒冷信徒拒絕保羅所帶的捐獻。徒21:20講述了耶路撒冷的領袖與長老的反應,並提到信主的猶太人都為律法熱心,很多猶太信徒仍眷戀猶太教的傳統宗教價值,這令保羅感到擔心。徒21:21,耶路撒冷的猶太信徒聽到保羅在外邦傳福音時所做所講的事,他跟外邦信徒講信了主的人已成為上帝的子民,不用受割禮、不需守律法。雅各擔心保羅到耶路撒冷後不單是不信主的猶太人對他不利,甚至猶太信徒都不接受他,徒21:22 「眾人必聽見你來了,這可怎麼辦呢? …」

保羅所擔心的是有原因,但與哥林多後書的捐獻有甚麼關係?猶太信徒執著守割禮、律法,故認為外邦信徒並非上帝的子民,即他們仍是不潔,所捐獻的也是不潔,所以猶太信徒不會接受捐獻。徒21:23節後,雅各讓保羅做一件事補救,建議保羅帶四位許了願的猶太信徒,往耶路撒冷的聖殿獻祭還願。保羅妥協,對他來說並非很大的問題,若他的妥協能令猶太信徒接受外邦信徒的捐獻,他一定會做。外邦信徒的捐獻如要得到猶太人接納,他必須考慮對猶太人信念的尊重。對保羅而言,猶太信徒接受外邦信徒捐獻的背後意義象徵兩個不同信徒群體是同一個家裡的人,都是上帝的子民。家人有缺乏,家裡其他人不能不幫助,這並不是普通幫助貧窮人的工作,而是同一家裡發生的事,不是兩個陌生人,而是家人。

過去一年,各位的工作是否碰到困難?我們或會想,自己已履行該盡的責任,也有奉獻,教會有慈惠奉獻,也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但過去一年工作如沒有因疫症受到影響,我們能否多做一點,多關心教會及教會外的弟兄姊妹,按自己的能力和禱告後的體會奉獻支持他們?這並非施捨可憐他們,而是像保羅所講,幫助同一家裡的人。林後9:10,上帝使我們在艱難日子富足有餘,也許不是要我們去享受,而是多多施捨,上帝「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使你的義行豐盛,上帝會很高興。那因你得幫助的人12「而且叫許多人越發感謝上帝」,並要13「將榮耀歸與上帝」,體會上帝在生命中的憐憫及幫助。受過別人幫助的信徒他日有餘時,也像你們今天一樣幫助其他人。保羅最後講15「感謝上帝,因他有說不盡的恩賜!」,這「恩賜」不是指屬靈、方言、治病方面,而是指上帝在物質方面的賜福。如經歷上帝的賜福,我們會否與弟兄姊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