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馬太福音20:1-16節
今天講道的經文為馬太福音20章1-16節,第16節提到的在前和在後是指甚麼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在運動比賽的競賽項目中看到,有時落後的選手會有機會反勝。在成語龜兔賽跑中,一開始兔子跑得好快,然後牠在偷懶後烏龜慢慢追上就反勝了。在聖經中,耶穌的門徒彼得經常主動回答祂的問題,雖然他的答案都令耶穌滿意,但耶穌都叫他不要驕傲和突出自己。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彼得是比較在前的門徒,也可以看到在前的不一定是好事。耶穌對祂另一位門徒約翰也說,不要理會別人,只管做好自己的本份就好。祂怕我們不明白,就用了比喻來說明。
葡萄園的比喻是講述主人在市集召聚工人,當中的工資一個銀幣相當於當時一天的生活費。主人從早上6時開始召集人,召到身型高大的人士,一直到下午5時仍然召集剩餘的人。僱主非常有心,他叫管工先付工資給後來的人,而最先來的工人覺得他們值得更多工資。無論工作、事奉時,我們應該有帶著感恩的心。如果事奉時不帶著感恩的心,上帝怎會使用你呢? 很久以前,在美國的鄉下教會中,天台日舊失修,需要一萬元美金作裝修。弟兄姊妹們紛紛代禱並說出一句,希望天台會趺下碎片弄傷最富有的弟兄,他就會承擔裝修的費用。
第11-12節提到工人有工作不單不感恩,而且對主人和管工埋怨,覺得工資太少。其實,在中東的地方,戶外工作的工人們一般在早上開始工作後,在10時左右就停止工作,因為陽光猛烈了。他們會一直在大樹下乘涼,避免中暑,直等到中午時間吃飯。其實,戶外工作的人們都沒有12個小時一直工作,何必加鹽加醋埋怨呢? 新約記述的馬大和馬利亞兩姊妹也是如此。馬利亞專心聆聽耶穌講道反而馬大只顧著工作,耶穌反而責備馬大,為什麼只管著招待和預備食物,不選擇更好的福份。
第15節提到紅了眼,就是妒忌人的意思,原文是指邪惡的眼。經文的比喻中,做得多的人妒忌做得少的人,就好像兄姊妒忌自已的弟妹一樣。通常弟妹在家中是備受重視的那一位,反而兄姊則被父母忽略。我認識一位朋友,他分享他的兩位小朋友,家姐妒忌弟弟有父母疼愛,感覺自己被比忽略,有時就會搣弟弟作懲罰。我們作為信徒的,不要眼紅和妒忌別人所擁有的,我們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因為一切都是從上帝而來的。我們要專注自己的事奉,不要帶有任何獲利的目的,上帝才會大大使用我們。盼望我們能從葡萄園的比喻得著上帝的亮光,好好服侍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