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雅各書1:1-8節
教會今年的主題是「立己顧人,共建家園」,今天跟大家分享雅各書1:1-8節。雅1:1-2,雅各寫信問候「散居在各處的十二個支派的人」,「我的弟兄姐妹們,你們遭受各種試煉時,都要認為是大喜樂」。雅各清楚明白這些信徒的處境,故跟他們說堅持不懈的話,讓他們有希望和動力。這班信徒雖是散居,但不會因散居而分散,有凝聚力共建家園。雅各引用猶太人熟悉的詞語十二支派,這有三個意思:一、以色列的王朝,是過去輝煌的驕傲傳統,在以色列人心中這是被上帝揀選子民的身份。雖然沒有像過往歷史的輝煌,但無論在何處,仍是上帝的子民。二、散居還有使命感的意義,以前在耶路撒冷安居樂業,但現在是散居,有上帝子民的使命,雅各提醒他們不要忘記初衷。三、教會是上帝所立的新約子民,共同建立上帝的國度和家園。雅各幫助這群散居的人去迎合上帝的心意,共建上帝的家園。
雅各提到共建家園是一個挑戰和操練,要親身經歷過程,有方向與策略。移居到一個新的地方會有不同的困難,我和太太在加州的三藩市區住了40多年,近一、兩年前決定搬離這熟悉舒適的地方,搬往住在南加州家人的地區,感覺像散居的人,這不是容易的事情。散居帶來心裡的不平安,如語言、文化等都不一樣。我13歲時離開香港移居到不熟悉的美國,回顧過去,因時間太短,沒有太多時間跟朋友道別。移民不是旅行,是信心之旅,沒有往返,心裡的不安在於目的地的模糊,但盼望有個方向,讓我們有動力和信心。
最近我去了印尼,探訪當地一個華人教會,我認識那位牧師已有19年,那牧師朋友離開北京往印尼雅加達開展上帝的工作。那裡也有一群來自北京的年輕人,有些人開了咖啡店,每個咖啡店都是信徒聚會的地方,每間咖啡店大約50多位信徒。過去四年,他們開了15間咖啡店,也開了一個培訓中心,讓信徒一星期五天上課,培訓一年,培養傳道人,然後又開咖啡店。他們在陌生的印尼,建立一個新的屬靈家園。那位牧師朋友於2021年6月曾給我發訊息,表示自己已到印尼,開始事工,雖較艱難,但蒙上帝保守。那裡的人太陌生,語言不通。期後2022年12月,那牧師朋友又發了訊息,上帝大大賜福給他們,那裡已有200人聚會,事工全面展開。2023年5月,他邀請我到印尼見面,我2024年往印尼,與他們交流幾天。本在北京教會的信徒的一家人逐漸遷移到雅加達,立了決心,為了傳揚上帝的訊息,願意在那個地方做主的工作。
2025年1月,那牧師朋友告知我他們計劃招生200人,除了華人,他們也接觸當地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另外,他們也開了一所學校,由小一至高中,校訓是「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不要做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以弗所書5:16-17) 校訓給信徒清楚的方向。還有,他們於2022年開辦美門聖經學院,有來自中國、非洲、印度、尼泊爾的學生,新建的家園已經超過了舊家。上帝是造新事的上帝,他們有這樣的信心,上帝就會賜福。
共建家園的方向與策略有三個關鍵詞,首先要有「信心」,困難是「試煉」,試煉讓我們更有耐心,更有信心,得到上帝賜的「智慧」。
「試練」是為了尋找方向,「你們遭受各種試煉時,都要認為是大喜樂」,雅各鼓勵他們。他們遇見三方面的試煉:精神上的挑戰大於身體的辛勞,如語言不通、溝通問題;如何決定面前的方向,如教會要改變方向;確定方向是最考驗人的時刻。
到了目的地不等於達到目的,要達到目的需要經歷信心的考驗,當摩西在曠野,民眾向他抱怨,有些要返回埃及,但摩西忍耐不動搖。雖然不知道目的地,但方向清楚,信心生忍耐,忍耐完成信心,相輔相成。建造房屋最辛苦的是地基工作,花了很長時間才給大眾看到。共建家園,但是家園並非花園。前者需要深厚的基礎,經歷誤解、錯誤失敗、心灰意冷等困難,家園的根基慢慢地被建立起來。信心激發熱情,熱情激發更大和更深的信心,才會有不同的果實,然後看見花園。
如缺少智慧,雅各講要求智慧,上帝會賜給我們。智慧是最基本的人生常識,是在上帝面前最應該做的事,有理解能力,聰明行事。有智慧家園的特徵包括常常以信心祈求、運作上資訊透明、誠實正直、言行一致,不三心兩意。不懷疑、不搖擺不定、面向試煉。試煉可以增加信心,因為經歷「試煉」的人有福了,在上帝的國度建立信心,他們會得著從主而來的「信心」和「智慧」,共同建立屬靈家園,榮神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