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淺談愛的神髓」龐建新牧師講 ,吳家通弟兄記( 2019年6月16日)

經文:「約翰一書4:9、10、19節」

愛的神髓即是愛最高的精神和層次,同樣也可以說是一種色譜,具有不同的顏色,甚至愛可以衍生成恨。有人說基督教是歌唱的宗教,這是沒有錯的;有人說基督教是感恩的宗教,這也是正確的。若要用最佳的字眼形容基督教,我想是「愛」的宗教最為合適。今天淺談愛的真諦與父親節互相結連,盼望主題對大家有益處。不過,我們受益的大前題就是「我們愛是上帝先愛我們」!

一) 愛的神髓一犧牲

我們愛是必需透過行為表現表達出來,故此愛的第一個神髓是犧牲。天父上帝就是愛,上帝的創造如同你瞧瞧身旁的父母養育孩子一樣,無比疼愛兒女的表現是不能否定的。約翰曾說過,不是我們愛上帝為先,而是上帝先愛我們。年屆八十歲的我,父母和其他親友相繼離開,這樣令我明白到孝順父母是必須的。或許十二門徒也未必能與保羅相比,他原是捉拿基督徒的領袖,但也見證著耶穌犧牲的愛而變成願意為基督犧牲,犧牲的愛可以互相感染並作美好見證,這樣得以看見十字架上的犧牲是至高的神髓。

二) 愛的神髓一忍耐

愛的第二個神髓是忍耐,因為愛的高深是需要逐步實踐,也要配合恆久忍耐的心。彼得前書是基督升天後寫的,很多人希望基督能盡快回來,直到目前過了二千多年也有不少人這樣說。彼得前書正是教訓眾人基督的歸來不是強求便可得到,而是要作信心的等待。當然,世間好多事情也不能用愛或忍耐便能解釋,而是凡事都講求相對的,好比掌權者亦未必用愛去掌管民眾,從而引致很多的社會糾紛,所以基督的愛即使是掌權者也必需學習的。我亦相信一個道理,就是“不願一人沉淪,但願人人悔改”。

三) 愛的神髓一回家

好多人也聽過浪子的故事,當中所述的就是人性上的抉擇,也關乎到尊嚴和面子。我曾看過一齣話劇又是以浪子的故事作背景,但是結局卻被導演改得弄巧反拙,由聖經記載父親原諒孩子過錯並加以款待,卻改以父親毆打回家的小兒子從而贏來觀眾的掌聲。我不太理解這樣的結局,因為這與我從聖經故事中學會愛的真諦是不同的。浪子的比喻並不是指責年輕人,只是年輕人的特徵比較突出自我的表現而已,然而浪子的比喻是全人類也適用的,使我們知道愛的真諦是回家以致返回天父的憐恤,那份恩惠也幫助我們,昐望主耶穌那恆久忍耐的愛遍臨在我們身上!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