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傳道書四章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孤單,縱使很多人在身邊,但沒人關心或明白你,也沒人聽你傾訴,這就是孤單,是最沉重的痛苦。為何有這個現象?因為人與人之間很多時是缺乏親情。傳4:2-3,傳道者講了一段很消極的感受,不曾活在世上的人最幸福,因傳道者看到令人心痛的事。傳4:1、4、7、15,傳道者提到「轉念」,又「見日光之下」有四個無情的現象,令人心酸的事實。
第一、傳4:1中的「欺壓」即勒索,有人自己曾被欺壓,今日就欺壓人,雖勢力大,但無人安慰他們,內心很多痛苦。很多人的心靈受創傷,他受到創傷,故對付別人,這是一個無情的現象。第二、傳4:4「見人為一切的勞碌和各樣靈巧的工作就被鄰舍嫉妒」,5「愚昧人抱著手,吃自己的肉」,懶惰的人游手好閒,所以很貧窮,沒有成就,但見到別人勞碌和有成就,就妒忌人。傳道者看見勤力的結果讓人妒忌,傳4:6「滿了一把」,故認為做好本份就可以,平平凡凡。
第三、傳4:8,有人是獨居的,沒有親人、承繼者,不斷工作,但不以錢財為滿足,也不享樂,做了守財奴。這些人眼中只有錢,沒有其他目標。很多人因錢的緣故兄弟反目,父母與子女、夫妻的關係破裂。最近有一本暢銷書《Die with Zero》,中文譯名有《死時一分不留》、《歸零人生》,書的內容是關於要善用金錢,特別是親人子女經濟有需要時給他們錢好好使用,但今天太多人是守財奴。最後一個無情的現象是人事關係的變遷,傳4:13比較「貧窮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與「年老不肯納諫的愚昧王」。少年人後來作王,這少年人曾很貧窮,坐過牢,與國民的際遇很相近,國民很欣賞他,但結局是後來不被人喜歡。人與人的關係原來是會破裂的。
傳道者感受到這世上的無奈、苦痛,故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然後寫成此傳道書。傳道者不同於現時的傳道人、牧師,而是召集人,在研究這個人生的無奈和灰心並得到結論後就告訴別人,與讀者一起找出路。
無情的人際關係帶來很多痛苦,但如果跟上帝的關係也是冷漠,那我們就更痛苦。只要跟上帝和弟兄姊妹建立好的關係,那就有出路。創世紀2章記載那人不好獨居,傳4:9「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人是群居動物,需要溝通,彼此幫助和相顧。人在壓力和困難下,渴望有人關心,等待人的關心,需要有人陪伴。在這冷漠和無情的世代,我們需要彼此禱告紀念。很多人內心孤單,「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可以互助,解決之間的衝突,讓教會不會出現無情的現象,同心建立合上帝心意且溫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