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牧者的話

彭偉業傳道-「自我修復」(2019年10月13日)

最近我在青年人團契群組內分享了一則信息,是關於一位因肝衰竭徘徊死亡邊緣的二十歲少女,當所有的醫護團隊都覺得已經束手無策、家人也開始準備她的身後事之際,該少女的肝功能竟自我修復,暫毋須換肝,現在她已經出院回家休養。醫生指過去 10 年不曾見過此類罕見個案,更形容是「好大好大的奇 蹟 !」
在人看來不可能的事,但在上帝的工作裡凡事都有可能,只要那是上帝的心意。

保羅說:「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上帝叫他生長」(林前三6 )。當團契關係出現問題時,我們要繼續以愛和真理互相連結,上帝必定會賜能力給團契作「自我修復」,並且繼續生長。教會內可能有弟兄姊妹因社會問題持不同意見而影響了關係,但只要我們繼續努力尋求聖經真理,用愛、聆聽和包容不同的意見,深信上帝必讓我們的關係能「自我修復」。同樣地我們也要為香港的困局祈禱,相信上帝奇妙的大能,懷著盼望祂必定讓香港「自我修復」 。

古學賢牧師-「我們喪命,你不顧嗎?」(2019年10月06日)

最近到一間福音機構聽講座,講員說她最近接觸到大量受助者,他們在情緒上受到嚴重的困擾。她建議我們多方面關懷弟兄姊妹情緒方面的需要。醫學界研究發現,若果長期有憤怒、悲傷、焦慮、痛苦或不安等情緒,的確會令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

昔日主耶穌和門徒有一次在怒海中上下翻騰,門徒在恐慌、徬徨、絕望之下,他們對主說:「我們喪命,你不顧嗎?」門徒覺得主耶穌漠不關心,竟然在這麼大的風浪中仍然睡覺,甚麼也不理!沒想到主耶穌一起來,只用一句話就平靜了風浪。(可 4:35-41 節)

有些時候我們覺得主耶穌睡著了,須知祂是全知全能的上帝,祂掌管無邊的宇宙 (來 1: 3 節 ),也細察最小的心靈。儘管環境怎樣惡劣,主耶穌一直在我們的船中。我們不曉得祂何時使風浪平靜,祂並非按我們的時間表行事,祂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只要有主同在,我們必會安然到達彼岸。

鄭淑儀姑娘-「愛與恕」(2019年9月29日)

近這幾個月香港發生了很多事情,心仍是痛和傷,同樣明白各人的想法也是相同。在同一的天空下生活,似失卻從前的…….

愛與恕是一個相對應的詞語,您愛您就著緊和重視,同樣突破憎恨需要寬恕,寬恕需要愛,所以愛與恕是緊緊相扣,基督教所強調(agape)的愛。這種愛是無論別人怎樣對你,攻擊你,傷害你,你仍能寬恕。說來容易,做起來卻是艱難。然而,實踐這愛與恕的功課我們必需依靠上帝的幫助。

今天,您們對愛與恕願意多行一步嗎? 面對現在的光景心情如何? 有需要與牧者談談和一起禱告嗎? 我們隨時歡迎您們的邀約,在這艱難的世代中,孤軍一人不如眾志成城,大家同心共商共禱,在主內彼此互助互勉。

彭偉業傳道-「和平的國度」(2019年9月22日)

候活士(Stanley Hauerwas)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神學家之一,他的著作《和平的國度》影響了全球的神學界。他反對暴力,認為暴力是人類缺乏安全感的反射,暴力使人心生怨恨、觸發報復和產生更多的暴力。暴力會令人上癮,使人以為自己能夠成功地控制別人,當成功控制了就愈享受控制,當失敗了卻變本加厲地去控制,所以暴力是自我實現的惡性循環。

候活士認為暴力搞亂了人與人、人與世界、人與造物主的關係,以為自己是自己的主,甚至是世界的主,並不預留空間讓上帝工作,更不認識上帝是創造、掌管世界的主,而我們只不過是受造物。人的生命是來自上帝、屬於上帝,然而流人血者是潛越、侵犯上帝的主權(參創九6)。因此,這神學思想也引導我們以「非暴力」的原則面對一切的爭端,在世界上建立和平的國度,就如天國那樣。

古學賢牧師-「松樹代替荊棘」(2019年9月15日)

我們教會禮堂正門有一棵老松樹,經歷了上年「山竹」十號暴風之後,頂部被風吹斷。當時我看見就心裏不安,因為由我十多歲開始,這松樹已經陪伴我們成長。但九個月後,一簇簇青翠的針葉在這松樹的四圍長出來了,並且它彷彿帶領著整個天光道的松樹一起茂盛起來!

在聖經裏有不少經文提到松樹:

・賽55:13節、41:19-20節,「松樹長出,代替荊棘」,顯出上帝奇妙的大能和豐盛的恩典;

・何14:8節,上帝以松樹比喻自己,表達祂永恆不變,我們在祂裡面結出屬靈的果子;

・王上6:15、34節,松木用來製造聖殿的門及地板;

・撒下6:5節,大衛王用松木製造的各樣樂器來讚美上帝……

哈利路亞,讚美上帝!甚願我們教會及每一個上帝所愛的兒女,都成為聖潔、合上帝使用的器皿,奏出讚美上帝的樂章。

鄭淑儀姑娘-「九月天」(2019年9月8日)

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詩是我非常熟識的,那年爸媽把我帶到加拿大的地方,留下我寄居於六姐的家,我客居他鄉,每逢佳節,家家戶戶歡樂團聚,自然倍感冷清寂寞,思親之情更甚於平日。遙想這已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今天爸媽已辭逝,各兄姊多遷居加拿大,節日已經很小聚首,因而感到無限惆悵,亦有無限的思念和感慨。除此也牽掛兄姊們許多仍未認識耶穌基督,為此我常為他們禱告天上的父上帝,希望能早日全家歸主,如果您們也和我有同樣的盼望,我們要持之以恆,為未信家人禱告,等待上主的佳音;我們同心許願祈求上帝幫助。

彭偉業傳道-「教會是教導」(2019年9月1日)

箴言22:6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 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這段經文提醒了我們教會一項重要的責任,就是對我們的孩童教導聖經的真理,使他們從小就有上帝的話語放在他們的心裡,以聖經的道理實踐出他們的人生。然而,教會的教導責任,從來不只是專為孩童,更加是為了全會眾,無論是孩童至老人家,教會都有責任不斷地教導聖經真理,讓會眾更深入地明白真道,一同學習跟隨基督。

「教導」( edification),其希臘文的字根有「建立」、「住所」的意思,所以神學家歐斯孟 (Richard Osmer) 解釋「教導」為「建立基督的群體作為上帝的靈之居所」,教會其實 就是一群依靠「教導」來建立的基督徒群體。我們平時回教會崇拜、團契聚會,並不應只是為了與朋友相聚,而聚會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在聚會中被教導,以致基督的群體得以適當地建立,更跟從基督。所以,曾經有位神學院教授形容教會就是「教導」,不知這說話有沒有改變我們對教會的觀念呢?

古學賢牧師-「數算日子」(2019年8月25日)

人生不是一條康莊大道,但當我們回顧過去的日子,我們就會發現每一天都
很珍貴,並且充滿上帝 的恩典。聖經提醒我們,當求天父教導我們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詩 90:12 節) 。這樣,我們就能審慎度日,不會讓日子浪費了,並且為自己的將來作好準備,忠於上帝的託付。

曉得數算日子的人會經常檢視自己的狀況,留心保持與上帝親密的關係。遵
照祂的指引,你將會擁有一個充滿活力的生命。神人摩西祝福以色列民,對他們說:「你的日子如何,力量也必如何」(申 33:25 節) 。我們有多願意活在上帝的心意中,天父就給我們多大的能力;前面有多大的挑戰,祂就賜我們多大的恩典去誇勝。甚願我們實現摩西的祝禱,早早飽得上帝的慈愛,我們為主所做的工也蒙祂堅立。

彭偉業傳道-「主的平安」(2019年8月11日)

每當時局變幻,人的心靈總會忐忑不安,充滿著無奈感。香港近期的社會動盪,世界貿易戰爭的惡化,已經有不少人因此而受波及或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下,基督徒應如何自處?如何得到平安?

《約伯記》22:21「你若認識上帝,就得平安。福氣也必臨到你。」認識耶和華上帝,就是智慧的開端,如果我們能真正地認識我們所信靠的耶和華上帝,確知祂是創天做地的主宰,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祂的心意安排,那麼,我們何必要為時局變動而不安。只要全心依靠耶和華上帝,祂必然讓我們渡過任何的難關。

我們不要忘記主耶穌留給我們一份珍貴的「平安」,《約翰福音》14:27「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這份「主的平安」是因為我們能夠認識主耶穌而來,只要我們凡事為主耶穌而作,以祂為我們生命的中心,主這份「平安」就烙印在我們的心入面。時局變幻,何懼之有!

鄭淑儀姑娘-「苦中有樂」(2019年8月18日)

近新年前家中的花灑壞了,心中有些納悶,不知找誰修理,在無助中竟然經同工介紹了一位師傅協助,我們講定價錢是連工加料一個數額,因新年將近又要師傅趕忙着,我便多加少許車費給他做完工程可坐車早些回家,把他車到家中我便離去。稍後家人告訴我花灑修理好,但師傅留下了一百元,他說:「新年了,給小狗買東西吃。」這令我感到很窩心,在苦悶中掀起絲絲的微笑;其實真想不到事情是這樣發展。

其實明白到日常的生活平平淡淡是多好,但偶有些突發的事件要處理時,會有些無助的苦事,有時摸不着頭腦如何面對和應對,總不要灰心喪氣,先深呼吸一下,停一停,想一想,再祈一祈,禱一禱,等一等,看一看,上帝有否差派其他天使來協助,能解決與否,也不要灰心,等候再等候,可能最终會解決好,在「苦」中也有快樂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