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擇善惡」 彭偉業傳道講 (2022年1月23日)」

經  文:創世記31-7節                                                        

如果我們留意日常身邊的事物,就會發現它們往往與聖經描述有無比的相似性。「一人犯罪,眾人遭殃」的處境,令人聯想起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犯罪的那一幕,他們違反上帝的禁令,結果使「罪」進入世界。他們最初為何會選擇犯罪呢?

蛇是受造物中最狡猾的存在,蛇把上帝對人的吩咐編織了一個原因,說上帝不想人擁有像上帝那樣的能力。另一方面,蛇淡化了偷食果子所造成的後果之嚴重性,把問題的根本轉嫁給上帝。這些說話觸發了夏娃內心的慾望,為了滿足她的佔據心理,並且為了得到與上帝相若辨別善惡之能力,她摘下果子食並且給他丈夫食。

結果人犯了背叛上帝的罪,從始「罪」進入了世界。「蛇」代表魔鬼「撒旦」,這邪惡力量一直存在於原始世界,透過謊言去誘惑人去犯罪。魔鬼的謊言往往比上帝的話語和吩咐對人更具有吸引力,使人不能勝過試探。魔鬼把上帝的吩咐敍述為上帝對人不合理的制約,誘惑人以自己的意欲先行。上帝不允許人食分辨善惡樹的果子,那因為人未具備道德判斷的意識,正如申命記一章39節提及「今日不知善惡的兒女」。當一個人沒有能力去抵擋罪的試探,就算能夠知道什麼是善良、什麼是罪惡,最終都會抵不住罪惡為自己帶來慾望的滿足感,而選擇去犯罪。啟示錄二章6節提及的尼哥拉黨,就是明知罪之邪惡卻偏偏用身體去犯罪,以體驗主拯救的大能,這是魔鬼對人尤其是基督徒的謊言。由人類始祖開始,直至現今社會,人依然一直受到罪惡的束縛,到處都是侵略、剝削、資本、金融霸權、欺負弱小、掠奪、姦淫、欺詐、偷竊、暴力、敬拜偶像。犯罪的人明明知道這些是罪,也會照去犯罪。

在神學上,「罪」是被形容為與上帝關係的隔絕,摒棄上帝的恩典。「罪」阻擋了人對上帝的渴求,使人以為自己不需要上帝,也會拒絕與身邊的弟兄姊妹建立關係。保羅說:「罪的工價乃是死」(羅六23),人只能在基督裏成為新造的人,將人的罪性潔淨,打破了人與上帝隔絕的景況,與上帝重生建立關係。

我們如何才可以抵擋罪的誘惑和試探呢?最好擺脫罪的枷鎖之方法,就是好似耶穌基督那樣,將自己獻給上帝,將我們身體所有的肢體,獻給上帝成為「義」的工具,為彰顯上帝的國度奉獻自己,侍奉上帝,關愛、服侍人。(羅六13) 「抉擇善惡」是人如何在「善與惡」之間作選擇,要對抗邪惡的試探和誘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獻上自己。換言之,「抉擇善惡」其實是選擇「付出」和「收取」的生命取向。 選擇向別人「付出」,就會走向貢獻自己生命的道路,順服上帝的呼召;選擇向別人「收取」,是以自己的利益、個人的自由出發,對上帝的呼召無動於衷,最後在罪的試探當中周旋徘徊。

古牧師之前的講道提及「承擔託付」,我們有太多的羊群需要我們去關顧牧養、去尋找、去教導、去傳福音。教會內有一班年青人需要更多的人生導師去培育他們,教導他們,與他們同行;教會內有弟兄姊妹未得到為肢體之間的關顧和同行;主日學還需要更多的老師參與教導,陪伴小朋友成長。我們時常盼望教會復興,其實在於我們會否選擇「付出」、「行善」的生命取向,接受上帝的呼召,並且放棄「收取」的意識形態,放棄聚焦於自身利益,在「抉擇善惡」的根本問題上,作出合乎上帝心意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