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更新」褚永華牧師講,曾卓謙弟兄記 (2023年7月16日)

經文:羅馬書12:1-2節  

不知道我們基督徒會否有這樣的情況? 我們每個主日回到教會,在禮堂上祟拜聽道2小時,然後回到我們的生活中。經過星期1-6日的生活後,會否忘記了上週牧師/傳道的證道呢? 我們是否有按照講道上的道理而去行道呢? 我相信每間教會都很著重講道,但是我們信徒有否也同樣注重講道上的內容及行道呢? 如果我們聽道後,在整個星期的生活都是忘記了道理,就是聽完道就算了,那究竟信耶穌又有甚麼用呢?

    在羅馬書12章第1節,這句是有個敬拜的舉動和達至信仰的作用。我們經常會用最低的標準去衡量自己的信仰生活。然而,聖經的經文一直在挑戰我們,提醒我們不要忘記上帝的大愛和救贖,也要明白當中的道理。上帝給了我們最好的東西,但是我們則用最低的標準去衡量自己,其實我們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在第一世紀中,上帝的道開始在歐洲等地開始興旺,有很多歷史學家、信仰學家會提出問題,為什麼當時的信徒明知道會受逼害的情況下,仍然要相信上帝。當時,如果被人知道是主的門徒,就會受逼迫、被控告和虐打。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有很多人相信,他們拼了命去相信上帝。

    當時的社會存在著很多工會,在工作開始前他們都有不同的信仰儀式去祈求工作順利,賺到很多金錢。而信徒在信主後則不能參與這些儀式,會被非信徒排斥和不能參與工作,認為是不吉利和會影響整體的工作表現。縱使知道信主後會受逼害、看不起,但是在300年間,歐洲最大的羅馬帝國有6000萬人信主,為甚麼信徒數量會有這樣急速的發展? 原來,當時人們看到,信奉其他宗教會有很多淫亂的事件發生,就算放縱私慾也沒有問題。相反,信主的門徒會保持聖潔,知道相信主必須約束好自己的生活。信徒在信主後的思想行為有很大改變,吸引了很多人詫異和相信,所以有有了這個急速發展。

    在今天,我們仍然記得上星期的講道內容嗎? 有否在生活上行出來? 我們經常說要心意更新,但真的有否放在心中要行出來? 作為基督徒,我們是透過一個特別的眼鏡(主的教導)去看這個世界,面對當中的困難、不幸事件。主的教導讓我們去學懂怎樣看到世界事情的看法,怎樣去面對困難和不如意的事情。我們會有特別的世界觀和道理,在這個環境漸漸成長。

    保羅說我們要心意更新,要透過信仰教義去看這個世界。我們要透過十字架去看這個世界,看到世界需要基督的救贖。十字架代表著犠牲,因著十字架我們失去一些東西,但又得著一些東西。基督教信仰是為他人的信仰,我們要背起十字架跟隨耶穌。我們很微小不算甚麼,但上帝救贖我們,祂教導我們怎樣愛人。作為基督徒,我們有自己的立場,但是我們要留意,我們的立場和世界的價值觀是不同的,不可以去盲目跟從。

    基督教信仰對我們信徒的要求是嚴肅的,耍我們腳踏實地去經歷上帝奇妙的工作。作為信徒,我們並不是孤單的,我們的生命是彼此連結的。我們的喜樂是弟兄姊妹的喜樂,我們的憂傷苦難是弟兄姊妹的苦難。我們的信仰群體是互相支持、相愛、鼓勵對方,讓我們藉著上帝的愛一起成長。主耶穌在升天前說過,我們要建立教會,就算世界有很多苦難、邪靈,我們都要擁抱十字架。教會是永遠存在的,不會被撒但和邪靈打敗。一開始說到的第一世紀有很多人相信上帝,在近年的一些出土文獻中,記載了很多人怎樣在艱難的地方活出和堅持信仰。他們不怕危險和威脅,被人毒打、被獅子撕殺,仍然堅持相信。

    日本有一位小說作家:遠藤周作,他寫了一本名為<沉默>的小說,當中寫到十六世紀,葡萄牙的天主教教會差派了一批傳教士到日本傳教的故事。在1549年,他們差派了一批傳教士到日本的長崎宣教,在30年間帶領很多人信主和建立教會。然而,當時的領導人豐臣秀吉和後續的德川家康,他們都不歡迎這些傳教士,想趕走他們。可是,這些傳教士並沒有放棄,他們很掙扎地想留在日本這個地訪傳教。他們遭受了很多酷刑,但是他們仍然決定留在日本。當幕府看到他們的行為後,他們轉而逼迫信主的日本人民。他們用了一個很殘忍的方法,把信主的民眾綁在十字架中,用刀割了他們的頭使其流血,然後倒轉地插在一個大糞坑中。信仰的堅持是很艱難的。

    今天,我們要擁抱十字架,面對世界的衝擊。我們也要團結其他的信徒去面對困難,不可以自己一個人面對。在未來,我們定必遇到更加多的問題,但願我們能多思考上帝的話,讓我們有更多心意上的更新和改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