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正學義」彭偉業傳道講 (2024年7月28日)

經文:提摩太後書3:14-17節

今日是培育主日,讓我們思想什麼是基督徒的本分,希望今天的經文給予我們新的體會。提摩太後書是保羅在監獄裡所寫的一封遺書,希望給提摩太最後的勸勉和提醒,叫提摩太回顧從小所受的教導和信仰的根基。

一、信仰根基的來源

在3章14節,「你知道是跟誰學的」,是指提摩太的母親友尼基和祖母羅以。她們從他嬰兒時期開始,就教導提摩太猶太經文,引導他敬虔的生活。她們對信仰的虔誠和熱枕,深深地影響了提摩太的一生。年青人的屬靈生命,其實是直接受其父母,或者家人影響。教會是一個大家庭,教會內的長輩就是年青人學懂「如何確信」的榜樣。「確信」明顯不只是指知識,而是要將把所學到的東西,應用在今時今日當下的處境,使個人品性具備「志向、信心、寬容、愛心、忍耐」(3:10),並且使他們在現代歪曲的價值觀體系裏面,行出基督徒的樣式。

二、教訓、督責

在3章16節,「上帝所默示」原意是「上帝吹氣進入」,這種生動的形容表示了「聖經」的的確確是由上帝而來,並且具有關乎生命的四樣益處,起首兩樣是「教訓」、「督責」。「教訓」是「教導」,將準確的聖經信息和內容傳遞出來,「督責」是指出謬誤,把錯誤的教義和行為指出來,教導者必須要勇敢的指出錯誤的社會風氣和價值觀,讓我們下一代能夠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事實上,異端的思想正不斷影響著我們身邊的人,也影響著我們的下一代,所以我們必須要教導準確的聖經詮釋,並且指出錯誤的思想和行為。

三、歸正、學義

保羅在第16節提出第三和第四個聖經的益處,「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使人歸正」就是糾正錯誤的意思,在學習聖經的過程中,會不斷發現在自己和身邊的人有做錯的事,因而加以糾正。「學義」,是養成做人的美好品格,從第2章22節,看到保羅對基督徒品格的要求:「逃避私慾,清心禱告,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

事實上,人性是複雜和多面的。每個人都有善良的潛能,如同情心、愛心和正義感,但也有自私、貪婪和暴力的傾向。這些善良的潛能和罪惡的傾向,會在不同的處境之下展現出來。所以,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和所接受的教育是十分重要,這在塑造人性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良好的教育和環境可以激發人性的善,反之,惡劣的環境和教育則可能助長人性的惡。

所以,我們作為基督徒,就要以教會為核心,提供良好的教育和環境,激發每個人良善的潛能,培育每個人能夠邁向保羅所說的要求。保羅這句「教導人學義」中的「教導」,這希臘文是用來形容教育制度,提供訓練的過程。所以經文所啟示的是要我們作為教會,提供一套信仰訓練制度,給予不同年齡層的信徒,以至每個人能夠在公義、信德、仁愛、和平上不斷長進。

今天是培育主日,我們從經文看到教會的本分,是要提供完善的聖經學習制度,因為外面的世界的德育教導一定不及教會的信仰價值觀教導全面。這也是教會主日學的吸引力。保羅在第17節,說出基督徒的本分,就是叫人「得以完全」、「行各樣的善事」,就如今日的主題:「歸正學義」。「學聖經,係我哋嘅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