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學賢牧師-「靈命進深,愛主更多」(2024年2月4日)

農曆新年將到,祝願眾肢體靈命進深,愛主更多!弗3:20節,「上帝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求上帝幫助我們將自己屬靈生命的成長交託給祂:

  •  用心關愛弟兄姊妹 (羅12:9-10,「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
  •  對肢體多包容饒恕 (西3:12-13,「……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

忍耐的心。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

  •  作主忠僕,善用恩賜 (彼前4:10節,「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  同心宣揚福音 (腓1:27節,「……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
  •  愛慕真理,建立生命 (詩1:2-3,「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

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

  •  獻上自己為聖潔的活祭 (羅12:1節,「……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

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  善於管理錢財,忠心奉獻 (瑪3:10節,「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

願天父悅納我們的心志,衆弟兄姊妹靈命更新,教會得以復興!

彭偉業傳道-「我去是對你們有益」(2024年1月28日)

有次與年青人查考聖經,讀到約翰福音十六章第七節:「然而,我將真情告訴你們,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裡來;我若去,就差他來。」我們開始問:耶穌走了之後,就會有保惠師來到,那麼保惠師是什麼?聰明的年青人好快就答到:是「聖靈」。

「聖靈」是三位一體真神的其中一個位格,當耶穌離開門徒之後,聖靈就來到引導門徒進入真理。換句話說,聖靈引導基督信徒不斷靈命長進,帶領信徒邁進成聖的生命。聖靈會引導門徒對真理有更深入的認識,就如我們在讀經當中,有時會深有體會,叫我們更加認識上帝,這是聖靈的作為。

有時有些基督徒說:「我好像沒有感受到聖靈!」其實不然,有時我們會感到內心裏有一種微細的聲音,引導我們做合符聖經教導的事,這可能就是聖靈的工作。就正如我們願意每禮拜日回到教會敬拜上帝,這必然是經過聖靈在我們內心裏不斷塑造我們的屬靈生命,讓我們感受到返教會崇拜是必要的,因為返崇拜是我們與上帝建立的重要過程。 作為基督徒應該明白,聖靈會不斷在我們生命上工作,引導我們,這也是上帝與我們同行的一種方式。弟兄姊妹,我們應該時常留意聖靈如何引導我們日常的生活,如何行善,愛上帝,愛讀聖經,渴望時常得到聖靈的提醒,聖靈也催促我們能夠「認識基督、作主忠僕」。

古學賢牧師-「誰配得上帝的愛?」(2024年1月21日)

上帝按我們的本相接納我們,但祂的愛不僅止於此,祂還要重新塑造我們。相對而言,一般人所使用的「無條件」這個形容詞,並未完全表達上帝愛的真正意義。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上帝可以無條件地寬恕和接納罪人,那麼祂為甚麼還需要差派耶穌基督到世上為罪人捨命,以滿足上帝公義的要求,讓我們可以成為「義」呢?耶穌基督以生命所做的代贖工作,都是基於上帝的愛。請留意,上帝決不會溺愛我們,祂拯救我們得永生之後,祂要求祂的眾兒女遠離罪惡。林前6:20節說:「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上帝。」

我們要知道,上帝的愛是有原則的,祂要徹底地重塑我們的生命,把我們模造成主耶穌基督的樣式。羅6:19節,聖經吩咐我們,「要將身體獻給義作奴僕,以至於成聖。」當你和我接受救恩之後,我們必須不斷追求聖潔,直到我們真正體會到「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來12:14節)。「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既有這等應許,就當潔淨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敬畏上帝,得以成聖」(林後7:1節)。

彭偉業傳道-「卑微必高升」(2024年1月14日)

若然我們返了教會一段時間,對聖經有一定的認識,對大衛王的故事應該不會感到陌生,同樣也會知道他的繼承人是所羅門王。今天讓我們思想所羅門繼承大衛王位的經過,會給予我們什麼啟發?

在大衛臨終前,他的王位繼承權一直未作決定,當時的第四王子亞多尼雅見父親年紀老邁,直接自立為王。大衛垂危時聽到拔示巴和拿單報告這事,就立刻下達命令,由所羅門登上王位。列王記上一章33至34節:「王對他們說:「要帶領你們主的僕人,使我兒子所羅門騎我的騾子,送他下到基訓;在那裡,祭司撒督和先知拿單要膏他作以色列的王;你們也要吹角,說:『願所羅門王萬歲!』」 然而,所羅門作王的方式和亞多尼雅的很不同。大衛要所羅門「騎我的驢子」(33),而亞多尼雅卻預備馬匹、車輛和士兵。前者代表和平、卑微,後者代表權力、戰爭,從他們兩者作王的方式不同,就決定了誰是最終由上帝所揀選的全以色列的君王。最初所羅門本來饒恕了亞多尼雅,但最終他覬覦王位的心不滅而被殺。(二13-25)耶穌說:「自卑的、必升為高」(太二三12),弟兄姊妹,這段列王記的故事給我們什麼啟發? 「卑微」是否我們的生命質素,我們能做到嗎?

古學賢牧師-「不可徒受主恩」(2024年1月7日)

最近收到很多有意義的賀歲圖片,其中提到「感謝過去關心自己的人,並數算上帝所賜給我們的一切恩惠」。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年輕人拉利的故事。他因為公司倒閉而失業,兩天餓著肚子。他經過一家小餐廳,忍不住進去吃了一碗飯,然後假裝遺失了錢包。餐廳的老闆看在眼裡,就在地上拾起一張紙幣,對他說:「年輕人,這是祢丟失的錢吧?」拉利心裡感謝上帝,這位老闆不想讓他尷尬,竟然為他找了一個下台階!回到家中,拉利向上帝許願,說:「天父啊,求祢賜我工作,我有能力的時候,一定幫助別人。」果然,在以後的30年當中,拉利用了接近一千萬元,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我們不僅要感謝過去關心我們的人,林後6:1節,聖經提醒我們,不可徒受上帝的恩典。對於不認識基督的人來說,他們像是流浪在漆黑中,摸索著出路,沒有方向、沒有盼望,找不到人生的意義。雖然祢和我幫人力量有限,但是我們可以傳福音去救人,藉著分享主的愛來幫助他們回到天父的身邊。

彭偉業傳道-「年終感恩」(2023年12月31日)

今天是2023年最後一個主日,也是2023年最後的一天,大家會有什麼感想?這一年大家活得如何,得著了什麼,錯失了什麼,相信大家必定會有一定的思量。對於基督徒來說,每逢到了年終必須要做一個信仰行動,就是「感恩」。「感恩」是屬靈生命的重要素質,若然有一名基督徒沒有適當地向上帝感恩,可以說這名基督徒實際上沒有與上帝適切地連結,也沒有與上帝之間的親密關係。

「感恩」帶給我們三方面對上帝的體會:第一是「認識上帝」,我們感恩,因為看到上帝在我們身上所彰顯的恩典,上帝給予我們所需要的,若然我們不需要的上帝不會給,從而叫我們知道上帝對我們的旨意,更加認識上帝,知道祂在我們生命中的安排和使命。第二是「上帝同在」,上帝一路的供應並非巧合,而是上帝給予我們獨特的生命安排,在困難艱苦的人生階段,我們知道能夠倚靠上帝而渡過,上帝的同在叫我們的重擔變得輕省。第三是「親近上帝」,我們為上帝每一樣供應,無論大事小事都感恩,在感恩的過程中使我們更加親近上帝,從心底裏感受到上帝對我們的愛護。我們從「感恩」經歷上帝,使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更加親密。

帖撒羅尼加前書5章16至18節:「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弟兄姊妹,懇請大家在今天找一段時間安靜下來,為今年所發生的事向上帝「感恩」。上帝祝福大家!

古學賢牧師-「基督的第一份禮物」(2023年12月24日)

聖誕節到了,非基督徒都會歡欣慶祝,互送禮物。我們知道聖誕節真正的意義,是紀念上帝差祂的兒子降世,為了在十架上代替罪人受罰,承擔上帝公義的審判。在基督降生的那個晚上,天使向牧羊人宣告:「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good news of a great joy, RSV Bible),是關乎萬民的!」基督從榮耀的天家進入時空的限制,成了卑微、軟弱的嬰孩,一生經歷苦難。不過,祂所流的血使我們的罪污得以塗抹,人可以與上帝復和。所以,無論從人的角度,或從上帝與基督的角度來看,基督降生是人類歷史至大的喜訊!

時至今日,我們在平安夜報佳音,並舉行聖誕崇拜,歡度這節日。你可知道,誰得著第一份聖誕禮物?那是甚麼?不是黃金、乳香和沒藥。「基督到世上來的時候,就說:『上帝啊,祭物和禮物是祢不願意的;祢曾給我預備了身體』(希伯來書10:5節)。」第一份聖誕禮物是上帝為基督所預備的身體,以致祂能在十字架上為罪人流血受死。耶穌基督不是從父母結合而生下來的,天使告訴約瑟,馬利亞「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太1:20節)。

世界的天災人禍和戰爭從未止息過,唯有基督的降生,並祂所成就的救恩,為全人類帶來真正的平安與喜樂!基督為我們作出莫大的犧牲,我們當為基督獻上甚麼呢?

彭偉業傳道-「和平之君」(2023年12月17日)

好快來到一年一度的聖誕節,下一禮拜主是聖誕主日也是平安夜,是大家共聚歡興的時刻。然而,在聖誕節歡慶的背後,我們應該為世界上還有人未曾得救而自省及反思。

聖誕節提醒我們要看見今天世界上還有太多人並未曾得救,還有很多人因為人類的罪行而遭受戰火和虐待。今年以色列和加沙的戰爭,已經導致超過一萬八千的平民死亡,受傷或者傷殘的人數更高。有人用信仰的角度去問,究竟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民族仇恨,有沒有真正完結並且和解的一天?

阿拉伯民族和猶太民族有著千年的糾結和恩怨,阿拉伯包括巴勒斯坦被認為是以實瑪利和以掃的後裔,而猶太人就認定自己為雅各的後裔,是上帝真正的選民,巴勒斯坦地是上帝賜予以色列的應許之地。我們不去評論誰是誰非,但要相信民族之間的仇殺不是上帝所喜悅和希望的事。以賽亞書9章6節:「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真正能帶來和平的,就只能指望這位以賽亞預言的和平之君,當這兩個民族能夠歸向耶穌基督,領悟新約聖經的真理和意義,真正的和平以及和解將會到來。 今年聖誕節在我們慶祝紀念耶穌降生之時,也讓我們懇切地期望,主的福音、愛和和平臨到每一個人,尤其是生活在飢荒、疾病、戰亂、徬徨、無助、受欺壓的群眾。願主祝福大家!

「耶穌的父親」彭偉業傳道講 (2023年12月10日)

經文:馬太福音1:18-25節                                                       

耶穌降生的故事是家傳戶曉的,聖子降生為人,道成肉身,是成就上帝拯救人類計劃的時刻,耶穌是整個故事的焦點。今天讓我們將故事的焦點轉到去耶穌的父親約瑟的身上,思想為何約瑟被揀選為耶穌的父親,而在約瑟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些什麼?

一、憐憫心腸的義人

經文一開始說及瑪利亞和約瑟已經有訂婚的關係,根據古代近東文化的習俗,訂婚是一種正式的安排,會按照習俗訂立的婚前契約。瑪利亞在結婚之前懷孕的事實被約瑟知道了,約瑟自然會認為瑪利亞與別人通姦。作為一個「義人」,他應該要預備休書,然而瑪利亞將會受到社會唾罵甚至被處死。約瑟為這事想盡所有辦法去維護公義和瑪利亞,他從馬利亞的角度著想,去明白她的處境,並且謹慎考慮如何去保護她,於是決定暗中休了她以保護她的名聲。這種能力就好像我們今天心理學科所形容的「同理心」。事實上在成人社會裏面,大部分人際關係的問題都是源於缺乏「同理心」。在教會內事奉,好多時我們也看見缺乏「同理心」的狀況。約瑟「思念」瑪利亞的處境,嘗試了解瑪利亞的難處,為馬利亞作出最好的安排。可見上帝揀選約瑟作為瑪利亞的丈夫,同他的品格和具備同理心有一定的關係。

二、不墨守成規的「義人」

一章19節,聖經形容他為「義人」,就是堅持遵守律法,按著律法的規條去生活的人。而我們從約瑟處理瑪利亞的方式可見,他所在乎的不僅是自己遵行律法,同時也對瑪利亞顯出憐憫,為她的好處著想。約瑟是能夠從一個更高的角度去理解「追求公義」,按照著律法所展現的價值觀和目的,其中是包括憐憫和寬容,這些都是神的心意,而並非死守規條,不會被困於當時社會一般人的思想框框。這種「不墨守成規」質素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也應用到職場工作和教會事奉的場景上面。今天我們生活在各種規矩之下,我們經常會把前人的做法約定俗成地變成規條,但實際上最重要是需要明白和理解各種做法的背後意義和原因,在需要的時候作出協調或者改變。

三、因使命感而順服

一位天使進入了約瑟的夢中,向他解釋瑪利亞懷孕的原因,這原因超越了他能夠所想像的。天使解釋孩子受聖靈感孕,他有拯救人類從罪惡走出來的使命,拯救所有百姓。這個孩子需要叫「耶穌」,耶穌名稱的意思就是「上帝的拯救」。這也孩子也是以賽亞預言的「以馬內利」,代表上帝的同在,是上帝同在最終彰顯的時刻,代表猶太人期待已久的上帝的國終於來臨。瑪利亞所生的孩子代表著雙重的意義,是「上帝的拯救」和「上帝的同在」。對於約瑟來說,在剎那之間,約瑟明白自己成為這拯救計劃的其中一員,他的使命是要輔助一位救世主彌賽亞健健康康的出世和成長。聖經告訴我們約瑟真正承擔了這個責任,他帶領耶穌和瑪利亞經歷不少困難,從避難到埃及,又回到拿撒勒定居,從事卑賤的木工,供養耶穌長大。

約瑟並不是什麼大人物偉人,卻願意因為使命而順服,當我們面向約瑟,接受自己同樣地卑微的人。我們可否學效約瑟同樣因為使命而順服,具備同理心,不墨守成規,為真正的使命而付出自己呢?我們可否放下個人的自尊、榮辱感,而單單為拯救的使命作為一個貢獻者呢?

「震動心弦新發現」古學賢牧師講 (2023年12月3日)

經文:路加福音5:1-11節                                                       

安得烈找著哥哥彼得,向他介紹主耶穌是基督,並領他去見主耶穌 (約1:40-42節)。不久,主耶穌神奇地醫治了彼得的岳母 (路4:38-39節),但彼得始終沒有將主耶穌放在心上。

一、順服的行動 (51-7)

又過了一段日子,主耶穌親自上了彼得的船,對岸上的群眾講道;講完了,主耶穌叫彼得開船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路5:1-4節)。主耶穌是木匠出身,祂在打魚方面是行外人,如今卻挑戰彼得的專業知識!第5節,彼得回答:「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甚麼……」作為一個專業的漁夫,在最熟悉的水域、最慣常打魚的時候,經過「整夜勞力」,竟然「沒有打著甚麼」,這事非常離奇!難怪有人說,這根本就是一個「另類的神蹟」。

路5:5節,彼得在言語和態度上沒有正面違反主耶穌的指示,但他的回答顯示出一種溫柔的抗議。路5:6-7節,「他們下了網,就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便招呼那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他們就來,把魚裝滿了兩隻船,甚至船要沉下去。」彼得因為聽從主耶穌的指示,就進入了主耶穌所掌管的神聖範圍裡,神蹟就發生了。很多時候,我們以為主耶穌的要求不合理,不肯照祂的吩咐去做。其實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拒絕主耶穌介入,而令自己一生徒勞無功。 

二、嶄新的發現 (58-11)

路5:8節,彼得就俯伏在主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彼得不但開始真正認識主耶穌,他也看見自己的真面目:1. 彼得發現主耶穌的指示完全準確無誤;這是人生必須有的發現!2. 彼得發現在自己的專業上,這位他稱為「夫子」的主耶穌,打魚的能力竟然遠超他的想像!3. 彼得發現主耶穌的權柄是至高無上的,甚至連湖裡的魚都受主耶穌指示。誰有這麼大的權柄呢?4. 先前安德烈向他介紹主耶穌就是彌賽亞,但彼得沒有將這事放在心裡。如今彼得發現自己只是一個渺小的人,竟輕看這位從天上而來的救主,這是何等大的罪!彼得的內心受到極大的震動,以致他無地自容,所以請主耶穌離開他。

路5:10節,主耶穌充滿憐憫地對彼得說:「不要怕」,祂不但完全接納彼得,並向彼得發出呼召:「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以往彼得的專業是打魚,如今他得到人生新的使命,就是做得人的漁夫。這個「得人」的「得」字,原文在提後2:26節譯作「擄去」。主耶穌呼召彼得,叫他搶救那些被魔鬼擄去的人,返回上帝的國度裡。世上沒有一樣事物比人永恆的生命更寶貴。這個呼召亦是叫彼得從賺取這個世界的物質,轉而為上帝賺取靈魂歸向祂。路5:11節,彼得感受到主耶穌比他的船、網、專業與當日所得的魚穫更寶貴,他願意專心跟從主耶穌。彼得的拍檔雅各和約翰(路5:10節),當日也經歷到這個神蹟,他們就與彼得一同跟隨主耶穌。

信耶穌是要將生命的主權交給主,接受祂作我們生命的主。你願不願意都成為一個得人的漁夫呢?為主耶穌而捨棄,為祂獻上自己,因為主耶穌是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