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dmin 的所有文章

「時候到了」古學賢牧師講 (2022年3月27日)

經文:約翰福音1223-29

當日,主耶穌在世上最後一週,祂等待一個關鍵的時候。

一.一粒麥子的比喻

上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人當中,有幾個希臘人想要見耶穌,就來找腓力引見(約12:21節)。希臘人的文化是探討真理,吸收新的思維;他們拜許多偶像,但他們的神明有很多不合倫理的行為,有非常淫亂的生活。而主耶穌行神蹟、醫病,甚至叫死人復活,令希臘人萬分驚訝。主耶穌的言行舉止,超越他們的哲學和宗教,所以他們想見耶穌。

主耶穌一看,當然知道這些希臘人要的是甚麼,他們希望見到神蹟或聽一些新的哲理,希臘人不是要看見一個受苦的基督。約12:23-24節,於是主耶穌就刻意對眾人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這一粒落在地裡的麥子就是主耶穌自己。請大家留意,主耶穌親自做了示範,祂將自己當作一粒麥子,祂會被埋葬,像麥子埋在泥土裡,發芽長大,然後結出許多子粒。

榮耀與十字架的苦難怎會連在一起的呢?原來榮耀與苦難很多時候真是連在一起的。用現代的價值觀來看,主耶穌的事業算是非常之失敗,祂完全沒有現代人所謂成功的跡象。祂居無定所,死了還要借別人的墳墓埋葬。主耶穌一生過著飄泊、捨己的生活,祂沒有留下一個帥氣豪邁的形象,展現在世人的眼前,使人欣賞祂、尊重祂。但是,主耶穌死而復活,祂令到千千萬萬的人得著生命的意義。

弟兄姊妹,你要知道,上帝期望你不只是一粒麥子,而是要成為一粒種子,要被埋在泥土裡面,將上帝無窮生命的大能從你裡面釋放出來。你若認定自己是一粒種子,就會影響你人生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麥子的其中一個任務就是結出許多的子粒。我們來教會接受裝備,吸取屬靈營養,目的是為了結出果子。為甚麼有些信徒始終未能結出許多子粒呢?有甚麼原因令麥子失去功能呢?

二.愛惜生命與失喪生命

約12:25節,這裡「愛惜生命」意思是選擇維持現有的狀態,不願意有任何改變。如果一個基督徒只顧自己的利益,只想保存自己一切所擁有的,他愈保存就愈失去。「愛惜」與「恨惡」是人生兩個相反的取向。你「愛惜」,就會將整個注意力集中在那一方面;你「恨惡」,就會忽略和輕看之。事奉的取向是要斬釘截鐵的,因為人無法兼顧兩個主人。主耶穌勸我們做一個明智的選擇,若果看重今生,永恆的事物你就不會用心去追求。反之,你因愛上帝而犧牲的一切,以及你在人面前呈獻的見證,都不會白費。而你為自己所保存的,沒有一樣可以帶進永恆,而是很快便失去價值。

三.尊貴的事奉

約12:26節,每一個基督徒都知道,服事主是要付代價的,故此主耶穌就給我們一個獎勵性的應許:「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上帝是至高、至尊、至聖的,還有誰比祂更優越、更值得被尊重呢?上帝是萬有的主宰,一切君王都不能與祂相比,在祂手裡面有冠冕和賞賜。世人尊重你,不會加添你更多的價值;世人厭棄你,也不能減少你生命的意義。但上帝若尊重你,你就真是上帝的寵兒,祂會賜你更多的智慧和能力!當一個人過敬虔的生活,順從上帝,將基督的香氣散發出來,你會感到那種榮耀是從天上來的,其他人亦會被吸引去敬畏上帝,親近上帝。

約12:27節,和合本聖經修訂了這節經文,更符合原文的意思:「我現在心裡憂愁,我說甚麼才好呢?說『父啊,救我脫離這時候』嗎?但我正是為這時候來的。」主耶穌想到在十字架要背負人的罪,要承受上帝為罪所發的震怒,主耶穌心裡就憂愁到不知說甚麼才好。他問自己:「難道說『父啊,救我脫離這時候』嗎?」大家留意到,這一句是反問的說話。主耶穌隨即堅決地說:「但我正是為這時候來的。」主耶穌不是求天父救他脫離這個痛苦的時刻,祂決心要上十字架,因為祂原本就是為了這個時候來到世界。祂的降生就是為了代替全人類(你和我)接受死亡。

  約12:28節上,主耶穌繼續說:「父啊,願你榮耀你的名。」主耶穌以天父的榮耀為首要的考慮,任由上帝安排,最要緊的就是天父得榮耀。我們注意到,即使主耶穌心裡有極憂傷的感受,祂仍然選擇順服上帝。正因為主耶穌知道在幾日之後,祂將會背負全人類的罪孽,這對祂聖潔本性的衝擊,簡直是不可想像的污穢。在可14:33節,聖經用「驚恐」來形容主耶穌的感受。但主耶穌對天父順服到底,祂委身於上帝救贖我們的計劃,使我們可以與上帝和好。主耶穌對我們的愛是何等偉大!弟兄姊妹,當你在事奉,或在跟隨主的道路上,面對極大掙扎的時候,你要轉眼仰望主耶穌,思想祂為愛你而受苦。

約12:28節下,當時就有聲音從天上來說:「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各位,天父在甚麼時候已經得到榮耀?天父聽了主耶穌的禱告,但似乎甚麼事情都沒有改變,主耶穌仍然要面對十字架的痛苦。許多人認為,人生完美、順利、成功,才有榮耀。但上帝的榮耀,不是在我們無災無難的時候才彰顯出來的;在我們即使受苦仍絕對順從的時候,上帝就得著榮耀!

許多基督徒在教會有美好的事奉,他們謙卑順服上帝,生命不斷成長改變,令整個教會得到真正的復興。主耶穌當日的話,今日依然有效:「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教會正等候這一粒麥子,我們周邊的地方正等候這粒麥子,全世界也等著這粒麥子!上帝在這個時代要興起祂所重用的兒女。

這個世界不斷告訴我們:「你要努力令自己生活得好些,你信耶穌沒有問題,但你千萬不能著迷。你返教會做禮拜,循例奉獻金錢,參加一些宗教活動,跟別人傾談、玩樂,開心就夠了。」不過,一粒麥子的真理叫我們知道:要為主而活,多結果子!為了上帝的心意,放下自認為應有的權益。這樣,我們就真是學效主耶穌,作一粒落在地裡的麥子。主耶穌為罪人獻出生命,祂希望我們跟隨祂的腳踪,參與福音的工作,使許多人得到永遠的生命。

彭偉業傳道 - 「軟弱顯完全」(2022年4月3日)

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除了表達對門徒的關心之外,更加重視他們應該具備正確的屬靈觀念。在哥林多前後書裏,保羅多次教導、勸勉,督責哥林多信徒,期望他們能夠改正以往錯誤的屬靈觀念。其中一項需要改正的觀念,是哥林多信徒仰慕並且渴望個人的屬靈經歷,但保羅認為個人的屬歷經歷對建立教會,和確立使徒權柄並不重要 ,因此保羅甚少在書信分享個人的屬靈經驗。在哥林多後書十二章1至6節,雖然保羅分享了其個人曾經到達三重天的經歷,保羅強調不應該以個人屬靈經歷而自誇,反而應該誇口自己的「軟弱」。

保羅知道自己有軟弱,但是保羅更加著重上帝的恩典。第九節,「我的恩典是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保羅面對軟弱的能力來自上帝,保羅從「軟弱」變得「剛強」,讓人看見上帝的恩典,彰顯上帝的榮耀。人生必須學習的功課,就是如何面對苦難。當人處於軟弱失敗的時候,應該如何自處或尋求幫助?保羅不是用意志力去忍耐渡過困難,而是先去尋求上帝的恩典,讓主的能力覆庇自己 。主的能力在軟弱的人身上顯得完全。         在今天的社會,我們面對疫情、經濟的磨難,無論是個人、群體、機構,甚至教會都面對前所未有的困境,我們或可能堅持用意志力、正向思維積極面對,然而保羅的教導是先去尋求主的恩典,我們坦誠向主傾訴我們的缺乏、無奈、迷惘、無能,相信主的恩典必定夠用,在我們的軟弱上彰顯主完全的榮耀。

「耶穌離別的牽掛 」陳卓卿實習傳道講 (2022年3月20日)

經  文:約翰福音1720-26節                                 

一. 耶穌祈求天父使信徒合而為一(17:20-23)

這段經文提到一個核心主題:「合而為一」。主耶穌在踏上受苦之路之前,在禱告中連續四次提到合而為一,顯出祂對信徒能否合而為一非常著緊。第21節,耶穌提到一個合而為一的根基,就是聖父與聖子的關係。天父與耶穌之間在生命裏彼此融合,是一種同在、分不開的關係。主耶穌祈求聖父、聖子、信徒能夠合一,耶穌竟容讓一班罪人加入祂與聖父的神聖行列、與之合而為一,對信徒來說實在是莫大的榮幸與恩典。這種關係有如葡萄樹的比喻:我們是枝子,連結於耶穌這棵葡萄樹,而天父則是栽種葡萄樹的主人。故此,信徒與聖父、聖子的合一關係,並非單單流於言行上,而是在生命裡頭真實地與之結連。

22節提到的榮耀,代表耶穌成就了天父所交托的使命,亦即讓世人知道祂是天父差派的兒子,彰顯了天父的榮耀。耶穌表明這份榮耀已賜予信徒,意指天父交托耶穌的使命將由信徒承傳。最重要,信徒並非獨自完成這個大使命,而是與天父、耶穌同工,叫我們得以與聖父聖子的榮耀有份。經文更提醒我們,天父愛我們如同愛祂的獨生子耶穌一樣。天父這份同等的愛是何等美好、何等偉大!

23節告訴我們合而為一的果效,是能夠讓世人相信天父差派耶穌基督來到世上。耶穌在約翰福音十三章35節亦交代過類似說話:「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換言之,傳福音最先決的條件,是信徒必須合而為一、同時彼此相愛。因為基督徒合一的畫面,才能彰顯出耶穌、天父與信徒的關係,從而使世人認識救主基督。

天父既將這份既珍貴又紮實的合一關係賜予我們,那麼,我們能夠如何竭力持守呢?保羅在以弗所書4:2-3提醒信徒:「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合而為一並非一個完成式,乃是一種持續進行的時態,因此必須靠我們每位信徒認真、謹慎、付出一切努力地竭力保守。

二. 持續的合而為一(17:24-26)

24-25節,耶穌再次交代自己經已完成天父所交托的使命,而26節提到的「還要指示他們」,當中的「還要」同樣是一種持續進行的時態。耶穌藉著約14:16告訴我們,當祂回到天父身邊後,會透過聖靈繼續指示我們,感動我們時常為義、為罪,反省與督責自己;當我們面對患難、挑戰,感到灰心失意之時,聖靈會扶持我們,使我們重新得力,繼續以好見證讓更多人認識主。耶穌更應許祂必不撇下我們為孤兒,祂會到我們中間。(約14:18) 耶穌非常關愛我們,時刻與我們同在。

三. 實踐合而合一

信徒成為愛的團契,行出彼此相愛、合而為一的見證,便能夠彰顯天父的榮耀,使世人看見主就在我們當中,從而認識耶穌就是天父差來拯救世人的救主基督。

因此,合一不可像口號般只掛在嘴邊,是需要我們以身體力行來竭力維繫的。但願我們同心合意,彼此鼓勵,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持守主耶穌在臨別前,期望信徒能夠合而為一這個重要的心願。

「要到幾時呢? 」許亞光牧師講,洪慕冰姊妹記 (2022年3月13日)

經  文:詩篇90

在這艱難的時候,讓我們一起仰望上帝的恩典,在困難當中幫助我們遇見盼望,在短暫的人生裡面能夠活出永恆。我們今天要好好去思想,並且經歷上帝的恩典。

有時候我們人生裡面都需要等待,等車、等吃飯⋯⋯等等,詩篇90篇提醒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當我們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我們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呢?詩篇90篇13節說:「耶和華啊,我們要等到幾時呢?」今天的分享主要有三方面,一、「為什麼要等?」:以色列人在什麼背景、情況下為什麼要等?二、「究竟要等甚麼?」:或許我們今日在這疫情裡面也要等,等新的疫苗?等一針打完就能免疫的方式?或等政府有更好的措施?三、「『等』對我們的現代意義。」;我們今天會從這三方面去思想這次的經文。

一、「為什麼要等?」

詩篇90篇(詩篇卷四的第一篇)什麼人、為什麼把詩篇分成這麼五卷?有人說是否大衛呢?是否希西家、約西亞、以斯拉或尼希米所編?或許我們找不到答案,但明顯地這樣編排是有其目標和意義的。就如我們唐詩三百首,唐詩又豈止三百首?單是李白也不只這個數,為什麼只有三百首便代表唐朝盛世這麼重要的詩詞作品呢?是因為有它的代表性。所以詩篇90篇作為第四卷的第一篇是有它的目的性的,在這個編排裡是要我們去明白當時的人去讀這篇詩的目的性。所以我們便會明白在我們讀到詩篇90篇時是回應詩篇89篇中其中的一個問題,就是國破家亡、沒有地土、沒有聖殿、沒有自由⋯⋯在所有都沒有的情況下,以色列人只剩下上帝和自己。就如我們在詩篇90篇看到唯一一處寫著「神人摩西的祈禱」一樣。當時的情況就如我們現在一樣,我們還剩下什麼呢?所以我們為什麼要等,就是我們從歷史裡看到以色列人在一個沒有盼望,沒有東西可渴求的時候,他們就會知道上帝就是他們唯一的倚靠,所以詩篇90篇1節說:「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 (或譯「避難所」) 」這一個呼求是望著前景而感到無望的人,無家可歸時以上帝為家,這些被擄的異鄉人的渴望就是「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

二、「究竟要等甚麼?」

詩篇90篇13-15節說:「耶和華啊,我們要等到幾時呢?求你轉回,為你的僕人後悔。求你使我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求你照著你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當我們看到自己什麼都沒了時,我們就思想到自己過去有些方法是錯誤的、有些倚靠是虛空的,有些景象是變幻的,我們不能觸摸。當什麼都沒有,受到威脅的時候,我們才會體會到我們對信仰的薄弱,以致我們看到有些地方是否需要調整呢。以色列人什麼都沒有的時候,他們調整了,因為知道自己犯了罪、知道在上帝面前的怒氣不能轉回、知道自己惹上帝發怒,所以在經文裡說:「耶和華啊,我們要等到幾時呢?求你轉回,為你的僕人後悔。」即是說:「上帝啊,我們知錯了、我們明白了,我們為什麼要等,因為你的懲罰、你讓我們面對的事情讓我們體會到我們都是罪人,求你不要按您的公義、按你的憤怒去待我們,以致讓我們靠上帝的恩典,得以赦免,能夠脫離這些苦楚。」所以他們是等上帝的寬恕、等上帝的恩典。弟兄姊妹們,今天你們的生命裡有這樣的呼求嗎?今時的景況全是別人的錯、社會的問題?還是有時候我們細心想一想我們和上帝之間仍然有一道鴻溝?你有否想過上帝藉著這個機會,不但去懲治惡人、將一些不義的去伸冤,還有在我們和上帝這微小的關係裡面,其實上帝也在意我們的回轉、也在意我們在這環境裡面我們與上帝之間有需要改變的地方。今天我們為社會、為烏克蘭祈禱也看不到什麼改變,但經文告訴我們,我們願意為主遭受多少年的苦難,求主也使我們享受多少年的喜樂。我們的上帝是公義的上帝,所以我們要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我們在主內的勞苦是不會徒然的。

三、「『等』對我們的現代意義。」 當我們好像甚麼都沒有的時候,我們的存在、我們的意義,憑藉甚麼?德蘭修女這樣說過:「在上帝的聆聽裡、在上帝的愛護裡、在上帝的注目下,「我」才呈現出來。這是蒙上帝所愛的「我」,這是蒙上帝恩典眷顧下的「我」。離開了上帝的恩典、離開了上帝的聆聽、離開了上帝的愛,「我」便失去了重量,也失去其真實意義。」各位弟兄姊妹,求主幫助我們,今日我們遇到許多限制,失去很多東西,但給我們看到我們的「我」仍然在上帝的恩典底下,仍然在上帝的聆聽底下,仍然在上帝的愛底下,我們的意義並沒有失去,環境能讓我們失去、金錢可以失去、教會聚會形式改變,但上帝是不會失去。我們仍然能在上帝的裡面找到我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今天我們要等候我們的上帝,與弟兄姊妹們一起建立自己的生命,與上帝一起帶著活潑且有生命力地去生活,讓我們關心周圍的人們,讓我們用金錢、時間、精神、心血、祈禱去關顧這個世界,我們就能在上帝的恩典、上帝的慈愛和上帝的聆聽當中找到真實的自己。

「在患難中以神為樂」梁清恒先生講,林日麗姊妹記 (2022年3月6日)

經  文:羅馬書5:1-11節

香港自踏入2022年後變化很大,幾單輸入個案令我們以為已回復正常的生活再次改變,現時情況比兩年前更嚴重,生活受影響,不能上學或聚會,超巿和街巿的貨品被搶購一空。即使疫情持續兩年多,但每天公佈的感染數字一直上升,身邊很多朋友確診並在家隔離,這些情況令我們擔心。人生在世一定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除了疫情,還有生老病死、工作、經濟、家庭、社會混亂、戰爭侵略等方面的困難,基督徒根本無可能避免困難。面對人生難關,基督徒是否有優勢或強項?

困難為我們帶來兩項很大的改變:一、困難是鍛鍊;二、困難不使人失去盼望。羅馬書的作者是保羅,保羅希望通過這封書信重整他的神學思考,預備接受羅馬政府審訊時辯護,因此書信結構緊密。羅1-4章是為因信稱義的真理立論,第5章是6-11章的總綱,信耶穌能為我們現在及將來帶來重大的改變。羅5:1,和合本修訂版有個連接詞「所以」,信徒能藉著信得以被上帝稱義,聖經的「信」包括信心、相信、信靠,因信稱義是基督信仰的核心,因基督代我們付出罪的代價,為我們犧牲釘在十字架上,讓我們將來在審判時在法律上被上帝判為無罪。羅5:1-2的時態顯示信徒能有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改變,過去信主的一刻能與上帝回復一個密切的關係,得以與上帝和好,現在得以進入所站立的恩典中,將來能歡歡喜喜盼望上帝的榮耀再臨。

羅5:2-3,對上帝的信讓我們在患難中歡歡喜喜,這患難指內在及外在的困難,「歡歡喜喜」可解為誇口、引以為榮、向上帝歡呼,在經文的第2、3、11節出現。保羅認為我們面對患難的態度,與盼望上帝榮耀的態度是相同的。上帝再臨的日子,我們感到歡喜,因知道主再來的末日代表上帝得勝的日子。經文3-4節「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原因是「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生」是動詞,有培養的意思;「忍耐」是堅毅不屈,患難能培養我們的堅毅;「老練」是性格,在希臘文是指訓練有素的士兵,患難能培養我們像訓練有素的人,對應任何狀況。

當知道上帝給我們的盼望不會落空時,就有能力面對困難。困難讓我們的生命得到訓練,讓性格愈來愈成熟,愈來愈捉緊基督。困難能讓我們經歷上帝的同在,知道祂的真實,知道祂在我們生命的工作。沒有人希望遇到困難,但要明白困難能成為我們經驗信仰的途徑,沒有削弱對上帝的信心和盼望,反而像運動訓練後的肌肉越練越強。任何運動都有很難熬的階段,身心支持不住,但能讓我們堅持下去的是有目標、盼望和同伴。人生也是如此,很多困難是很沉重的,卻不能逃避,如身體病患、工作和經濟壓力、前路迷茫等,每個困難都讓我們喘不過氣來,但困難不會減低基督徒對上帝的盼望。保羅鼓勵我們在困難中仍然忍耐鍛鍊,這些經歷讓我們生命成長,感受上帝與我們同在,知道上帝仍然掌管一切。

羅5:5,保羅講述基督徒對上帝的盼望源自兩方面,感性及理性。感性方面,聖靈在我們心裡,讓我們知道上帝的真實,而基督信仰是一個理性及客觀的歷史事實,基督為我們釘在十字架上,述說上帝的愛的偉大。羅5:6-8,我們對罪的無力感,在那一刻基督為我們犧牲。羅5:8原文有個連接詞「因為」,和合本沒有翻譯,第7與8節有因果關係。保羅認為基督十字架的救贖最能表達上帝的愛,十字架的救贖是指犧牲對我們最寶貴的事物,去救一些與己不相干的人,上帝犧牲祂寶貴的兒子去救那些不斷得罪並拒絕祂的人,這就是上帝的愛。正因上帝的愛如此偉大,保羅在羅5:9-11重申主題,盼望上帝的榮耀,基督為我們死並賜下救恩,我們因信稱義,不再害怕上帝的審判及憤怒,因能夠與上帝和好,藉著基督「以上帝為樂」,即是歡歡喜喜,基督在十字架的犧牲幫我們渡過困難,今日的困難最終會扭轉。

基督信仰給我們生命的特質是在困難中仍有忍耐和盼望,與未信主的人有截然不同的分別,我們遇到困難是上帝在當中,如沒有上帝,我們的忍耐便沒有意義。當知道上帝的愛和應許時,眼前的困難不會是終局,因基督已救贖,上帝會為所信的人扭轉一切,我們就有能力走下去。經文講無論現況或將來如何,我們仍要同心同行,互相幫助,經歷上帝的愛。困難再大也大不過上帝的愛及恩典,有這份確信和盼望,我們就有力量在世上生活,繼續操練對上帝的信心,因沒有困難能夠奪去上帝的盼望和愛。

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續篇)   譚瑞麒博士講,古兆如姊妹記 (2022年2月27日)

經  文:路加福音3:21-23節、4:1-13節 

請大家安靜,合上眼睛,慢慢地深呼吸十次。吸氣的時候,心裡說:「我是上帝的愛子」,呼氣的時候,說:「我是上帝所喜悦的」。

路3:21-23節、4:1節,上一次跟大家說過,路加記載耶穌受洗和到曠野受試探,其中的時序很重要。3:23節「耶穌開頭傳道,年紀約有三十歲……」,其實原文没有「傳道」這動詞;這句話的意思是:在這個時候,耶穌展開使命之前,天父就宣告耶穌是祂的愛子。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次序!「愛子」這身份,不是因你稱職,或者為上帝做了很多事情,以致配稱為上帝的「愛子」。我們要認定這個身份,因為連耶穌也是以這次序為展開祂使命的基礎。「愛子」這身份,與上帝的喜悅,不是賺取得來的。簡單說,這身份不是你的成績表,也沒有任何先決條件。

今日我想跟大家仔細想想,「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這一句話隱含了甚麽定律。普遍學者都會引用舊約裏面三段經文作為這一句話的背景,分別在詩篇、以賽亞書和創世記。詩2:7節,「你是我的兒子」;以賽亞書第42章被稱為僕人之歌,第1節說:「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扶持所揀選、心裏所喜悅的!我已將我的靈賜給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創22:2節,上帝對亞伯拉罕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以上經文都在強調是上帝作主導者,同時強調是祂主動揀選和委任。

透過這三段經文去理解路加福音那從天上來的聲音,我們可以把握一個重點;那需要我們特別注意的,就是:至終誰 是主導者、策劃者和承傳者!「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 三卷福音書都以直接引述的方式來記載。尤其是在記敘文體,這方式是很重要的,明顯作者是有特別的用意。作者是想引導讀者進入故事的場景,使讀者更有投入感,把注意力放是講說話的那一位身上。我們看原文會發現有明顯強調的字眼,英文直譯是“You are the son of me, the beloved, in you I am well pleased.”我們很容易聽得出,這句子明顯的強調有兩位主角,就是當中的「你」和「我」。這個「我」是誰呢?就是說話的那一位。之前三段聖經的作者用直接引述的方式,是想叫 我們注意講說話的那一位,所以現在邀請大家將視線轉移到講說話當中的那個「我」。這個「我」就是上帝自己。之後大家就不難發現和體會一個事實,誰才是那位主導者、策劃者和成全者。兒子的身份是上帝賦予我們的,我們蒙愛與被喜悦的結果,都是

上帝批核了的。上帝啟動我們一生的時候,同時亦批核了我們一生的結果。這對我們有甚麽意義呢?怎樣應用呢?

在新的一年,2022年,你通常都會立志,然後在團契、小組與人分享。只是立志由得我,行出來由不得我。大家都會經驗過那種乏力、身不由己,或者覺得自己根本不夠努力。年頭立志,年尾內疚,每年如是,直至我們不再立志了。大家認真聽這句話:「你是我的愛子」,這句話叫我們知道,是上帝主導,亦是上帝批核的。當然,整個過程是要靠上帝去成全。

很自然的,我們不知不覺的認為耶穌完成了很多、很偉大的事情,祂醫病、趕鬼、教導聖言;但其實耶穌怎樣形容祂自己所做的事呢?約翰福音記載了許多耶穌自己講的話:第五章30節,「我憑著自己不能做甚麼,我怎麼聽見就怎麼審判。我的審判也是公平的;因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來者的意思」;第六章44節,「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裏來的」;第七章16節,「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來者的」;第七章28節,「我來並不是由於自己」;第八章16節,「不是我獨自在這裏,還有差我來的父與我同在」;第八章29節,「那差我來的是與我同在,祂沒有撇下我獨自在這裏」;第八章42節,「我本是出於上帝,也是從上帝而來,並不是由著自己來,乃是祂差我來。」耶穌是說,祂做了許多偉大的事,但不是憑著祂自己。

最後一處經文是最重要的,就是耶穌在離世之前,約15:5節,祂向門徒說:「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甚麼。」有了以上各處經文為背景,我們可以想得到,耶穌是在總結他一生的生活和傳道的經驗,就是:離了上帝,祂自己就不能做甚麼。耶穌受洗的時候,祂不單領受了兒子的身份,祂更認定了一生由上帝主導、同在,祂只需要做的就是信靠上帝。來5:8節,「祂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學了」原文字根與「作門徒」相同,可見作門徒就是一生學習信靠、順服。我們作主的門徒,就是效法耶穌,一生學習信靠、順服。耶穌也差遣我們使人作門徒,學習祂信靠、順服上帝。我們不單相信有上帝,並且相信祂是那位主導者,亦是我們生命的批核者。信靠與順服是分不開的,並排於我們的生命中。 現在我們安靜,留意自己的一呼吸。請你在吸氣的時候,認定你是上帝愛子的身份;呼氣的時候,心裡說:「我不是獨自一人」。我們當確認自己是上帝的愛子,並且我們可以選擇信靠和順服祂。

「恩典之路(二)」 古學賢牧師講 (2022年2月20日)」

經文:「詩篇65:1-13節」

一、感謝上帝垂聽禱告 (65:1-4)

基督徒最大的感恩是得蒙救贖,罪得赦免。上帝喜歡看見我們因著祂的赦罪而生命得到更新,愈來愈豐盛。

二、頌讚上帝的偉大 (655-8)

上帝是創造者和救贖主,祂有足夠的條件去回應我們所有的禱告,也激勵我們的心,使我們踴躍地去追隨祂。

. 宣揚上帝眷顧大地 (659-13)

第9-10節提到上帝眷顧大地,又講及「上帝的河」,即天上的雲,滿了水就降雨下來,使土地軟和,適宜播種與耕種。「好為人預備五穀」,表明上帝的心意,祂體恤我們,喜歡給人享受祂的供應。詩人用透雨、澆灌、潤平、甘霖等這麼多詞彙,來描述雨水濕潤土壤,表明即使人用盡自己的方法,去改善乾硬的土壤,最終都是要靠雨水來滋潤,又要仰望上帝保守,農作物才會有豐收。「上帝的河」是活水,好比新約的聖靈。當聖靈運行、工作,我們個人和群體都得著復興!

    第11節的意思,就是在上帝所帶領經過的年日,有上帝滿載的恩典,及豐盛的賜與。每一個上帝的兒女,上帝都為你預備一頂恩典的冠冕,代表我們的身份和價值。在詩人大衛的心目中,真正能令他滿足的,不是王位,而是上帝的恩典。大衛覺得,恩典才是真正的冠冕,所以他向上帝歡呼:「祢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很多時候,在人生艱難的景況裡面,我們似乎看不到上帝的恩典。人世間有許多我們即時解決不了的難題,然而我們不是孤單的,有上帝揹我們走過痛苦的幽谷,幫助我們在最艱難的時候仍然可以堅強!恩典不一定是「平順的環境」,上帝不一定保守我們免受周圍的困苦災難,但在風暴當中,上帝賜我們勇氣和信心去倚靠祂。

第11-13節,上帝將曠野變成草場,羊群在上面覓食,仿似為草場披上一件大的羊毛衫。山谷兩邊亦長滿五穀,詩人覺得一切高山河谷,都拍起手來歡呼頌讚上帝的創造和供應。

. 報答主恩

回顧過去一年,我們在生活上得到供應,身體得到保守,事奉得著裝備,上帝真是以祂的恩典為我們年歲的冠冕!詩116:12-13,只要我們有知恩感恩的心,就會想到自己應該報答主恩。我們是主用重價買來的,我們當將自己的身心都獻給主。

在疫情當中,人需要關懷與陪伴;不過,惟有主耶穌可以賜人平安。我們本來都是失喪的人,如今能夠幫助人得永生,是何等榮幸!正如詩歌<恩典太美麗>:終身愛上帝,傾心傾意愛別人,才覺生命沒有枉費。請問你在過去一年,向多少人講過一次整全的福音?你願否立志,今年每個月最少傳福音給一、兩個人? 我們要有心理準備,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當疫情緩和之後,我們會有更多機會去實踐使命。但是,單單自己有使命感是不夠的,我們要將使命傳遞給身邊的弟兄姊妹,時常以主的恩典互相激勵。我們全教會弟兄姊妹並肩同行,起在恩典之路上。上帝能將我們腐朽的人生扭轉,我們也能成為其他人的祝福。

「恩典之路(一)」 古學賢牧師講 (2022年2月13日)」

經文:「詩篇65:1-13節」                              

詩篇第65篇,釋經家普遍認為這首詩是以色列人慶祝住棚節的時候,由大衛所作的感恩頌讚詩。

一、感謝上帝垂聽禱告 (651-4)

第1節,「錫安的人都等候讚美祢」,愛上帝的人等候讚美祂!他們心存感激,帶著迫切的心,開心地等候讚美上帝,因為他們經歷上帝賜豐收的恩典。今天我們敬拜上帝,也一樣有這麼高興快樂的心情!另一方面,「等候讚美上帝」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傳揚上帝,使上帝得著榮耀,令人都歸向祂。

住棚節就是以色列人的感恩節,他們收藏穀物之後,就有一場極大規模的慶典。不過,住棚節之前有贖罪日,百姓要先獻祭贖罪,隨後才在聖殿前舉行慶典。罪要被除去,身心得到潔淨,百姓知道這樣才能蒙上帝悅納。當年可能有乾旱,後因百姓祈禱許願,上帝賜下甘霖,所以百姓向上帝感恩。許願是人遭患難或危機時向上帝懇切呼求而許下的諾言。現在百姓向上帝還願,感謝上帝垂聽禱告。

本堂逢禮拜三舉行公禱會,弟兄姊妹排著隊分享見證。有時候我聽到的是一些生活上的小點滴,有時候是一些棘手的大問題。不過,無論問題大或小,上帝都幫助弟兄姊妹解決了;他們從來不會忘記向上帝還願與感恩。他們會奉獻金錢在探訪方面,又會請大家食一些小點,也會在主日的時候作感恩奉獻。大家知道,曉得感恩的人,上帝最喜悅聽他們祈禱。怪不得很多人說,公禱會是閩南堂的能力之源。感謝上帝垂聽禱告!

羅11:35節問:「誰是先給了祂,使祂後來償還呢?」我們可以將甚麼給予上帝,叫祂虧欠我們呢?沒有,我們一切所有的都是從上帝領受的!一些看來是必然的事,甚至是世人眼中的不如意經歷,屬上帝的人也能夠從中發現上帝的恩典。愈能夠從心底發出感恩的人,愈容易有真實的悔改,生命愈會改變。在罪惡中不斷打滾的人,極有可能從未真正悔改。我們必須真正了解,罪必會帶來靈魂永遠沉淪,並且與上帝永遠隔絕。

回想一下,我們是怎樣藉恩典而稱義的。令我們被接納的原因,不是我們有甚麼可愛的地方,而是上帝對我們施予無條件、測不透的大愛,上帝願意賜下恩典。恩典,這是一個非常珍貴的詞彙,是指上帝的恩惠與悅納。我們根本不配得到,憑自己的能力也無法賺取,但上帝卻白白賜給我們。

第2節,上帝垂聽禱告,不單應允百姓的祈求,上帝也多次垂聽大衛的呼求,將他從仇敵手中救出來。當我們經歷到上帝垂聽祈求,心靈會歡欣雀躍;尤其為那些看來不可能成就的事,更加會對上帝發出衷心的感謝。

第3節,人愈親近聖潔的上帝,就愈發現自己的罪污、軟弱與失敗。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一生不犯罪的。當我們認罪的時候,上帝就赦免我們一切的過犯;任何人的罪都不會大到上帝不肯赦免。有誰肯這樣時時饒恕我們的過犯呢!我們若真想生命有改變,就要面對自己明知而習以為常的軟弱,求上帝改變我們。

第4節,居所就是家,是人與人建立深厚關係的地方。住在家中是每一個家人專享的特權,能夠居住在聖殿中更是極大的榮幸!在舊約時代,只有祭司可以進入上帝的聖所,但因著耶穌基督的救恩,我們隨時隨地可以親近上帝。上帝的恩典有一個特性,就是能夠叫人真正得到滿足。不是因為上帝給我們的好處多而滿足,而是因經歷上帝的美善、慈愛、聖潔和公義而覺得飽足,有幸福的感覺。弟兄姊妹在身體軟弱的時候,特別盼望能夠早日返教會敬拜上帝。人生有風暴,有挑戰,甚至有難當的苦難;當我們愈經驗到人生的難處有多大,我們對上帝的讚美、祈求與感恩也愈多。

二、頌讚上帝的偉大 (655-8)

第5節,上帝是掌管全地、統管萬有的,祂向「一切地極和海上遠處的人」顯出祂的威嚴與公義。面對這位至大至尊的上帝,每一個地方的人都應該肅然起敬!「拯救我們的上帝」,這句話時常出現在聖經當中,是我們的核心信念,所有信主的人都可以宣告上帝是大能的拯救主。

第6-7節,這裡「諸山」是指世上的列國,而「海」在聖經裡面,通常指到那惡者操縱的世界,也常常指到惡人聚集的地方。「諸海的響聲和其中波浪的響聲,並萬民的喧嘩」,就是一切敵擋上帝的聲音,但都要被上帝平靜。在爭戰當中,不是上帝站在我們這邊,而是我們要站在上帝那邊,靠主才會得勝。所以,我們要來到上帝的殿中,放下自己的心思意念,等候上帝平靜所有的響聲與喧嘩。

第8節,在困境中,當我們看見上帝用大能的手替我們解決困難,我們怎能不驚訝、不敬畏呢!但上帝並不是要我們懼怕祂,上帝的心意是要我們遠離罪惡,而回應祂的愛。人內心常有紛亂,只要投靠上帝,祂使我們重享平靜,心靈可得安穩。 「日出日落之地都歡呼」,日出至日落之地,當然是指到全世界。上帝創造天地、保守萬有,又秉公義審判;上帝又是拯救者,祂配得地上所有人的敬拜與歡呼。我們一方面看見上帝創造的偉大、榮耀與權能,另一方面也看到上帝拯救的大恩、慈愛與眷顧,我們應該懷著感恩的心來服事上帝。

「因救恩而得的福氣」 趙詠琴博士講 , 黃加蕙姊妹記 (2022年2月6日)」

經文:「羅馬書5:1-11節」                              

羅馬書五章1-11節提及我們作為上帝的兒女所得的屬靈福氣,不單是現在擁有,亦包括將來。第1節:「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上帝相和。」我們現今與上帝可以和平的共處,是屬靈的福氣。反觀從前,上帝對世人所犯的罪都感憤怒。羅馬書一章18、24節提到,世人犯罪惹上帝發怒。上帝的憤怒是被動和消極的,以放任世人犯罪來表明憤怒。羅馬書二章5節則說明世人所犯的罪都是累積性的,直至上帝審判的日子,表明了上帝的憤怒是積極和主動的,祂會親自嚴厲地審判和懲罰世人,將憤怒累積直至末日。我們今天得稱為義,安穩地敬拜和禱告親近上帝,不須面對上帝的憤怒,乃因耶穌基督為我們付了罪的刑罰,上帝就恕我們無罪。所以,今天我們在世能與上帝相和共存,和平地共處,是我們極大的福氣。

然而,我們今天還活在恩典裡。哥林多後書一章提到上帝是賜各樣安慰的上帝,我們作為基督徒,在任何困難的環境裡,都可以尋求、相信和倚靠那創造天地萬物、大能的上帝。耶穌基督應許門徒,祂所賜的平安不像世人所賜的,是真正的平安。即使我們生活會遇上艱苦或困難,上帝也應許與我們同在。

約翰福音十四章提到,「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裏去、與他同住。」當我們遵行上帝的說話,祂就與我們同在。當我們行在光明裡就能與上帝相交,在生活裡有上帝同在,並得著平安。羅馬書八章提到,當我們在人生苦難裡不知如何禱告時,聖靈會幫助並陪伴我們向上帝禱告。然而,耶穌亦會在天上為我們禱告,這也就是我們現世享受的福氣。這些屬靈的福氣無人能奪去,盼望我們能時時與上帝相交,在生活上讓上帝與我們同行,享受豐盛的生命。

羅馬書五章2節下:「並且歡歡喜喜盼望上帝的榮耀」這是我們將來的福氣。羅馬書八章18節:「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基督徒的人生都有苦難,當我們想到末日的榮耀時,就能容易接受和輕看現世的苦楚,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對將來榮耀的盼望。耶穌應許祂回來的時候滿有榮耀,其中在主裡睡了的人,會從死裡復活。這就是我們的榮耀和盼望。雖然我們未曾看見復活的主,但從耶穌的門徒、新約的聖經、歷世的信徒,得知他們如何經歷主和作見證人,藉此建立我們的信心,讓我們相信耶穌回來的時候,我們屬祂的人會從死裡復活,並永遠與主同在。

羅馬書五章2節下:「並且歡歡喜喜盼望上帝的榮耀」、第3節:「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和第11節下的「以上帝為樂」,這三節經文裡的「歡喜」和「樂」的意義同為喜樂、快樂。每當我們想到現世或將來的屬靈福氣,都應該歡喜快樂。這裡甚至有「誇口」的意思,因為我們可以藉著上帝誇口,讚嘆上帝的偉大和美好。保羅在此鼓勵信徒,不要擔心現世遇到的艱苦,特別是面對死亡,我們或許會感到絕望,但不要忘記我們會從死裡復活,因為死亡不會奪去我們的救恩和永生。所以保羅說,我們可以為得著這救恩誇口。

羅馬書五章3-4節提到,「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保羅提醒我們眼光要往好處看,人生中的患難和苦難是無可避免,但在這些患難中我們仍然有平安。再者,上帝會藉著困難來建立我們屬靈的品格,讓我們更能體會弟兄姊妹在主裡的愛,並堅固我們對上帝的信心,在患難裡感受上帝的恩典。保羅說,這也是我們現世屬靈的福氣。

最後,保羅提到我們可以得享將來得救的把握,盼望不至於羞恥。羅馬書五章5節下:「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當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已為我們受死;當我們犯罪得罪上帝的時候,上帝已為我們設立救恩。耶穌基督為世人敵擋上帝的罪而犧牲自己。保羅說,這就顯明上帝愛我們。當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上帝愛我們,如今我們是上帝的兒女,難道上帝會比從前更不愛我們嗎?所以,現在我們作為上帝的兒女,這麼珍貴的一個身份,祂賜給我們的福氣一定比從前多。

羅馬書五章9節:「現在我們既靠著他的血稱義、就更要藉著他免去上帝的忿怒。」「更」有比較的意思,從前已好,現在更好。那「更好」的福氣,就是免去上帝在末日對世人的憤怒,在將來得著永生的兌現。然而,現今的生活只是過渡,像彼得說,我們是客旅。現世的生活終有天會過去,重要的是我們滿有信心的藉著耶穌得稱為義,得著永生的盼望和救恩。 願我們現今在世的生活,能靠主經歷每一天,在困難裡有主同在。即使我們有天離世,仍能平安的回到主身邊。這就是我們人生所得的福氣。我們要把握這福氣和救恩,不論如何也不要放棄相信耶穌基督,緊緊跟隨主。不單單與上帝和好,更以上帝為樂。求主繼續幫助我們堅定信心,享受在主裡屬靈的福氣。

古學賢牧師 - 「為戰火中的人民禱告」(2022年3月27日)

在令人心碎的烏克蘭與俄羅斯戰爭中,烏克蘭人的家園被摧毀,迫使數以百萬平民逃離祖國,粉碎了他們平靜的生活。聖經詩篇第十篇論到「惡人在驕橫中把困苦人追得火急(2節);他滿口是咒罵、詭詐、欺壓(7節);無倚無靠的人就倒在他爪牙之下(10節)……」但第14 -18節提醒我們:「其實祢已經觀看;因為奸惡毒害,祢都看見了……祢必預備他們的心,也必側耳聽他們的祈求,為要給孤兒和受欺壓的人伸冤,使強橫的人不再威嚇他們。」所以,我們按著上帝的應許,為受戰爭蹂躪的人民禱告:

* 求主憐憫戰火中的難民,叫俄羅斯遵守人道通道協議,容讓更多百姓可以平安逃離戰區。

* 求主醫治身心受傷的人,當中有醫生和病人被挾持、有記者和攝影師喪生、多個住宅建築物被炸毀。

* 求主掌管領導人的心懷意念,幫助他們的和談取得實質進展,使他們願意帶領國家走和平的道路。

* 求上帝介入,在世界各國的領導人心中工作,使他們協助在戰爭中的國家止息干戈。

* 求上帝制止武器升級及更大型的侵襲,並停止侵略和貪婪的惡行。

* 求主保守並使用戰火中的教會,繼續宣揚和平的福音,使兩國人民和睦共處,仇恨平息。

上帝是聖潔公義的審判者,祂向萬民施行審判;求主按聖潔和公義判斷,使惡人的惡斷絕!願上帝堅立義人,拯救心裏正直的人(參詩7:8 – 1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