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dmin 的所有文章
「與神同行的人:以諾」 林錦濤牧師講,林日麗姊妹記( 2018年10月7日)
經文:創世記5:21-24節、希伯來書11:5-6節
聖經只有創世記和希伯來書有提及以諾,但沒有提到以諾的人生有甚麽特別,他並沒有像他的祖先那麼長壽。他在六十五歲生了瑪土撒拉,然後與上帝同行三百年,活了三百六十五歲,最後給上帝接回去。以諾與現代人相比是長壽的,現在的香港人注重保健、醫療、食物等方面,有些人六十幾歲還在上班,八十五歲才有老的跡象。當人的壽命愈來愈長,就會開始關注「死」的問題。不管是否害怕死亡,人有生,必有死,生和死是人必須面對的問題。根據香港政府2015年的報告,香港有四萬八千人於2015年死亡,大部分人是長期病患或癌症病人。
生和死是兩件事,希伯來書9:27「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中國近年很強調生和死的問題,我在11月獲邀到深圳主講工作坊,題目是如何幫助臨終的癌症病人度過最後一程。臨終的病人是指壽命從四個小時至六個月內,在這段時間內盡量令他們舒服地度過最後的人生路。中國人以前對生與死的問題很避忌,但中國政府現在強調要了解生與死,和人在面對疾病和死亡時的看法。我們是幸福的,因我們屬於上帝,懷著信心走完人生路,踏入死亡的階段時我們有盼望,我們會回到上帝身邊。我們要明白死只是人的終結,有些人可能因一些意外而縮短人生路,沒有人能夠保證自己活多長。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還沒有準備好。
聖經沒有提及以諾前六十五年如何度過,他所生的瑪土撒拉是聖經裡最長壽的人,活了九百六十九歲,而以諾與上帝同行三百年,然後上帝把他接走,一個簡單的人生。生和死中間就是人生路,我們身為基督徒,最重要的不只是生或死,而是從出生到最後返回天家的過程中,我們如何度過,如何面對上帝。以諾可取的地方是上帝喜悅他,因他用信心走人生路。滕近輝牧師曾說信心有兩種,第一種是在信耶穌前聽到福音,受到聖靈感動,然後接受耶穌基督成為一生的救主,那一刻的真心相信就是得救的信心,這是神蹟。生命開始與耶穌基督的生命結連,約翰福音15:1「我是真葡萄樹」,約翰福音15:5「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腓立比書2:5「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滕牧師講的第二種信心是成為基督徒後,靠著上帝給我們能行出基督樣式的信心,是生活上的信心。生活上的信心比較困難,因生活中有起有落。
以諾以信心仰望上帝過日子,上帝給他恩典生兒育女,他的後代都是義人,每位兒女都學習父親,成為愛上帝愛人的人。以諾不但生兒育女,還培育兒女,教導兒女與上帝建立關係。他在信心上建立見證,使以後家族的人如挪亞學習如何跟從上帝。我們走人生路時,是否像以諾與上帝同行,最後離開時有福氣,因是上帝帶他走的,他沒有經過死亡。在聖經裡有兩個人沒有經過死亡,除以諾外,還有以利亞,上帝用旋風接他走(王下2:11節)。我們的人生路上有多少事是幫助人和教會,令上帝得著榮耀? 我們要禱告感謝上帝讓我們有機會做這麼多好事。
「常常感恩」 倫國平牧師講﹐吳家通弟兄記 ( 2018年9月30日)
經文:詩篇136:1-3節
我時常會在十月和十一月抱著一個很感恩的心,因為十月是加拿大的感恩節,而十一月就是美國感恩節。我們從聖經中常常看到「感恩」這詞語,然而懂得感恩的人是特別的開心快樂,反之不懂的便充滿著埋怨的樣貌。直到現時,以色列人仍流行詩篇136篇這首充滿感恩的章節,為何呢?原來早於大衛時代搬運約櫃的事件,所羅門王起聖殿的事件,約沙法王被圍攻的事件,祂們都一一引用了一句:「因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首先,當要稱謝上帝之前,我們必需對祂有所認識,沒有認識就不知感激誰了。就如摩西對耶和華表明,如何將衪記載又如何稱呼衪呢?所以,雅各書也記載:「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裏降下來的」。「善」解作美善,上帝就是如此的美好,可惜我看見現時的世代卻非常的自我,遇到問題卻以自我行先,要做什麼卻沒有第一時間感謝主,得到恩賜覺得是理所當然。就連內地的人也認為信主便會順風順水,這樣是錯的。耶穌說得好清楚,我們在世也必定經歷苦難,但衪已勝過了一切。今天我們感謝主,我們知道誰是真主,誰是我們需要感謝的,重要是我們能面對苦難而不是逃避苦難。
仔細地看看便能發現,詩136篇是敍述清楚上主的大能以及二十六次的「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的字句。為此我們必須理解何為慈愛。慈愛是有極多不同的翻譯,有憐憫、不變的愛,及堅定的愛等等……不論如何的翻譯也無法解釋主的話語是何等的豐富。世事就如流行曲一樣是變化莫測的,樓市也好,股市也罷,凡事不能盡善盡美,就連牧師之間也可能每月也要處理教友感情的反覆。世人的愛和處事是可以兒戲,而主的慈愛卻如詩歌所唱的一樣永不變遷,衪是要拯救眾人,讓不認識祂的人認識祂,陷入苦難之中的人也懂得面對苦難,衪就是以馬內利並且與我們同在。
認識上帝就是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有生命有血氣,也了解自己是要學懂卑微地投靠祂。還記得中六時我有一次到西貢大浪西露營,在興高采烈潛水之際,突然聽到一聲巨響,我的身體沒有反應並且向下沉下去,後來有一人拉回我上岸邊,上岸後卻耳水不平衡,走路不自然,接著也發了高燒。雖然當時還未信主,但在天主教學校唸書的我也默默地作出向上帝的呼求,誰知呼求後耳朵卻流出了熱水來,我便能安然渡過。現在我回想,原來上帝不是只眷顧基督徒,原來非基督徒也同一的照料。就是這樣,我很感恩我能認識上帝,認識生命是脆弱的,更加要認識自己基督徒的身份。當然這份認識,也是極為感恩的事,阿們!
「信仰神而得的真智慧」 吳宗文牧師講﹐鍾麗詩姊妹記 ( 2018年9月23日)
經文:歷代志下1:10-12,箴言3:1-2、13-1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