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這裏作什麼?」彭偉業傳道講(2024年6月23日)

經文:列王紀上19:1-18節

我們經常用的強化玻璃,表面上剛強堅硬,但內部結構存在一個破綻。基於這種結構處於一種表面張力和壓縮力的平衡,只要用尖物打在適當的位置,就可以破壞這平衡導致整塊玻璃破碎。就好像一個人處於 burn out 的狀態,因長期處於高強度的情緒狀態,導致極度疲勞。當一個人達至 burn out 之後,就會對日常工作生活,甚至在教會事奉的失去興趣或熱情。在做主忠心僕人的過程中有很多挑戰,包括 burn out。我們如何能夠跨越這挑戰呢!

當時北國以色列是亞哈王朝,他娶了外邦公主耶洗別為王后,耶洗別將偶像崇拜政策帶入以色列,使假神敬拜成為社會主流。以利亞嘗試去改變這一切,首先,他對亞哈王宣告以色列將要面臨旱災,之後第三年他在迦密山挑戰拜巴力450個假先知,比試哪一個神能夠將獻祭物著火,結果耶和華得勝,並將所有巴力先知殺死。這樣原本以利亞以為以色列必然會迎來一次屬靈的大復興,結果,卻遭遇到耶洗別就向他下一度追殺令。忽然間以利亞變得極度驚慌,奔走逃命,走入別士巴的曠野,去到一顆羅騰樹下,向上帝求死。他陷入了一種屬靈「三失」的狀態。

一、失去歸屬

以利亞期待「神跡」能夠令百姓回轉歸向上帝,但事實是以色列不單止沒有改變,他還要逃避王后耶洗別的追殺,忽然之間,他再沒有容身之所。我們時不時都會發現有些肢體從我們眼前消失了,他們可能覺得教會已經不是他們可以歸屬的地方,一直忠心事奉的肢體可能因為一些爭執批評,忽然間變得對教會失望,這種失去「歸屬的地方」的失落感,會令人頹喪不振。

二、失去動力

先知以利亞耗盡極大的心力,使耶和華的神蹟顯現,最後卻看起來原來一些用也沒有。他根本不知道可以再做些什麼去改變,索性什麼都不做,直接躺平把了。就如教會事工成效維持不了,傳福音的果效不理想。當人不斷問點解事工沒有成效,事工變成重擔和負累,事奉的人就產生逃避的心態。

三、失去生命

以利亞對上帝表達的是兩種的失望,第一種是對自己失望。第四節:「我不勝於我的列祖。」他將自己和人比較,和祖先的工作成效去比較。如果人嘗試和別人去比較工作成效,或者事奉果效,通常人比人會比死人。第二種失望是對上帝失望,儘管上帝藉著他施展神蹟,但上帝卻沒有促使他得到他認為的最後勝利。當人對自己的失望和對上帝失望兩者雙重疊時,就開始懷疑生存有什麼目的和意義。

為何耶洗別不是即刻派人去刺殺以利亞,而是通知他在24小時之內會追殺他? 證明耶洗別是要在殺死以利亞之前,精神虐待他,只要能夠令他驚恐失措地逃跑,就說明他的上帝能力再大也沒有用。可見耶洗別知道以利亞的弱點在哪裏!耶洗別就好像一個尖鎚可以擊碎厚厚的強化玻璃。我們要小心「教會內的耶洗別的靈」,就是魔鬼利用一些人性的弱點,嫉妒、控制、爭鬥、批判、弄斷,去破壞關係、摧毀事工和教會。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被耶洗別的靈所利用,所以我們要小心,在教會內要多說「造就人的說話」,並且禁止說「拆毀人的說話」。

上帝對以利亞的心靈醫治需要一個過程,有三個步驟:

一、休息

第一步驟就是讓他休息。經過長期的事奉,以利亞已經身心疲累。上帝給他休息的時間,之後有一個天使拍他,說:「起來吃吧!」(19:5下)上帝已經為他預備了一瓶水和餅,要他補充營養恢復身體精力,在讓他休息之後,天使再拍醒他叫他行走40晝夜到何烈山的一個山洞。(19:7)在這40天的身心靈休息期間,我們看不見上帝對他有任何的指責和說教,卻一路引導陪伴著他,讓他平靜心靈。同樣當我們看到有弟兄姊妹身心靈受挫折的時候,最好安慰的方式,就是讓他們休息,而又讓他知道我們正在陪伴和支持他。

二、釋放沮喪

第二個步驟就是讓他釋放沮喪,讓他將所有抱怨和憤恨全部說出來。當以利亞在山洞休息飽滿之後,耶和華親自問他:「以利亞啊,你在這裏作甚麼?」以利亞在第十節將所有的抱怨和沮喪全部說出來,宣洩怨恨和怒氣,同時釋放了孤單、自卑和擔憂的感覺。一個熱心事奉主的人,最容易在最後感到孤單,軟弱和乏力。上帝沒有直接回應以利亞的說話,只讓他宣洩内心的負面情緒,做一位聆聽者。其實很多時候,弟兄姊妹需要聆聽者,多於意見提供者。

三、重塑使命

第三個步驟就是重新為以利亞定義他的使命。上帝聽完以利亞的發洩,沒有為此說些什麼。反而用行動要他的眼目重新定睛在耶和華身上,祂掀起了大風、山崩、地震、烈火,運用這些景象告訴以利亞,耶和華才是掌控一切的主。之後上帝用微小的聲音再一次問以利亞:「以利亞啊,你在這裏作什麼?」(19:13下)以利亞又重複上一次回覆。一個人重複地講同一番說話,說明了說話的內容是一直盤居在內心裏的死結。我們發現上帝沒有直接去安慰以利亞,反而直接了說給他聽跟住下來要做些什麼,重新塑造他的使命。在15-16節,上帝吩咐他三樣新的任務:1. 膏立哈薛為亞蘭王;2. 膏立耶戶做以色列王;3. 膏立接班人以利沙。當以利亞接受了這三個新命令之後,我們再沒有看見他發牢騷,他開始起行,離開山洞,重新上路,即刻去尋找以利沙,按上帝的吩咐去做。

為何以利亞被上帝問兩次:「你在這裏作什麼?」讓以利亞發了兩次牢騷,之後直接叫他繼續做服侍,以利亞就能夠重新得力,繼續事奉?因為以利亞已經知道上帝明白他不堪的處境和屬靈景況,而上帝再次差遣他繼續服侍,他明白無論處境如何,上帝依然要他去事奉祂。一直以來,他只會用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認知,認為可行的方式去服侍上帝,最後受到挫折而跌倒。但現在以利亞明白到,當所有人甚至以利亞自己,都否定了自己以往的工作和事奉,但是上帝卻沒有否定他以前的工作,儘管表面上毫無成效。其實,上帝所需要的,就只是人的聽命和跟從,在適當的時候上帝會帶領人開展新的境界。當以利亞更新了自己對上帝和事奉的理解之後,重新得著力量和使命,繼續前行。 各位弟兄姊妹,其實「你在這裏做什麼?」這個問題,是上帝正在問我們每一個人問題,無論我們現在生命狀況如何,我們是否應該選擇退一步諗,有沒有真正明白上帝想我們如何,有沒有真正去聽命和跟從呢!請嘗試去真正理解上帝給予我們每一個人獨特的使命和旨意,重新在主裏面得回力量!做一個真正的基督徒。

「微小的力量」司徒永富博士講、林日麗姊妹記(2024年6月16日)

經文:哥林多前書12:17-31節

管理學上有個叫木桶理論,木桶可以盛多少水是按短板而定的。不要小看微小的力量,我們認為不重要的,可能是最重要的。如每人發揮自己的強項,明白中間的短板,互相幫助,世界會變得更好。保羅在經文中提出三點:一、不要聚焦在個別的位置上,而是在整個群體;二、每個角色需要有相同的關心;三、如每個角色都有發揮,那世界就變得更好。

林前12:17-21「若全身是眼,從哪裡聽聲呢?若全身是耳,從哪裡聞味呢?但如今,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若都是一個肢體,身子在哪裡呢?但如今肢體是多的,身子卻是一個。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不要小看身體每一個部位,因某個部位有事,也會讓其他部位不協調。例如一場球賽,需要各個球員的協調才能成功進球。

每個部位需要獲得同等關心,林前12:22-23、26「不但如此,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他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除了互相配合效力,也要有同理心,為了別人的好處,讓對方跟自己有同樣的體面。有心理學家以魚缸比喻家庭,魚缸有個生態,需要一起維護,一同受苦快樂,感受到對方的情緒,有時很小的事也會牽動家人的情緒,這就是家庭,彼此關心照顧。

保羅在經文提到屬靈的家裡有不同的角色,這些角色都有貢獻,令基督的身體彼此結合。林前17:28-31「神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豈都是使徒嗎?豈都是先知嗎?豈都是教師嗎?豈都是行異能的嗎?豈都是得恩賜醫病的嗎?豈都是說方言的嗎?豈都是翻方言的嗎?你們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賜。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當時的哥林多教會大有分黨分派的危機,保羅提醒是基督犧牲的愛讓我們走在一起,不應該分黨分派。有一部電影《飯戲攻心》提到真正的家庭核心是家人在就是家,家人在那裡,那裡就是家。如所有的長板願意幫助短板,每一條長板鋸一小部分給短板,雖然不如完整木桶所盛的水量,但會比原來盛更多的水,這是包容的愛。保羅讓我們求更大的恩賜,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愛,建立基督的身體和地上的家。 林後12:9-10「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保羅是短板的模範,他鼓勵我們誇自己的軟弱,就會更加願意接納和互相幫助,求上帝讓我們有這種心態去建立屬靈的家和地上的家。

「罪魁與忠僕」古學賢牧師講(2024年6月9日)

經文:提前1:12 – 17節

一. 罪魁蒙拯救

提前1:15節,保羅(信主前名掃羅)說:「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他受過猶太教法利賽派嚴格的訓練,但他沒有因此認識到主耶穌就是彌賽亞,反而令他非常憎恨一切跟隨主耶穌的人。掃羅「殘害教會,進各人的家,拉著男女下在監裡」(徒8:3節),又「向主的門徒口吐威嚇兇殺的話,去見大祭司,求文書給大馬色的各會堂,若是找著信奉這道的人,無論男女,都准他捆綁帶到耶路撒冷」(徒9:1-2)。掃羅種種直接間接殘害基督徒的行為,實在不值得憐憫,主耶穌卻向他顯現(徒9:3-5)。大馬色路上的異象,是掃羅人生的轉捩點;以前他一直逼害主耶穌的門徒,如今他才知道,主耶穌真是他熱切盼望的救主彌賽亞!保羅說:「我從前是褻瀆上帝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還蒙了憐憫……」侮慢,新譯本譯做「凌辱」;「憐憫」就是人不配得到,但主仍然恩慈相待,正如保羅應該受到懲罰,但竟然被主赦免。提前1:15節,保羅說:「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拯救的意思是將人從一個凶險的環境裡救出來,帶到一個平安穩妥的地方。

若保羅不是得到基督耶穌的拯救,親身體會到主白白的救恩,他不會說「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提前1:16節,保羅說:「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祂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祂得永生的人作榜樣。」主耶穌怎樣改變保羅這樣的罪魁,也照樣能夠改變我們每一個罪人,只要我們肯接受主的憐憫。罪魁仍可蒙恩得救,保羅就是我們的榜樣,也是我們的先例。當我們回想自己未信的時候怎樣得罪上帝,但是上帝仍饒恕我們,我們就曉得用廣闊的心胸包容和關愛其他人。

二. 罪魁成忠僕

提前1:12節,主耶穌以保羅為有忠心。忠心的意思是不自作主張,主怎樣吩咐,我們就怎樣做。忠心的僕人以主人的利益為最優先的考慮。而困難與逆境是忠心的試金石,保羅為我們做了最好的示範(林後11:23-27)。若不是主耶穌給他力量,一般人是無法忍受得住的。當上帝叫我們承擔一件工作,祂一定給我們足夠的能力,去完成這個事奉。提前1:14節,保羅說:「並且我主旳恩是格外豐盛,使我在基督耶穌裡有信心和愛心。」主所賜格外豐盛的恩典,為保羅帶來信心,取代了以前的無知與偏見;又給他愛心,去取代以前殘害信徒的行為。基督豐盛的恩典未必是富貴榮華,而是賜下信心和愛心。只有在基督裡面的信心和愛心,才能使罪魁成為忠僕。信心和愛心都是來自上帝的恩賜,保羅在各個會堂放膽宣揚主耶穌是上帝的兒子,他成為一個真正信主、愛人的使徒。無論我們參與甚麼事奉,有信心必定能夠堅守崗位,有愛心就能愛那些不可愛的人。所以我們當用感謝取代埋怨,就是感謝這位加我們力量,並賜我們信心與愛心的主。

三. 事奉榮耀的上帝

提前1:17節 ,保羅不禁發出讚美!他刻意藉著這<尊貴榮耀頌>與他罪魁的身份並列,叫所有人看見上帝是何等偉大和超越。保羅有一個無比燦爛的人生,聖靈藉著他所寫的書信,兩千多年來造福了歷世歷代古今中外的信徒。弟兄姊妹,主耶穌已經拯救了我們,又賜我們信心和愛心,我們可以一同事奉上帝,作祂忠心的僕人。

「水變酒」梁清恒博士講、洪慕冰姊妹記(2024年6月2日)

經文:約翰福音 2:1-11

約翰福音的記述方法很獨特,作者選取記述耶穌的七個神蹟是有原因的,約20:31節說:「 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作者記述神蹟的目的是需將神蹟變成「記號」,讓人透過這「記號」便知道耶穌是基督。「水變酒」這故事大家也很熟悉,但故事裡面有些事想大家一同去思考。

一、被神蹟解決困難——得不到真益處

我們在生活當中經常會遇到困難,會希望得到上帝的幫助,而最重要的是當上帝解決了我們的困難時,這個經歷有沒有成為我們生命的「記號」,讓我們成長呢?在「水變酒」裡只有新郎和管筵席的人得到益處,耶穌是用神蹟幫助他們解決了一個沒辦法解決的難題,避免了他們給鄉親父老們的恥笑和指責,但問題是他們不能得到最大的益處,所以這益處是短暫的,他們沒有真的得益處,所以他們亦沒有透過這「記號」知道耶穌是基督。經文的第一個教導是我們不應只追求上帝幫助我們解決困難,而是當每次上帝幫助我們之後都會成為我們生命裡的「記號」,讓我們更加捉緊基督,讓我們的信仰更加扎實。

二、被使用參與神蹟——得不到真益處

在「水變酒」裡參與度最高是那幾位無名的奴隸,他們最清楚「水變酒」是神蹟,因為是他們親手將水倒進石缸,又親手舀出來給管筵席的喝,然後知道水變成酒。雖然這幾位奴隸參與了這個神蹟,但他們卻如佈景板,因為他們沒有看到重點而得不到益處、沒有透過這「記號」知道耶穌是基督。如果他們看得真這個神蹟,相信耶穌是基督而跟隨耶穌的話,他們的生命便能改變,從配角成為主角。我們都盼望上帝去使用我們,但這班奴隸提醒了我們,就算我們為上帝做再多也好,如果沒有看到事情的重點,參與度再高也可能和奴隸一樣無價值。若經歷神蹟卻沒有讓信仰進步,上帝再怎樣幫助我們也是徒然。

三、在神蹟裡得真益處——一群觀察者

門徒因為看得清「水變酒」這神蹟而相信耶穌,原來神蹟不一定發生在自己身上也能為我們帶來最大的益處,只要我們看到神蹟,認識耶穌是基督,捉緊祂、跟隨祂,這個才是神蹟真正的意義。 「水變酒」看似平凡,但讓我們思考神蹟是什麼,作為基督徒都希望得到上帝的幫助,但神蹟只解決了你和我的問題,沒有使我們更加認識基督的話,這神蹟便不能發揮它最大的益處。「水變酒」另有兩點提醒我們,一是上帝有祂的想法和計劃,馬利亞也不能用母親的身分強迫耶穌做事情;二是原來神蹟的功用從來都不是為了解決問題,有時遇到一些事情時上帝遲遲亦未出手,但其實在逐小逐小的事情裡正在動工。盼望「水變酒」讓我們更加了解上帝的工作,無論在任何環境下都能讓我們的信仰更加扎實。

「智慧子之父」張福民牧師講、曾卓謙弟兄記(2024年5月26日)

經文:馬太福音1:1-6

今天的講道題目為智慧子之父,智慧子就是指所羅門,而智慧子之父就是他的父親大衛。我們讀聖經時往往會很少讀馬太福音第一章,因為內容是描述耶穌的族譜,涉及很多名字。除了馬太福音第一章,路加福音第三章也有描述耶穌的族譜。兩者不同的地方在於馬太福音的有記載4位女士的名字而路加福音沒有;路加福音則講述由耶穌和其父親開始,直至祖先亞當。我們讀聖經時,同樣的記載,但由不同背景、角度描述,看出上帝的美意和帶出不同亮光給我們。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所羅門及其父親大衛的事蹟和對比,看出當中上帝給我們的教導。

    所羅門承繼爸爸的遺命,要帶領以色列國前進和建造聖殿。上帝向所羅門王顯現,問他想要甚麼。如果今天上帝問我們要甚麼,我們的答案會是金錢、權力、幸福等等。但所羅門向上帝求智慧,他知道要好好治理和忠於以色列國,上帝就賜給他聰明和很多學識。所羅門從上帝得到的知識和福氣是空前絕後的,當時各國都來朝聖,向以色列國進貢,包括各樣禮物、婢女等等。根據歷代志下記載,所羅門有3000名婢女作妃嬪,她們從各國而來,並帶自己所拜的偶像過來。結果所羅門王跟隨愛妃拜偶像,可想而之他拜了多少偶像,然後離開上帝。另外,他治國的時候會詢問臣子們如何治國,有一班人認為他要謙卑信服,像他父親一樣;另一班人則認為他應該比大衛更進取。結果他選擇了後者,好大喜功,增加國民重擔。最後令以色列分裂成南北國。

    上帝賜所羅門智慧,但最後他離開了上帝,所以我們應該要謙卑信服上帝,抓緊祂的應許和回應祂的恩典。我們要學習所羅門的父親—大衛,敬畏上帝。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看大衛是愛上帝的。首先,他是一位忠心的僕人。他承繼掃羅的名分,為下一個受膏者。當時上帝吩咐撒母耳找大衛,看出他是忠心照顧羊的牧人。當時他只是20多歲,地位低微且沒人看重他,但是上帝則看重他的忠心,最後大衛成為另一個受膏者。第二,他是一位好的詩歌創作者。詩篇共150篇,當中有73篇是大衛所寫,當中的內容有懺悔、歌頌上帝的詩。第三,他是對上帝有信心之人。當他有難處和遇上不知道如何處理的事情時,他都會詢問上帝如何處理。

    大衛是勇敢的戰士,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他擊敗巨人哥利亞的事情。當時沒有人能打敗哥利亞,大衛向掃羅請戰但是掃羅認為大衛不行。大衛則表示有信心,說上帝有能力幫助他擊敗哥利亞。除了上帝的能力,他有雄心壯志和加上他在牧羊時學習到的投石技巧,最後打敗外邦人哥利亞,擊退敵對上帝的外邦人。除此以外,大衛是忠肝義膽的人。在擊敗哥利亞後,城中婦女歌頌掃羅殺千千,大衛殺萬萬。因此,掃羅妒忌大衛,魔鬼也進入了他的心。掃羅追殺大衛但不成功,反而有幾次大衛有機會殺掃羅,但是大衛不殺掃羅,因為他表示掃羅是上帝的受膏者。最後掃羅受感動,大衛也成為掃羅身邊的戰士之一。

    大衛在很多事情都求問上帝,他是知恩報恩者。晚年的時候他打算建造聖殿,但是上帝藉先知拿單告訴他說,大衛殺過人流過他人的血,不可以由他建造聖殿。大衛沒有失望,他準備很多金銀珠寶和材料給他的兒子建造聖殿。另外他是賞罰分明者,他貪愛烏利亞的妻子拔示巴並和她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生病後大衛求告上帝醫治,但最後這個兒子死亡,大衛知道自己有罪了,犯了上帝的誡命然後向上帝認罪。另外,他打算數點百姓,先知拿單說上帝不許可但是大衛繼續去做。結果上帝向大衛說給他選擇一個懲罰,他選擇了全國受瘟疫3日,當他見到全國人民受罰後,就知道自己的罪和向上帝認錯,然後上帝施恩給他和全國的百姓。 

    今天,我們要學像大衛那樣每事求問上帝,在面對世界很多挑戰時,我們不可以像所羅門離棄上帝;我們要像大衛有承擔社會服務、家庭管理的心。在末世中,我們不可以對上帝失去信心,要活在上帝的美意和帶領下,讓上帝帶領和教導我們。我們要承擔傳福音的職責,使上帝得榮耀,求主好好牽引我們走進天國的路,阿們!

「開發寶藏」古學賢牧師講(2024年5月19日)

經文:提摩太後書1:3-7

使徒保羅在第二次宣教旅程來到路司得。在那裏有一個門徒,名叫提摩太,是信主之猶太婦人的兒子(徒16:1節)。當保羅要離開路司得,他帶同提摩太一起去宣教,從此保羅就將提摩太生命裡面的寶藏陸續開發出來。

  • 內置的寶藏

提摩太這名字在新約聖經出現了25次,例如:「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稱讚他」(徒16:2節);保羅親密的宣教同工(徒17:15節、18:5節、19:22節、20:4節);「勞力作主的工」(林前16:10節);「興旺福音」(腓2:22節);「心裏無偽之信」(提後1:5節)。彼前1:22節,「無偽」的意思是沒有欺騙、沒有假冒。「無偽之信」是怎樣的呢?1. 是以聖經(上帝的說說)為根據的信心。提後3:15節說,提摩太「從小明白聖經」,這個肯定是因為他媽媽友妮基教導有方。2. 是有高度感染力的信心。這種信心會傳遞給其他人,每個基督徒都應該擁有這種寶貴的信心。3. 「無偽之信」是真誠、著重實踐的信心,會影響我們的思想、情感、意志而又會產生行動的。

提摩太心裡面有無偽之信,這個是內置在他生命裡面的寶藏;提前4:14節又提到,提摩太有牧養的恩賜。恩賜是為著推動上帝的事工,並造就信徒、復興教會。林前第12章列出很多種事奉的恩賜,包括:醫病、行異能、辨別諸靈、說各種方言、翻方言、教導、……,都是聖靈隨己意分給各人的(林前12:11節)。恩賜各人不同,聖靈沒有將全部恩賜集中賜給某一個人,一方面使人不敢驕傲自滿,另一方面叫每個弟兄姊妹都要各盡本份,互相配搭。

弟兄姊妹,你是不是正在運用自己的恩賜來服事嗎?你可以想下自己擅長做甚麼事奉;其他人又會因為你做過的服事而得到幫助嗎?我們好容易看重某一類顯眼的恩賜,而輕視那些關心人、打理事務、服事人的恩賜。我們亦都好容易側重作工的果效,而忽略事奉者的品格。恩賜是以屬靈生命來盛載的,我在神學院的時候,老師時常提醒我們,如果一個人的屬靈生命不好,他的恩賜愈多,對教會的殺傷力就愈大。

  • 事奉主遇艱難

提摩太牧養教會,遇到不少困難:(1) 提摩太很年輕,性格內向,容易膽怯(林前16:10節)。(2) 當時羅馬皇帝尼祿正在加緊逼害基督徒。(3) 在以弗所有人傳異教;有人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有人敵擋真道;有人誘惑婦女(提前1:3節,4:3節;提後3:8、13節),撒但用盡各樣詭計擾亂教會,增加提摩太牧養的困難。(4) 提摩太熱切盼望保羅到以弗所與他相會,但保羅因為傳福音的緣故而被囚禁在羅馬,令提摩太非常沮喪。

提摩太有美好的靈命與各樣牧會的恩賜,但在以弗所教會遇到很多挑戰,他火熱的心就似一堆燃燒的柴遇到冷空氣,漸漸熄滅。當時保羅被囚禁在羅馬又濕又污穢的監獄裡面,他寫這封信去安慰及鼓勵提摩太。之後,保羅就被斬頭殉道。提後1:4節,保羅對他說:「記念你的眼淚,晝夜切切地想要見你,好叫我滿心快樂。」提摩太的眼淚,可能是指保羅與他過去一齊事奉、一同禱告的時候,或者是提摩太在牧會上遇到困難的時候,所流出來的眼淚。

  • 將寶藏開發

提後1:6節,保羅對提摩太說:「為此我提醒你,使你將上帝藉我按手所給你的恩賜再如火挑旺起來。」「挑旺」的意思是「激動、煽動」;保羅用火作比喻,當燒柴的時候,要用竹枝挑動下,使外層的灰脫落,令柴火有新鮮空氣供應,才能夠燒得更旺。提摩太要主動將上帝賜給他這麼豐富的寶藏不斷開發,運用出來。

提後1:7節,「因為上帝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剛強」,意思是「使人得到力量」。新約聖經總共有115次提到「剛強」,表明上帝好願意賜給我們能力。剛強的心是怎樣的呢?是像使徒保羅一樣,有力量去面對任何困難危險的情況。保羅說:「似乎要死,卻是活著的;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林後6:9-10)。這種剛強的心非常之重要,使我們在困境裡面仍然站立得穩,有心有力去事奉上帝。

「仁愛」,當我們的生命被上帝的愛充滿,才能從心而發去憐憫其他人。當你與我盡心盡力愛人,我們身邊的事物就會改變,世界會改變,教會亦會復興。很多人陷入憤怒、困擾、挫敗裡面,他們需要從你的身上看到基督愛的光芒。愛比任何一種事奉的恩賜更加重要,因為愛是運用恩賜的基礎。「恨」,是非常之可怕,它可以破壞一切辛辛苦苦努力出來的建設,而「愛」是為別人的好處著想,甚麼時候都能夠建立生命。「愛」的力量能慢慢使到矛盾變為融洽,黑暗變為光明,更能除去人與人之間的阻隔。

「謹守」,應該是基督徒的生活態度,時常反省,有自我約束的能力,使到恩賜發揮得恰到好處。這個是上帝賜給我們的健全心智,為我們做好防禦措施,使我們不會輕易放棄自己應該盡的責任。我們需要查考上帝的說話,留心聽道,上主日學、團契或小組,閱讀屬靈書籍,這一切都能幫助我們保持一顆謹守的心,將目光定睛在上帝那裡,不會被撒但的謊言所蒙蔽。

恩賜是愈用愈有,不用就會「生銹」,甚至完全失去。如果我們不運用上帝所給予的恩賜,將來上帝會向我們審問。我認識一些長者,他們在街頭發揮他們的恩賜,到處向人派福音單張。亦有些長輩,他們的身體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強壯,他們仍然發揮主給他們的恩賜,用禱告去托住教會的事工。大家記得,摩西80歲才被上帝呼召,派他帶以色列人出埃及,而且上帝使用他一直去到120歲!至於年輕的弟兄姊妹,提前4:12節說:「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做榜樣不是一項事工,不過,教會最重要就是有好的榜樣,因為生命影響生命。 當我們軟弱乏力、迷失方向的時候,弟兄姊妹要互相點燃對方心裡面這團火,使到大家更愛上帝,更願意彼此服事。

「共享主妙愛」陳佩恩姑娘講、林日麗姊妹記(2024年5月12日)

經文:約翰壹書1:3、以弗所書3:17-19

弗3:14-16,保羅屈膝禱告,這鄭重的態度顯示內容當被重視,他心裡有渴求。保羅為以弗所教會的信徒禱告,求按主的豐盛和藉著主的靈,使我們可以剛強。求信徒對主有信心,讓基督住在我們心內。保羅書信的特色是前部份是真理、教義;後部份是實踐、行道。保羅希望信徒經歷主的妙愛才有能力活出豐盛的生命,實踐真理。他希望能與信徒一同明白基督那長闊高深的愛,知道這愛是超過人所能測度,且被主的豐盛充滿。

共享主

保羅講「天上地上的各家都從祂得名」,自信主後,大家便稱為一家人,成為上帝家的一份子,得到名份,可以承繼耶穌給我們的豐盛。弗2章,當時猶太人非常驕傲,看不起外邦人,認為外邦人六樣沒有:割禮、國藉、諸約、指望、上帝、基督。但在主裡,猶太人與外邦人六個合一:合成一房(沒有牆阻隔)、一個新人、歸為一體、與聖徒同國、同是上帝家裡的人、同為主的聖殿。耶穌基督藉十字架把猶太人與外邦人的關係拉近,歸為一體。祂的救恩已化解上帝與人、猶太人與外邦人的怨仇,我們不應讓仇恨留在心中,在耶穌裡我們是一家人。

同靠主剛強

以弗所書屬獄中書信,「我保羅為你們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穌被囚的」(弗3:1) 當時以弗所教會内有信徒因保羅被囚而不安,所以寫信鼓勵他們。弗3:12-13,「我們因信耶穌、就在祂裡面放膽無懼、篤信不疑的來到上帝面前。所以我求你們、不要因我為你們所受的患難喪膽.這原是你們的榮耀。」許多事情會使基督徒恐懼驚慌,如身體不適、公司裁員、股巿波動等。不要因外在的事情而影響心裡的平靜,在主內不用懼怕,因上帝是全能的主。

同被愛充滿

上帝是愛,聖靈和基督住在我們心內,基督徒團體是以「愛」字為旗號,這樣教會中不分門別類,任何人都蒙主愛,彼此相愛。不同團契、學歷、職業、年齡的人,只要願意信主,都能相愛。傳4:12「有人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

同明白主愛

保羅最後的勸告,希望能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即一同分享經歷。每次與信徒真實相交生命的經歷,這是增加我們對主的愛的認識。與其他人分享你在基督裡的信心,向他人作見證,述説主成就何事,述説耶穌也愛他,他就能認識主。

「忠僕的禱告」古學賢牧師講(2024年4月28日)

經文:出32:1-14

上帝說:「我的僕人摩西……是在我全家盡忠的」(民12:7節)。以色列人出埃及三個月後,到了西乃山。上帝召摩西上山,要將律例典章交給他。

一、 以色列民觸怒上帝

出32:1節,百姓見摩西遲延不下山,就叫亞倫為他們作神像,在他們前面引路。但十誡的第二誡明說:「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甚麼形像……因為我耶和華你的上帝是忌邪的神」(出20:4-5節)。以色列人得罪了上帝,他們明知道拜偶像必定帶來刑罰;上帝要培育出一個敬畏祂的民族。出32:7-8節,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下去吧,因為你的百姓……為自己鑄了一隻牛犢,向它下拜獻祭,說:『以色列啊,這就是領你出埃及地的上帝。』」摩西下山,看見百姓所犯的罪,就非常震怒。他做了三件事:

  1. 摔碎手裏拿著的那兩塊法版(出32:15-19) ,因百姓已經公然向上帝毀約了。
  2. 將他們所鑄的牛犢用火焚燒,磨得粉碎,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出

32:20節,作為一種懲罰;同時要百姓明白,偶像根本無力自救。

  • 吩咐利未的子孫,將大約三千個不願悔改的人擊殺了(出32:25-28)。

二、 摩西捨命代求

出32:10節,上帝對摩西說:「你且由著我,我要向他們發烈怒,將他們滅絕,使你的後裔成為大國。」上帝毫不隱瞞地向摩西傾訴祂的忿怒,並且給摩西有機會代求。出32:11-13節,摩西說:「……這百姓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從埃及地領出來的。為甚麼使埃及人議論說:『祂領他們出去,是要……將他們從地上除滅』?」摩西提出最關鍵的一點:「求你記念你的僕人亞伯拉罕,以撒,以色列,你曾指著自己起誓,說:『……我所應許的這全地,必給你們的後裔,他們要永遠承受為業。』」摩西並沒有「由著上帝」,而是照著上帝的心意苦苦哀求。第二天,摩西上山,再一次為以色列民求情。「倘或你肯赦免他們的罪……」摩西在禱告中沉寂下來,是因為他內心無比的傷痛!「倘或你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你從你所寫的冊上塗抹我的名」(出32:32節)。出32:14節,「於是耶和華後悔,不把所說的禍降與祂的百姓。」上帝的「後悔」,一方面是指詩106:23節所說的「忿怒轉消」;另一方面,這是情感上的描寫,表示上帝非常憂傷,十分不情願滅絕以色列人。

三、 關懷從代禱開始

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你又願否每日奉獻些少時間為別人代禱?只有你最熟悉你身邊人的難處和需要,上帝揀選你成為他們的代禱者;你和我也要付出關懷禱告,為教會的復興禱告。祈禱本身就是一場世紀的爭戰,當我們禱告,就是容讓上帝介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結22:30節,上帝說:「我在他們中間尋找一人重修牆垣,在我面前為這國站在破口防堵,使我不滅絕這國,卻找不著一個。」甚願你和我都像摩西一樣,作上帝忠心的僕人,以禱告來服侍上帝的子民。

「那有福的僕人」陳榮超牧師講、林日麗姊妹記(2024年4月21日)

經文:路加福音12:42-43節

路12:1「這時,有幾萬人聚集,甚至彼此踐踏。耶穌開講,先對門徒說:你們要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就是假冒為善。」這形容一個爭先恐後的場景。這些聚集的人是耶穌的支持者,還是來看熱鬧的?路12:35-37、42-44中重覆了三次「那僕人就有福了」,這些僕人如何有福?如何在主的引導下,成為有福的僕人?

路12:36,耶穌認為他們的態度應該「像僕人等候主人從婚姻的筵席上回來」,主人延遲回來有很多原因,但經文提到延遲的原因在於婚筵。現給大家一個參考,耶穌在新約提到婚筵時,這婚筵的意思指天國的降臨,如啟示錄19:7「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婚筵與上帝的救贖、耶穌的降臨是有關的,最後完成所有工作後就如天上的婚禮,啟示錄21:2「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裡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耶穌以婚筵比喻祂來到世界的救贖即將結束,祂的榮耀臨近了。耶穌去了一個婚筵,預備全人類的救恩,準備過程中需時,未必立即回來,但我們願意等待嗎?

僕人的態度是願意等候主人從婚筵回來,主人回來時就是喜樂的時候,僕人因而得到祝福,因他們不介意等候,認為是值得的。甚麼是忠心的僕人?要懂得等候。如何成為忠心的僕人,要有一個恆久忍耐、守望主的心。耶穌稱「那僕人就有福了」,因僕人警醒並精明。路12:35-37,僕人裝束整齊,預備做工,點著燈,雖不知主人甚麼時候回來,但隨時準備。路12:42,忠心又精明的僕人得到主人的信任,獲派管理家裡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

人沒有耐性,不喜歡等候,但有時有些東西是值得等待的。施洗約翰在等候彌賽亞,在監獄時讓自己的門徒去問耶穌是否他們所等候的彌賽亞,他雖是上帝的僕人,但也缺乏耐心。路12:1,很多人爭先恐後看彌賽亞是否來了,因他們等候以色列復國幾百年,這反映我們都在等候一個盼望。跟從耶穌的人開始時有很多,但在耶穌被釘十字架後可能剩下很少,因他們不想等候。

主人甚麼時候回來?可能是半夜或天亮前,是人最沉睡的時候,故在不清醒時要警醒。聖經經常提到忠心用在小的事情上,善良的僕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沒有太多人留意的事情,或認為浪費時間的事情上,或沒有收獲的事。精明並非指狡滑,而是指善解人意,有親和力,不會令人討厭的。

主人最後回來時,他把自己變成僕人的身份,路12:37「主人必叫他們坐席,自己束上帶,進前伺候他們。」僕人本來是很緊張等候主人回來,但主人從婚筵回來後很高興,讓僕人一起坐席,而他自己作僕人。這表示天上的筵席你我都有份參與,因主認為我們是警醒、忠心、精明的僕人,將天上、地下的權柄交託給我們。忠心的僕人有福了,因為有信心,認為值得等待,故不怕等候。上帝的救贖完成時,我們得以與上帝坐席,參與天上的筵席。

「為主而活」陸幸泉牧師講、曾卓謙弟兄記(2024年4月14日)

經文:羅馬書14:7-11

今天的講道經文為羅馬書14章7-11節,保羅提醒信徒們不是為自己活,也沒有人為自己死。第8節提到:我們是為主而活,死是為主而死。因此,我們無論生死都是屬主的人。在14章1-6節時提到當時的背景和教會問題,有信徒論斷其他信徒的情況。信徒論斷其他信徒有兩方面,第一就是有關守舊約律法的規定。當時猶太人遵守舊約律法,例如選擇食物時不會選擇豬肉等不潔的食物,他們的飲食非常小心,寧願吃素菜也不違反律法,而外邦基督徒則沒有這個觀念,他們會吃豬肉和拜祭過的食物。第二就是守日子的概念,猶太人著重守日,例如月朔等等的節期,反而外邦基督徒沒有這個觀念,他們認為有參與崇拜,每天敬拜上帝就可以,但猶太人不贊成這個觀點。

    我們是屬乎上帝的,是不應該受繁文縟節的規範的和不應該受到限制。如果我們的生命是為自己而活,就是為罪而活。路加福音12章16-20節提到有關財主的比喻。他打算建造一個大倉庫儲藏自己所耕作的糧食,但上帝對他說今夜要取他的生命,他所預備的一切沒能留給誰享用,藉此帶出財主的無知。作為基督徒,我們的生活是為主而活,不應該貪心和只專注自己的事情。美國有一間鄉下教會,由於受到天雨影響,禮堂的天花板需要瓦片作修補,需要弟兄姊妹的奉獻。在崇拜的收奉獻程序中,信徒都低頭祈禱,祈求有天花墜在一名財主身上,因為只要財主受傷,理應他就會奉獻去修補天花板。這樣的行為是不合上帝的心意的,我們應該做的,是要為他禱告。

    作為信徒,我們的行為要符合上帝的心意外,也不可以曲解上帝的說話。70年代中,有牧師教導信徒不可以到戲院看電影,原因是詩篇第一篇所講「不坐褻慢人的座位」。如果這樣說的話,我們不可以看演唱會或者乘搭交通工具,因為都是罪人曾經坐過的。其實這個觀點是錯的,但大家信以為真,以為是真理,好像當時保羅所面對的情況一樣。之前我在堂會擔任主任牧師時,由於太多會友,我便提議設立星期六崇拜。有人提出反對的意見,原因是我們要守主日,而主日是星期日,所以不可以在非星期日的日子舉行崇拜。這個好像有點道理,但不是真理,原因是我們敬拜上帝是不分日子的,我們每天都要敬拜上帝。

    昨天我們看到有關伊朗部署在星期六攻擊以色列的新聞,他選擇這個日子是因為猶太人的安息日是在星期六,他們打算趁以色列守安息日而疏忽防禦,其實這個是錯的。首先,準確是說以色列人的安息日是在星期五至星期六的傍晚,其次就是以前以色列人也遭遇相似的情況,後來他們修憲立法,指軍人可以豁免守安息日。所以,我們不可以執著字眼,墨守成規,也不要去論斷人。

    在羅馬書14章10節提到,我們要站在上帝的臺前,意思是上帝會審判我們,把我們所得的獎賞賜給我們。我們每個信徒都需要向上帝交帳,隱藏的事情祂都知道。有一個地主正準備退休,他召來兩位得力助手吩咐他們各自建造一座房子給他退休。第一位助手很忠誠,準備最好的材料並完成,反觀第二位助手則偷工減料,沒準備最好的材料但是向地主申報已用上最好的材料。兩座房子完成後,地主把兩位助手建造好的房子送給他們作禮物,第一位助手很高興,相反第二位助手低下頭來,知道要住回自己偷工減料的房子。因此,地主便知道哪位助手偷工減料。我們都是一樣的,我們所作的要為上帝負責和交帳。

    今天,我們需要活出上帝的教導,活出主的樣式。我們不應該錯誤地理解聖經的說話,更不應該論斷其他信徒或被其他信徒的論斷所影響。我們應該專注上帝的教導和遵行祂的旨意,在未來審判的日子到來時,我們就可以坦然無懼地接受上帝的審判和得到祂的獎賞,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