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偉業傳道-「務要牧養」(2025年4月6日)

最近在以馬內利團契查經,分享了彼得前書第五章,那裡指出了一重要主題:「務要牧養」:第二節,「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上帝的群羊,按著上帝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彼得藉著經文鼓勵當時在土耳其、小亞細亞的教會,儘管羅馬政府正在逼迫基督徒,甚至情況越來越嚴重,但是彼得依然要求教會領袖堅持照顧看管會眾,在任何情況之下,必須「務要牧養」。

這樣我想起初返教會時候的經歷,當時有一對年青夫婦經常約我吃飯,閒話家常,關心我的日常生活,與我一起祈禱,鼓勵我多靈修,多參與事奉。今天回想起,這對夫婦對我留下美好的見證。這對夫婦並不是帶著事奉崗位的教會領袖,他們關心我是出於甘心樂意,渴望我這位新來的弟兄可以在信仰追求方面成長。

今年我們教會主題:「立己顧人,共建家園」,是需要這樣的生命見證。大家不論是否教會領袖、職員、長執,都願意顧及別人,抽時間與人相處,鼓勵對方投入信仰生活,讓別人與我們建立屬靈親人的關係。若然每人都為「共建家園」出一分力,我們必然會得到美好的果效。

古學賢牧師-「以上帝為樂」(2025年3月30日)

哈巴谷是巴比倫人攻陷猶大國時的先知,他當時一直勸喻百姓悔改歸向上帝,但百姓不肯聽從,導致最後亡國。哈巴谷預知同胞將被巴比倫人屠殺或俘虜,他彷彿親眼目睹,內心非常悲痛。

但當哈巴谷向上帝禱告的時候,他宣認上帝的威榮和能力,思念上帝昔日拯救百姓脫離埃及、經過紅海;哈巴谷因聽見上帝的話語就懼怕戰兢(哈3:2、16節),先知的心靈有著巨大的轉化,他發出信心之歌:「我只可安靜等候災難之日臨到,犯境之民上來。雖然……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上帝喜樂」(哈3:16下-18)。哈巴谷知道,那時,猶大國的財富與人才被擄掠殆盡,餘下的百姓陷入絕境;但一切物質和環境都是身外物,不能奪走上帝所賜藏於心靈深處的喜樂。上帝滿有憐憫,祂必復興自己的百姓,並在巴比倫人身上伸張公義。

詩37:4節,「要以耶和華為樂,祂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尼8:10節下,「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弟兄姊妹,願我們一起以上帝為樂,得著祂所賜的力量,奔走前面的路程!

「立己於真道」 古學賢牧師講(2025年3月16日)

經文:來4:12-13

希伯來書3章7節開始,到4章11節,作者引用以色列人的歷史作例證,提到以色列人雖然已經在迦南定居,仍得不到安息;這是因為以色列人硬著心,不聽上帝的話。

.   活潑有功效的真道

幾千年來,聖經受過無數次的挑戰和攻擊;許多遵行聖經的人受到嚴刑逼害,但他們仍然堅守上帝的道。聖經是最經得起考驗的。

截至2024年12月,世界上最暢銷的書:1.《聖經》,超過50億冊;2.《毛主席語錄》,超過 9億冊;3.《哈利波特》,超過 6億冊;4.《新華字典》,約 5.67億冊;5.《雞皮疙瘩》,約 4億冊;6.《雙城記》;超過 2億冊……至於譯本方面,威克理夫國際聯會2024年報告,超過3756種語言已經有聖經譯本。2023年世界上被翻譯為最多語言的書籍:1.《聖經》,3756種語言(2024年);2.《小王子》,380種語言;3.《皮諾丘歷險記》,260種語言;4.《道德經》,250種語言;5.《共產黨宣言》,200種語言;6.《愛麗絲夢遊仙境》,174種語言……

來4:12節上,「上帝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活潑,意思是充滿活力,突顯出不是死板呆滯的規條,而是與生活息息相關,歷久常新,適切每一個時代的需要,永不過時。世界上過去的事物差不多都已經衰殘或不存在、過期或失去效用。在某個聚會裡,余德淳博士告訴我們,他在理工大學教輔導時,每個暑假將超過15年的期刊和研究報告丟掉。

來4:12節話,上帝的道第二個特性是有功效的。詩19:7節上,「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當我們的靈性低沉,對屬靈的事麻木的時候,惟有上帝的道能使我們的心靈甦醒。上帝的道可以改變人的生命,使人得著盼望。我們本來對罪的防避意識很低,對上帝漠不關心,甚至公開反對;但上帝的道喚醒我們的良知,打開我們的心眼,叫我們不再被魔鬼欺騙。當我們謙卑領受,上帝的道就在我們生命裡面產生果效。如果沒有聖經真理的提醒,我們的屬靈生命就會愈來愈倒退!唯有聖經真理可以防止我們心靈退化,可以恢復我們心思意念的敏感度。

彼前2:1-2節,「你們……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上帝的道就是純淨的靈奶,一直建立我們,叫我們因此可以強壯,有能力抵抗罪惡。例如方文聰弟兄,他今年40歲,曾經吸毒、入黑社會,16歲被判入勞教所。之後他經營黃賭毒等偏門生意,很年輕就賺到很多錢。他開酒吧,又做色情行業的大班。方文聰讀過基督教小學,聽過福音。有一晚,在酒吧裡面,方文聰聽到一把聲音,叫他脫離黑暗世界。他相信是上帝呼喚他,之後他返教會聽道,信主之後7年內將黃賭毒完全戒除。後來方文聰蒙召作傳道,他用了8年時間讀神學。他創辦了玻璃海樂團,以聖經取材創作敬拜歌曲,深受歡迎。

.   顯明本相的真道

來4:12節下,作者形容上帝的道比兩刃的劍更鋒利;弗6:17節告訴我們,上帝的道是聖靈的寶劍。來4:12節不是說上帝要將我們的「靈」與「魂」、「骨髓」與「骨節」分開,而是以醫學的術語,來形容上帝的道有極之強的穿透力。上帝的話勝過最先進的儀器,能夠顯出我們身心靈各樣的疾病。今日有AI人工智能、尖端科技和大量學術研究,可惜不單沒有將人類的道德水平提升,相反地,人類已經去到一個道德與人格破產的時代。來4:12節,「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上帝的道要將我們心裡面的感覺和動機,統統整頓妥當。真理使我們得到自由,將我們從內心的監獄裡面釋放出來。

來4:13節,我們所行的每一件事都呈現在上帝面前,人以為最秘密的事都瞞不過祂雙眼。啓1:14節形容耶穌基督的「眼目如同火焰」,我們一切的光景,祂都看得清清楚楚。「那與我們有關係的主」,原文可譯作「那位我們要向祂交帳的主」,審判我們的標準正是聖經!在人面前,我們可以穿著服飾來掩飾自己,但在上帝面前,我們無所遁形,要一五一十承擔自己所做過的一切。

許多信徒心想:「我對真理的認識,都吸收了不少,應該都夠了!」但請大家留意,無論你是少年人、成年人,或長者,每個人的生命都還有很多栽種的空間;你將上帝的話不斷加添在你心裡,除了更新你的心靈之外,還能強化你的生命,直到見主的面。因為當你願意接受上帝的話進入你裡面,真理就會更新你的生命。所以每個人都需要在真理上繼續建立自己,你要認識與經歷上帝的道,你的生命才可以愈來愈像主耶穌。

. 以真道建立自己

今日很少基督徒仔細研究聖經,他們的思想充滿世俗的價值觀;但我們應該有耶穌基督的心思,而這種心思乃是由聖經的真理慢慢建立起來的。請大家每日減少上網、看電視和追劇的時間,要有穩定的靈修與讀經生活。讀經是要用上帝的話來到沖淡世俗的污染,洗滌我們的心靈,使我們可以依循上帝的話而生活。我亦鼓勵大家養成「自己去退修」的文化,藉著默想上帝的話、安靜敬拜,使事奉蒙上帝喜悅,重新得力。弟兄姊妹也可以分享大家在上帝話語或靈修裡的得著,發揮互相關顧的作用。

很多人說:「生活這麼不容易,我們不用人幫已經好了,沒想過要去關顧其他人!」但請你認真記著:當上帝的說話在你生命裡面發生功效,你就不單可以建立自己,還有能力和感動去關顧其他人。申8:3節下,「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上帝的話使我們得堅固,重新得力,軟弱變為剛強。

求主賜福我們閩南堂,人人喜愛研讀聖經,渴慕親近主,用上帝的話建立自己的生命。

彭偉業傳道-「真自由」(2025年3月23日)

現代人講求自由,自己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想別人管束,厭倦社會制度以及道德觀念的限制。眾多電視廣告也鼓吹這種個人主義,把「想做就去做」這種思想解放觀念放置在我們的心裏,甚至影響著我們年青的下一代。

說到自由,我們要思想基督信仰如何理解「真自由」。哥林多前書九章19節:「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聖經所講的自由,並不是指沒有約束和隨便的生活。保羅形容自由是不再做罪的奴僕,卻成為了上帝的奴僕(羅 6:12)。「真自由」是我們藉著倚靠主來生活,讓主帶領我們如何活出每一天,接受主的教導和祂話語的約束,以至我們可以過聖潔的生活,脫離罪的枷鎖,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人。我們為了愛,為了更崇高的使命,甘心放下自己「任意而行」的權利,順從真理的指引,所以保羅說成為了眾人的僕人。這是「真自由」的真諦。

要知道,「任意而行」容易變成「任意妄為」,在罪的邊緣裏徘徊穿梭,永遠無法脫離罪的捆綁和鉗制。事實上,在基督話語裏生活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願意我們都成為真正自由的人,將來在上帝的國度裏,無愧地與主相遇、相親。

「凡事長進共建賜福花園」 彭偉業傳道講(2025年3月9日)

經文:歷代志上16:1-15

上次與大家分享了大衛搬運約櫃回耶路撒冷時,遇到烏撒被上帝擊殺的事件,今次將會講述大衛知道自己犯錯之後,如何為上帝獻上最真誠的敬拜。聖經記載了以色列人朝拜上帝的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向君王呈獻自己,另一方面從君王哪裏得到領受。首先以色列人重視呈獻音樂,以色列人載歌載舞,呈獻了一場大匯演,來表達歡樂的氣氛,並且帶有敬畏的心情。

一、獻上貢物

16章1節提到兩種獻祭,燔祭和平安祭。燔祭是要將自己完全獻上,用動物祭牲來代表自己。平安祭象徵與上帝重新和好,以及感恩、還願或自願奉獻,獻祭部分祭牲,剩下部分由獻祭者和家人分享,作為與上帝同享的筵席。敬拜上帝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帶著禮物來到上帝面前獻給上帝。這與「消費文化」和「個人主義」的崇拜觀念截然不同。我們要用一種「獻祭」的概念去思想崇拜。

第四節提到三種事奉(獻祭)「頌揚,稱謝,讚美」。「頌揚」意思是記憶、回顧、複述,「頌揚」上帝就是複述祂的作為,祂對屬於祂子民的拯救行動。我們來到上帝面前「頌揚」,獻上我們禱告的祭,祈求上帝記念我們,承認自己的不足和缺乏,表達全然倚靠的心態,也是敬拜者應有的心態。「稱謝」意思是「承認」,「承認」上帝的偉大和信實,進一步將這些經歷轉化為「感恩或者稱謝」,獻上感恩祭。「讚美」涉及讚美耶和華的本性和作為,要高舉祂,高舉上帝的作為、特性、好處,並且公開的表達出來。敬拜就是在崇拜中獻上這三項獻祭,我們要留意所揀選的詩歌的內容有沒有幫助弟兄姊妹做到這三方面的獻祭。

二、集體意義

崇拜具備很重要的集體意義。第二節,大衛將約櫃迎入耶路撒冷後,先獻上燔祭和平安祭,接著以「祝福」作為整個敬拜行動的高潮。祝福對象是「全體百姓」,這樣強調敬拜的終極目標是上帝的子民一同領受應許。今天崇拜完結時,牧師祝福給予會眾,宣告教會是「蒙福的群體」,是群體合一的見證。

第三節,大衛向群眾分享獻祭完成所剩下的食物,這個「集體分享」的概念很重要。就好像教會舉辦愛筵,有種「肢體間的合一與分享」屬靈含義。第15節,分餅記念「上帝與祂子民的約」。今天,我們透過守聖餐這集體行動,記念新「約」。

聖餐在某種意義上是重複耶穌基督的獻祭,表明我們是靠著祂為我們獻上的祭,來到上帝面前;同飲聖餐的杯,是為耶穌與我們立「約」的血。聖餐就像一項獻祭儀式,有集體行動的意義。

不單止祝福和分餅,從第七節開始,經文是以詩歌的形式,傳揚上帝的作為,記念祂奇妙的事。這些詩歌的作用,也是屬於集體行動的多種形式,一起宣讀上帝的話語、教導和談論。崇拜中的讀經和講道,也是重新講述上帝作為的集體行動。

敬拜是一個集體行動,敬拜不是一個人的事。從聖經裏的教導得知,教會崇拜其實是一種集體獻祭的時刻。我們是同一個「約」之下的群體,在上帝的話語中,我們來到大君王面前領受祂所賜的福氣,一起集體地記念祂的作為。

我們應要存著敬畏的心,反省自己用什麼心態來到上帝面前,祈求這位大君王的恩典,祈求祂接納我們,悅納我們獻上的祭。這才是真正的敬拜。

古學賢牧師-「成為環境的守護者」(2025年3月16日)

日前到外地旅遊觀光,在某景點看到一句標語:「每天為環境做一個貢獻」,即時給自己一個很大的鼓舞:自問確實每天為環境做了些貢獻!多年前我和太太已實行垃圾分類;另外,自2024年2月開始,我們更將家中生果及蔬菜的渣滓、廚餘、一切可磨碎的食材,放在打磨機裏化為糊狀,然後沖入廁所。算起來,我們為堆填區減少了相當多垃圾。

假設上帝將一萬億港元交給全港基督徒管理,相信眾教會即時召開大會,商量如何成為忠心的託管人,善用這筆財富。請問你有沒有留意,詩24:1節:「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而上帝將治理這地、管理各樣活物的責任交託給我們(創1:18節)?這裡的「管理」是指照顧和守護,但人類失責,造成環境破壞及污染、生態危機、氣候不穩、全球暖化、南北極冰雪融化、生態受到危害……現時大地正在呻吟,「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羅8:22節)。

各位天父所愛的兒女,既然我們已蒙委派作大地的受託者,天父上帝是主人,你預備好成為一位環境的貢獻者和守護者嗎?

「凡事長進共建賜福花園」陳明海牧師講、洪慕冰姊妹記(2025年3月2日)

經文:以弗所書4:15-16節

當我知道今年你們教會的主題是「立己顧人、共建家園」,我便想起這教會有一個「賜福花園」很吸引我,因它背後有著故事,教會的成立就像故事一樣是藉著弟兄姊妹,教會不是一座建築物,聖經所指的教會是一班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他們將自己的生命傳遞出去,以至更多失喪的靈魂能夠得到祝福。

    以弗所書4:11-12節說:「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基督的身體就是指教會,全篇以弗所書最重要的主題便是上帝的教會,亦是上帝屬靈的家。使徒和先知在以弗所書2:20節說是代表教會的根基,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房角石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整個教會的弟兄姊妹要以基督為一個標準,來到去發展及成長。

另外4:13節說:「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上帝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保羅很清楚知道雖然弟兄姊妹們有不同的背景,但我們有著上帝的話語,令大家在上帝的道上同歸於一,與耶穌基督建立緊密的關係。我們開始信基督的時候就如嬰孩一樣,靠著上帝的話語餵養後便慢慢成長,並得到屬靈的生命,靈性好的基督徒每天也與主同行,就算當我們走錯了路主也能夠教導我們返回正路。耶穌基督最大的使命不是傳福音,最重要的是使萬民作上帝的門徒,就如幫一個剛剛信主的人成為真正的基督徒,以至他能行上帝教導他的真理。而若果基督徒沒有成長,便如4:14節說:「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感謝主,我們今天仍在上帝的家裡、教會當中,全因有主的保守。

    而真正令一個人成長,就要像以弗所書4:15 說:「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 」保羅到最後仍然提醒我們要與耶穌基督保持緊密的關係,便能凡事長進,並用愛心說誠實話。「愛心」是指像上帝無條件的愛,羅馬書5:8節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我們要用上帝給我們的愛一樣去說誠實話。另外,如要教會成長的話,便要從自己做起,當我們與主保持緊密的關係,便能像4:16節說:「 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求主繼續幫助我們,藉著查考這篇保羅受感動而寫的經文讓我們領受主的道,使我們在主的殿裡一同成長。

彭偉業傳道-「因愛的揀選而珍貴」(2025年3月9日)

以弗所書1章4至5節:「就如上帝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祂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

上帝「從創立世界以前」就揀選了我們。這意味著,早在時間的起點、宇宙被創造之先,上帝已將我們的名字刻在祂的心上。我們的價值不在於今生的成就、地位或祂人的評價,而是在於那位創造萬有的上帝,竟然在永恆裏已經定意要愛我們!

人通常用成就和貢獻來界定一個人存在的價值。那麼,耶穌生平中最常接觸和親近的人,就是被世人視為沒有價值的人——窮人、妓女、稅吏、病患的、不潔淨的。然而,耶穌看人的價值與世人不同,祂不看外在條件,只看人的內心。

上帝不僅揀選我們,更「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1:5)上帝的應許我們成為祂家中的兒女,可以坦然無懼地稱祂為「阿爸父」。這身分永不動搖,因為是「按著祂意旨所喜悅的」。我們藉著上帝的愛,生命變得有價值而珍貴。既然我們知道自己變得珍貴,也應該懂得珍惜這個「兒子的名分」,做好基督徒的本分,領受使命,活出一個豐盛的生命。鼓勵弟兄姊妹從今天起立志,讓自己在明天成為一個更好的基督徒。

古學賢牧師-「私人信仰聚會所?」(2025年3月2日)

主耶穌與門徒吃最後晚餐的時候,祂對門徒說:「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約14:12節)主耶穌所說「更大的事」指甚麼呢?祂活在地上的時候,甘願受時空限制,像你和我只在一個時間和空間出現;但當主耶穌復活,升上高天的時候,祂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弗4:8節)。從此每一個基督徒各在不同的時空為主作見證,服侍每一個世代,進入每一個群體,融入各種文化及階層,將福音散播全世界,這就是主所講「更大的事」!請問你願否經歷主耶穌這奇妙的應許?  

那一夜,主耶穌也對門徒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4-35)。未信主的人不知道救主已經來到世上,除非看到教會不是「私人信仰聚會所」,而是充滿基督的愛,甚至恩及身邊和社區的人。

請問最近有沒有人向你提及我們教會,或是他們一直覺得教會的存在根本與他們無關?請大家留意:活出主愛,不是「人人」有責,而是「我」有責任!

求主賜下火熱的靈,燃點我們的內心,使我們一同實踐「彼此相愛,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來10:24節)。

「豐盛的生命-敬拜的生命」倫國平牧師講、洪慕冰姊妹記(2025年2月23日)

經文:約翰福音10:1-10

詩班在教會的歷史裡面是不會停下來的,教會不能沒有詩班,詩班不單只是唱歌,唱歌除了是敬拜,也是一個見證。我們敬拜上帝時不單是唱詩歌給祂聽,是要用生命和心去榮耀上帝。如我們一起只是用口說見證,便會不合拍子又不合音,只有音樂這個語言,就能令我們同聲同氣、同心合拍去敬拜上帝。

    耶穌將約翰福音10:1-5節的比喻告訴法利賽人:「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人進羊圈,不從門進去,倒從別處爬進去,那人就是賊,就是強盜。從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看門的就給祂開門;羊也聽祂的聲音。祂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既放出自己的羊來,就在前頭走,羊也跟著祂,因為認得祂的聲音。羊不跟著生人;因為不認得祂的聲音,必要逃跑。」但法利賽人不明白耶穌甚麼意思,所以耶穌又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就是羊的門。凡在我以先來的都是賊,是強盜;羊卻不聽祂們。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耶穌在這段經文很清楚告訴我們,當我們去跟隨祂的時候,世界也不會放過我們,苦難依然會有,但我們可以放心,因祂已勝過世界,耶穌說的話處處也是為了我們、看顧我們、安慰我們、鼓勵我們。

    另外約翰福音10: 5節:「羊不跟著生人;因為不認得祂的聲音,必要逃跑。」“跟隨”和“跟著”是不同的,“跟隨”是我們順順服服地跟隨上帝,而“跟著”是只跟著祂走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在美國有些電視佈道人叫信徒奉獻越多越得到保佑、而韓國又有些教主叫信徒去賣花,將所賺得的全奉獻給他,如果我們沒有認真跟隨上帝,便很容易被這些盜賊欺騙。而我們除了跟隨上帝,原來我們亦要接待祂,約翰福音1:12說 :「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祂們權柄作 上帝的兒女。」接待是一個關係的開始,我們經常說相信耶穌,但我們的心有否接待祂進去成為生命的救主?而我們接待上帝、得到祂的權柄又是什麼呢?就是當我們遇見困難,我們能以這權柄去祈求上帝拯救我們。如果我們不知道有這權柄,又怎去經歷豐盛的生命呢?

    很多基督徒也對聖經不太了解,我們為何要讀聖經呢?約翰福音5:39-40節:「你們查考聖經(或譯:應當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然而,你們不肯到我這裏來得生命。」聖經就是耶穌的見證,所以我們要怎樣跟隨耶穌,就是要看聖經。讀聖經不是但求心安理得,而是要從中得到教導,去認識耶穌、跟隨耶穌基督,當我們懂得跟隨耶穌基督,就能改變自己的生命,經歷更豐盛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