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樹的比喻」黃天相博士講、洪慕冰姊妹記(2024年4月7日)

經文:以西結書15:1-8

當大家面對每個時刻,大家的感覺會如何,有時會很平順的經過,有時會面對很多不同的考驗。當我們面對考驗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去處理呢?有時我們盡了應盡的本份,但不代表我們就不用受考驗,今天就來看看葡萄樹的比喻。

以西結書記載以色列人第一次被擄走到巴比倫,被擄的人覺得自己是作惡了才被上帝懲罰的,而留在耶路撒冷的人則覺得自己是受上帝保護的,結果他們繼續在聖殿內作惡、拜偶像。上帝便託付一個葡萄樹的比喻要他們知道,這個比喻在新約相信大家也很熟悉,而新約的葡萄樹的比喻就是回應舊約這段比喻。

開始時耶和華問道: 「人子啊,葡萄樹比別樣樹有甚麼強處?葡萄枝比眾樹枝有甚麼好處?」 其實本來是沒比較的,葡萄樹與其他樹木一樣都是植物的一種,但葡萄枝與森林裏的眾枝子便有分別了。葡萄樹像我們信徒與其他人是沒分別的,但我們信主之後其實應該要與其他人有分別。葡萄樹的比喻如看詩篇80:8節便會很易明白,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的時候,上帝將他們像葡萄樹一樣搬到迦南地栽種,他們以葡萄樹代表自己,昔日上帝拯救他們並賜給他們應許之地,他們應該要有什麼表現?他們要與其他人不同才對。焦點放在葡萄枝是沒用的,葡萄枝原本沒什麼作用,它不能像香柏木一樣用來建房子,又不能用來作釘子掛甚麼器皿,而葡萄樹唯一的用處就是結果子。在以賽亞書 5 章葡萄園之歌說上帝將以色列人像葡萄樹一樣栽種,希望能結出好的果子,但最後結出野葡萄,結果上帝將它們摧毀了。其實我們和上帝的關係也是一樣,如果我們焦點只在從信仰裡得到好處,能解決一切人生的問題,於是乎焦點便放錯了,其實我們信仰是要和上帝建立關係,在不同的環境下我們要怎樣持守與上帝的關係才最重要。我們經常會和他人比較,為何他人事事順景,自己就困難重重,當我們面對環境時不是環境要改變,而是我們怎樣去改變自己。 上帝可以是賜福、也可以是降禍的上帝,我們不能改變上帝,唯一能改變的是和上帝建立關係。不要以為作惡沒人知道,上帝是知道的,當人們作惡時上帝可以變臉,所以到最後耶路撒冷被毀,因他們行事干犯了上帝。在不同處境裡,我們怎樣去應對、所表現的是顯示與上帝的關係的素質。最後在約翰福音15:1-6節說耶穌是真葡萄樹,上帝是栽培的人,我們則是枝子。凡結果子的,祂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如不結果子的,祂就剪去丟在外面枯乾,扔在火裏燒了。所以上帝是希望我們結果子,祂在不同環境裡考驗我們生命的素質。

「復活大能」倫國平牧師講、林日麗姊妹記(2024年3月31日)

經文:羅馬書10:9

今天是值得開心的日子,星期五的受難節是最悲痛的日子,耶穌基督願意犧牲自己,踏上苦路,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當時門徒很難過,所相信的耶穌基督已死,他們感到絕望。但到了星期日,馬利亞告知門徒耶穌基督已復活,直到耶穌基督在他們面前出現,門徒才相信,並把這福音傳開去,讓我們今天能經歷這復活大能的福音。面對死亡並不容易,所以死亡對門徒來說是痛苦的。與耶穌基督相處了三年,門徒把所有希望放在祂身上,在經歷三天的低谷後,耶穌基督復活,他們非常開心。當知道自己服事的主是復活的主,他們不再懼怕。復活大能對我們有甚麼重要?

復活大能讓我們看見有福的信仰。舊約聖經很詳細記述耶穌基督復活的事,以賽亞書53章提到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為我們的罪被釘在十字架上,是上帝的計劃讓耶穌基督行這受苦的路,流出的寶血是我們的贖罪祭。馬可福音8-10章,耶穌基督把自己將要受苦、受死的事實告訴門徒,提醒門徒祂死後三天復活。這應驗舊約聖經所講的,這是十分重要,使徒保羅講如果沒有復活,我們所相信的是徒然的。耶穌基督親自應驗聖經的事實,聖經所講的是真實的。

路加福音24:44-46「44耶穌對他們說:這就是我從前與你們同在之時所告訴你們的話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45於是耶穌開他們的心竅,使他們能明白聖經,46又對他們說:照經上所寫的,基督必受害,第三日從死裡復活」,耶穌清楚自己所做的一切,正是以賽亞先知在舊約的預言。今天我們的信仰是從聖經而來,詩篇第1篇提醒不要跟從世界,要喜愛耶和華的話語,畫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復活的大能讓我們看見祝福的盼望。屬上帝的子民離開這世界時,在上帝眼中我們只是睡了,不是死了,將來會醒過來。我們既得到安慰,也得到永生的盼望。當我們知道耶穌基督勝過死亡,便有這個盼望。聖經講耶穌基督再來時,我們可以得見上帝的面、與過世的親戚朋友見面,我們是蒙福的。 復活的大能讓我們得著有福的生命。約翰福音16:33「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馬太福音11:28「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在耶穌基督裡,我們沒有寄託,只有交託。在主裡有喜樂,有出人意外的平安。喜樂跟快樂不一樣,喜樂是不受環境影響,靠著上帝面對。羅馬書10:9「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在生活中,我們依照聖經的教導,以耶穌基督為學習榜樣,就有平安喜樂,復活的大能在生命中湧流。

「以便以謝的神」杜其彪牧師講、曾卓謙弟兄記(2024年3月24日)

經文:撒母耳記上7:5-13

今天的講道經文是撒母耳記上7章5-13節,講述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爭戰,最後倚靠耶和華的幫助後擊敗以色列人。在之前的4-5章中,以色列人戰敗於非利士人,非利士人把約櫃擄走。他們非常難過,因為他們抬了約櫃出來,便認為上帝在他們當中可以打勝仗。在今天,教會都有可能有倒閉的可能,作上帝的工未見果效,教會的名字也未必能保住。回到經文當中,撒母耳向上帝禱告,以色列民對上帝有信心,並且禁食禱告呼求上帝。最後,上帝施恩擊敗非利士人,他們立了石碑—名為以便以謝來記念上帝,意思就是「到如今耶和華都幫助我們」。我們可以在此看到三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是我們要心之所繫:獨一的上帝 (5-6節)。我們的心思意念到底是甚麼?是否比被其他東西所控制?每星期回到教會時,是否有人在心不在的情況?經文當中提到以色列人打敗仗後,他們沒有放棄,並召集和禱告。今年是閩南堂建堂65週年,回顧當中的歷史有很多不同挑戰和困難,但上帝沒有使我們放棄,因為我們對祂有信心和禱告。我們要集中自己的意念,要稱頌上帝的名。另外,以色列人他們聚集一起澆水和禁食禱告,就是表達一個清心的意思,也在上帝面前承認自己的過犯。

在撒上4-5章提到,以色列人打敗仗和死了很多人,他們士氣低落和對自己沒有信心。當初他們以為抬了約櫃出來,就有耶和華與他們同在,他們可以跨過所有困難,但其實不是。在今天,我們不要利用上帝,不要以為抬上帝出來就可以作任何事,上帝希望我們作祂所喜悅的事情。經文當中提到以色列人澆水,代表他們倚靠耶和華,並在祂面傾心吐意。我們有向上帝傾心吐意嗎?不是只有星期日回到教會,是在平日當中每天親近祂。我們要上帝面前好好傾訴,將擔心的事情和困難告訴祂,而不是有需要才找上帝幫忙。

在耶利米書24章6-7節提到,我們要將心歸給上帝。我們要認識上帝和祂的心,就是在祂的話語當中了解祂。我們要認識上帝的話語,並全然歸給祂。當我們把心交托給上帝後,就不可以要回。舉個例子,馬拉松選手需要每天去訓練自己,他們要訓練自己的力量和持久力。他們需要好好練習肌肉,使自己能夠跑完整段路程。他們所練習的腳力是要超過他們所要跑的距離,同時不要導致自己受傷。如果我們沒有好的屬靈操練,就不能跟上和跑好上帝安排給我們的道路。

    在撒上7-11中,上帝擊敗非利士人,是唯一保障和大能的上帝。今天我們面對多番挑戰和困難的事情時,有否願意擺上和獻祭?撒母耳禱告後,以色列人沒有出去和非利士人爭戰,上帝就敗了非利士人。我們不可以靠自己打仗,要靠上帝和我們一起打仗才可得勝。在撒上5章19-23節提到掃羅沒有完全聽從上帝的話,把亞瑪力人全部消滅,並且從當滅之物中挑選最好的獻給上帝。有時候我們也是如此,我們有時聽一半做一半,所以未能得勝。我們信靠上帝後,就是祂的百姓,在世上代表祂。我們要作好行為,做好上帝交付給我們的使命。上帝想我們用祂的方法和心意完成祂的工作,當我們遵從祂的訓誨後,祂會好好供應我們。     以色列人立了一塊石頭:以便‧以謝來記念上帝幫助他們。今天我們有好好記住上帝給我們的恩典嗎?當我們面對困難時,我們會懼怕,但當我們倚靠上帝後,我們一無所懼。我們要捉住上帝的恩典和應許,並且把恩典作為記號留給下一代。我們要立石為記,在我們的教會、家庭,社會和國家作好榜樣。只有一位獨一的救贖主—耶穌基督,祂因著愛來拯救並幫助我們,我們要把祂傳給下一代的人。上帝是以便以謝的上帝,必會使我們得勝,並能保守我們直到祂回來的日子,阿們!

「忠僕的愛與痛」(二)」古學賢牧師講(2024年3月17日)

經文:路23:33-43

賽53:11節,上帝啓示先知以賽亞,祂的義僕要擔當世人的罪孽。

一.  忠僕的痛

十字架苦杯令主耶穌忍受的,不單是肉體的痛苦,更有心靈的痛苦。首先,主耶穌要忍受「眾叛親離」的痛苦;另一方面,全人類污穢的罪都傾倒在祂身上!而主耶穌心靈最大的傷痛是被父上帝棄絕。主耶穌因為身上所背負的罪污,聖潔、公義的天父掩面不看祂。

二.  忠僕的愛

甲. 愛仇敵

路23:34節,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第一句話:「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主耶穌從祂完美的人性向上帝呼喊,將上帝心裡最深刻的旨意顯露無遺,令全人類在黑暗中得到曙光。

乙. 愛罪人

1.    被列在罪犯之中

路23:33節記載,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另外又有兩個強盜,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有關十字架上的兩個犯人,先知以賽亞早已經有預言,在賽53:12節,「祂也被列在罪犯之中」。這兩個強盜代表了世人對救恩的反應。今日十字架被視為神聖、尊貴的記號,但在主耶穌的時代,十字架是羞辱、殘忍的刑罰,死囚受盡折磨,在陽光的曝曬下、口渴、動彈不得,窒息而死。

太27:27-43節記載,在那一天,羅馬兵戲弄主耶穌,猶太人譏笑祂,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也戲弄祂,甚至「那和祂同釘的強盜(眾數,robbers) 也是這樣的譏誚」(太27:44節)。請留意,馬太福音的意思,是主耶穌左右兩個強盜,原初都一齊譏誚祂,因為祂連自己都救不到。在十字架這痛苦的酷刑中,路23:34節,主耶穌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祂祈求上帝赦免那些釘他十字架的仇敵。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愛呢?

主耶穌身邊那死囚的態度開始轉變。主耶穌公開傳道三年多,祂的神蹟與教訓由加利利直到耶路撒冷都家傳戶曉,這強盜以前也不多不少聽過主耶穌所做

過的事以及祂的教訓。現在他見這位被釘在自己旁邊的主耶穌,在極度痛苦裡面毫無怨言,好像羔羊被牽到宰殺之地。後來,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禱告,好像一道天上的光突然照亮這強盜的心,使他醒悟到主耶穌真是救主,彌賽亞。

路23:40-41節,他就應聲責備另一個強盜,說:「你既是一樣受刑的,還不怕上帝麼?我們是應該的,因我們所受的與我們所作的相稱,但這個人沒有作過一件不好的事。」這兩個強盜對主的態度愈來愈不同,最初他們兩個一齊嘲笑主耶穌,後來這強盜沒有再參與,他還責備另外那一個。

這個醒悟過來的強盜,我們可以想像,他在十字架上做了幾個鐘頭的反省,他沒有為自己的罪辯護,而是承認自己的過犯,並深深意識到自己是罪有應得。這兩個強盜雖然都在主身邊,但一個視主耶穌為天國君王,而另一個死囚沒有任何悔意。

2.    強盜向主懇求

接著,路23:42節,這強盜對主說:「耶穌啊,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記念我!」他已經接受主耶穌就是彌賽亞,就是基督。當所有人都認為主耶穌「救不到自己」,這強盜卻向快將死亡的主求救。當時,主的門徒已經失去信心,他們心裡驚惶,腦子裡一片空白。反而這強盜看到耶穌基督奇妙救贖的榮耀,深信祂會「得國降臨」,拯救天國的子民!

為甚麼他會相信這自身難保、軟弱無力的主耶穌,可以救他脫離永遠的死亡呢?我們看到他的信心不是建立在別人的意見上,而是聖靈感動他,得救的道路就是主耶穌。否則,誰會相信一個奄奄一息的人就是基督呢?這確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有一個謙卑痛悔的心,願意接受聖靈在他心裡的啟示。這強盜沒有因自己當時的痛苦呼天搶地,反為被釘的主感到不值,指出主耶穌是清白無罪的。他最後並沒有求主救他脫離十字架的刑罰,只求主耶穌不要忘記他。約12:32節,主耶穌曾對門徒說:「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這位強盜何等有幸,他成為首先被十字架上的主耶穌所吸引的人。

3.    在極痛的時候施行拯救

主耶穌不肯救自己,是因為祂決心要拯救我們。在十字架上,祂突然之間聽到一個令祂振奮的聲音:有一個人承認祂是彌賽亞,天國的君王!這強盜已經完全被社會撇棄,但主耶穌並沒有放棄他。在這裡,我們看見主耶穌的確愛罪人,愛到底。祂不理會人的譏笑戲弄,卻立刻回應這強盜的懇求。路23:43節,主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這強盜此時此地就在十字架上得著救恩!「你要同我在……」,與主同在,是上帝對屬祂的人寶貴的應許。主耶穌從地獄邊緣拯救了這強盜,正如祂自己所說的:「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10)。 有些基督徒都會對「壞人及惡人」充滿仇恨,會覺得主耶穌對這一類人的寬恕是太便宜他們了!在這罪惡日益泛濫的世代,我們要仰望主耶穌,領受祂對罪人的愛和寬恕;否則我們心裡面積存對壞人或惡人的忿恨,甚至遮蓋了主耶穌對我們自己的憐憫。約壹1:9節,「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不管人多敗壞,主耶穌的大愛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人;所以,就算去到最後一刻,我們都不可放棄任何關心和領人歸主的機會。

「忠僕的愛與痛」(一)」古學賢牧師講(2024年3月10日)

經文:路23:33-43

賽53:11節,上帝啓示先知以賽亞,祂的義僕要擔當世人的罪孽。

一.   忠僕的痛

路23:33節,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十字架這苦杯令主耶穌忍受的,不單是肉體的痛苦,更有心靈的痛苦。太26:38節,主耶穌親口對門徒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到底主耶穌要承受甚麼心靈的痛苦呢?首先,主耶穌要忍受「眾叛親離」的痛苦:猶大出賣祂、彼得三次不認主耶穌、門徒怕被連累,遠遠地離開祂!另一方面,聖潔、公義的主耶穌從未犯過罪,在十字架上,全人類污穢的罪都傾倒在祂身上,這是何等大的屈辱,何等恐怖不堪的事!而主耶穌心靈最大的傷痛是被父上帝棄絕:在十字架上,親愛的天父成為審判官,主耶穌變成污穢不堪、悖逆的大罪人!在那個時候,主耶穌因為身上所背負的罪污,聖潔、公義的天父掩面不看祂,以致主耶穌大聲呼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甚麼離棄我?」(太27:46節)

二.   忠僕的愛

路23:34節,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第一句話:「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主耶穌從祂完美的人性向上帝呼喊,將上帝心裡最深刻的旨意顯露無遺。「父啊!赦免他們」,這是一個慈愛的代求,主耶穌這個禱告令全人類重新得到曙光。不是仇恨與嫉妒的力量可以將主耶穌擺在十字架上,而是愛的力量催使主耶穌甘願被釘在十字架上。約10:18節,主耶穌對門徒說:「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有一首詩歌名「最痛的時候」,其中有些歌詞是:「祂在最痛的時候,沒有咒詛和怨恨;祂在最痛的時候,打開赦罪的門。祂為愛來到世上,祂為愛走上十架,祂用愛戰勝死亡。」

三.   忠僕的寬恕

太5:43-44節,主耶穌在登山寶訓所講過的教訓,祂完全實踐了。那些殺害主耶穌的人,原是罪無可恕的,但主耶穌卻為他們求情,說「他們不曉得」。人只會不斷數算仇敵的錯處,來證明自己的忿怒是合理的。然而,當這些人的心還是剛硬、沒有一點悔意的時候,主耶穌願意寬恕他們;這深深顯出主耶穌對罪人徹底、無條件的愛。你想想,你有甚麼事需要求天父憐憫赦免?你又要去寬恕誰?當聖靈打開我們的心眼,我們就會看見自己是何等得罪上帝;相比之下,人們對我們的傷害又算得了甚麼!聖經告訴我們,寬恕人並不是一個選擇,而是一個命令。西3:13節,「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一個人如果被關在仇恨的牢籠裡,他的生命就會扭曲,人生失去色彩。「寬恕」就是這個監牢的鎖匙,可以令裡面的囚犯得到釋放。

主耶穌好像一座屹立的燈塔,即使受到狂風巨浪衝擊,依然發放光芒!祂一生到處分享寬恕和使人得著赦罪的平安,每一個倚靠主耶穌的人,都同樣可以有寬恕、精彩、豁達的人生。

「五餅二魚神蹟–三句說話,三個難度」梁國強博士講 、洪慕冰姊妹記(2024年3月3日)

經文:約翰福音6:1-15

今天揀選了這段經文是一段很特別的記載,相信大家對五餅二魚的神蹟都很熟悉,今天想重點講解耶穌的三句說話,和大家做一個生命的反思。

一、耶穌看到一大群人來了便問腓力說:「我們到哪裏去買餅給這些人吃呢?」(約 6:5節) 耶穌說這話是要考驗腓力,腓力是應該懂得回答的。腓力回答「就是兩百個銀幣的餅也不夠給他們每人吃一點點。」你們認為腓力的回答,他有甚麼特長?他一眼便看出兩百個銀幣不能餵飽聚集的人,証明他觀察力很強,但他考試不合格,明明他是應該合格的,因為在第1:45節腓力說:「摩西在律法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我們遇見了,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和第2章記載了看到耶穌第1個神蹟後 (將水變酒)「祂的門徒就信祂了。」所以腓力是應該要懂得回答的。另一個門徒安得烈又對耶穌說:「這裏有一個孩子,帶著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但是分給這麼多人還算甚麼呢?」安得烈的回答,他有甚麼特長?他連計算也不算便直接回答耶穌,他是一個務實的人,但他也不合格,但明明他是應該合格的,因為在第1章安得烈已經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所以他也看過耶穌所行的神蹟,也已是耶穌的門徒,他是應該要懂得回答的,但還是不合格。你們認為答案是什麼?其實只要回答讓耶穌來解決便成了,因為耶穌是行過許多神蹟的人,要解決這一萬人算得什麼?

二、耶穌在6:10節說:「你們叫大家坐下。」你們認為叫一萬人坐下容易嗎?馬可福音形容耶穌吩咐門徒安排人們一幫一幫地坐在青草地上、是一百一排、五十一排的坐下。對我們來說很難,但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三、耶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吃飽碎屑收拾起來,免得糟蹋了。」這是耶穌在這段裡的最後一句說話。後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籃子」是大到可以裝得下一個人,把剩下的碎屑收拾起來放滿十二個籃子容易嗎?但事情又這樣發生了。 耶穌的三句說話,每一句說話要跟著做都不容易。當耶穌說第一句說話,其實我們也會像腓力和安得烈一樣,就是用自己的專長去理解這個問題,腓力去觀察和計算,之後答出一個適合他專長的答案,但他沒想過要餵飽一萬人,其實倚靠耶穌便可。第二句說話作為門徒願意去這樣做嗎?作為群眾,又願意接受門徒的指令嗎?其實這個命令要實行是很難的,要看我們是否有勇氣去做。第三句說話要將碎屑收拾滿十二個籃子,我們有耐性去做嗎?這是要提醒我們做上帝的事情、做生命的培育也需要很長的時間和耐性。耶穌的三句說話是要教導我們要對上帝有信心、順服上帝的話語、要有恆久忍耐的心去做上帝的事,將上帝交托我們的人與他們一起有生命的成長。

「雅比斯的禱告」彭偉業傳道講 (2024年2月25日)

經文:歷代志上4:9-10

雅比斯的禱告可以幫助我們思想如何向上帝立下志願,並且獲得最後的祝福。

一、把咒詛轉為祝福

歷代之上第四章記載猶大支派的後裔,第九節開始:「雅比斯比他眾兄弟更尊貴」,這好像是一個諷刺,因為他母親為他改這名字是因為生產嘢先時極之痛苦。「雅比斯」的意思是「痛苦」。在聖經中「名字」意味着一個人身分和性格。雅比斯的生命,包含著一個「苦」的咒詛。為了擺脫這纏繞著生命的咒詛,雅比斯禱告:「甚願你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11)

他知道他所渴求的豐盛的生命,是不可以倚靠任何人包括自己去獲得,他只能認定上帝就是能夠祝福的主,將原本被視為受咒詛的生命,轉變為受祝福。經文最後說:「上帝就應允他所求的。」雅比斯相信上帝可以扭轉一切咒詛,最後上帝應允他,使他的生命變得尊貴。弟兄姊妹,我們同樣可以使被咒詛的生命變得尊貴。

二、擴張我境界

讓我們思想他禱告的方式與我們平時禱告有什麼分別。雅比斯求上帝賜祝福,他明白上帝祝福人的方式,是改變一個人的生命限制。所以,他直接向上帝求「擴張我的境界」。「擴張境界」就是「超越自身的限制」,突破一切約束、阻礙,消除我們蒙福的限制,叫我們衝破自己的界限,獲取原本上帝應許給我們的祝福。

在我們祈禱方式裏,有沒有加入「擴張境界」的元素,真實地面對自己,突破自己的限制呢?可能這是我們的禱告與雅比斯的禱告最大的分別。

三、常與我同在

雅比斯禱告內的「常與我們同在」和一般理解的「主同在」有些不同。經文「常與我同在」裏面包含「你的手」的含義,所以應該翻譯為「祢的手常與我同在」,這代表「上帝的能力與我同在」。上帝擴張我們的境界,首先是給予我們能力,讓我們能夠做到。我們祈求上帝的時候,可能只會祈求上帝幫我們解決問題,但我們卻沒有祈求上帝給予我們自己能力去處理問題,於是問題一直沒有解決。上帝賜福的方式,是叫我們得到上帝賜予的力量,做到上帝要我們做的事。

四、不遭患難

雅比斯禱告的最後一句:「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從脈絡、時態和語境來審視,應該翻譯為:「在患難當中祢保守,使我不感受到痛苦。」這裏應該不是說要我們生命中不會再遭遇任何患難和不幸,反而是在患難來到的時候,上帝的手與我們同在,給予我們有能力去渡過所有困難,以致我們不會感到痛苦和悲哀。人生中總會遇到艱難、限制、不幸,和邪惡的遭遇,這些都不能叫我們變得可憐,不能叫我們感到苦痛。因為上帝的恩典和力量與我們同在,給予我們能力去渡過,這些患難不能限制我們。無論去到什麼處境,我們都能按著上帝的旨意,踏出新的一天。這樣才是真正的喜樂,真正的蒙福。

雖然是一個簡單的禱告,卻改變了一個人的一生。弟兄姊妹,我們也可以像雅比斯這樣向上帝祈求。讓我們今年重新立志,立志不是按住自己心意想點就點,而是要認定這位賜福的上帝,祈求祂幫助我們檢視自己生命,認真去面對自己,克服自己的軟弱和限制。祈求祂擴張我們的境界,不在患難中軟弱跌倒,按著上帝的旨意,去到每一步就行每一步,相信我們必會獲得祝福。

「認識主基督,啟示在心。」陳榮超牧師講、林日麗姊妹記(2024年2月18日)

經文:加拉太書1:14-16

保羅對加拉太教會講見證,他本是猶太人,「比本國許多同輩的人更激進,為我祖宗的傳統更熱心。然而,那位把我從母腹裡分別出來、又施恩呼召我的上帝,既然樂意把祂兒子啟示在我心裏,讓我在外邦人中傳揚祂」(加1:14-16) 這句話是他認識基督20年後對加拉太人講的。20年前,保羅離鄉別井到耶路撒冷尋找高質素生活,但最後所得的不是高職位,而是認識耶穌基督。今天我們如何認識基督?如何從保羅認識的過程中反思我們對基督的認識和與祂的關係。

保羅的家鄉在大數,家族做生意,非常富有。這些家族也被稱為分散的猶太人,因各種經濟等原因離開耶路撒冷往其他地方做生意。他們也是虔誠的猶太人,傳統上希望有兒子將來做拉比,即老師的老師。保羅21歲時到耶路撒冷學做拉比,後在迦瑪列門下,迦瑪列是耶路撒冷最有影響力的拉比老師。保羅24歲時在大祭司該阿法下做事,執行猶太教的教條。這是保羅之前的背景,4年在耶路撒冷很虔誠學習法律、研讀摩西五經,加入了法利賽人團隊,完成了他拉比的夢想。

加1:14,保羅認為任何違反猶太教教條的就是一種聖戰挑釁,他執行第一個任務是清除和打壓社會的搗亂份子。聖經記載信徒司提反被猶太人拉出城外用石頭打死,徒7:57-58「眾人大聲喊叫,摀著耳朵,齊心擁上前去,把司提反推到城外,用石頭打他。作見證的人把衣裳放在一個少年人名叫掃羅的腳前。」掃羅就是保羅猶太人的名字,聖經介紹保羅首次出現是在司提反殉道的場合。保羅第一次對耶穌的認識,是搗亂猶太教的份子。保羅聽聞大馬士革有搗亂份子,他求文書給大馬士革的各會堂,若是找著信奉這道的人,無論男女,都容許他捆綁帶到耶路撒冷。這個使命卻改變保羅的生命,耶穌向他顯現。這是保羅第二次對耶穌的認識,不是向他報復的主,乃是呼召他來跟隨祂。他毫不猶豫地成為耶穌的門徒,並開始真正認識基督。保羅第三次對耶穌認識,一生跟隨認識基督。加1:15-16,「啟示」在心,來自上帝的安排。上帝的同在無所不在,引導我們認識到耶穌就是生命的主宰,無論在任何環境處境,上帝的啟示不停,我們留心就可以。 上帝活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基督道成肉身,來到我們當中。聖靈住我們心裡啟示我們,揭露我們需要知道的事情。生命中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導向我們對耶穌基督的認識,揭開心裡的迷惑, 啟示上帝在我們心中的奧秘,可以得著那豐盛的生命。加1:15,上帝的啟示不是偶然發生,早在「母腹」的時候,祂已經在呼召。保羅認識基督,馬上拋離了過去對猶太教的激情,反而跟猶太人宣講,從律法釋放出來,在基督裡找到了屬靈自由,就像孩子回到母腹。對啟示的認識,有奧秘的開啟,過去不明白所遇見的事情,今天會明白;層次式轉化,有知識與智慧的交集;創造的更新,上帝與我們共創明天,但要有勇氣與上帝同行;風聞到看見,以前聽聞上帝是誰,像約伯所講有一天我們會看見上帝。

「敬畏上帝的人生」古學賢牧師講 (2024年2月11日)

經文:箴言3:5-10

在箴3:1-12節,作者所羅門列出六方面人與上帝關係的訓誨:

一、要謹守誡命(1-2)

二、要慈愛和誠實(3-4)

三、接受上帝的指引(5-6)

四、敬畏上帝(7-8)

五、尊榮上帝(9-10)

六、接受上帝的管教(11-12)

今日我們集中思想第三和第四方面,箴3:5-8節。

一、        接受上帝的指引 (35-6)

箴3:5-6節,「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心」包括全人的思想、感情、態度和動機,所以,「專心仰賴耶和華」意思就是心思意念全部都仰望上帝。祂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全人信賴上帝不單是一種感覺,而是經過理性思考後作出的一種選擇。上帝是全知全能的,祂知道甚麼對我們是最好的。

「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每一個人不多不少都有些知識,有些能力解決問題,能夠掌控一些事情。小朋友年幼的時候,以為父母所講的都是對的;上學不久,就發現父母有錯誤,老師的話才是對的;年紀再大一些,就覺得自己是世界的核心,其他人都要聽自己講。但其實,我們不能知道一切,無辦法對事情作出準確的判斷,所以我們必須信賴上帝。賽55:9節說,天怎樣高過地,照樣,上上帝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上帝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人最不合理的事,就是高估自己,總是覺得自己比實際的情況好得多。

我們不應將自己的聰明智慧視作萬能。箴3:6節,「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認定」原文是「認識」,即是親自認識上帝,並且和上帝相交。只要我們不再自恃,願意抬頭仰望這位聰明和偉大的創造主,並且將生活的方向交託給上帝,衪必定引領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你想想看,最有智慧的所羅門仍要求問上帝,試問我們誰會像所羅門那麼有智慧呢?不過,不少人非不得已,都不會尋求上帝;直到走投無路,或者跌到谷底,完全沒有辦法的時候,才會轉而尋找上帝的幫助。人生路途崎嶇,問題不是上帝會不會指引你,而是你有沒有「倚靠」和「認定」祂。無論你遇到甚麼困難,例如病患、失業、人際或工作問題、家庭糾紛,上帝必會指引你一條可以走的路。

仰賴上帝是怎樣培養出來的呢?不是跟專家可以學到的,也不是在課堂裡得來的。第6節,「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事」原文也是「路」。我們行事為人,就和行路一樣,重複又重複;人生是一連串的決定和選擇,每天的選擇和決定,慢慢塑造我們的人生和品格。聖經給我們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使我們知道怎

樣作正確的選擇。

你要熟讀上帝的話語,順從祂的教導,才能做好每日的決定。上帝是創造你生命的主,祂從天上俯瞰你人生的迷宮,只有祂能帶領你穿越縱橫交錯的小徑。人一生裡所遇到的每一個境況,都是經過這位全能和全智的上帝所精心策劃的。我們每一個天父的兒女,都有天上的父透過聖經教導我們,有主耶穌與我們同行,又有聖靈在我們心裡感動我們,帶領我們。你看看我們是何等有福氣,我們毋須像瞎子一樣盲目摸索!很多弟兄姊妹都喜愛箴3:5-6節,這兩節箴言實在很寶貴,能解救我們和我們家裡的人。

二、        敬畏上帝 (37-8)

一般人最普遍的毛病,就是自以為高人一等。箴3:7-8節,「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這便醫治你的肚臍,滋潤你的百骨。」聖經提醒我們「不要自以為有智慧」,不可被一時的成功沖昏了頭腦,忘記數算上帝的恩典。一般人,包括許多基督徒,都誤以為只要我們多做好事,就能夠得到上帝的喜悅。上帝不是不喜歡我們做善事,只是祂真正要求我們的,不單在於行為,更在於我們與祂的關係。

「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所羅門登基一段日子以後,就採用當時國際之間結盟的手段,娶許多外邦女子為妃嬪;他自以為這是智慧之舉,卻失去敬畏耶和華的心,違背了上帝的吩咐。那些妃嬪引誘所羅門拜偶像,他甚至為偶像建築邱壇;結果上帝向所羅門發怒,將他的國位賜給他的臣僕(王上11:1-9節)。上帝是真善美唯一的源頭,人必須靠著上帝的恩典來行事為人。我們如果沒有一個敬重上帝的心,單有外面的好行為,是不能滿足上帝的。任何離棄上帝而用人的努力做出來的善行,賽64:6節說,「我們都像不潔淨的人;所有的義都像污穢的衣服。」我們必須敬畏上帝,以上帝為主為王,才能與上帝有一個正確的關係。

敬畏上帝帶來智慧,箴9:10節,「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基督徒說偶像不是真神,但許多拜偶像的人很敬虔,不敢褻慢他們的偶像;反之基督徒信的是真神,但許多人表現出來的信仰行為,卻絲毫感受不到敬虔的態度。聖經教導我們要敬畏上帝,要時時親近祂,了解到上帝能夠看穿我們的思想、態度、話語和行為。

箴3:7-8節,「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這便醫治你的肚臍,滋潤你的百骨。」肚臍」,《七十士譯本》譯為「肉身」。肚臍是柔軟的,「骨頭」是剛硬的;這節經文以「肚臍」和「百骨」象徵整個身體的各部分。人若心存敬畏,時時怕得罪上帝,遠離惡事,這樣自然身心靈就得保守,生活得更健康。 箴15:16節,「少有財寶,敬畏耶和華,強如多有財寶,煩亂不安。」箴14:26節,「敬畏耶和華的,大有依靠;他的兒女也有避難所。」我們若將上帝的說話存在心中,就比仇敵、比師傅更有智慧、更通達、更明白(詩119:98~100節)。所以我們要聽從上帝的教導,一生敬畏祂,作祂忠心的僕人。

「棄舊換新」屈黎懿堅師母講、洪慕冰姊妹記 (2024年2月4日)

經文:歌羅西書3:1-17

農曆新年快到了,中國人到年尾必會做的事是大掃除,除了棄掉一些沒用的舊東西外,也喜歡買一些新的東西回家,因為大家都希望在新一年過得更豐足、更美好。但是否真的每個人也能在新一年活得比舊一年好呢?其實這要視乎個人有否立志願意去棄舊換新。今天和大家分享歌羅西書 3:1-17 節,經文是講述相信主的人會有新的生命,而有新的生命便要過新的生活。就如新生的嬰兒在離開媽媽的肚腹後,就要過他的新生活才能維持他的生命、才能繼續茁壯成長。這是一個理所當然的事,所以迎接新的未來都要有一個新的心態、想法去迎接新的生活。歌羅西書是保羅寫給歌羅西教會的弟兄姊妹,在第1及2章是說基督教的信仰和教義,當中提到耶穌基督是宇宙裡最至高無上的上帝,也是救贖的主、建立教會的主。而第3及4章是保羅提醒信徒要活出信仰,為何保羅要這樣鋪排這書信呢?先說教義再說活出信仰,是因為信了耶穌之後就是一個新生命的開始,新的生命便要過比以前不一樣的新的生活。要將信仰生活化,信仰才能在我們的生活裡實踐出來,這才是一個真正信主的表現。現時基督的知識對我們來說並不缺乏,我們每星期也會來崇拜、讀聖經、回主日學,但我們基督徒的軟弱就是出在信仰的實踐,有些人是看到基督徒的信行合一的行為而願意信主,但亦有人看到基督徒一些不好的行為而拒絕信主。印度聖人甘地雖然他是一個印度教徒,他曾很專心去研讀聖經及耶穌的教導,有一位傳教士問他為何經常引用耶穌基督的說話,但卻堅決拒絕成為基督徒呢?甘地說:「我並非排斥基督。我愛基督。我拒絶基督教是因爲你們基督徒中那麼多的人如此不像基督。如果基督徒真正按照聖經裡基督的教導來生活,所有的印度人今天都會成為基督徒。 」你們聽到後會有什麼感受呢?我聽到後令我們基督徒感到很羞愧。我們的生活是能夠幫助人信主還是令人們對基督教反感?希望今天的經文能幫助我們將真理應用在每日的生活中,我們要立志在生活裡能讓耶穌基督得到榮耀。保羅以歌羅西書提醒我們三件事:

一、心繫基督 (歌羅西書3:1-4)

歌羅西書3:1-4節說到:「所以,你們若真與基督一同復活,就當求在上面的事;那裏有基督坐在上帝的右邊。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上帝裏面。基督是我們的生命,他顯現的時候,你們也要與他一同顯現在榮耀裏。」保羅在這提醒信徒的心思意念要與耶穌基督得到連結,要思考自己的生命源頭源自哪裡,是得著新生命、並與耶穌基督同死同復活的,所以信徒的生活也要跟隨天上基督的指引。保羅跟信徒們說「當求在上面的事」這句他用了命令的語氣,求是追求、尋求,是一樣很專注的事;他又說「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而思念是比尋求更加熱熾的心態,這種心態是會令你有催逼的動力去用行動來達成目標。對基督徒來說,有沒有時常記掛著怎樣去討上帝的喜悅,有沒有想到如何在生活中去遵行上帝的旨意呢? 保羅在這裡教導我們要用耶穌基督的教導和眼光去做世上的事情,用主耶穌的心態去完成我們地上的職責,我們從思念地上的事轉為思念天上的事,這是生命的轉化,轉化就是我們的價值觀轉變了。保羅就是親身經歷過轉化的過程,保羅以前用地上的眼光看事情,在信主之前是靠肉體行事,自把自為,事事講求律法,他覺得基督徒是不對的便去捉拿,但當他信主之後看事物的眼光便不一樣,價值觀也不同了,腓立比書3:7-8說:「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這就是保羅生命的轉化。當一個人能夠思念主耶穌的時候,他的行事為人都會有所不同。所以我們每個人在地上做的事都要為主而做,無論我們的工作、身份是什麼都要思考怎樣做事才是上帝的旨意。「“to Jesus, for Jesus, with Jesus”做在耶穌身上,為了耶穌而做,與耶穌一起做。」德蘭修女時常用這三句說話去教導她所創立的仁愛傳教修女會的同工,因為做任何事都是與耶穌一起做,你便會用心、盡力去做。保羅希望提醒基督徒們心思、意念時時需要有耶穌基督在我們心中,時常記掛如何達成主的心意。

二、更新生活 (歌羅西書3:5-11)

保羅想提醒信徒們第二件事是要過更新的生活,他在歌羅西書3:5-11節中用了兩組對比及說明去講解一個更新的生活。第一組是從前和現在的對比,在歌羅西書3:7-8:「你們從前活在這些事當中的時候,也是這樣行事為人 。但現在你們要除掉這一切…. 」(新漢語譯本) 他是要我們極力擺脫不好的習性,除掉一切不好的行為、情緒。而第二組是新人和舊人的對比,在歌羅西書3:9-10:「因為你們已經把舊人連同舊人的行為脫下,穿上了新人,這新人正照著自己的創造者的形像不斷更新,以致深切地認識他。」(新漢語譯本) 當我們決志那一刻起已經脫離以前舊人的事物,不應該再做以前不好的行為,要照著主的樣式不斷更新,要離棄罪惡,更新生活。

三、愛的實踐 (歌羅西書3:12-17)

保羅想提醒信徒們第三件事是希望信徒能切切實實地活出愛、實踐愛。在保羅說明的新生活中,他繼續列出生活裡的美德,信徒要過新的生活,便要心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經文中又提醒在信主之後會有三個身份,一是上帝的選民、二是聖潔的人、三是蒙愛的人。當成為上帝的選民我們便要活出上帝國子民的樣式;成為聖潔的人便要過著分別為聖的生活;成為蒙愛的人就要以上帝的愛去包容、饒恕身邊的人。保羅就是要提醒信徒們新的生活要跟著新的身份展現在生命當中,亦要將上帝的話語植根在心裡面,要教會運用智慧用各樣的方式將基督的道理和上帝的話語教導人們及彼此提醒。在最後一節保羅說「無論做什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他感謝父上帝。」當上帝的話語存在每人的心裏,我們的生活就能實踐、遵行上帝的旨意,便會自自然然帶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能幫助我們轉變對生活很多的看法,讓我們更加能夠以心相待,我們的生活便會更加的快樂。

我們在生活裡擔當著不同的身份、角色,但無論是什麼身份、角色都希望大家在生活裡能夠行出合上帝心意的生活,我們所說所做的都能榮耀上帝的名,心裡亦要常存感恩,這樣我們的生命便能充滿平安和喜樂。希望在新一年大家能離開以前不好的習慣、行為,用更新的態度去迎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