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講道筆記

「聖靈的果子—節制」倫國平牧師講,林日麗姊妹記 (2020年10月04日)

希臘文講節制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慾望、本能、情緒、行為是有控制的意志力,是種可以主宰自己的行為,控制自己對事情反應的能力。約書亞圍城七次,要忠心做好,絕不簡單。一個成功的人一定要有節制的特質。相反,如我們讓慾望驅使,生命與身體很快會進入失控的狀態,甚至引來殺身之禍。

亞當與夏娃因一時的引誘失去節制,沒有聽從上帝的話吃了果子,一失足成千古恨。該隱忍不住嫉妒,殺死弟弟亞伯,成為聖經歷史上第一個殺人犯。摩西一時看不順眼,殺了埃及人;一時怒氣,沒有聽從上帝吩咐敲石頭的次數,喪失入迦南的機會。大衛受不住引誘,奪人妻子拔示巴,後果不堪設想。聖經中昔日的先祖因節制的問題發生不幸的事,在這主張個人主義的世代裡,每個人憑自己感受做事,情況更危險。2018年,一輛九巴於大埔發生車禍,19人死亡。車上的乘客抱怨那名司機晚了開車,司機忍受不了,情緒失控,最後超速,整架巴士翻側。

節制特質與生命生活息息相關,有一篇文章講聖靈的果子是以愛為首,所有的德行需以愛為出發點,也需要節制才能執行。「仁愛要有節制,才能選擇去愛仇敵;喜樂要有節制,才能在困境中定睛耶穌;和平要有節制,才能在衝突中與人和睦;忍耐要有節制,才能堅持下去;恩慈要有節制,才能彰顯上帝的憐憫;良善要有節制,才能行善不會喪志;信實要有節制,才能忠心順服上帝;溫柔要有節制,才能謙卑平和不輕易發怒。」

過去有經歷情緒、關係、吵鬧、節食、購物、工作等失控的時候嗎?加5:16-17「我說,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做所願意做的。」羅馬書7:18-19,保羅向羅馬人分享自己的見證和困難。羅馬書7:21-23,在我們的心裡有兩個律。若心中有一張椅子,但有兩個人,一個是耶穌基督,一個是自己,誰應該坐這張椅子?實際又是誰坐了?羅馬書10:9「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上帝叫祂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很多時受到事情影響,但我們應該完全讓上帝做主。

加5:18-21,只靠自己時,這些情慾的事有十五項,而聖靈果子只有九個。若把這世上的事看得比上帝還重,那這些便成為我們的偶像。如跟隨上帝,上帝認為我們所求的是好事,一定會幫我們。我喜歡駕車,最難節制的是每次看見一轉紅燈就想快點衝過去,但衝紅燈是不對的。我向上帝禱告,上帝讓我看見衝紅燈的問題是出自紅燈之前的黃燈,現在我學習轉黃燈時不衝過去,而是慢慢停下來。

聖經對節制的定義是甚麼?要完全依靠聖靈去學習節制,節制就在聖靈的果子裡,即要靠著上帝才能行出節制。過去星期五有弟兄姊妹來探訪我,為方便他們泊車,我留下車房的兩個位置。後來發現有其他人胡亂在車房泊車,正想抱怨時,聖靈提醒我要節制,我立刻祈禱,求上帝寬恕。回到家時,發現有弟兄姊妹已到,跟他們提起此事時,他們又勸說快點找車主開走車輛,但因剛才的禱告,上帝保守我繼續安靜,不要讓怒氣佔有我。感謝上帝讓我學習節制,以愛去行動,節制幫助我去執行,並經歷和平、良善、忍耐。

「心中的國度」彭偉業傳道講 (2020年09月27日)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稱之為「毛毛蟲實驗」:他將一條條肥胖的毛毛蟲放在了花盆的邊緣,讓它們頭尾相連,擺成了一個圓圈,就在花盆的附近撒上了它們最愛吃的松葉。就這樣毛毛蟲開始爬行,一隻接著一隻,保持著這個圓圈的隊形,誰也不敢掉隊。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直到第七天,毛毛蟲還是這樣繞圈爬行著,旁邊的食物一點都沒有變少,最後這些毛毛蟲又累又餓,都死掉了。事實上,人往往會有「跟大隊」的傾向,跟隨大部份人過往的經驗和選擇,再加上自己的親身經歷,形成自己的固有思維,當固有思維一旦形成就好難改變。

這個故事和我們今日所探討的經文有什麼關係?今日經文是耶穌被釘死過程裡面重要的一幕,耶穌和猶太巡撫彼拉多的第一段對話內容。裡面涉及彼拉多這人,如何被固有的思維所影響,導致他決定揀選那一個國度。在彼拉多審問耶穌的對話裏,牽涉了三個問題的思考:

耶穌的「君王身份」

33節,耶穌自稱的君王身份,是可以足夠判處耶穌死罪的重要證供,所以彼拉多一見到耶穌,就立刻問祂是不是猶太人的王。34節,耶穌反問彼拉多:「究竟這些說話是你自己想,還是別人這樣說我?」耶穌的王者身份,一直是被猶太民眾所所認同。曾幾何時,有人宣稱耶穌是以色列的王、猶太人的王:在耶穌傳道事工的初期,拿但業尊稱耶穌是上帝的兒子,以色列的王 (1:49);到祂的傳道事工完結的階段,耶穌到達耶路撒冷的時候,群眾拿著棕樹枝,出去迎接耶穌,還高呼:「和散那!奉主名乘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12:13),棕樹枝有強調軍事和政治意味的宣稱,傳統上猶太人拿著棕樹枝慶賀他們在戰爭上獲勝,現在又稱呼耶穌為以色列王,分明是對耶穌懐著政治和軍事的期望。耶穌被人稱為君王,祂沒有直接對人否認這個身份,導致祂被宗教領袖捉拿,並打算判處死刑。

事實上,耶穌不是我們在地上世界角度所理解的君王。一般人都以為耶穌好似地上的君王那樣,有疆域、物質、財富、生命的控制權。耶穌君王的領域超越人心目中的界限,耶穌君王的領域不是帶人對地上政權發起革命,而是帶領人的心靈革命。為願意接受耶穌的人更新他們心思意念,使人放棄罪,和物質利益世界的束縛,轉為用愛和善良來見證將來永恆的生命。我們追隨耶穌,稱耶穌為王,不是因為物質的好處,而是因為由心而發的一種屬靈的渴求,將生命主權交出給這位君王,由祂帶領行走生命的每一步,直至進入永恆的國度。

今天我們有沒有稱耶穌為君王,如果有,我們著眼於什麼呢?祂是我們心目中一個怎樣的王?是一個供應我們物質、金錢、職位的君王呢?或是我們所渴求祂與我們同在,渴求祂每天引導我們心思意念,帶領我們行出真理,進入永恆。我們心目中,期望耶穌是那一種君王?

「耶穌的國度」

耶穌談論到自己的國,36節,彼拉多查問耶穌是不是猶太人的王,他沒有直接承認或否認,只是表明自己的國不是屬於這個世界。耶穌的國,權力不是來自羅馬政府,反而是凌駕在羅馬皇帝之上,耶穌的國權亦都不是藉住屬世的方法而建立出來,因為耶穌是奉父上帝差遣由天上來到世界,帶領人歸向祂,要將永恆天國的國度建立在人心入面,要求跟從祂的人在地上活出天國樣式,在人世間活出跟從主和愛的見證。

耶穌的國在本質上與地上帝國是不同的。耶穌的國,不局限在天上或是在屬靈的層面上,也不是地上的國就歸地上政權的統治,天上屬靈的國就歸耶穌統治。從啟示錄讓我們明白,當主耶穌再來的時候,在我們心中的耶穌的國,終有一天將要極其榮耀地實踐在這片大地上,所有人都要被耶穌這位君王審判,所有的天和地都轉化為永恆的國度。當主耶穌再來之前,耶穌為我們信主的人的心裡面,建立心裡面的天國,神學上稱為「天國的預嘗」,即我們在地上先嘗試將來天國的模樣,而地上教會就是為實踐見證天國而建立。

其實信徒經常糾纏在天上的國和地上的國之間。在教會裡面,有時面對一些關係破裂的處境,相方都會認為對方得不對,做得不妥,要自己道理戰勝別人,將錯誤的責任歸予對方,將惱怒、忿恨放在心上,這樣是否天國的見證?近年多項社會事件,有年青人對信仰失望而放棄了信仰,但我們的信仰從來都應該是以實踐心中的天上國度為重心,為何要為了地上的國度、政權、政治的取向,而放棄堅持心中天上的國度。無論這個地上的國度看似有幾不堪,也不應將地上的國度,看得重要過天上的國度。

「真理」

37節,耶穌向彼拉多解釋,耶穌的國是真理的國度,耶穌來到這個世界,原本是被罪所轄制的,耶穌來是要為真理作見證。真理不是指對於真實事物的論證或思想的堅持,真理其實是一個神學字眼。當我們看見真理,就是看見上帝,所以真理就是上帝。耶穌說自己為真理而生,來到這世間,為真理作見證。耶穌是為上帝作見證,事實上,我們這班罪人是沒有辦法認識上帝,也沒有辦法與上帝有聯繫,只有通過道成肉生的耶穌,將上帝的真實顯示給我們知道,並告知我們這個世界不是我們的終局,而是在耶穌的國度裡,有永恆的生命為我們存留。

還記得在開始時所講及的毛毛蟲效應,心理學家用這現象來形容,當人的固有意識型態已經形成,是好難打破思想的束縛,而轉向新的機會,最後因為墨守成規而滅亡。當人面對耶穌的國度,卻因為舊習慣,舊思維,放棄更新的選擇。大部份人都會選擇「跟大隊」,行回一條屬世的路,最終與天國擦身而過。我們要小心,我們是否依然都是一條毛毛蟲。

就算是信了主做基督徒,雖然我們心入面已經有耶穌的國度,「天國」,但同樣我們時常要記掛住屬世的事,天上的國度和地上的國度,無時無刻在我們心內糾纏。或者,有時我們為了屬世的好處,在某些事的決擇上,放棄行天國的道路,放棄為主見證愛和真理。求上帝讓我們常常反省和依靠上帝。

「疫症中憑信前行」吳宗文牧師講,洪慕冰姊妹記 (2020年09月20日)

(一) 引言-今次疫情的嚴重性

    全世界百多個國家,只有四個國家未有這個疫症發生,所以這個是全球性的危機。帶來經濟生活的影響是很大的。國際之間不是因為疫情大家合作,反而不信任、意見分歧。而且教會、家庭的生活自此不再一樣,無論個人、教會、家庭、工作、社會都會因此有種轉變。

(二) 四大影響:

一、生活習慣改變:除了公共設施注意衛生外,香港專科醫生說,人們戴口罩後,傷風感冒減少了。聖經說我們要身體及靈魂都健康,因為身體是聖靈的殿,所以疫症帶來了新的健康習慣是好的。

二、經濟衰退蕭條:各個國家為了斷絕病毒的傳播而鎖國封關。疫情關係令各個企業因連鎖骨牌效應而倒閉、裁員。聖經裡啟示錄及路加福音說到這個經濟危機及瘟疫導致的死亡都是基督回來前一種重要的徵兆。所以弟兄姊妹們不要倚靠錢財,我們在這個危機當中更加要倚靠上帝,而且要知道「生命不勝於飲食麼?身體不勝於衣裳麼?(馬太福音 6:25節)」,我們每日感到生命氣息要感謝上帝,要好好享受上帝給我們的東西,繼續為上帝而生活。

三、各種政治危機:未來的世界會有很多政治上的動盪不安,所以你看到聖經說「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 (馬太福音 24:7節)」。最近香港發生的事、種族主意的分歧等在很多國家也有發生。雖然我們看到疫症之後的世界像進入了新冷戰時期一樣,但是主耶穌說在祂裡面有真正的平安,主在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祂會來接我們,讓我們進入上帝的國度裡面。

四、天災人禍警示:最近地震、海嘯、饑荒頻生,如今年的蝗禍亦很嚴重。一個孕婦,陣痛越密,表示嬰兒出生越近,就如這個世界陣痛(發生天災人禍) 越密、越多、越大的時候,表示耶穌基督降臨的日子亦越近。

(三) 總結-瘟疫的意義:歷史意義及屬靈意義

    這次的瘟疫給我們一個好好的警告及提示,上帝藉著這次看上去不嚴重但又影響很大的瘟疫來審判一些強權大國。雖然香港患者數目沒其他國家多,但也是上帝給香港教會的一個提醒,信徒要在上帝面前反省、回轉,再一次立志。而且這次疫症是提醒我們主回來的日子又近了。在危機當中人有兩樣反應,一方面是不好的反應,如去搶廁紙、口罩等物資。在危機當中我們有自保的心態,我們會歧視鄙視某些人。如果人心不是被主改變的話,包括我們基督徒在內也會表現出醜惡的一面。上帝也藉著一些有善性表現的人,如教會派發口罩給有需要的人。所以我鼓勵這個疫情還未過的時候,我們應該保持聖潔的生活,事奉雖然停頓了,我們可以在網上宣揚福音;不能回教會,可以在家為守望世界、教會、家人的健康來祈禱。弟兄姊妹不要在這種環境下放鬆自己,要保持身心靈的壯健,繼續為主而活,繼續服侍主。

「得上帝的喜悅」古學賢牧師講 (2020年09月13日)

一、信心的定義  (1)

希伯來書第11章列舉很多信心偉人的事蹟,來說明信心的意義和功效。

「實底」原文是「有把握」,「確據」指到客觀的證據。基於上帝是絕對可信的,我們肯定祂的應許必定實現,就像已經得著了一樣。信心是屬靈的透視眼,能穿越我們人生的障礙,看見不變的上帝仍在當中,祂不忘記我們。

二、信心的例證 (2 – 5)

第2節《現中譯本》是:「古人能夠贏得上帝的讚許就是由於他們相信上帝。」第3節:「我們因著信,就知道……」;「知道」是深深認識,「諸世界」指宇宙萬物。自創世以來,人都是憑信心認識上帝,明白這宇宙是出自無所不能的上帝所創造的(創一章,羅1:20節)。

作者又舉出一系列古代信徒來做例證,「因著信」這話在此章出現了19次。第4節,作者舉出第一個人是亞伯,他是歷史上第一個「殉道者」。上帝悅納亞伯的祭物,因他憑信心「獻祭與上帝,比該隱所獻的更美」。這個「更美」不是來自祭物本身,而是來自獻祭者的心。請大家留意,約壹3:12節進一步指出:「不可像該隱;他是屬那惡者。」那惡者就是撒但,牠悖逆上帝,又否定上帝的話。該隱充滿那惡者的驕傲,他只有獻祭的形式和外殼,卻沒有悔改和信心。所以當上帝不悅納他所獻的祭時,便向上帝示威,甚至殺死自己的親兄弟亞伯。第4節下:「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亞伯不但在上帝面前做見證,也向後來的人做見證。很多前人信心的偉跡,不斷激勵後輩信徒去學習那些已死之人信心的榜樣。

第二個例證是以諾。在那時代,世界的道德已經非常敗壞。以諾65歲的時候就決定與上帝同行,他與上帝同行了三百年,然後上帝給以諾一個非常例外的賞賜,在聖經裡面只有以諾與以利亞(王下2:1-11節)這兩個人,不必經歷死亡而被接到上帝那裡。第5節下:「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經得了上帝喜悅他的明證。」何以證明上帝喜悅以諾呢?摩3:3節,「二人若不同心,豈能同行呢?」以諾能夠與上帝有這麼親密、同心同行的人生,這就是上帝喜悅以諾的證據。

三、得上帝喜悅的信心 (6)

第6節,「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這是全本聖經最精簡、最直接的宣告,信心是人得上帝喜悅的唯一條件。這種信心是怎樣的呢?即使有痛苦,有困惑,但我們仍然信得過上帝,每日按照上帝的吩咐去生活。信心不是突然其來的力量,而是落實地按著上帝的要求與標準生活,順服祂的帶領。「到上帝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上帝」,這話一點不奇怪,有些人來到上帝面前來卻不當祂存在。就如舊約以色列人經常到上帝面前敬拜,上帝叫他們不要拜偶像,要行公義好憐憫,他們完全「當上帝不存在」!得上帝喜悅的信心,不單只信上帝存在,並且相信上帝「賞賜那尋求祂的人」。「尋求」的原意是全力以赴並渴慕經歷上帝的同在,並在過程中我們會明白,上帝最大的賞賜是祂自己!上帝樂意施恩,祂喜悦我們來到祂面前,與祂同心同行!

「主必愛我們到底」屈偉豪博士講,尤長明弟兄記 (2020年09月06日)

 主必愛我們到底(約13:1):聖經說上帝愛我們一定愛到底,絕不停止的。約翰福音的結構很特別,第1 章是揭開人類救恩歷史的序幕;第2 至12 章記錄了耶穌的七大神蹟,證明耶穌就是道,道就是上帝,滿有權能和威嚴。但從第 13 章開始整個氣氛就完全不同:耶穌被捉拿、侮辱及釘十架;門徒捨棄祂、祂所愛的門徒三次不認祂及門徒出賣祂。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祈禱時說祂心中極其沉重,門徒卻不能和祂警醒片時。第2至12章是滿有榮耀威嚴的;由第13章開始就是救恩的實踐,成就救恩的過程。(約13:1) 是整個救恩記錄的主題,上帝既愛世間屬祂的人,就會愛他們到底,不論是出賣祂的、四散的門徒,或是彼得三次不認主;飯後耶穌為門徒洗腳,這就是愛我們到底的主。聖經說焉有婦人忘記吃奶的嬰孩?像父母一樣,上帝既愛屬祂的人就必愛到底。

    主必堅固我們到底(林前1:8):經文一開始便應許說上帝一定堅固我們到底,在主耶穌基督的日子,無可責備。上帝透過保羅提醒教會要回轉和歸正;因著保羅的鼓勵,教會得以復興,這是主的恩典。神學家一致認為沒有不能被赦免的罪,只有不肯接受被赦免的罪人。戴口罩是有果效的;有人則認為配戴與否是自由。有救恩赦免的愛,我們要警醒但不要拒絕。大衛犯罪、約拿與上帝爭論,上帝仍然愛他們。主愛我們到底,堅固我們到底,讓我們抓緊上帝的祝福。

   主必拯救我們到底(來7:24-25):上帝拯救我們到底,讓我們得到完全的救恩、永遠的生命,上帝明白我們的軟弱。(詩103-13-14) 說人靠自己力量做得不好,但上帝體諒憐恤我們。耶穌是永遠常存的大祭司,天天為我們而活,靠祂進到上帝面前。百年前船隻夜間進入港口,乘客很是擔心,但船長說不用怕,因為在港口左右兩旁的白光就是燈塔,船隻可從中進入。(約15:4-5) 說主與我們是葡萄樹和枝子的關係,提醒我們常在基督裡就會有上帝的引領。

    (來12:1-2) 提醒我們絕對不會失去上帝的祝福及恩典,救恩和上帝的愛是絕不落空的,我們在困難中要存心忍耐,仰望創始成終的耶穌。

「迎向末世的裝備」 古廖玉明師母講 (2020年08月30日)

現時世界各地疫情仍然嚴峻,又有社會動盪、天災人禍,許多人都說:「現在確是末世。」聖經的「末世」有兩方面意思,一、由耶穌基督降生到祂再來之間的這一段日子(來 9:24-26 節),二、世界末日、主耶穌再來(彼前1:5節)。

弟兄姊妹,現在確是末世,你和我怎樣裝備好去迎接主耶穌再來呢?我們聽聽使徒保羅在提摩太後書怎麼說。這封信寫於公元65至67年之間,當時保羅因為傳揚基督被囚禁在羅馬,知道自己將要殉道,他有甚麼臨終的贈言給提摩太呢?

一、認識末世的艱險 (提後31 – 5)

保羅對提摩太說:「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然後保羅列出19項末世的恐怖現象,包括人專愛自己(心目中只有自己)、狂傲(自我膨脹)、毀謗(以言語中傷人)、心不聖潔(常存邪惡、害人的念頭)、好說讒言(誹謗,挑撥離間)、賣主賣友(叛逆,不忠)等。我們很懷疑這些人怎會是重生得救、上帝的兒女,但無可否認,他們存在於教會裡面,以致保羅吩咐提摩太:「這等人你要躲開。」除了避開他們,跟他們保持社交距離之外,還要怎樣應對?

二、學習好的榜樣 (提後310 – 13)

徒13、14章記載保羅第一次宣教旅程,在彼西底的安提阿、以哥念和路司得,猶太人和外邦人,並他們的官長,一齊逼迫保羅,用石頭打他,以為他是死了,便拖到城外。提後3:10 – 11節,為甚麼保羅要在這個時候提這些往事呢?原因是社會上有很多敗壞的行為,教會裡面亦出現那些虛有敬虔外貌的人,保羅叫提摩太不要受這些人影響,千萬不要跟錯師傅。過去提摩太已經服從了保羅的教訓,學習了他的品格,現在提摩太進一步要有保羅那種受苦的心志。

第12節:「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逼迫不一定是坐牢、虐待,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包括剝削、欺凌、排斥、搶奪、戲弄等。在基督裏上帝賜我們各樣屬靈的福氣,但當我們站在上帝這一邊,跟魔鬼和邪惡勢力一刀兩斷的時候,魔鬼就會藉著各樣的環境來打擊我們。我們要操練受苦的心志,最好從簡樸生活開始操練,特別在物質生活和娛樂方面,學習保羅那樣,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靠著上帝給我們的力量,凡事都能接受(腓4:11-13節)。在這末世,我們要立志敬虔度日,不做一個馬馬虎虎的基督徒。

(13節)「只是作惡的和迷惑人的,必越久越惡,他欺哄人,也被人欺哄。」人若選擇作惡,他的生命會愈來愈敗壞,也會受到報應。

三、信從聖經的啟示 (提後314 – 17)

當時只有舊約聖經,提摩太從小就明白,知道上帝應許一位救主。(約5:39節)耶穌曾對猶太人說:「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到了公元397年,教會領袖在迦太基召開會議,確認新約27卷成為正典。

有一本書叫「鐵證待判」,詳盡列出舊約聖經三百多個預言,講到基督降世、生平、祂的死和復活,都一一準確無誤地應驗在耶稣一個人身上,證明耶穌是上帝所應許的救主。聖經幫助我們因接受耶穌而得救,並且培育我們的生命。提後3:16節,「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默示」原文是「呼出」,像呼出一口氣般,即是說聖經是上帝將祂的話呼出,藉著聖靈叫人寫出來。聖經於教訓(從為人處事到養育下一代,多方面指導我們活出上帝的旨意)、督責(指出我們的過犯,幫助我們悔罪)、使人歸正(指出我們走迷了,須轉回正路)、教導人學義(操練我們過正直公義的生活,用正確的態度和方法去處事待人)都是有益的。

不少人在受洗之後成為「三無」基督徒:無傳福音,無返團契,無聖經栽培。聖經充满了歷史,我們要了解當時的背景才看得明白,所以我們要參加主日學,也要參加團契或小組,聽弟兄姊妹分享他們對聖經的領受和體會。我們每日接受大量資訊,只在主日崇拜接觸上帝的話是不夠的,甚至有時在聽道時不專心,傾談、覆電話、看週刊,沒有認真領受上帝的話。世界的價值觀不斷轟炸我們,我們並非刻意愛世界不愛上帝,而是在不知不覺間跟隨了世界。聖經就是安全而有效的疫苗,能夠解除這個世界的病毒。

提後3:17 節,聖經能「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完全」並不是「完美」,而是指到整全的裝備。提後2:21節,「人若自潔……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原來行善的基礎是聖潔的生命。詩100:5節,「耶和華本為善……」良善是上帝的本性。加5:22節,良善是聖靈果子的其中一個特徵。總括來說,基督徒行善與未信的人不一樣,不是單單做好事、幫助人。我們首先自己要過聖潔的生活,順從聖靈的帶領,在各方面彰顯上帝的美善。

沒有上帝的話語,我們只能够隨波逐流,被人牽著自己的鼻子走。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聖經,明白為甚麼單單信靠耶穌,並且知道自己在大使命中應有的崗位。

「主您是寶貴」 林奕龍牧師講,洪慕冰姊妹記 (2020年08月23日)

想起一位105歲老年人,他常跟孫兒路加說:「路加,你要記著,主耶穌同在就是天堂。」你們試想這位老年人在內地生活,面對很多風浪,風浪是看得到的,也有很多暗湧,暗湧是看不到的。她亦經過環境無數的變遷,無論在政治上、社會動盪上、在人生個人的經歷上。感謝主她得出一句說話:「主耶穌同在就是天堂。」保羅有一句非常好的說話:「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帝,不是出於我們。(哥林多後書 4:7節)」相信大家今日經歷過人生是很有壓力的,只是一個病毒已經令到我們整個生活、整個世界都反轉了。我們在人生裡會遇到突如其來的風暴,但是感謝主我們有這寶貝在我們的瓦器裡面,這個寶貝就是耶穌,主耶穌是我們至寶。主耶穌祂是完全的慈愛、大能,祂更加是一個施恩的主,祂會將一切的好處都給我們。

我想起吳俊夫牧師的媽媽,她死去2個小時,上帝救起了她,今天她已經過80歲了。所以在她身上我看到上帝的大能,祂造了我們,掌管我們的生命,祂可以叫死人復活。主耶穌說要有光便有光、要有宇宙萬物便有宇宙萬物。你想想這能力是多麼大呢,祂能夠使無變為有。我相信在人生的經歷裡面,這都是我和你們的經歷,主是寶貝,主是至寶,是因為祂是全能、慈愛、及等待施恩給我們的。為了基督,為了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這顯明上帝莫大的慈愛。另外有一位黑社會大哥,因著主的愛變成基督徒,他洗禮歸入主的名下,他的兄弟們看到他要走的時候是微笑著返天家的。跟著他的得力助手走過來跟我說:「有朝一日我也會和大哥一樣信耶穌,但我要先整頓一班兄弟,現在我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一天我一定會信耶穌的。」他的兄弟也受感動。所以主耶穌的大愛不但感動昔日的強盜,亦感動到今天活在黑暗裡面的人。

在剛剛的經訓內「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祂在我右邊,我便不致搖動。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詩篇16: 8-9節)」「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詩篇16: 2節)」一切的好處都在主的裡面,保羅經歷主是至寶,大衛經歷主是一切,因為一切的好都在主的裡面,所以得到主便得到一切。我將主常擺在我面前,因祂在我的右邊,有力量的我便不致搖動了。所以大家要帶出心、身、靈的快樂,主看顧我們是完全的看顧。第10節內說:「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詩篇16: 10節)」感謝主的恩典,基督徒的人生是先死而後生的生命。我們能夠活著真正的自己,這就是主創造我們時,有著主的形象的那個生命。我們會不斷地更生,回復到像主的形象,這個是新生命的誕生。主的看顧是永永遠遠的,而這個生命自始開始是永不滅亡的。這裡說祂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當我們信主的時候,便得到永遠的生命。

我的父母在2016年的時候,在兩個半月裡都先後離開這個世界,他們移民去了天堂,和主在一起了,那裡是更美的家鄉,我哪天也會跟他們相聚。感謝主,上帝的看顧是永遠的看顧,還有我們在今生的路程當中,在第11節內說:「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篇16: 11節)」大家要記著這是大衛所說的他對人生作出一個總結。大衛經過上帝的大能,上帝帶領他經過一切危難,所以他的經歷是不簡單的,他說到上帝必看顧我們,在上帝的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上帝的右手當中有永遠的福樂。

我懷念一位林伯伯,他在80歲時患了肝癌,他的兒子很想爸爸信主,想我們到他爸爸醫院去傳福音。記得當天駕車去醫院的路上,我們一邊唱詩歌:「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上帝。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以賽亞書41:10節)」 因醫院只有幾個拍車位置,當去到時剛剛有車子駛出來,我便駛進去了,早5秒或遲5秒也拍不進去,上帝是安排給你就是給你的。在下車的時候又在路邊牆身看到一張寫著「主賜平安」的海報。這句說話令我們覺得林伯伯會信主。感謝主,林伯伯真的信主了。其實當時的手術沒有完全成功,但很奇妙,上帝留存了林伯伯的生命。林伯伯活多了5年,他經常跟我們說可惜信主太遲了,80歲才信主,不能為主做什麼事,他很追求、堅持研究聖經,雖然他只信主5年,但就像信主信了幾十年一樣。有一次收到林伯伯的電話,想我們一起去探他的襯家。去到他們家林伯伯叫他們要信主,也說了自身的經歷,看見一位80歲的老人家向一位90歲的老人家分享福音,分享他怎樣經歷這位主的慈愛及大能,我覺得這是一幅很美的圖畫,有主真的非常美好,得到主便得到一切,耶穌是我們的至寶。

我想起1996年那時弄傷了腰,椎間盤突出要扶著腰行路,那種神經痛是非常痛的。記得有一天,我痛得流眼淚,我說主耶穌我真的很痛,之後去睡了。睡了幾個小時起床,腰竟然能伸直了,痛楚少了8成,之後再去看醫生,原本醫生是要我做手術的,醫生一看,很奇妙好了很多,不用做手術了,感謝主。在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病患,很奇妙,日子如何,力量也必如何,上帝會帶領我經過這個危難。有時候遇到很多艱難,主祢知道、祢幫助我去解決這個困難。有次遇到一個很大的難處,當時住在元朗要去中大見一個教授。一出門口遇到水浸,時間差不多了,怎樣去才好?突然有一輛小型貨車打開了後蓋一路向這邊駛來,一個我不認識的司機問道:「先生你是否要出去,你跳上車來吧!」之後我便跳上了車尾,載我離開水浸的地方,我便能去到中大了。我那天靈修的經文剛剛是:「你趟過江河,水必不漫過你。(以賽亞書43:2節) 」我真的不用澗水便離開水浸的地方。所以上帝真的很奇妙,很無微不至地看顧人。所以我們要追求主的裡面,得到主便得到一切。求主幫助我們,不斷去放下自己,以主的心成為我們的心,按著主的心意去行,愛主所愛,護主所護,行主要我們所行的,我們就能得到這位寶貴的主。亦都盼望我們得到這位寶貴的主之後也能和人分享。

所以各位弟兄姊妹,就像沈祖堯醫生所說,他很鼓勵年青人,隨了追求自己的理想,還要留著一些空間去幫助有需要的人。無論是年青的,年長的人,我們得到這位寶貴的主,我們追求在主的裡面,我們繼續的向前,繼續將主的愛、主的福音與人共享,特別是在現時香港及全世界面對疫情的這個時候,或者我們面對的環境明天可能未必更加好,但我們在主耶穌的裡面一定會有更好的明天。因為我們所信的主是勝過這世界的主。所以各位弟兄姊妹我們要住在地上,以主的信實為糧,靠著主去行善,又要以主為樂,將我們的事,交托給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必成就。剛剛讀過的經文,這個脆弱的瓦器,成為一個不倒翁,你右邊打過來,我便左邊彈出去,四面受敵我也不被困住。主耶穌真的寶貴,我們得到這位至寶,就是得到一切。

「神子身分」 彭偉業傳道講 (2020年08月16日)

我們對主耶穌的認知有幾多?能否完全地信靠耶穌?其實這個不單是現代基督徒的問題,更是當時親身與主耶穌相處和生活的門徒的問題。今日的經文講及耶穌提醒門徒祂職事的含意,和祂真正的身份,但是門徒因為各樣的原因,始終未能在心底裡面明白,他們對耶穌的認識,只是停留在頭腦上的認知,但深心處未能清楚耶穌的身份,也未能完全信靠耶穌。

這段經文的前面,在六章尾段起,講述耶穌做了很多奇妙的事,好像一套精彩的連續小說劇集。在六章30節,「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在45節,耶穌在水面行走,跟著在53節,在革尼撒勒行神蹟醫治,在七章24節,耶穌為外邦婦人的女兒趕出惡鬼,在七章31節。耶穌治好了耳聾舌結的人,在八章1節開始,又用了七個餅和幾條小魚,餵飽了四千人。耶穌在一路上的工作,顯出祂就是那位大能大力的救世者,猶太人一直期望的彌賽亞。可惜,祂神性的身份一直被質疑。儘管祂如何去彰顯奇妙的大能,他仍然受到法利賽人的質疑。在八章11節,法利賽人要求耶穌從天上顯個神蹟,目的是要試探耶穌。今日的經文,是耶穌向門徒回應法利賽人的試探,今日讓我們思想在當中有什麼反思:

1.      法利賽人的心硬

12節,大瑪努他的法利賽人要求耶穌從「天上」顯個神蹟。從法利賽人的質詢可以看出,他們雖然有眼睛,但不能看見、也不相信。他們要求耶穌從「天上」顯個神蹟給他們看,就是不相信耶穌就是上帝,是救主。其實法利賽人是借這句說話,來否定耶穌的能力是來自上帝的。無論耶穌顯現甚麼神蹟,他們都不信那是來自「天上的」。耶穌心裹深深地歎息,這是個不信的世代,還有甚麼神蹟可見?這個不信的世代是敵擋耶穌的世代。

耶穌更加用了強烈的修辭來責備法利賽人,15節:耶穌叫門徒防備「法利賽人的酵」。酵母對一世紀猶太人來說有負面意義,古代世界使用的酵母是較為有危險的,做法是留起一塊上儲存一星期的生麫粉團,需要貯藏在適當的地方,但這種自製的膨脹劑很容易變壞,變壞後會危害健康,若是變壞就有毒物質播散,所以耶穌叫門徒防備「法利賽人的酵」,說明法利賽人的心硬和不信,是會傳染,影響更多人。法利賽人是當時的宗教領袖,耶穌的出現挑戰了法利賽人在民眾心入面的地位。法利賽人雖然見到耶穌所行的一切神蹟奇事,但心底裡他們依然不接受,不信。在自身利益面前變成頑耿,成為「有耳不聽,有眼不看」的人。

當天耶穌叫門徒要小心「法利賽人」的酵,今天耶穌都會叫我們小心被世人的不信和心硬所傳染。這個世代是敵擋耶穌基督的世代,我們平時會接觸到社會上不同的人,大部份的人都不認識耶穌,甚至是藐視耶穌。有些人甚至將基督徒冠上花名,恥笑基督徒的信仰,鄙視基督徒所遵守信仰原則和行為。面對不信和心硬的人的挑戰,基督徒能否站穩自己的立場,不被世人的意識形態所影響,堅持遵行主道呢?

2.      門徒的不明白

門徒聽取了耶穌叫他們小心法利賽人的酵之後,17節,耶穌責備他們:「有眼睛看不見,有耳朵聽不到」。他們和耶穌在加利利各處的傳道過程中,經歷上帝在耶穌的身上所彰顯的大能。耶穌曾經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同樣之後用七個餅和幾條小魚餵飽四千人,但今天門徒竟然為了沒有帶足夠的食物而議論爭吵。他們似乎已經忘記了耶穌之前所行的神蹟奇事,依然為食物而焦慮。儘管他們能夠兩次近距離目擊神蹟奇事的發生,現在卻像是忘記得一乾二淨。好像傻瓜一般為十三個人的飲食擔憂。縱使耶穌讓他們重新記起這些事情,他們卻仍然不能完全領會當中意義,因為他們的內心依然剛硬。

耶穌是在在暗示,這兩件事可以叫他們認識到,耶穌是藉著上帝的能力工作,他就是拯救主彌賽亞,耶穌本身就是上帝。但是他們被困於自己狹小的世界,為瑣碎的事情憂慮,看不見上帝的國度已臨到他們中間。耶穌卻沒有放棄他們,仍然希望他們領悟過來。門徒的問題與法利賽人不同,門徒不是拒絕看見,而是未能看見,直至耶穌從死裡復活,他們才開始明白。信徒需要的是一個信仰生命成長的過程,無論跟隨耶穌的人不管有多愚昧和不忠誠,耶穌都耐心地教導。倘若他們一直能夠遵循耶穌的帶領,他們的信仰生命,最終會由純粹「收集資訊」,轉變為「領會意義,並且實踐信仰」,只要他們能夠堅持跟隨耶穌。

3.      信心的歷程

馬可緊接著耶穌對門徒的提點,記載了耶穌為伯賽大的瞎子兩次的醫治(可8:23-25),顯示醫治內心的盲目是非常困難,但也表示耶穌並沒有放棄這群仍然願意追隨祂的門徒。門徒是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醫治,才能看得見,聽得到,明白耶穌是誰。我們信主歸入基督,在信仰歷程的初期,其實好多時我們和當時的門徒狀況好相似,我們都未必能明白真正的耶穌。有些人可能為著自己的意願而相耶穌,期望耶穌會保佑自己的將來,得一份好職業,找到一個好伴侶,事業一帆風順。但當維持著教會生活之後,不停參與崇拜、團契,基督徒開始會明白基督教不是一個保佑人成功的宗教,而是一個叫人放下生命主權給主,學習相愛和犧牲的宗教。學習認識這位生命的主,經歷對主的信心。只要基督徒沒有放棄追隨耶穌,必定會被主的信息所教導,以致明白。有些初信者最初會當耶穌是好朋友,是個心靈良伴。但當遇到不順境的遭遇,就覺得耶穌這位朋友不可靠,最後選擇捨棄耶穌。但是我們當初決志將生命的主權交給主,主耶穌成為我們的主人,是主人和僕人的關係。「捨棄耶穌」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因為無論在任何情況之下,我們根本沒有捨棄耶穌的選擇,耶穌也不會捨棄我們。

信仰不是保證我們在世上不會與上患難,而是信仰確保我們在患難中必定能夠渡過,因為主耶穌基督,必定與我們同在,必然給我們能力去渡過。將信心交給主耶穌,信仰的經歷越多,越對主有更多的信心,越能夠將生命的主權給主。今日邀請大家弟兄姊妹,試下問問自己,究竟自己對耶穌認識有幾多?

「曾被殺的羔羊」 古學賢牧師講 (2020年08月09日)

使徒約翰時代的教會及信徒面對羅馬政權的迫害,及從同胞而來的排斥。

一、七印封嚴的書卷 (51 – 5 )

啓5:1節,約翰被聖靈感動,看見坐寶座的右手中有書卷。它的內容是上帝在末世對世界的審判,被七個印封住,不是一般人「配」揭開的。第2至4節,約翰大哭,因為教會受到嚴峻的逼迫,如果書卷不被揭開,上帝的審判就不能執行。第5節,長老對約翰說:「不要哭!看哪,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大衛的根,祂已得勝,能以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猶大支派的獅子」(創49:9節) 與「大衛的根」(賽11:1節)都是指到彌賽亞。

二、曾被殺的羔羊 (56 – 8 )

第6節,在寶座同四活物,並長老之間,有羔羊出現,成為全場的焦點。祂身上有被殺過的傷痕,但不同的是,他有七角七眼,就是上帝的七靈。「角」象徵能力,有七角表示完全的能力;「眼」用來觀察,七眼表示全知;上帝的七靈往普天下去,表示無所不在。

整個人類歷史從創世記(創22:8節)開始,羔羊佔了重要的地位,祂成全上帝救贖的工作。第7至8節,眾聖徒晝夜向上帝祈求呼籲。就在天上一片敬拜頌揚之中,竟然加上地上眾聖徒的禱告聲,因為上帝樂意聆聽。約翰這個異象為當時的信徒帶來很大的激勵!信徒的禱告用金爐盛載,是何等的寶貴。

三、普天頌讚 (59 – 14 )

第9至10節,他們唱新歌頌讚羔羊。「新歌」意思是出於最新、最優質的內容;對坐寶的和羔羊的恩典、慈愛、上帝各樣的屬性與工作,每有新的領受、新的感動,他們就用另一首新歌來讚美。第11至12節,約翰看見一個不斷擴大的敬拜模式,先是四活物與二十四長老,然後是千千萬萬的天使發出天使頌,加入這個宏大而莊嚴的崇拜。

這位曾被殺的羔羊領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代上29:11—13節)表達絕對完美、至高境界的讚美。第13至14節,最後出現更大的一個讚美群體,就是一切被造之物發出宇宙頌,普天頌讚!羔羊使萬物都被贖回,所有事情得以恢復正常,萬物都被更新,公義得到彰顯……一切全因為這位曾被殺的羔羊。

四、現代意義

今日天災人禍愈來愈頻密,殺傷力又愈來愈大,上帝仍然掌管一切。我們的掛慮、我們的禱告,上帝一點不輕看,全部都呈獻到祂面前。我們若將整個教會歷史的工作加起來,就可以體會上帝的能力和智慧何等偉大。你有否被上帝的恩典震撼,被祂的能力與榮耀吸引?上帝要聽基督徒唱的一首新歌,不是單用口唱的,而是我們人生各方面優美的表現,用生命的見證唱出來的。弟兄姊妹,請你將自己的生命作一首優美的詩歌來獻呈給上帝。

我們被造為要讚美上帝、榮耀上帝。我們的生命屬於上帝。我們完全一無可誇,只有謙卑順服,將「頌讚、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上帝。我們要把握機會事奉主,預備好自己為上帝永恆的國度而活。

「溫柔與謙卑互相聯繫」 趙詠琴博士講,尤長明弟兄記 (2020年08月02日)

謙卑與溫柔兩者是互有關繫的,是聖靈所賜的果子。有人會覺得溫柔的人是容易被欺負和儒弱。但相信聖經不是這觀念,溫柔是聖靈幫助人所結的果子。溫柔這字本就有謙卑這觀念,可譯作為人設想,有慈悲的態度。民數記說摩西的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謙和這字與聖靈所結的果子溫柔這字是相同的。在主前兩個世紀文士把舊約譯作希臘文時,提到摩西就是用謙和這字,也是溫柔這字。聖經作者及譯者同有這觀念:就是謙和、謙卑和溫柔三者是有關連的。

 撒加利亞書提及王謙謙和和地騎著驢;這個謙謙和和也是溫柔這字。同樣新約作者說當耶穌騎著驢進入耶路撒冷,祂是謙和的。您可想像一個君王同是謙和溫柔,是一個很大的反差。一個君王是應有威嚴的,但說這君王同是謙和,就是溫柔。耶穌說我是柔和謙卑的,很明顯祂有這個概念。

 腓立比書中大家很熟識的經文說祂本有上帝的形象;意思說耶穌是神,應被世人所尊崇,地位超然。經文說祂本有上帝的形象,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意思說祂沒有堅持不放,那又是什麼?就是上帝應得人的尊崇。耶穌是上帝的兒子,絕對是被尊崇的,但祂卻沒有堅持。我們明白祂降生為人,仍然滿有神性,卻放棄了被人所尊重。當人見到耶穌的樣子,忘記祂是上帝,沒有把祂作上帝的敬重。耶穌就是這樣謙卑自己,願意從上帝的位份降卑為人,放棄得到人的尊崇,成為人去服侍人,這就是腓立比書中所講的耶穌的謙卑,且捨身在十字架上。

 當時大罪犯才釘死在十字架上,但耶穌不是因為祂犯罪,而是為了你我的罪負代價,這就說明為何祂願意從上帝的位份降卑為人,甚至釘死在十字架上,是因為祂愛和顧及我們。當然祂也順服父上帝,因知道救恩是為罪人的好處,所以祂寧願犧牲自己、犧牲作為上帝所得的權益,只顧及別人、為別人設想,這就是祂謙卑的表現。在這裡我們會明白,謙卑的人不等於他的地位低微,他的地位仍很高尚,但謙卑的態度就是顧及別人,如腓立比書二章提及不要單顧自己的事;意思即不要只顧自己的利益,也要顧別人的。

 謙卑的相對就是驕傲。驕傲的人是很自我自私的。為什麼謙卑的人是顧及別人呢?因為他知道自己和別人的權益是同樣重要及被尊重的。如插隊的人,他覺得自己的時間是很重要的,這是很驕傲自我的人;相反謙卑的人就會顧及別人,他不比別人有更高的位份。所以耶穌的謙卑就是包含不驕傲,這樣顧及他人的人就是溫柔。

溫柔和謙卑是很有關係的:溫柔的人背後有一種謙卑的心態。溫柔是一種態度、處人處事的做法。溫柔的人時常會遷就別人,因他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在教會中時有開會商討事工,總要互相遷就。與人相處總要為人設想。若耶穌不降卑成人我們就沒有救恩。所以耶穌是柔和謙卑的君王。

謙卑不是儒弱,反是放棄自己的權益,是寧願別人得好處,是生命的力量。聖靈所結果子其中一樣是溫柔,聖經中我們以聖靈和能力是相關的,使徒行傳中說聖靈是大有能力的;保羅書信中多提及聖靈的大能。聖靈可幫助人結出溫柔的果子,也幫助人結出和平的果子。信徒是和平之子,不是那種威嚴的姿態。所以我們是很難把能力和溫柔聯繫起來。

從經文中整合對溫柔的觀念:溫柔的人是顧及別人的,當有需要時可放棄自己的利益。肢體商討事工,各有想法,怎能達到共識?如果自我的人覺得一己想法是很完美而別人也要聽從,這就是自大堅持了。認識及確認別人的想法有長處,這就是謙卑的態度。腓立比書二章說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這就是謙卑的態度,顯出溫柔的相處。不強求、甚至顧及遷就別人,這就是溫柔。相信我們樂意和這樣的人相處,因為他不是單顧自己,也會遷就他人。聖靈幫助我們結出是一個美善的、生命的果子。看來溫柔不單是一種性格、一種順服聖靈而有的生命、一種靈命的表現,也是屬靈生命成熟的態度。相反,若一個人若很驕傲自我不遷就人,某程度上他也是不順服聖靈了。

信徒要學習耶穌基督柔和謙卑。如教會中有肢體犯錯,加拉太書說當用溫柔的心將他挽回過來;用溫柔的態度絕對不是指責,以謙卑的態度,用愛心勸導將他們挽回,為他們設想。經文提醒因為肢體犯的錯,我們也會犯同樣的錯。所以當我們挽回他們的時候,也得小心免被引誘。這就是謹慎和謙卑的態度。溫柔的人不是沒有立場,但不是堅持要被人認同。這點對今日基督徒是有很大的提醒。只是真理才要堅持!讓大家學習被聖靈管理,順服聖靈,以致我們的生命結出溫柔的果子,背後有謙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