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講道筆記

「尼哥底母問重生」彭偉業傳道講 (2021年12月5日)

經文:「約翰福音31-15節」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裏面,人不斷尋求「重生」的機會。這也催逼了一位新約聖經人物尼哥底母,在夜間向耶穌請教。耶穌知道他的來意,向他說明了一個真理,就是若然想要進入上帝的國度,人必須先符合一個條件:「重生」。

現代人也不能明白什麼是「重生」。我們只能夠以現代人能夠認知的範圍裏去理解:是身體冷藏,將殘存生命延續去未來醫治?或是人體同機械結合,使人有一副機械的身體,以致不會衰老?這種盼望是源於人對現有的生命狀態的一種無奈感。人的身體無論如何都需要面對衰殘的一天,但人也無辦法改變現狀,因為生老病死,是人必經的階段,沒有人可以逃避。

第四節,尼哥底母根本沒有辦法理解耶穌所說的「重生」是什麼意思!他能夠想像的是從母親肚腹裏再生一次出來,但人已經老了,如何能返到去母腹裏呢。事實上,耶穌所說的「重生」,並非受制於眼前的物質世界。

第五節,「重生」並不是軀體的再生,也不是「重複」。耶穌所指的是整個人徹底的、和完全地更新。耶穌指出「重生」是「從水和靈生」,這是源於舊約聖經以西結書三十六章25節至27節。舊約聖經中最重要的末世圖像,水和靈連在一起,是來自上帝為世人帶來新生命的禮物。上帝的國度最終來臨的時候,上帝將以水洗滌堅持信靠祂的子民,並且賜予新的心靈。

「重生」是「從上而來」的,是上帝的工作和恩典。耶穌指出一個新的末世時代已經開始,上帝的靈要在人類當中運行。約翰福音1章12節:「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 只有通過相信耶穌,成為上帝的兒女,擁有作為上帝兒女的權利,人才可以「從上而生」,承受上帝所賜予的新心靈,承受上帝所賜予的恩典,最終能夠進入上帝的國度。

未來世界流行的「元宇宙」,可以讓人暫時離開利益至上的殘酷現實。當人帶上一對VR眼鏡,就進入自己理想的虛擬世界,從而獲得滿足和快樂,但這樣不算是「重生」,實際上是一種逃避。我們基督信仰的「重生」,是實實在在地你和我在這裏實現,在教會裏面,我們就是實踐著將來榮耀天國的樣式。

第九節,尼哥底母問耶穌:「這些事怎樣能夠發生?」可見他所熟悉的宗教知識如今被顛覆。第13和14節耶穌是一位真正從天上領域的存在,從天上降到人間,啟示上帝拯救人類的方法:人子「被高舉」,耶穌基督自己親身被釘和掛在十字架上。所有人都要因為相信主耶穌基督,為人類贖罪受死,卸去人本身的罪性,挽回與上帝的關係。所以,「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約三15)。

尼哥底母所不能夠理解的「重生」,卻實在地在世界上每個角落不斷地發生。「重生」的經歷是戲劇性的,每個信主的經歷,都包含著每個人生命裏面戲劇性轉變的經歷。今天崇拜我們有五位兄姊洗禮和三位孩童幼洗,在周刊裏刊載了他們「重生」得救的經過,每一個都是有血有肉、激勵人心的真實故事,見證了他們「重生」後的生命改變,主的看顧和供應如何臨到他們每一位。

「重生」就是實實在在地一直在發生,願意我們在座的每一位,都能夠把握「重生」得救的機會,去體驗經歷主耶穌那種戲劇性的救恩。最後,讓我們常常擺在心裏面:「當信靠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十六31)

「神賜三寶」張福民牧師講,林日麗姊妹記 (2021年11月28日)

經文:「哥林多後書4:7節」     

   今天是閩南堂83年堂慶,我與各位分享上帝為我們預備的三寶。「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帝,不是出於我們。」(林後4:7)「瓦器」是不值錢的,這裡指我們的身體,但上帝要賜寶貝,放在我們這些無用卑微、受各方面攻擊的人身上。這些寶貝是甚麼?上帝給我們這些寶貝有甚麼意思呢?

主的寶血

我們受罪惡捆綁,死在滅亡裡,但「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3:16)「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彼前1:18-19) 耶穌為我們降生,替罪人釘十架,流出寶血,成就救恩。上帝藉耶穌基督的寶血,把我們從死亡、撒旦裡拯救出來,潔淨內心,赦免罪,救靈魂。我們不再是罪人,成為義人,獲得永生,更獲得屬上帝兒女的名份。但很多人未曾得醫治,未曾得這寶血,未有資格成為義人。

聖靈的寶劍

上帝賜每位基督徒全副軍裝,保護整個身體,並賜聖靈的寶劍,幫我們擺脫魔鬼的捆綁。聖靈的寶劍就是聖經,要多讀聖經勝過魔鬼,聽從上帝的話,就不會受試探誘惑。聖經讓我們知道上帝的愛,給我們信心勝過魔鬼。耶穌洗禮後,到曠野四十天受魔鬼試探,魔鬼慫恿耶穌把石頭變成食物,但「耶穌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路4:4) 魔鬼帶耶穌往聖殿頂,慫恿耶穌跳下去,顯出自己是上帝兒子的能力,但「耶穌對他說:經上說:不可試探主─你的上帝。」(路4:12) 魔鬼帶耶穌往山上,慫恿祂下拜魔鬼,魔鬼就把榮華富貴給祂,但「耶穌說: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上帝,單要事奉他。」(路4:8) 上帝讓我們有這寶劍,操練成為基督精兵,靠主的話打美好的勝仗,並教導栽培更多的人。

上帝的寶座 上帝給的第三樣寶物是我們能坐在這寶座上,與主一同作王,得到榮耀的獎賞。啟示錄講當末日到時,耶穌榮耀的降臨,基督徒被接到空中,與主相遇,地上開始出現大災難。世界得潔淨後上帝要建立千禧年國度,魔鬼被捆綁並扔到無底坑中,我們與主一同作王,得到寶座的榮耀。主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坐在至高的寶座上。「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這跟從我的人,到復興的時候,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太19:28) 這裡的「你們」不只是指十二位門徒,也是指每一位信主的人。今天能與主一同坐寶座,是上帝永遠的恩典。與主作王一千年後,去到白色大寶座,死了的人要復活,上天堂的人能享受永遠的福樂。

    `              

「陶造生命的禱告」古學賢牧師講(2021年11月14日)

經文:「經文:太69-13節」                         

主耶穌教導門徒禱告,透過禱告來陶造他們的生命,改變他們的心態和思想,使他們成為合上帝心意的人。

第一個祈求: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太6:9~13,主耶穌教導門徒:「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三個願」之後,主耶穌接著教門徒「三個祈求」,第一個是「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這就是確認,是天父供養我們、維持我們的生命;也提醒我們,切勿誤以為我們真的能夠提供自己一切所需。其實,連我們進食的胃口,都是天父賞賜的。我們要注意一個原則,就是每日向天父祈求和領受。我們要養成天天仰賴天父的態度,而非倚靠自己所囤積的財物。這原則並非單為窮人而設,而是同樣教導物質豐富的人。我們必須分辨是「日用所需」,或是無窮的物慾。其實,人真正需要的不多,但想要的就很多,以致沉溺於貪婪的死穴裡,成為物慾的奴隸。

日用飲食也指到維持我們屬靈生命的糧食(申8:3節;伯23:12節)。約6:35節,「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主耶穌將祂的話比作日用的糧食。要屬靈生命健康成長和強壯,我們應該每日向上帝祈求和領受祂的話。請你記著,屬靈生命不能靠「食老本」,靈糧要每日新鮮汲取。正如昔日上帝指示以色列人,每日一早,為當日的需要拾取嗎哪;領受靈糧也是這樣。與天父建立親密的關係是我們一生的首要任務。

第二個祈求: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這裡的「債」不是指金錢上的債務,而是指罪債。每一個人都曾在言語和行為上犯罪,造成對其他人的傷害和虧欠。上帝不會放縱犯罪的人,罪債是要償還的。我們看主耶穌為罪人付上甚麼代價:賽53:5節,「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原來主耶穌付出這麼大的代價!

主禱文提到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一課:饒恕!在世界上「愛」比罪惡更強大,更有力!我們若不饒恕,最痛苦的不是對方而是自己;所以天父不是站在對方那一邊來欺負我們,而是要釋放我們。

羅13:8節,「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我們應該以愛的債取代罪的債,使人與人之間以愛互相連結,而不以仇恨互相綑綁。那些傷人至深的冤仇,靠自己是無法放下的,必須來到主面前,向上帝祈求:「天父啊!靠自己我不能夠饒

恕他,但我願意你幫助我。」最大的神蹟不發生在外面乃在裡面,是你心靈裡面的奇妙變化,你若願意,天父就要這樣幫助你!

第三個祈求: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就是求上帝保守我們的心靈,不受魔鬼的牽引和誘惑。請大家記得,唯有罪能真正損害你的生命。人世間的痛苦會過去,但些微的罪是可以摧毀你整個人生。所以,箴4:23節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魔鬼知道每個人的弱點是甚麼,我們面對牠的攻擊,只有遠離牠和靠主,切勿停下來與牠對抗。帖前4:3-5節告訴我們,要竭力遠離罪惡,追求公義,過聖潔的生活。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有時,魔鬼使你認為某些罪微不足道、無關痛癢;有時,牠又用你所犯的罪猛烈控訴你,使你感到絕望。魔鬼的目的,是要藉著罪離間你與上帝的關係。林前10:13節,「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上帝清楚知道我們抵受試探的能力有多少,只要我們肯倚靠祂,必能安然經過。

主禱文結束的時候,主耶穌教我們讚美上帝:「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我們稱頌上帝,歸榮耀於祂,並非因為上帝有所缺乏。我們稱頌上帝,是因為上帝根本配得我們的讚美。

聖經告訴我們,君王或元首都不是掌有最大的權柄,例如:埃及的王是法老,人民都尊重他;約瑟告訴法老,上帝的能力比他更高,他無法阻擋上帝的作為。另外,狂傲的尼布甲尼撒在巴比倫作王,但以理對他說,上帝要懲罰他,使他知道上帝在人的國度中間掌權。天國是永恆的,上帝作王,直到永永遠遠。我們是天國的子民,上帝有豐富的資源,永遠作我們的保障,我們應該仰賴祂、尊崇祂,凡事向祂祈求。

羅13:1節下,「沒有權柄不是出於上帝的。」在主耶穌復活之後,上帝將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主耶穌(太28:18節)。所以,我們要承認,上帝有權按祂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回應我們的禱告。上帝有無限的智慧和慈愛,必會將最好、最適合我們的賜給我們。

榮耀永遠屬於天父。一個真正認識上帝的人,從來不會停止稱頌上帝。詩145:2-4,「我要天天稱頌你,也要永永遠遠讚美你的名!耶和華本為大,該受大讚美,其大無法測度。這一代要對那一代頌讚你的作為,他們要傳揚你的大能。」我們對上帝的讚美,應該源源不斷,一代傳一代。

期望我們都能把主禱文反復思想,身體力行,以致主禱文的屬靈精意能真正融化在我們的生活中。

「讚美的果效」 倫國平牧師講,洪慕冰姊妹記(2021年11月7日)

經文:「馬太福音40:1-3節」                          

今天所說的題目是我們唱詩歌究竟是為了什麼呢?我很多時候到不同的地方、到不同的教會,都會做一些調查,看看究竟弟兄姊妹們認為唱詩是什麼一回事?簡單的結論是,原來發覺很多人到教會唱詩,第一件事就說:「很好聽啊,很喜歡聽這些詩歌。」另外有些人會覺得心情不好時,需要有些音樂來安慰自己、鼓勵自己。又有些人是喜歡坐下來聽音樂、感覺很舒服。我發覺很多很多原因都是為自己所設的。那聖經是否這樣說呢?說到這個問題,最好的關於敬拜的聖經就在詩篇裡,因為詩篇是以整個以色列人他們敬拜所用的詩歌為中心。聖經裡經常提到唱詩歌,還提醒我們唱詩歌是為了什麼。今天我們唱詩可能是因為喜歡唱歌或喜歡聽別人唱歌,但經文第三節告訴我們唱詩只是一個途徑,是將我們的讚美帶出來,因為我們都經歷過上帝的恩典。人生不如意事 十常八九,上帝就是知道我們有苦難才差遣耶穌基督來到世上幫助我們。

    第1-3節其實是結論,而第4節之後是教我們應如何去做,第4節說:「那倚靠耶和華、不理會狂傲和偏向虛假之輩的,這人便為有福!」什麼是「我曾耐性等候耶和華。」原來就是一個信心的學習,當有事情發生的時候,不要理會狂傲和偏向虛假之輩,我們應有耐性地去倚靠上帝。另外第5節說:「耶和華─我的上帝啊,你所行的奇事,並你向我們所懷的意念甚多,不能向你陳明。若要陳明,其事不可勝數。」為什麼呢?我們再來看第12節(因為聖經很有趣的,前後經文是互相呼應的):「因有無數的禍患圍困我,我的罪孽追上了我,使我不能昂首;這罪孽比我的頭髮還多,我就心寒膽戰。」這裡告訴我們,當我們在數算上帝的恩典時為何數不盡,因為世上所面對的問題比頭髮還多。但當我們願意去倚靠上帝的時候,上帝必會來幫助我們。       看回第3節:「他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讚美我們上帝的話。許多人必看見而懼怕,並要倚靠耶和華。」為何聽別人唱歌是「看見」而不是「聽見」呢?當我們去聽一個人分享見證時,為何他最後會信耶穌?是聽到還是看到這個人的生命改變了?大家有想到嗎?原來當我們唱讚美詩的時候、當我們讚美上帝的時候,詩歌能將我們基督徒的生命從詩歌帶出來,人們從我們身上看到上帝的榮耀,所以經文中說看見上帝的榮耀而敬畏。就像出埃及記14:31說:「以色列人看見耶和華向埃及人所行的大事,就敬畏耶和華,又信服祂和祂的僕人摩西。」弟兄姊妹們,真正傳福音的不是詩歌,是唱詩歌的弟兄姊妹們的生命。今時今日很多教會也誤會了用音樂去感動人,教會應用音樂裡的生命,用生命去影響生命。音樂雖然是有能力溶化人心,但是聖靈的大能能改變我們的生命。當我們看到詩班生命流露的時候,台下的人自然會有一個敬畏的心,自然便會倚靠耶和華。

「困惑裏的信靠」 彭偉業傳道講 (2021年10月31日)

經文:「創世紀2419節」           

當我們面對工作上的困惑處境時候,我們會如何做?我們只有兩個選擇:第一,就是繼續感到困惑和猶豫不決;第二,選擇信靠,繼續前行。

今天經文主角亞伯拉罕的老僕人選擇後者。創世記二十四章,記錄了亞伯拉罕為他兒子以撒娶妻的經過。亞伯拉罕要求老僕人將手放在他的大腿底下發誓,不可為以撒迎娶迦南人的女兒,要他兒子迎娶一個屬於亞伯拉罕原本部族的女子,也不許以撒回到去亞伯拉罕的故鄉。回到去亞伯拉罕的「本地本族」,大概需要650公里,行三十多天的行程。如何找一個女子願意跟老僕人步行650公里,嫁入一個她從未見過和認識的家族?這任務其實代表著極高的不確定性,太多客觀因素乃是不能控制。相信老僕人在那一刻其實是感到困惑,並未有十足信心完成任務。(參創 二四5)

老僕人帶著十匹駱駝和貴重的聘禮去到「拿鶴的城」,停在水井旁邊。他趁著當地的女子在傍晚時分出來打水,向上帝祈禱求指引。接著利百加出現在老僕人的視線,老僕人試驗利百加,怎料她完全符合老僕人的要求。當我們閱讀完整卷24章,會發覺老僕人為以撒尋找妻子並且接觸女方的家人的整個過程,都是出奇地順利。原本看似有巨大困難的任務,現在卻好像被老僕人直接順利地完成了,整個故事的敘述充滿著無數的偶然。

當我們從聖經故事描述的角度了解人類歷史的發展時,我們會發現人類歷史並不是由人的能力和智慧所掌控,而是上帝一直參與介入在這個世界,而且一直在工作。甚至,上帝會藉著信靠祂的人,隱藏地工作。

在聖經裏面記載著不少上帝隱藏地工作的例子。約瑟被他的哥哥陷害賣去埃及,經歷多番的波折和苦難,最後成為埃及首相,拯救了他父親雅各整個家族的生命。以斯帖被選為波斯皇后,但當猶太人面臨滅族的災難,以斯帖禁食三日三夜,終於找到向波斯王伸冤的機會,解救了猶太人的危難。這些事件裏面同樣找不到上帝的痕跡,但其中所記載的一連串相關的事件,都不是人所能控制的,不是人可以使這些事件必然相繼發生的,若不是上帝在背後工作,就不可能了。

神學上這是上帝的護佑,上帝有祂自己的計劃去拯救和祝福人類。而人有其責任去執行上帝安排在他生命上的使命。上帝安排每個人的使命都是獨特的:老僕人的責任是要為以撒尋找一位同族的妻子,使亞伯拉罕要成為萬族之父的應許可以實現;約瑟從苦難中成為埃及首相,拯救了他家族的生存問題,以致亞伯拉罕的後裔可以繁衍下去;以斯帖解救了猶太人在波斯將要被滅族的危難,以致被擄的猶太人最終可以回歸去耶路撒冷。            為何我們可以能夠面對困惑、困難,還可依然信靠前行?在困惑裏信靠的原動力,是來自信任上帝隱藏地工作,使我們可以在上帝的計劃裏與祂同工。經歷信靠,讓我們發現在上帝的計劃裏,充滿不可思議的可能性。 試想想我們過去的經歷,有幾多是偶然?莫非我們相信用偶然可以解釋這一切嗎?既然這些全不是偶然,我們可以安心認定,這些是上帝隱藏地在我們每個人生命中工作,為我們設下了在生命中的使命,叫我們在任何處境下,信靠地前行,並且為上帝在拯救人類的工作上貢獻一份力。最後,但願讓我們能夠抓著上帝賦予我們的生命意義和使命,在面對任何挑戰之下,一步一步信靠地走這條天國之路。

「上帝的作為」 禇永華牧師講, 尤長明執事記 (2021年10月24日)

經文:「詩篇126篇、馬可福音10:46-52節」

詩篇126篇是一篇上行之詩,是為從世界各地或住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回來

過節期,帶著不同的心情,往耶路撒冷上波路,到聖殿朝見上帝,向上帝陳訴,求上帝應允他們的禱告。他們大聲歡呼,感謝上帝因為上帝使人回歸、因耶和華上帝為他們行了大事。他們繼續向上帝祈求,「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祂過往如何帶領他們回歸耶路撒冷,相信祂將來也是會作奇妙的工作。

而在馬可福音第10章記載了一個在路邊討飯的瞎子巴底買,他大聲呼叫,要吸引路過耶穌的注意。詩篇126篇是人朝向上帝,馬可福音第10章就是講述耶穌基督道成肉身走向人群。當瞎子巴底買知道耶穌行近,他就大聲呼喊:「大衛的子孫耶穌阿、可憐我罷。」旁邊的人禁止他、不許他大聲說話、但他繼續大聲喊叫。耶穌說不要禁止他,叫他來。然後耶穌問他說:「你要我為你作甚麼?」

上文第10章35節提到,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進前來找耶穌,耶穌也同樣說:「要我給你們作甚麼?」他們說:「賜我們在祢的榮耀裏、一個坐在祢右邊、一個坐在祢左邊。」但耶穌說:「不是我可以賜的。」讀腓立比書就會明白: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祂是上帝的兒子,但祂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耶穌將所有的權柄交給上帝。把這經文作上下對照,就會提醒我們。耶穌是面向耶路撒冷,將上帝交付給祂的使命,只有一個受苦的心志,釘在十字架上,為多人贖罪。門徒求的是權力,瞎子巴底買卻是仰賴別人的供應,當主耶穌問他:「你要我為你作甚麼?」他立即說:「我要能看見。」人子來,不是要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門徒不明白的是,跟隨主耶穌基督,不是爭取權力,而是努力服侍,要學習服侍人。若要跟隨上帝,就要學會謙卑,捨棄權力。

耶穌對瞎子巴底買是一個盼望,所以當旁邊的人越禁止他、不許他大聲說話、他愈發大聲喊叫。為什麼耶穌要問他說:「你要我為你作甚麼?」耶穌要瞎子巴底買將自己生命中的要求,為自己的生命中的要求作出抉擇。瞎子巴底買是經過長時間的思想才大聲說:「我要能看見。」所以將這兩段經文來對照,那兩位門徒是不知道自己要求什麼,對作門徒最終的目的完全不了解,對跟隨主耶穌要付的代價完全不理解。

在聖經馬可福音中「看見」有另外一重更深的意義,「看見」代表了「我明白」的意思。門徒雖然是開眼的,但是他們仍在黑暗之中,一點也不明白;瞎子巴底買雖然身在黑暗之中不能看見,但他的心是明白的。上帝為昔日的以色列人作了大事,雖然他們居住在外地,仍可以回到耶路撒冷敬拜上帝,以朝聖者的身份朝見上帝,大聲疾呼說上帝為他們行了大事。瞎子巴底買說耶穌基督為他行了大事,讓他可以能看見。今日的信徒,我們可叫主為我們作什麼呢? 耶穌基督每天都在我們生命中呼喊,當我們每次向上帝禱告的時候,祂也會回應說:「你要我為你作甚麼?」如果我們的禱告中沒有這樣的祈望,不相信上帝會聽及應允禱告,那是太悲涼了。祂是滿有恩典的主,在寶座上等待著我們說:「你要我為你作甚麼?」我們會如何回應呢?馬丁路德曾說基督徒最主要的責任是:榮耀上帝與享受上帝。上帝為自己的榮耀創造世人,所以人要將上帝賜給我們的恩賜盡情發揮,盡所能做到最好。讓我們回應說:主啊,我願榮耀祢!

「重踏正軌的推雅推喇教會」 吳宗文牧師講 林日麗姊妹記 (2021年10月17日)

經文:「啟示錄2:18-29節」

啟示錄講的七間教會是今日教會的一個典型,任何大小教會都會出現這七間教會的問題。今天教會無論在任何境況中,必須在上帝面前回轉,克服群體的困難,主就把所應許的給我們,這是七教會對今天教會的訊息。推雅推喇教會具備七間教會所面對的問題,她的名字是指不斷獻祭,是個繁華的城巿。七間教會當時面臨兩類問題:第一、社會思潮如流行文化、宗教、迷信等對教會的衝擊;第二、教會內部的腐朽,教會要有生命活力才可防止腐化。若不以教會設立的目的敬拜上帝、傳福音、教導初信的人和服事,會眾的生命逐漸靜止,再沒有吸引力。

聖經講推雅推喇教會五方面的特色:

一、主的吩咐及形象。主吩咐約翰要寫信給推雅推喇教會的使者,啟示錄第1章講主榮耀的顯現有七方面,分別分派給七間教會。主對這間教會的顯現是「那眼目如火焰、腳像光明銅」(啟2:18),而主在七個燈臺之間遊走觀察,手拿七星,即七個教會的使者,主知道教會每一個人的行為。

二、主知道並稱讚教會。啟2:19,推雅推喇教會有好的地方,事奉上有勤勞、忍耐,這十分重要。

三、主的責備和懲罰。耶洗別是外邦人,帶著外邦信仰嫁給不敬畏上帝的亞哈王,並追殺以利亞先知。因聯婚的關係,這人對上帝的子民及教會有影響力。當教會因妥協與外面的力量、思想、宗教信仰聯合,上帝的使者包括教會、神學院等受誘惑行淫,在屬靈上對上帝不忠貞。而在七教會中有五種反面的人:不按上帝心意行事的惡人、自稱為猶太人卻是撒旦一會的人、服從巴蘭的先知、尼哥拉一黨異端的人及耶洗別,這些人將要受刑罰。

四、主對教會的承諾和要求。「撒但深奧之理」(啟2:24),指有些道理講得很玄妙,但這些道理是來自撒旦。聖經中最基本重要的事物是我們通過讀經能夠掌握的,與中世紀的神學家所領受的是一樣,並承受聖經寶貴救恩的應許。

五、主的勉勵及獎賞。啟2:26-28,儘使教會有很多問題,但仍會克服得勝。上帝會賜鐵杖,代表權柄、威嚴、力量,粉碎那些攻擊反對的人,令我們站立得住。另上帝會賜晨星,即天亮前、仍處黑暗時有一顆光芒的星,代表盼望,在困難中上帝為我們開路。

七教會各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今天教會要學習在跌倒的地方回轉,克服各方面的困難,像推雅推喇教會略有一點力量仍去事奉主,主就會把福音和事奉機會的大門打開,讓我們在主回來前繼續事奉主。

「主禱文三願」古學賢牧師講(2021年10月10日)

經文:「馬太福音6:9-13節」

馬丁路德說:「主禱文以稱頌、感恩及認信上帝為天父開始……這個禱告是無與倫比的。因此,它可以說是世上最莊嚴宏偉的禱告。」主耶穌說:「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 「我們」,指到上帝的衆兒女,你和我都是上帝大家庭裡的一個成員。「在天上」,表示祂是至高的上帝,掌管萬有,是創造的主,亦是審判的主,滿有權柄、公義、聖潔、真理。上帝是永活獨一真神,自有永有,從亙古到永遠,超越時間空間。

約1:12節,「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當我們接受耶穌基督的時候,我們就得到兒女的名份,成爲上帝家裏面的人。不錯,上帝是偉大無比的真神,但同時我們是佢的兒女。

「父」,約17:23節,主耶穌對上帝說:「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鮑會園牧師說:「這話如果不是主耶穌親口說的,我們絕對不夠膽這樣想!」全能、偉大的上帝竟然愛我們,如同愛主耶穌一樣!地上父親所做的未必能夠盡善盡美,但如果我們認識上帝,我們就知道天上的父親是全然美善的。主耶穌叫我們千萬不要像拜偶像的人那樣,我們不是以利益關係爲基礎,而是以家庭關係爲基礎來親近上帝。

第一個願:願人都尊的名為聖

「聖」是「與眾不同」、「分別出來」、「無與倫比」。名字不單是一個稱呼,亦代表那個人的身份,並顯示出他的特徵。當我們禱告:「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我們提醒自己,我們心裡面還有沒有偶像?我們生活上還有沒有壞習慣呢?我們應該省察自己,除去一切上帝不喜悅的事物,叫我們的生命要彰顯出上帝的聖潔。

尊上帝的名為聖,就是降服在上帝的權柄底下。為何我們好多時覺得上帝的旨意、聖經的話難以遵守?其實歸根究底,問題就是自我中心,將自己看得高過上帝。尊上帝的名為聖,就是降服在上帝的權柄底下。

尊上帝的名爲聖,基本上是上帝的命令。出20:7節,十誡裡面的第三誡是:「不可妄稱耶和華你上帝的名,因爲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爲無罪。」 弟兄姊妹,你尊甚麼爲聖呢?你最渴慕的是甚麼呢?是別人的稱讚?是成就?是愛情?是家庭?你所尊爲聖的事物就會支配你的人生,你若失去,整個人就會崩潰。我們當尊上帝的名為聖,因為上帝的確是配得的,上帝值得我們用整個生命去尊崇祂。

第二個願:願祢的國降臨

主耶穌教導我們祈求父上帝的國降臨,意味著我們祈求父上帝的王權和管治在我們中間。上帝是君王,我們是子民,所要我們的就是忠誠。

彼前 2:9節,「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信主的人不單在世上有國籍,在上帝的國度裡也有國藉,就是天國的子民。上帝是這個國度的掌權者,是我們的王,我們必須將自己的主權交給父上帝,由祂掌管我們的生命。

    腓3:20節,「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並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所有信主的人都是天國的子民,都等候著耶穌基督第二

次從天降臨,新天新地出現。「天國近了」,就是審判的日子已經臨近。我們要趕緊領人接受上帝的恩典,進入上帝的國度。 路17:20-21,耶穌說:「上帝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上帝的國就在你們心裏。」上帝的國在我們心裏,是屬靈的,並非看得見的物質。上帝並不是在物質的世界上建立祂的國度。我們的生活要表現出我們是天國的子民:謙卑服事、慷慨分享、愛仇敵,受到傷害時仍存盼望、接納同自己不一樣的人、在自己崗位上盡責等等,就如彌6:8節所說:「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求上帝幫助我們按照上帝國度的要求和價值觀來生活,上帝的權柄臨到我們身上,我們願意被上帝管理。

第三個願:「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若一個人期望上帝的旨意成就在他身上,他的人生與他身邊的人和事就會有很大的改變。當有更多基督徒體貼上帝的旨意,教會在這個社會才有感染力。「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意味著你對上帝說:「天父啊,我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得著你的喜悅!」

請想想主耶穌爲你和我所忍受的苦難。賽53:3-5節,「祂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主耶穌為愛我們的緣故,付上無比的代價。今日,為了成就上帝的旨意,你和我要付出的代價,根本無辦法與耶穌相比。

上帝的旨意可分為兩方面:

一.   對信徒整體的旨意:上帝的旨意是要我們存著無愧的良心,追求聖潔,過著榮耀上帝的生活。上帝的旨意已經清楚地記載在聖經上,我們只要切實遵行,就能叫上帝的榮耀彰顯出來。

二. 對信徒個別的旨意:很多人經常以為,如果事情進展順利,達致成功,那就是上帝的旨意。其實,我們不能用人間的成敗來衡量是否上帝的旨意,因為在失敗、挫折的過程中,我們可以不斷成長,最後達致成功。上帝著重的是我們的態度,及我們做決定的過程。上帝對你和我的旨意已很清楚地寫在聖經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習慣遵守和實踐。

林前10:31節,「你們或吃或喝,無論作甚麼,都要為榮耀上帝而行。」我們尋求上帝旨意最正確的態度,就是存著忠於上帝的心,去做我們人生每一個決定。

追求上帝的旨意實行在人間,這正是我們信仰追求的核心。弟兄姊妹,願上帝的旨意成就在每一個人身上,我們每一個家庭都尊主的名為聖,上帝的榮耀與權柄彰顯在我們教會當中。我們需要這樣祈禱,因為我們知道,唯有上帝才能改變這個世代!

「真愛的事奉」 陸幸泉牧師講,古兆如姊妹記 (2021年10月03日)

猶太人有個美麗的傳說:有兩兄弟因顧念彼此的需要,每天晚上互相從糧倉裡提取糧食小麥,夜間悄悄地運往對方的糧倉。到了第四個晚上,在運送的過程中,兩兄弟相遇,才發覺對方默默地送贈糧食,二人就為對方善待自己而感動得抱擁起來!村民們於是立亭為記,此兄弟間愛的實踐為一時佳話。

羅12:9 – 21論到愛的實踐,第9節:「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若我們親近善就能活出愛,而值得留意的是愛人不可虛假。虛假是偽裝出來的愛心,其真正想法卻可能是自私和高傲,並非為他人的好處,而是另有目的。在當時的文化背景, 希臘人習慣看劇,當中的角色會用不同的面具來演繹不同的角色,而「虛假」就如一個人戴面具去飾演善良的人,但實際上沒有真正的愛心。

真愛心的表現是第10-11節:「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裏火熱,常常服事主。」無論在甚麼事奉崗位,要心裏火熱的去愛人、愛神。有一位歌手唱得非常出色,別人妒忌就批評他,但他一概不放在心上,因為他的心對唱歌非常火熱。我們服事主也當這樣,不計較別人的批評。第12-14節提醒我們,要有盼望、喜樂和忍耐,藉著恆切的禱告,得著能力去盡情地接待客旅,甚至可以活出真愛,去祝福那逼迫我們的人。

與人相處,第15-19節說,不要以惡報惡,並要盡力與眾人和睦。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第20節提到「把炭火堆在頭上」,當代有一種殘酷的刑罰,就是將燒紅的炭火堆在罪犯的頭上。聖經教導我們不可這樣對待仇敵、懲罰他,反之,是用愛心去關懷他。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第21節:「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這是此段經文的總結,我們這樣作出真愛的事奉,就榮耀主的名。

「黎明前的黑暗」 林奕龍牧師講,洪慕冰姊妹記 (2021年09月26日)

大家有否經歷過在完全漆黑的環境裡面?漆黑是很可怕的,大家有否留意黎明前是特別漆黑的,人生裡很多時候突然間遇到艱難、挑戰,但感謝上帝,我們在主的裡面,我們一定能看到黎明,因為黎明在當中等待著我們,越漆黑黎明便越近。聖經中有一個人物,他也是面對著人生中的漆黑,完全是絕望,沒有盼望的。我們來看看這位睚魯所面對的是什麼黑暗和挑戰。

睚魯是一個管會堂的人,他是一個有身分地位的人,他要面對的是小女兒快要死了,當一個最親的人將要離世,而你沒辦法去做什麼時,那時候是很慘的。我們看看睚魯在這絕望當中、在漆黑裡怎樣得到黎明。在經文中,睚魯是存著一顆謙卑的心、來到主的面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求主是一個懇切的心。當時許多人跟隨擁擠著,當中有一位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婦人,這件事情也擾攘了一段很長時間,如果我們是睚魯的話,女兒快要死了,心中一定也很急切,繼續在這裡擾攘還不如自己回去看女兒最後一面?如果睚魯沒有一顆忍耐的心的話就得不到了。其實主耶穌不是故意拖延,祂是有目的的,為何這樣說呢?在中文聖經裡很難看得出,但在英文聖經或原文裡你便看到是這意思。「我的小女兒快要死了,求你去按手在他身上,使他痊癒,得以活了。」在這段說話裡原意是「可能得醫治 (may be healed) 」,這裡可看到睚魯的信心是未足夠的。其實主耶穌在當中是用心良苦,因為給睚魯看到那位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婦人只是摸了一下耶穌的衣裳便痊癒了,而使睚魯的信心被感動、被堅固。主並沒有在耽延,主是在同一件事情裡面成就多幾件事情,所以「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如果睚魯沒有忍耐的心自己走回家,他就得不到了。弟兄姊妹,我們有時會為一些事情祈禱,無論是身體、家庭、生活、工作,前路像等候中,似乎上帝還沒回應我們,但讓我們像睚魯一樣,我們要得到的時候,要存在著一顆忍耐的心。可能黎明前很黑暗,但當太陽照射下來那種美的景像就產生了,我們一定會見到黎明,因為有主在我們人生裡面,耶穌應許過很多、也永不掉棄、永不撇下我們。

35節說:「還說話的時候,有人從管會堂的家裡來,說:你的女兒死了,何必還勞動先生呢?」這句說話真的晴天霹靂,他還有什麼盼望呢?但耶穌說:「不要怕,只要信!」這句說話是多大的安慰,人的說話和上帝的說話是差天共地,人的說話很多時帶來絕望、情緒低落,但上帝的說話是帶來非常有盼望的,讓我們有喜悅、祈盼的心情。之後耶穌來到睚魯的家裡,看見那裡的人亂嚷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亂嚷哭泣呢?孩子不是死了,是睡著了。之後便叫那孩子起來,那孩子便立時起來了。所以我們看到的結果,當睚魯面對漆黑、沒有出路的時候,他就來就近主。所以當我們有困難的時候求主幫助我們,我們要來就近主。很多時我們遇到困難來的時候都自己嘗試去解決,如果解決不了就去祈求上帝,但我們要反過來,當遇到困難時第一件事不是靠自己的聰明智慧,不是倚靠勢力、才能,乃是倚靠上帝的靈方能成事。漆黑當中有主的同在,一切的艱難就會迎刃而解,因為主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所以弟兄姊妹讓我們更深地仰望我們的主,我們遇到艱難的時候不要失望,因為我們有主,就算你失去了一切但仍然有主,主永遠不會離開我們。主是全能、使無變有、創造天地萬物、叫死人復活、等待施恩給我們的上帝。我們的生命何等需要主,讓我們的信心得到堅固,可能在我們面前有許多的考慮,環境不會有我們想像的好,但感謝主,雖然明天不會更好,但我們在主耶穌裡面一定有更好的明天,因為主耶穌是勝過世界、勝過一切的。我們雖然經常遇到困難,但祝福最終會在前面等待我們、主亦會在前面等待我們,主就是黎明所在,求主幫助我們懷著一顆信靠主的心。雖然我們面對的環境越來越艱難,無論我們去或留,主耶穌也會與我們同在。我們在人生裡不要看劣環境,要不忘上帝作為,要相信上帝的話語,不要怕,只要信,主必加我們力量讓我們走過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