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再次啟航」 吳宗文牧師講,孫學榮弟兄記(2015年11月15日)

經文:傳道書3:1,5-6,11民數記8:23-26彼得後書1:10 

    今日世界各地均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每一個人不論是已退休、行將退休、想退休和待退休的人士,須及早運用上帝給我們的智慧安排未來。如何善用餘下光陰是值得深思的課題,這階段是一位基督徒人生經驗最豐富、學歷和工作最充分、對聖經和教會運作最熟識,在經濟和身體條件還可以的情況下,應思考服事主的方式,讓愛遺留教會和人間,若這群退休人士用得上在教會、宣教和社會上,相關的效績定必翻兩翻。

  雖然聖經沒有“退休”這詞彙,傳道書3章述及人生有不同的階段和處境,現代人未必在晚年才退休,經文的精神是工作有時,退休有時。意思是每個階段均有其獨特的貢獻、學習和付出,所以須為每一階段做好準備,把握時機去服事上帝。民數記8章記載有“退”的動詞,利未人的事奉是由二十五歲開始,到了五十歲停工退任,不再辦事,“只要在會幕裡,和他們的弟兄一同伺候,謹守所吩咐的”(26節上),經文帶出退任的觀念,但這退不是全退,已退的利未人需指導年青人,將經驗傳承。

  退休有幾種因素,傳道書12章指出有人年老時因生理變化和器官退化,體力衰退,心態上會較保守;社會、商業機構和教會均會出現退休的需要,人達到某年紀時須將工作交予第二梯隊,基督徒的身分是沒有退休;年老要及早規劃,可將餘下的日子為上帝工作,在各種事奉崗位上盡忠。

  退休的真正意義是價值、重點和角色轉移。人在不同年齡有不同的角色,退休的英文是由re 及tire兩個字組成,有重新整理輪胎的意思,可以繼續前行,若你的人生輪胎已洩氣,需重新整理以便再次行走;退休階段的貢獻是在經濟獨立、時間較自由,學歷、經驗和屬靈經歷最豐富的時候,為上帝和教會工作。   

  退休前須準備:1) 經濟準備,在沒有收入時要節儉;2) 醫療安排;3)居住安排,退休時要安排好住宿地方;4) 關係安排,退休前可能未有時間向親友傳福音和建立關係,退休後需爭取時間及把握機會;5)心態安排,需有心理準備隨時離開,在世每一天都是恩典,每事都是上帝恩賜。

  退休後人生有三個焦點:1) 活著就是基督,“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 (腓1:20-21)退休後是得榮耀和堅持的日子,不是放鬆自己,要謹守年青時的信仰,繼續作鹽作光,不要在人生最後的時段失足、跌倒,輸在終點前;2) 追求認識基督,“所以弟兄們,應當更加殷勤,使你們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你們若行這幾樣,就永不失腳。”(彼後1:10),需重新閱讀整卷聖經及閱讀先賢的屬靈書籍,更深地認識上帝;3) 把握時機服侍,“ 趁著白日,我們必須作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 (約9:4),教會有大量事工等待信徒參與,金齡人士可以發揮更大力量。立志去服事上帝、服侍人,在生命還有氣息時仍要結果子,為主燒盡。

古學賢牧師 「敬神、敬老」(2015年11月15日)

人總是有老的一天,縱使年輕時才華橫溢、心思細密、身手敏捷,到老時卻身體衰弱、行動緩慢、記憶力減退、對週遭事物有心無力。不少長者缺乏社交生活,他們不僅老病交迫,而且孤苦伶仃。學者指出,影響長者健康的重要因素,是與親友交往不足和缺乏恒常的關顧。

   「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上帝。」(利19:32)敬老是建立在敬畏上帝的基礎上。他們一生辛勞貢獻社會,理應得著欣賞和關心;若晚輩或親朋呵護照顧,會使他們感到溫暖和快樂,知道自己沒有被遺忘。你願否奉獻一顆敬老心,有計劃地持續關顧兩三位家中或教會的長者,活出敬畏上帝的人生?

「愛你不理?」 梁永善牧師講(2015年11月8日)

經文:約翰福音1:44

    耶穌叫死了四天的拉撒路復活。在這件事上,我們將焦點放在主對拉撒路病訊的回應,藉此給我們面對現今教會處境的一些啟迪。

  「主啊,祢所愛的人病了。」(約11:3下):馬大、馬利亞一家與主的關係密切──也得到主的疼愛。但出人意表,祂竟在那地多住兩天。她們定會焦急等候,最後看到拉撒路氣絕身亡。很自然會埋怨,為何主不聽她們的呼求?不早些出現,更會質疑主對她們的愛?甚或懷疑過往做在主身上的事枉費了!她們受傷了!當我們遇到逆境,會有她們兩姊妹般的心境是可以體諒、接受的。

  「乃是為上帝的榮耀」(約11:4中)主說:『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上帝的榮耀,叫上帝的兒子因此得榮耀。』」(約11:4)驚訝的答案:「為了榮耀上帝」才使人陷在困難中,我們豈不成為棋子由祂擺佈嗎?主一開始便有具體目標,是要拉撒路從死裡復活,使人知道主是彌賽亞,能勝過死亡。請不要以為我們是棋子對我們不公平。主沒有犯罪卻為我們付上生命的贖價,這是公平嗎?祂說得榮耀是甚麼事呢?是指祂的死亡,祂絕不免去十架的苦楚,同樣不能減輕祂對門徒的要求,要背十架跟隨主,要付代價,但因此我們也會得榮耀。「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12:26)所以「No pain. No gain」──「沒有痛苦,沒有收獲。」苦難、逆境若處理得好會為我們帶來榮耀與尊貴,我們所受的苦只是暫時,再沒有甚麼比一個聖徒在苦難中顯出榮耀更能吸引未信者注意,更具說服力。結果是:「那些來看馬利亞的猶太人見了耶穌所做的事,就多有信祂的」(約11:45)

  「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時嗎?」(約11:9中)耶穌刻意地延遲,知道拉撒路已死才動身,門徒指出這時候去是犯險的,耶穌回答說:「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時嗎?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致跌倒,因為看見這世上的光。」(約11:9)白天過去便是黑夜,那時才工作會更艱難,光陰很寶貴,不能浪費。主知道被釘十架的時間越來越近,祂更要把握機會,或許是有凶險,但我們願否付上呢!

  「耶穌哭了」(約11:35)主心裡很難過,奇怪嗎?主清楚知道拉撒路必定復活,為甚麼還會悲歎、憂愁?主雖然知自己能叫拉撒路復活,但祂看到週遭的人的疑惑,馬大和馬利亞傷痛,祂也難過而哭了!祂也會心痛,祂絕不會將感情抽離。你很痛,祂同樣痛,甚至比我們更痛,祂對我們的感受是敏感的。

  「主啊,他現在必是臭了」(約11:39中)拉撒路死了四天主才到,吩咐將墳前石頭挪開,馬大即時阻止,按正常情況屍體必定發臭,雖然主曾向她宣告:「你兄弟必然復活。」但此刻她的信心與行動並不相符,她阻止主將石頭挪開,但感恩及後她終順服──不太願意下順服,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神蹟。不少人最大的悲劇是得不到即時的安慰、援手,因外在環境甚惡劣下而不肯「挪去移石頭」,結果終不能經歷主的大能。祂會在適當時間帶我們出險境呢!在困難、挑戰中帶給我新的機會,讓我更經歷上帝,以致我成長。

  以色列人的歷史,從沒有一個死去四天的人能復活,他們一家也得著榮耀,不少人信了主。今天我們更要用信心──依靠上帝、仰望祂,必會更深經歷祂的奇妙帶領與能力,若懷著不信的惡心必會自絕於主。神蹟是上帝與人配合,我們能力可以承擔的我們一定要盡力作。主吩咐人挪開石碩,解開裹屍布(約11:41,44),但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卻非人可以作,故主才作。深信我們群策群力定會經歷到上帝奇妙的帶領,而這樣我們定能榮耀上帝,祂也使我們得榮耀。

「從心開始」 龐建新牧師講,霍燕冰姊妹記(2015年11月1日)

經文:箴言4:23節           

    主說: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3) 。為何要保守你心呢? 因為「心」是人的感情、意志、能力的最深處。聖經說「心」是人欲望的源頭,愛恨的中樞,心所發出的意念影響人一生的成敗。所以,聖經教導我們要每時每刻保守著自己的心,因為一生的成敗是由心發出。    

    很多的事情都是因為沒有好好保守著「心」而有深遠及嚴重的後果。沒有保守著「心」就像有污水流出污染了整個海洋一樣。新聞報導中,有年青人為了一點點的金錢,裝成情侶帶毒品過關,當場被捕,影響一生前途。最近內地政府打貪,近一百個貪腐的官員被引導回國懲治。地溝油事件滿城風雨,最後主犯落網被判二十年的有期徒刑。所以「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不要讓心流出「污水」,並要時刻竭力保守,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我們是因信稱義,不是因行為而得救。主說: 「我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的靈放在你們裹面, 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赐給你們肉心」(以西結書36:26) 。上帝給我們新的心,由以往的石心、死亡的心變成肉心,是光明、有永生的,因主賜下永恆的生命。這不是我們的功勞,是耶穌基督用重價贖回來,以致我們有永生的福份。但在死後見主面之前,人的心就像鐘擺,一方面屬地,會對人不好或會害人。另一方是面屬天的,有上帝的善良和憐憫。所以在未見主面之前,基督徒仍會受世俗的欲望、魔鬼的試探而犯罪,所以我們要保守著心,特別是我們因信稱義的心。

   我們要保守著一個怎麼樣的心呢? 主耶穌要我們學習的其中一樣功課是信靠順服。即使遇到不如意的事都要有信靠順服的心。因為每件事背後都有上帝的旨意,當下我們未必會明白,但往後總會明白。我們要信靠順服,就像小猴子抱著猴媽媽在樹上蕩來蕩去,完全信靠一樣。

   耶穌說: 「父阿,你若願意,就把這苦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22:42) 當問題出現時我們要處變不驚忠心事主,就像耶穌基督一樣,信靠順服緊握著主的愛。

   此外,我們要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主說: 「從今以後,我不在世上,他們卻在世上,我往你那裡去。聖父阿,你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約11:17) 。就像在禮賢會擴堂一事中,雖然弟兄姊妹有不同意見,但在討論中都有著合而為一的心,令擴堂得以完成。聖經說「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羅12:17) 眾人以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整個教會就有合一的心去敬拜事奉。  

   最後,眾所周知泉源對我們十分重要,如意大利便有從山上引水到山下,解決食水問題。中國南水北調,使北方人有水用。然而生命的泉源在屬靈上更為重要。生命的泉源要從弟兄姊妹的口裡傳揚,配合行為,信行合一的傳揚主的福音,使眾人得著福音的好處,但願眾弟兄姊妹都有傳福音的心志。

吳俊夫牧師「教會中不能承受的『多』!」(2015年11月8日)

批評多,欣賞卻不多!

只會做成更多的拆毀,彼此的指責,好事都變壞事!

要求多,委身卻不多!

只會做成更多的應份,彼此的推卻,事奉都變老馮!

(老馮:廣府俗語──即看為應份)

勞苦多,善用卻不多!

只會做成更多的氣餒,彼此的忽略,恩典都變敷衍!

教會中應最多的──是愛,滿有上帝的愛!

古學賢牧師「主日學老師,我們感激你!」(2015年11月1日)

每個禮拜,主日學老師獻身教導聖經真理,其中多位默默地任教了多年,很值得我們尊敬。然而,主日學老師的數目常不足夠,這是不容忽視的。我們需要更多盡心竭力地備課和教學、並以生命去實踐真理的教師。

提後二章二節說:「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這裡提到四代的傳承:第一代是使徒保羅,第二代是保羅所提攜的牧者提摩太,第三代是提摩太所栽培的忠心教師,第四代是這些教師的學生。聖經的真理要傳遞下去,我們盼望有更多弟兄姊妹積極回應這挑戰:

為上帝永恆的國度,教導祂的孩子們為基督而活!

「主心我心」 林奕龍牧師講(2015年10月25日)

經文:腓立比書2:5-8

    如何在信主之後可以活在得勝、喜樂和充滿主的同在裏面呢 ? 答案只有一個 ! 主說: 「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然而怎麼樣的心是最好的呢 ? 就是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我有一位朋友,他名叫林伯,八十歲,患有癌症。我應他兒子的邀請去探望並向他傳福音。當第二次探望時,林伯於醫院內真誠信主。信主後林伯對聖經十分追求,積極傳福音,捐獻幫忙興建教會,以主的心為心。他信主只有五年作了很多見證,就連他未信的兒子也說他父親經驗人一生最精彩的五年。

    「凡求告耶和華的,就是誠心求告祂的,耶和華便與他們相近,敬畏祂的,祂必成就他們的心願,必聽他們的呼求。」(詩124:18-20)其中「誠心」和「敬畏」尤其重要。「誠心」是指用心靈誠實去祈求。「敬畏」是指按上帝的心意而行。愛主所愛,惡主所惡,行主所行,憂主所憂。上帝就會聽他的呼求成就他的心願。上帝的話是信實的,一出就不會收回,如創世時祂說要有光便有了光,所以我們要有敬畏上帝的心。就如林伯誠心為已失業一年的女婿代求,希望他能找到工作,在大既一個月後,他的女婿就找到一份十分理想的工作。

    在上帝內沒有難成的事。林伯在購堂興建教會一事中經歷上帝的恩典,以一個不可能的價錢購入物業作為教會。上帝能成就人所不能的事。我們經常用市場學統計學去分析事情,準確度只有某個百份比,是有限的。但主卻是無限的,是全知全能的,一切好處不在主以外。

    我們要以主的心為心,因為一切的果效是由心而發。主說: 「我心裏柔和謙卑,尊貴的主降生於馬槽內,在世上受苦,手腳被釘穿死在十字架上。聖經說: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必承受地土。」然而柔和謙卑的人是怎麼樣的呢? 是會先考慮別人,有捨己的心,不只顧自己,胸襟廣闊能接納別人意見,與人關係和諧,與主關係良好,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只是塵土。

    主的心充滿愛和憐憫,主說: 「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人只會以牙還牙, 而上帝的心就充滿寬恕,主教導我們「赦免別人的過犯如同天父赦免我們的過犯。」惱怒人的就如以刀鋒對著自己,受苦的只有自己。

    主的心柔和、寬恕、有愛還有公義。主說: 「世人阿,耶和華要指示你何謂善,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公」是指公平公正,對人有平等的愛。「義」是指做對的事。行公義有可能會吃虧,但最終會得到從主而來公義的賞賜。我們的盼望不要放在有形的物質上,因為這些都是有限期的。如環境、身體將來都不會更好。身體會因年月過去而衰退,環境不會更好如伊斯蘭國殺害基督徒和教會受逼迫。雖然如此,但在主內必有更好的明天,因為主勝過世界,以主的心為心就能平安、喜樂、得勝。

    最後, 主的心是聖潔的心,「聖潔」是分別出來的意思。就像金礦內有黃金成份,我們就像黃金分別出來一樣。所以我們要入世而超世,不要隨波逐流,要認識神的心意。祝福就在前頭,我們不要將眼目放在世上,要以主的心為心,靠主而活。

吳俊夫牧師「『主禱文』──不是用來背的!」(2015年10月25日)

我們在天上的父──父既尊榮的在天,每天又有否嚮往祂真實的同在?

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不單是別人,更是是自己願在生活中分別為聖!

願祢的國降臨──我們真愛祂的國,多於為自己所建立的一切?

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讓我們別忘在世任務是遵行祢的命令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每天渴慕生命的糧過於物質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學習計算祢的恩過於別人的惡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提醒我們別再自找麻煩、自掘墳墓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祢的──唯看見祢的榮耀,才認清自我的渺少

直到永遠,阿們──願每次所說的阿們,都是由心真誠而出的回應!──阿們!

「你願意享受休息嗎?」 古學賢牧師講(2015年10月18日)

經文:出二十8-9,詩四十六10

香港人經常承受精神壓力,那種疲累,有時候是心靈比肉體更甚。

一、為甚麼有些基督徒享受不到安息?

    有一個故事說:撒但對牠的手下說:「基督徒若果愛慕靠近耶穌,我們就失   去權勢了!」於是設計叫他們忙碌、失去方向,就如使他們胡亂地花錢、因花錢而不停地借錢、被各種娛樂佔據了內心;使學生們單顧著做兼職、談戀愛、上網、參與社會運動;用異性朋友的出現使各夫妻關係變得慘淡;使他們犧牲自己的家庭、健康,只為滿足自己!

    事實上,就算沒有撒但的詭計,我們的心都被很多事物吸引住,疲於奔命,沒辦法安靜下來。沒有時間敬拜神、沒有時間關心弟兄姊妹或陪伴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更沒有時間傳福音或關心人了。詩人說:「主啊,你創造了我們。除非我們在祢裡面找到安息,否則,我們的心靈無法得到滿足。」我們絕對不會因有學位、有工作、有錢、有樓、有家庭,就能使心靈得安息的。

    你是否渴望在耶穌裡可以重新得力?你相信即使世界動盪,上帝仍然記得你嗎?神仍然坐著為王嗎?。(詩四十六10)「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二、上帝為甚麼吩咐我們休息?

    「十誡」中的前四條誡命是要我們在(1)人生取向上尊重神 (不可有別的神)、在(2)思想上尊重神 (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在(3)言語上尊重神 (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在(4)時間的運用和生活作息上尊重神 (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申五12-15摩西覆述十誡時進一步指出,因為以色列人的祖宗在埃及四百年,從來沒有一日休息過,他們不被當作人,而是奴隸,所以他們要回復上帝照著自己形像所創造的人性。上帝說六日要工作,第七日要安息,因為人的身體和心靈都是上帝所創造的,上帝同時亦都設計了人身體和心靈運作的原則。勞碌工作要適當的休息調節,所以我們要「遵照祂的指示作息」。

    在音樂裡,休止符是音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每周繁忙的人生交響樂裡,給自己一個休止符,才是更美的人生。

三、怎樣享受休息?

    很多人認為休息是一件奢侈的事。但休息是上帝所重視的,我們「要竭力進入那安息(make every effort to enter that rest)」(來4:11),意思就是要求我們排除萬難親近主,用盡一切力量朝見上帝。連上帝都在六天創造世界之後休息,你為甚麼不也試試呢?

    賽三十15很清楚告訴我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但我們卻往往忽略這重新得力的秘訣。每七天便有一天停止工作,身體得到足夠休息後,會感到精神振奮。上帝命令我們守安息日,祂要我們知道,原來毋須「賠上性命」去工作,我們存在的價值依然可以得到肯定,因為生命的價值是創造主所賦予的!聖經告訴我們,一個愛慕親近上帝的人,已經是上帝的寶貝兒女。

    現在,我們是自動的回應上帝的愛而來親近上帝,不是勉強,是心甘情願的,是因為我們知道耶穌基督怎樣愛我們,捨身流血,為了叫我們可以親近神。只有這樣,我們的靈魂才能甦醒。

    除了敬拜之外,可以和弟兄姊妹放開懷抱,參與輕鬆的活動;又可以和弟兄姊妹額外多些感恩、禱告和祈求,享受神的同在。你就會發現你恢復了活力,接著的一星期更有能力工作,貢獻自己給社會,為主作見證!

「人生的『三個祈願』」 張吉成牧師講,鍾麗詩姊妹記(2015年10月11日)

經文:「詩篇90篇」                   

   一)願您的人生活得充充實實:詩九十12:「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人生苦短,摩西所求的第一件事就是「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智慧的心就是「敬

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九10)

  人如果不敬畏上帝,就如一張支票上面有許多個「0」,但最前面卻沒有「1」

一樣,都是空的,沒有價值的。數算是一種認真的態度,好像守財奴在數算

自己所賺每一分錢一般。為什麼要數算自己的日子呢?1) 好好規劃自己有限

的人生。2) 多作有永恆價值的事。3) 知道人的渺小有限,好謹慎度日。4) 最

重要的是得著智慧的心,去敬畏上帝,沒有人曾量度過上帝憤怒的程度及威力,以致忽略了人生短暫與罪的密切關係。重要的是應該知道人生也有崖,

要好好的數算自己的日子,別像愚頑人,忘記了有一天必歸回塵土,要向上

帝交帳。因為來九27:「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傳

十二1:「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

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傳十二14:「因為人所做

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上帝都必審問。」          

   二)願您的人生活得歡歡喜喜:詩九十14:「求你使我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

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詩人祈求上帝:「請用你永不止息的慈愛滿

足我們,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即使發生任何事,我們都毋須恐懼

死亡。因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詩六三3),比死亡更堅強(歌八6)

  摩西祈求飽得永不止息的慈愛。他祈求上帝對我們終生之愛不是遲遲得到,  而是早早得到;不是光要得到,還要飽飽得到;不是一次得到,還要不斷地

得到;不是半生半世,而是一生一世。2001年911事件中那些死難者,若他們早知會如此死亡的話,必定早早求告主名,以致可以得永生。摩西就勸我們要趁早歸向上帝。這樣一生一世才能飽受上帝永不止息的慈愛,過喜樂的人生,因我們不知明日將如何,也不知死亡何時臨到。(雅四13-16)

  三)願您的人生活得精精彩彩:九十17a:「願主我們上帝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榮美」有「恩祐」的意思。上帝所作的事皆盡善盡美,讓上帝在我

們身上所施行的救恩,都在彰顯上帝的榮美和恩祐。耶穌作工遇到挫折時也

說:「父啊,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太十一26)彼前二9:「惟

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

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弟兄姊妹們!不論我們人生境遇如何,都叫我們照常彰顯上帝的榮美。不要

被苦難給嚇壞了,打跨了,甚至放棄了。我們人生最大的見證在乎彰顯上帝的作為,傳揚祂的作為和祂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