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學賢牧師-「復康之路」(2019年10月27日)

上週在醫院認識了兩位病友,他們是心導管手術後再遭冠心病襲擊,不能再受心導管(通波仔)治療,而須用開胸手術。之後他們才遵守醫生的指示來做物理治療。想到自己在7月及9月先後兩次接受心導管手術,蒙眾兄姊關懷代禱,手術順利完成。初出院時,我仍間歇地感覺到左上胸有疼痛。手術前戴師母叮囑我跟隨醫院的復康治療:堅持定時服藥、吃均衡的健康食物、每週兩次返醫院做物理治療,及每天自己在家做運動超過三十分鐘。我也常禱告把自己交託天父,求祂憐憫醫治。感謝天父,個半月後的今天,左上胸的疼痛已經得到紓緩。

提前4:8節「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醫生知道心臟病患者復發的機會非常高,所以提醒我們要按指示服藥、做適合的運動、均衡健康飲食及保持心境開朗。那麼,聖經又怎樣教導我們操練心靈呢?聖經教導我們要遵行上帝的話、順服聖靈的引導、與弟兄姊妹互相守望、存感恩的心見證主、敬虔度日……我們持之以恆,今生必得豐盛的生命,並在永恆裡得上帝的賞賜。

鄭淑儀姑娘-「嚴以律己,寬以待人」(2019年10月20日)

通常人都會犯這樣的錯誤-「嚴以待人,寬以律己」-只看到別人的過失,就算只是個小差錯,也能說得有如滔天大罪;而對於自己的過錯,總是能掩飾就掩飾,盡量當作沒看到。其實這句話應該這樣講才對-「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對自己要嚴苛,對待別人要寬恕與包容。

聖經上所說:「責人之心先責己」「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樑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太七:3-4)人若是用體諒的態度去待人,多顧及到別人的立場,這不是人生中的一種學習嗎?讓我們常用此經節考核自己的行為,也願每位主内弟兄姊妹,都以這標準來嚴責自己,而非論斷別人。

彭偉業傳道-「自我修復」(2019年10月13日)

最近我在青年人團契群組內分享了一則信息,是關於一位因肝衰竭徘徊死亡邊緣的二十歲少女,當所有的醫護團隊都覺得已經束手無策、家人也開始準備她的身後事之際,該少女的肝功能竟自我修復,暫毋須換肝,現在她已經出院回家休養。醫生指過去 10 年不曾見過此類罕見個案,更形容是「好大好大的奇 蹟 !」
在人看來不可能的事,但在上帝的工作裡凡事都有可能,只要那是上帝的心意。

保羅說:「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上帝叫他生長」(林前三6 )。當團契關係出現問題時,我們要繼續以愛和真理互相連結,上帝必定會賜能力給團契作「自我修復」,並且繼續生長。教會內可能有弟兄姊妹因社會問題持不同意見而影響了關係,但只要我們繼續努力尋求聖經真理,用愛、聆聽和包容不同的意見,深信上帝必讓我們的關係能「自我修復」。同樣地我們也要為香港的困局祈禱,相信上帝奇妙的大能,懷著盼望祂必定讓香港「自我修復」 。

「出末世潮流而不染」鍾志明牧師講,林日麗姊妹記 ( 2019年10月06日)

推雅推喇是沿著萊加士河的轉運口,有很多貿易協會。它是個易攻難守的地方,沒有天然險境保護,在羅馬和希臘歷史上曾遭到多次轉手。推雅推喇重視商業多於宗教活動,沒有正式的宗教中心,沒有強逼的敬拜活動,沒有拜羅馬皇帝該撒的地方,但有拜太陽神。

啟2:18「你要寫信給推雅推喇教會的使者,說:那眼目如火焰、腳像光明銅的上帝之子說」,主耶穌介紹自己就是人所相信的上帝,世界上有永生的上帝,人心有永恆的概念。傳道書3:11 上「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今天所做的事是短暫的,會過去的,並進入另一個時間空間。但以理書10:6「他身體如水蒼玉,面貌如閃電,眼目如火把,手和腳如光明的銅,說話的聲音如大眾的聲音。」上帝的聲音勝過大眾的聲音,帶出信中的內容。

啟示錄七間教會的信是一封信的七個方面:給以弗所的信像情書,說過去的愛;士每拿的是家書,關於在患難中上帝對我們的愛;別迦摩的是詔書,講我們不順服時上帝呼召我們有堅守敬畏祂的心;撒狄的是警告信,講不遵從上帝的話而行會導致死亡;非拉鐵非的是同盟書,說現在的愛;老底嘉的是最後通牒,說將來的愛。推雅推喇的是說明書,讓人按上帝的話而行,上帝保證會照顧他們,但教會若不跟從祂的話,保證便無效。七間教會都有看整封書信,不只看屬於自己的部份。

1. 奮力向前的生命
啟2:19,上帝肯定推雅推喇的愛心與行為、信心與忍耐及勤勞。我們在信仰上是否勤奮?基督徒的生命很軟弱,原因是懶惰和推卸責任,但上帝讚賞推雅推喇很勤力。信心與忍耐指一種好的張力,上帝要用的人像有用的弓,祂不用的人就像不能拉開的弓,一拉便斷。拉弓時會有張力,適當的時候上帝把箭射出,
我們要為上帝在世上做正確的工作。愛心與行為方面,施比受更為有福,這些質素在商業社會中可行嗎?「在埋堆主義」中作基督徒容易嗎?

2. 蒙上帝監察的生命
雖然上帝讚賞推雅推喇教會,但仍會監察他們。約伯記7:17-20 提到原來上帝在監察我們,監察我們是因祂對我們的愛,如父母對兒女的愛。上帝巡視我們的生命會留意甚麼?祂不只看我們的外在,也看我們的生命。「眾善中的一點惡,眾惡中的一點善」,推雅推喇教會的一點惡是容讓一個自稱先知的婦人耶洗別引誘他們做不應該的事,主要是不敬拜上帝。列王紀上記載耶洗別帶領以色列人走歪路,從此不敬拜神。有些解經家認為耶洗別是7 至16 世紀的教會,不再敬拜上帝,或教會有一股勢力是拜巴力,因認為巴力能帶來豐收,讓他們吃喝玩樂。

3. 勝過世界的生命
提摩太後書3:1-7 提及末世的指標,如自我主義、物質主義、性放縱主義、反權威傳統主義、恐怖主義和外表主義,對基督徒而言最危險的是外表主義。聖經教導我們要有以基督為中心的人生觀、先求上帝的國、有聖潔的品性、順服真理、愛人如己和有屬靈的實質。我們要問自己是否有維持屬主的心靈、預備作蒙主重用的生命和維持信仰純正?在這時代,我們常以人本主義取代上帝為本的信仰。敬畏、敬拜和敬重上帝是我們要做的事,要努力把持,在末世時間將屬靈實質放在生命中敬拜上帝,勝過各種試探。

古學賢牧師-「我們喪命,你不顧嗎?」(2019年10月06日)

最近到一間福音機構聽講座,講員說她最近接觸到大量受助者,他們在情緒上受到嚴重的困擾。她建議我們多方面關懷弟兄姊妹情緒方面的需要。醫學界研究發現,若果長期有憤怒、悲傷、焦慮、痛苦或不安等情緒,的確會令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

昔日主耶穌和門徒有一次在怒海中上下翻騰,門徒在恐慌、徬徨、絕望之下,他們對主說:「我們喪命,你不顧嗎?」門徒覺得主耶穌漠不關心,竟然在這麼大的風浪中仍然睡覺,甚麼也不理!沒想到主耶穌一起來,只用一句話就平靜了風浪。(可 4:35-41 節)

有些時候我們覺得主耶穌睡著了,須知祂是全知全能的上帝,祂掌管無邊的宇宙 (來 1: 3 節 ),也細察最小的心靈。儘管環境怎樣惡劣,主耶穌一直在我們的船中。我們不曉得祂何時使風浪平靜,祂並非按我們的時間表行事,祂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只要有主同在,我們必會安然到達彼岸。

「強人是我」司徒永富博士講,吳家通弟兄記 ( 2019年9月29日)

每個人都需要站在對的位置,然而我自己也不是在求學階段中佔據榜首,只是心態上放自己在正確的位置便能成功。很多人也聽過雪球滾動的原理,雪球在適當的位置愈滾愈大,就能加速雪球邁向目標,但一定要把雪球放置在雪地才能滾動,在地毯上是無法滾動的。

有兩場很著名的戰爭,一是主前二千多年大衛打敗歌利亞,二是主前一千多年羅馬人與迦太基人的戰爭。後者的戰爭中羅馬人用了十六年才打敗迦太基人,那時迦太基人擅長使用水軍作戰,羅馬人則擅於步兵。假若在戰場行軍上進入一個場景對自己不利就容易被敵人打敗,故此羅馬人害怕與迦太基人打水戰。那時戰役中羅馬人兵力和戰場都較為弱,危急關頭之際下羅馬首領發明烏鴉吊,將船上放置一條可延伸的橋並能有一百八十度調較,讓自己的兵隊在水上如同陸地一樣,靠著橋的優勢一下子跑到對方的陣中殺敵。從這場戰役中便知道一個道理,龜兔賽跑中龜是可以贏的,形成對自己有利的持久戰就能戰勝免子。

大衛對戰歌利亞可嘗不是以弱贏強呢?從聖經看見非利士人是外邦人,他們經常襲擊以色列人。不過這是上帝的做法,衪是以非利士人來教訓以色列人做錯的惡事(包括土13:1,撒上4:1記載)。後來非利士人提議與掃羅軍隊以單對單派出戰士對戰解決膠著問題,這樣也是減少傷亡雙方也可證明孰强孰弱的好辦法。以色列人不敢由掃羅出戰對抗歌利亞,同時大衛應其父親耶西的要求,將飯菜運載到戰場上供三位兄弟和千夫長進食,三個兄弟反倒斥責大衛應該回去牧羊。大衛聽聞可被征戰就對掃羅說,自己有能力守護羊群,不受獅子和熊的襲擊,並能從牠們口中搶回了羊來證明自己可迎戰,那時掃羅想勸退大衛卻未能成功。

大衛沒有任何作戰的經驗,敵方非常憤怒為何由一位乳臭未乾的少年出來迎戰。另外,大衛清楚自己的強項和弱項,所以不穿上掃羅的戰衣,又從溪水中取出五顆石子,取出了機弦和一根杖便走出戰場去了。歌利亞輕敵看不起機弦,只看著那根杖以為是武器,旁邊站著一人為他拿著盾牌。最終拉扯機弦把石子彈出正中歌利亞的頭部便倒下來了。要知道每個人都有上帝的祝福,衪創造的沒有完全只有弱項的人。每個人有獨特之處,正如你的手指膜可以過關,你的臉型可以做臉部辨識。大衛有特別的屬靈眼光,知道自己需要的裝備是什麼,從而創造一個最合適的狀態對抗歌利亞。大衛亦無需討好每一個人的想法,不會因別人的冷言冷語而打擊到自己的信心,有著無比的信心與上帝同行便能從爭戰中看到異象,最終看見獲勝的曙光,大衛就是一位強人,今天的你們也可以做到,阿們。

鄭淑儀姑娘-「愛與恕」(2019年9月29日)

近這幾個月香港發生了很多事情,心仍是痛和傷,同樣明白各人的想法也是相同。在同一的天空下生活,似失卻從前的…….

愛與恕是一個相對應的詞語,您愛您就著緊和重視,同樣突破憎恨需要寬恕,寬恕需要愛,所以愛與恕是緊緊相扣,基督教所強調(agape)的愛。這種愛是無論別人怎樣對你,攻擊你,傷害你,你仍能寬恕。說來容易,做起來卻是艱難。然而,實踐這愛與恕的功課我們必需依靠上帝的幫助。

今天,您們對愛與恕願意多行一步嗎? 面對現在的光景心情如何? 有需要與牧者談談和一起禱告嗎? 我們隨時歡迎您們的邀約,在這艱難的世代中,孤軍一人不如眾志成城,大家同心共商共禱,在主內彼此互助互勉。

「和平是福」彭偉業傳道講 ( 2019年9月22日)

一般人認為「和平」是平靜安穩,一種不受干擾,寧靜的狀態,這「和平」是針對外因素的。但聖經裡面所指的「和平」是指身體、精神、情緒和靈性上完整無缺的狀態,是一種和諧完美的生命,聖經的「和平」是指一個人內在心靈的質素,就算在外面的世界是如何紛亂、爭鬥,人依然可以以「和平」的心去面對。登山寶訓八福代表了信徒行為的指引,幫助我們如何堅持信仰,讓心靈達致「和平」的狀態。

 

  1. 「和平」是來自對最終救贖的盼望

第一福,太五3,「虛心」是指「心靈貧窮」。心靈貧窮的人知道沒有任何東西是自己所能夠擁有的,只能夠依靠上帝,耶穌卻應許心靈貧窮的人可以享受天國的榮耀。第二福,太五4,「哀慟的人」即是「哀傷的人」,為到人世間的苦況而哀傷,「哀慟」是不希求世界所追求的繁榮富貴,拒絕與世界的罪妥協,卻為世界的罪而哀傷。耶穌應許哀傷的人,必定得到安慰。第三福,太五5,「溫柔的人」面對逼迫卻放棄自己的一切權利,將一切的權利都交給上帝,耶穌卻應許溫柔的人必然承受地土。耶穌重視我們的心靈品格,當我們放棄一切跟隨耶穌以致心靈貧乏,為世間的罪而哀傷,被世界壓迫卻依然溫柔的時候,我們的心靈卻可以「和平」,內心有無比的平安,因為天國是屬於我們的,這也是基督徒應有的心理質素。

 

  1. 「和平」是來自對上帝的渴慕

第四福,太五6,「飢渴慕義」是指對「得稱為義」的渴求,我們能夠在上帝面前,信靠主耶穌而悔罪,渴求上帝拯救的恩典,追求聖潔生活,順服上帝旨意,以致上帝看我們有罪為無罪,我們因為上帝祝福的應許而飽足。第六福,太五8,「清心的人」是內心純潔的人,將心完全交給耶穌,讓耶穌單獨管理自己,必然將要見到上帝。渴慕上帝的聖潔,遠離罪惡,順服上帝旨意的人,與那些心靈純潔、專心仰望上帝的人,必然是內心「和平」的人。對他們來說,任何的事物沒有比上帝更重要,若然遇到一些環境變得困難混亂,他們不會自亂腳步,因為他們的心只專注在耶穌,讓祂一步一步地帶自己去走。

 

  1. 「和平」是來自人與人之間的正確關係

第五福,太五7,「憐憫的人」是具備了上帝憐憫罪人的心的人,能夠寬恕罪人,原諒得罪自己的人,並且能夠恩待弱小、受患難和貧困的人。耶穌應許施憐憫的人,上帝定必照樣向他們施憐憫。第七福,太五9,「使人和睦的人」是能夠在人與人之間締造和好關係,締造和平的人,不以惡還惡,反以善勝過惡,在世界的仇恨中建立和平。使人和睦的人願意與主同背起十字架,所以被稱為上帝的兒子。第八福,太五10,「為義受逼迫的人」是為要遵行基督的教導而受世界壓迫的人。耶穌應許天國是屬於能夠堅守上帝的義,與罪一刀兩斷的人。「和平」來自「憐恤」及「使人和睦」的心思,與犯罪的弟兄重建關係。「和平」也來自「為義受逼迫」,基督徒是會願意放棄一切仇恨,以「和平」去面對來自世界所有的迫害。

香港近期的環境,令不少人情緒被牽動、不安,失去盼望,但如果我們能夠細心思想耶穌基督的八福,八個天國子民的生命質素,我們就會發覺整個八福,都涉及「和平」。用「虛心」、「哀慟」、「溫柔」的心懷去擁抱最終救贖的盼望,用「飢渴慕義」、「清心」的意志去單單親近上帝,用「憐憫人」、「使人和睦」、「為義受逼迫」的見證去溶化世上所有的仇恨、暴力。在世上建立和平的國度,就如天國那樣。所以八福就是和平,「和平是福」。

思想耶穌基督的八福,八個天國子民的生命質素,我們就會發覺整個八福,都涉及「和平」。用「虛心」、「哀慟」、「溫柔」的心懷去擁抱最終救贖的盼望,用「飢渴慕義」、「清心」的意志去單單親近上帝,用「憐憫人」、「使人和睦」、「為義受逼迫」的見證去溶化世上所有的仇恨、暴力。在世上建立和平的國度,就如天國那樣。所以八福就是和平,「和平是福」。

彭偉業傳道-「和平的國度」(2019年9月22日)

候活士(Stanley Hauerwas)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神學家之一,他的著作《和平的國度》影響了全球的神學界。他反對暴力,認為暴力是人類缺乏安全感的反射,暴力使人心生怨恨、觸發報復和產生更多的暴力。暴力會令人上癮,使人以為自己能夠成功地控制別人,當成功控制了就愈享受控制,當失敗了卻變本加厲地去控制,所以暴力是自我實現的惡性循環。

候活士認為暴力搞亂了人與人、人與世界、人與造物主的關係,以為自己是自己的主,甚至是世界的主,並不預留空間讓上帝工作,更不認識上帝是創造、掌管世界的主,而我們只不過是受造物。人的生命是來自上帝、屬於上帝,然而流人血者是潛越、侵犯上帝的主權(參創九6)。因此,這神學思想也引導我們以「非暴力」的原則面對一切的爭端,在世界上建立和平的國度,就如天國那樣。

「勝過世界(苦難)的信心」黃庭得牧師講,鍾麗詩姊妹記 ( 2019年9月15日)

「因為凡從(父)上帝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過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勝過世界的是誰呢?不就是那信耶穌是上帝兒子的嗎?」

「信」之意義:

定義:「信」是對真實(可靠)的對象之回應

動詞:相信(接受)、信靠

名詞:信心(感受)、信心(意志行動)

          信實(對象)、信實(品格)

          信仰(內容)、信仰(真道)

形容詞:忠心(信實)、可靠(信實)

例子:相信魔鬼的存在,卻不信靠牠,因牠不是信實可靠的(約一5:4-5)

認信(寫信仰宣言)

我相信三一上帝:聖父、聖子、聖靈是全知全能的,故此我相信三一真神是創造宇宙萬物、超越時間空間的創造主、造物主、獨一的、信實的主。

我相信三一上帝有絕對的主權和權能,因祂的預知預定,祂揀選了我和我一家。我相信我的責任是要用生命榮耀上帝、見證上帝、並以上帝為樂。

我相信三一上帝愛我,我信靠祂的話語與應許,故此我用信心回應。我願祂作我的頭(由祂作主)。我要相信(信任)接受和順服上帝的主權、並祂的旨意和引導。

我相信父上帝照祂的形象樣式造我(們),主耶穌要拯救我、重生我、賜我豐盛的生命。聖靈要責備我、安慰我、引導我、充滿我(愛與力量),將喜樂平安賜給我。

我信靠父神的應許:父上帝愛黃庭得,甚至將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賜給黃庭得,叫黃庭得相信接受主耶穌基督作救主和生命的主,信靠主的應許成為上帝的兒女,信靠聖靈的引導,被聖靈充滿成為上帝成熟的兒女,叫黃庭得不至滅亡,反得永生,與所愛的上帝永永遠遠同在,阿們!   

真正得勝世界的是主耶穌,我們是從上帝生的,上帝的兒女必定可以靠主耶穌的恩典和真理勝過世界。有系統的讀,記上帝的話語與應許,寫下你的信仰宣言。

緊記:越認識你所信靠的對象就越有信心,要禱告直到你有信心的感受

信靠的人生:

「信靠」父上帝與祂的應許

「信靠」主耶穌的救恩,成為上帝的兒女

「信靠」聖靈的引導與感動,成為上帝成熟的兒女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因為到上帝面前來的人必須(相)信有上帝,且信(靠)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來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