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的人生」古學賢牧師講( 2019年9月8日)
詩篇八十四篇是一首以色列人往耶路撒冷朝聖的詩歌,作者是可拉的後裔。第一段(1-4 節)和第三段(9-12 節)首尾呼應,描寫詩人對聖殿的渴慕,第二段(5-8節)是全篇的中心,描寫以色列人朝聖之旅。
一、羨慕渴想上帝的院宇(1-4,9-12 節)
第1-2 節,對於能在聖殿居住,詩人感到非常興奮,整個人向永生上帝歡呼。
渴慕上帝是很重要的,只有上帝能滿足我們心靈的需要,因為祂是最良善、最尊貴、最完美和滿有大能的。追求上帝不是抽象的,如約壹4:20 節所說,如果不愛看得見的弟兄,就不能愛看不見的上帝。第3-4 節,麻雀是一種常見的小鳥,牠們生活的範圍只有兩三公里。燕子卻是候鳥,居無定所,飛行範圍可達一千公里。麻雀、燕子這兩種極不相同的雀鳥都可在聖殿裡建立家室,好比世上無論弱勢強勢、富有貧窮,你和我都在上帝的家裡找到安樂窩。
第9-12 節,詩人為君王祈禱,因為他知道上帝是盾牌,是大能的保護者,不
單只麻雀和燕子,即使是皇帝,每一個人都需要上帝的保護,大家都渴望親近衪。詩人也提到惡人,就是行事乖僻、悖逆上帝的人。住在惡人的帳柵,表示認同惡人的生活方式。詩人覺得住在上帝的聖殿裏一日,比在其他地方居住千日更好;他情願在上帝的聖殿守門口,也不採取惡人一般的生活方式。詩人讚美上帝是日頭,是盾牌,在黑暗和危險中,祂光照和保護他們。詩人體會上帝的信實,衪賜各樣好處、恩惠和榮耀給倚靠祂的人。
二、走往錫安大道(5-8 節)
在這一段詩人描寫他與其他朝聖者走上錫安大道,前往聖殿朝見上帝。第5-7節,流淚谷是朝聖必經之路,是乾旱無水之地。在秋天之前,整個巴勒斯坦處於最炎熱的季節,非常乾燥。秋雨來臨就可以降溫,並滋潤整個山谷,農夫才可以落種。走過流淚谷,後半段旅程更加難走,但路上不斷有其他人加入朝聖行列,因此加強了朝聖者的鬥志。他們在旅途中一齊祈禱、唱詩歌,彼此關顧扶持,是非常開心與難忘的旅程。
朝見上帝是一生的操練,是每一日的選擇:選擇不過惡人的生活、選擇倚靠上帝、選擇只有上帝才能賜下的恩惠和榮耀、選擇遵行主的道……盼望我們一齊預備好自己的生命,成為一個真正的朝聖者。今天我們不用放大假才去朝聖,因為我們每個主日可以返教會朝見上帝。朝聖要拋開生活中一切繁瑣的事和內心的掛慮。我們的人生是否大部分投資在房屋和物質上呢?不要忘記人生中有好多比物質和享樂更重要、更寶貴的事。約17:15-16 節,當日耶穌為門徒禱告,不求上帝使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上帝保守他們不屬這個世界。我們是上帝的兒女,我們的家鄉不是這個看得見的世界,我們的滿足不在乎我們手所掌握的財富,我們不要被日常的生活矇閉了我們的眼光。
朝聖之旅精采的地方,就是要受苦。然而只要你的目標是要去朝見上帝,祂就會一路與你和行。朝聖者最大的得益,是因與上帝親近而生命得以轉化。我們朝見上帝就像與家人團聚一樣,是非常快樂的事,正如詩122:1 節所說:「人對我說:『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我就歡喜。」
鄭淑儀姑娘-「九月天」(2019年9月8日)
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詩是我非常熟識的,那年爸媽把我帶到加拿大的地方,留下我寄居於六姐的家,我客居他鄉,每逢佳節,家家戶戶歡樂團聚,自然倍感冷清寂寞,思親之情更甚於平日。遙想這已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今天爸媽已辭逝,各兄姊多遷居加拿大,節日已經很小聚首,因而感到無限惆悵,亦有無限的思念和感慨。除此也牽掛兄姊們許多仍未認識耶穌基督,為此我常為他們禱告天上的父上帝,希望能早日全家歸主,如果您們也和我有同樣的盼望,我們要持之以恆,為未信家人禱告,等待上主的佳音;我們同心許願祈求上帝幫助。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董馮秀瑛師母講,宗易明弟兄記 ( 2019年9月1日)
教會注重兒童主日學是很重要,這個題目不只是針對家長和主日學老師,而是所有人,因為教會全體應該全民皆兵,把「耶穌愛你」的訊息傳給下一代。
我們是一起去營造安全的環境,讓小孩子、青少年能夠深深體會耶穌的愛,在困難時倚靠上帝的帶領,走在正道上。能夠懂得如何選擇,經歷平安喜樂,同時亦能發揮自己潛能,享受人生,相信這樣的孩子即使不需要賺很多錢,父母也會感到安慰。
面對人生交叉點,如何選擇?有一名運動員叫李愛鋭 ,他是英國的跑手,擅長 100 米短跑,他即將迎接 1924 奧運會的 100 米賽跑總決賽,然而決賽時間是在主日崇拜,是敬拜神的時間。如果是你,你會如何選擇呢?如果你是他的父母,你又會如何提議他呢?李愛 鋭 最後放棄了 100 米賽跑,改跑 400 米賽跑,並不是他擅長的,然後他的決定換來了教練和隊員的不明白和不理解。的確,當你背負著國家民眾的期望,仍堅持信仰,是不簡單的,靠自己的意志是很困難,靠從上帝而來的信心,卻是可以。
箴言22:6 節是重視宗教教育的常常引用的金句。教導人智慧,人有智慧,便可得真正的財富,甚麼是真正的財富呢?第一,耶和華是我的產業,神賜我們平安,與我們有非常緊密的關係,這 是主日學要傳遞的訊息;第二,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以我們要好好管理我們的下一代;第三,是物質的產業,例如物業、事業、錢財等等。總括來說箴言 22 章是要好好管理我們的財富。
「教養」在希伯來文有三個意思。第一,劃定界限,為小孩子制定規範,實施你的家規,目的不是要限制他,而是要保護他;第二,奉獻、呈獻給神,分別為聖,為了達到更好教養兒女,為人父母者必須先將自己獻給神,將兒女和家庭生活獻給神,這表示父母立志在行為生活上,都遵守神的教導,以身作則,作兒女的榜樣;第三,管教、訓練、督責,不是照著自己的意思去管教, 而是照著神的意思去管教,要用神的話語,聖經的真理去管教。最後,父母必須重視與兒女的關係,若然本身有良好的關係,兒女會順服;若父母與兒女的關係惡劣,再多的管教,換來的只會是叛逆。
單憑父母自身的力量,是不足的,因為信仰之長闊高深,非父母之口所能涵蓋。既然教會有主日學,有弟兄姊妹,何不帶領兒女到主日學中,一同學習,一同成長呢?讓孩子與上帝建立關係,讓他們走當行的道,到老也不會偏離。
彭偉業傳道-「教會是教導」(2019年9月1日)
箴言22:6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 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這段經文提醒了我們教會一項重要的責任,就是對我們的孩童教導聖經的真理,使他們從小就有上帝的話語放在他們的心裡,以聖經的道理實踐出他們的人生。然而,教會的教導責任,從來不只是專為孩童,更加是為了全會眾,無論是孩童至老人家,教會都有責任不斷地教導聖經真理,讓會眾更深入地明白真道,一同學習跟隨基督。
「教導」( edification),其希臘文的字根有「建立」、「住所」的意思,所以神學家歐斯孟 (Richard Osmer) 解釋「教導」為「建立基督的群體作為上帝的靈之居所」,教會其實 就是一群依靠「教導」來建立的基督徒群體。我們平時回教會崇拜、團契聚會,並不應只是為了與朋友相聚,而聚會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在聚會中被教導,以致基督的群體得以適當地建立,更跟從基督。所以,曾經有位神學院教授形容教會就是「教導」,不知這說話有沒有改變我們對教會的觀念呢?
「加減乘除的生命學習 」鄭淑儀姑娘講 (2019年8月25日)
經文:「路加福音 10:38-42 節 」
加減乘除,是小學生最基本的數學基礎。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也必須學習屬靈的「加減乘除」,才能活出美好的生活。
《 路加福音十章38-42節 》耶穌到馬大和馬利亞家的事件中給我們的學習。
(1)加:生命加上上帝的同在
耶穌稱讚馬利亞是有福氣,因為她在聽祂的道。馬利亞選擇最好的這一件是不可缺少的。她了解優先順序的重要,她知道生命的第一位,有主的 同在。 例:平靜風浪馬可福音四章35至41節,有主在我船上,我們就根本沒有懼怕、疑惑,因為有主的 同在。
(2)減:減去自我中心的思想
馬大是一個好客的女主人,她什麼都會,什麼都做,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中; 馬大忙亂之後,已經忘記自己的角色,原本喜樂平安的心靈去服事,因煩亂而消失,馬大竟命令耶穌叫馬利亞來幫忙。馬大忽略主耶穌的教導,因此生命心靈就失去平衡、平靜、平安。當我們驕傲自大時,就不能看清楚什麼是主要,什麼是次要,所以必須減去心中的自我驕寵,縱然我們多有成就,在上帝眼中我們也是不外如是,好好檢視囂張跋扈的態度。
例:
「WWJD」代表「What Would Jesus Do?」,意思是「耶穌會怎麼做?」。代表基督徒的生活基本原則,好像一個「道德的指南針」,在他們每一天的實際生活裡,引導他們活出基督信仰的美好見證。
(3)乘:倍乘上帝賜予的福分
馬利亞在聽主講道,何等寶貴的選擇,何等的有智慧,她選上倍乘的上帝賜予的福分。所以我們要花時間 , 常常來到主的面前 , 與主親近 , 與主有一個親密的關係 , 靠著聖靈的幫助 , 才能看到主的榮美和恩典 聽到主的話知道主的心意 , 做討主喜悅的事 我們這樣選擇 得上帝賜予倍乘的福分。
例:約伯完全正直,撒但加害約伯,攻擊他,他苦痛中仍持守對上帝的忠誠相信。最後耶和華賜給他的比他從前所有的加倍。
(4)除:排除心靈雜念過生活
耶穌說馬大為許多事操心忙亂,還有許多雜事困擾她。在忙亂中「對別人生氣」、「對自己自憐」、「對別人失望」,這是心靈的盲點。當我們忙到疲憊不堪,就容易落入不敬虔和不聖潔的地步,依靠 上帝過得勝的生活。
例:「周處除三害」:周處凶惡橫蠻,時常侵擾他人,成為家鄉的禍患,惡名遠播,當地人就把周處跟蛟龍 、猛虎合起來叫做 「三害」 周處殺虎斬蛟,才發覺自己是最大的禍害!他改過自新,後來成為忠臣孝子。他能有勇氣面對自己的過錯及缺點,才是一位英雄。
總結:要真正掌握「加減乘除」的豐盛生命,方法很簡單;學習以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決定,學效馬利亞;多 聆聽及向上帝禱告,以上主為最優先的地位;檢視自己生命歷程,反省自己生命的盲點,做好「加減乘除」的生命管理。
古學賢牧師-「數算日子」(2019年8月25日)
人生不是一條康莊大道,但當我們回顧過去的日子,我們就會發現每一天都
很珍貴,並且充滿上帝 的恩典。聖經提醒我們,當求天父教導我們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詩 90:12 節) 。這樣,我們就能審慎度日,不會讓日子浪費了,並且為自己的將來作好準備,忠於上帝的託付。
曉得數算日子的人會經常檢視自己的狀況,留心保持與上帝親密的關係。遵
照祂的指引,你將會擁有一個充滿活力的生命。神人摩西祝福以色列民,對他們說:「你的日子如何,力量也必如何」(申 33:25 節) 。我們有多願意活在上帝的心意中,天父就給我們多大的能力;前面有多大的挑戰,祂就賜我們多大的恩典去誇勝。甚願我們實現摩西的祝禱,早早飽得上帝的慈愛,我們為主所做的工也蒙祂堅立。
「和平-聖靈所結的果子」龐建新牧師講,黃加蕙姊妹記 ( 2019年8月11日)
經文:「加拉太書5:22-2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