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裝備」 彭偉業傳道講 ( 2018年8月19日)

經文:民數記第二十七章1523節                                                               

中國人教導小孩子與家人共膳的規矩,有不可以「食野食出聲」、不可以「用筷子敲碗」、不可「飛象過河」等等,這是培育下一代尊重別人的傳統美德。猶太人培育小朋友重點在於內在素質,傳承聖經教導和智慧,讓下一代承載著上帝的智慧去面對挑戰。那麼,教會應該如何去傳承呢?

當時以色列民進駐了摩押平原,摩西知道自己年事已高,他求問上帝,派一個人來代替他領導以色列民,引領他們攻入迦南。上帝指示摩西,約書亞就是繼承者,要摩西在全會眾面前行按手禮。約書亞本身具備了什麼生命特質,以致我們能夠從中能夠掌握做好傳承的關鍵條件?

約書亞第一個生命特質是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摩西起用青年一輩的約書亞當領導,與亞瑪力人戰爭,但摩西不是就手旁觀,而是持續地舉起手杖支持他。在建立以色列整個民族的重要時刻,摩西上西乃山領受上帝的律法和誡命的時候,他只是選了約書亞陪他一齊上山。當耶和華與摩西像朋友一般地說話,約書亞留在會幕裡面,忠心耿耿的守著這神聖的地方。(出17:8-9;24:12 13;33:11)傳承的關鍵:就是師傅和徒弟的關係,無論是屬靈上,或是實務上。摩西如何帶領約書亞經歷上帝,在教會內的屬靈師傅,也要帶領新一代親身去經歷上帝,以致可以成為教會的接班人。

約書亞的第二個生命特質,就是對上帝絕對的信心。十二個被派去當探子的其中十個都認為迦南人太強大,自己的以色列民族是沒有能力攻打他們。約書亞的眼光不是放在偉大的迦南人那裡,而是將眼光放在上帝的應許上面。(民14:7-8)約書亞對上帝的信心是從何而來?摩西培訓了約書亞四十年,約書亞在摩西身上,親眼見過上帝帶領的恩典。約書亞的信心就是傳承自摩西。傳承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讓下一代信靠、經歷上帝。我們今日的這一代會面對與上一代不同的挑戰,必須要信靠上帝,憑信心經歷上帝的帶領和恩典,讓教會繼續發展。

約書亞的第三個生命特質,就是他心裡有聖靈。約書亞心中有智慧的靈,就是約書亞有從上帝而來的智慧。約書亞能夠謹守上帝的律例和話語,日夜思想。只有能夠遵行上帝的話語的人,才能夠帶領以色列民迎接新的挑戰,以後與迦南民族爭戰。傳承的必要關鍵,就是我們有沒有傳承這個「智慧的靈」給我們的下一代,讓他們心裡滿有上帝的話語。我們要在聖經真理上持續不斷地扎根成長,建立肢體關係,使他們心裡有上帝的話語,才能成為他們自己的信仰。

這些傳承的關鍵,指導了我們如何做好裝備。我們在教會裡面要建立師傅和徒弟的生命相連的關係,屬靈的師傅幫助帶領、關心、指導下一代屬靈生命的成長。我們要培訓裝備我們的下一代,讓他們能夠在生活上、事奉上,信靠和經歷上帝的帶領。最重要的,我們要培訓他們心裡面真理、智慧的靈,讓上帝話語守護、幫助他們的一生。裝備是傳承的重要任務。就好像摩西如何培訓、裝備約書亞,教會亦需要有計劃去裝備未來的領袖。傳承裝備涉及教會內每一位弟兄姊妹,需要每一位弟兄姊妹的支持和參與。

求主加添我們的力量,讓我們能夠栽培出順服聖靈、合祂心意的人,成為教會的未來領袖。

古學賢牧師-「人人要上車」佈道會」(2018年8月26日)

10月13日的佈道會即將來臨,我們可以做些甚麼預備工夫呢?先禱告,求上帝賜下邀約的對象,亦求主預備他的心,叫他看見自己內心的缺乏。在這個多月裏,可以用各種形式約他相聚,留心傾聽他的心聲,多關心和分擔他各方面的需要。隨著聖靈的感動,分享自己在耶穌基督裏面的經歷;因為我們直接將福音向人硬銷會使人卻步的。我們需要預先在對方的心田作合適的鬆土功夫,叫他願意以開放的心來聽福音。

除了救恩是白白得來的,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成果。你或許見到有些弟兄姊妹領了許多人歸主,看來容易,但其實他們在每一次成功背後所經歷的失敗和困難不計其數(詩126:5節「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即將舉行的「人人要上車」佈道會尚餘時間不多,為了搶救我們家人和朋友的靈魂,在佈道會之前的鬆土工作是很重要的,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弟兄姊妹,我甚願與你同作得人的漁夫 (可1:17節) 。

「興起為耶穌」 古學賢牧師講 ( 2018年8月12日)

經文:「610-20」     

我們已經身處屬靈的戰場裡面,若被魔鬼打敗了,我們就好像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僅僅得救,在世上枉過一生,不能為主發光。所以弗6:13節命令我們,「要拿起上帝所賜的全副軍裝,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我們要興起為耶穌,穿戴上帝所賜的全副軍裝!

一、真理作帶子束腰愈被真理約束愈有能力 第14節                                                                                                                                                  要用真理作帶子束腰 – 愈約束愈有力 第14節

首先我們看第一樣裝備:真理作帶子束腰。現今,許多時腰帶只作裝飾,但對上戰場的人來說,腰帶是用來保護腰部,使到全身有力。「束腰」就是準備好,站立得穩。保羅告訴我們,上帝的真理要成為我們的腰帶,一個受真理約束的基督徒才有屬靈的能力。

信仰不是裝飾品,我們要按真理過生活,使到真理能在我們身上行使權柄。我們以真理束腰,叫我們有能力去爭戰,因為除了上帝的權柄外,其他一切都不足與魔鬼對抗。當我們願意謙卑順服在真理的帶領下,上帝才有渠道將祂的能力輸送給我們。我們愈被真理約束就愈有能力!

二、公義作護心鏡遮胸因信耶穌而被稱義成為我們的護心鏡 第14節下                                                                                                                                                  要用公義作護心鏡遮胸 – 因信耶穌而被稱義成為我們的護心鏡 第14節下

心指到我們的知識、情感、意志。箴4:23節,「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魔鬼第一炮就要攻擊我們的心,例如魔鬼會對我們的心說:「你是個壞蛋,你很情緒化,你的脾氣很大,你真無用,你犯很多罪……」

信耶穌的人必須要非常注意自己的行為,要靠著聖靈過聖潔的生活,不能與世界同流合污,不能隨自己的私慾行事。然而,誰的行為能夠滿足上帝公義的要求呢?大家都知道沒有。感謝上帝,羅8:33-34節,「誰能控告上帝所揀選的人呢?有上帝稱他們為義了。誰能定他們的罪呢?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裏復活,現今在上帝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我們無論用任何方法和代價也無法達到上帝公義的標準,唯有因著耶穌的死,上帝稱每一位悔改及相信耶穌的人為義。這樣,因信耶穌而被稱義就成為我們的護心鏡。

三、平安的福音作走路的鞋一切為福音 第15節                                                                                                                                                  要用平安的福音作走路的鞋 – 奔跑為福音,一切為福音 第15節

今天家庭為甚麼不和睦呢?社會上為甚麼有那麼多對立、那麼混亂呢?因為家庭有罪,社會有罪;家庭需要福音,社會需要福音,唯有耶穌的福音是和平的福音!第15節:「又用和平的福音當作預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我們無論去到哪裡,首先將福音帶到那裏。傳福音要成為我們生活上的一種習慣、一種方式。

無論你到哪裏工作,你不是單為賺錢、糊口,你是有任務的!你的工作為福音,生活為福音,一切為福音!不是憑感覺,你要有清晰的目標,在工作崗位上為耶穌做見證。,要以平安的福音當作走路的鞋穿上,常作準備,隨時可以出發成為福音的使者。無論你在哪裏,耶穌都期望你將和平的福音傳給你身邊的人。

四、信德作藤牌對上帝完全信靠,唯有祂能保護你 第16                                                                                 要用信德作藤牌 – 對上帝完全信靠,唯有祂能保護你 第16節

在羅馬時代,士兵有時會用燃燒的箭攻擊敵人。用幾層厚的藤牌,箭就不容易穿過,所以第16節說:「用信德當作籐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魔鬼最能擊倒基督徒的三枝皇牌火箭就是懷疑、懼怕和死亡。因此我們必須以信心

作擋箭牌,迎接魔鬼最凌厲的攻擊。

用甚麼方法來堅固信心呢?1. 知識層面:羅10:17節,「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要多聽道、讀經、上主日學、查經班,甚至進修聖經課程。2. 經驗層面:多實踐聖經的教導,你才知道聖經真理不單陶造我們的生命,並且在生活上是很實用的。3. 見證層面:多聽不同類型的見證,建立自己的信心資料庫,經常參考和操練,成為手上一面堅固的藤牌。

約壹5:4節,「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信心代表對上帝完全信靠,信賴祂會在我們面對魔鬼最狠毒的攻擊時,給予我們最適切的保護。

五、救恩的頭盔因信稱義,耶穌賜給我們永生,誰也不能從祂手裏把我們

奪去 第17 要用救恩的頭盔 –  因信稱義,耶穌賜給我們永生,誰也不能從祂手裏把我們奪去 第17節

頭是思維的所在,我們對因信稱義有確實的認識,就不會被魔鬼欺騙。未信耶穌的人無法抵禦魔鬼的攻擊,因為他沒有救恩的頭盔。今天魔鬼用各種詭計來攔阻我們事奉或親近上帝,甚麼能令我們的身體和靈魂得到保障呢?1028節,耶穌說:「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裏把他們奪去。」耶穌的救恩是我們身體靈魂的保障。

許多人對得救的觀念不清楚,當人生若有甚麼不如意的事發生,又或者偶有失敗,甚至犯罪,魔鬼就趁機攻擊、迷惑,叫我們灰心喪志。但如果我們確知自己已得救恩,無論我們的境況如何,深知上帝仍愛我們,這樣我們就不至被魔鬼欺騙和傷害。

六、聖靈的寶劍,上帝的道識破詭計,擊退魔鬼 第17節                                                                                                                                                  要用聖靈的寶劍,上帝的道 – 識破詭計,擊退魔鬼 第17節

有沒有人能夠打敗魔鬼?沒有!魔鬼是全世界最惡毒和詭詐的。相對於人來說,牠是最有能力的。啟20:1-2節卻告訴我們,上帝毋須任何力量就已經足夠將魔鬼捆綁!Satan is mighty, God is almighty!魔鬼贏不到上帝,牠就好想將我們打敗,使我們成為牠的俘虜。

聖靈的寶劍就是上帝的道,是全副軍裝裡面用來進攻的武器。在屬靈的爭戰裡面,能夠擊退魔鬼的兵器就是上帝的道。上帝的道幫助我們對罪有正確的態度,我們才有能力識破魔鬼的詭計,使我們曉得怎樣同魔鬼周旋。你還記得嗎?當魔鬼試探耶穌的時候,耶穌也引用聖經的話來擊退魔鬼。上帝的道是我們隨身最有效的武器。

多方的禱告接上能力之源 第18節

介紹了全副軍裝之後,第18節提醒我們「隨時多方禱告祈求」,意思是每一個時刻、任何境況都可以禱告。我們要藉著禱告接上能力之源。禱告就等於撥電話給上帝,奉耶穌的名求,上帝必定垂聽。「在此儆醒不倦」就是好似守望者,專心的,堅持到底。沒有禱告,不倚靠上帝,我們在屬靈爭戰裡面一切努力都會白費。我們要興起為耶穌,穿戴全副軍裝,做耶穌的精兵。

                    

                        

 

鄭淑儀姑娘-「八月主日學結業禮」(2018年8月19日)

每年八月最尾的週日,就是我們主日學部的結業禮,孩子們隨着年歲的增長, 按着等級而升到另一些高級的課程,隨之少年、青年也按階梯而上,唯獨只有一班耆英長者不用升班,但他們絕對是主日學的中流砥柱,他們多少年的堅持,不早退、不曠課,每週日大清早便到副堂齊集上課,他們生活上的智慧經年累月增長,聖經上的知識淵博精深,無數聖經經卷也是耳熟能詳,長者們確實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也是我們弟兄姊妹所欣賞。正如經上說「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上帝。我是耶和華」利未記19章32節

「拯救的目的」 倫國平牧師講、吳家通弟兄記 ( 2018年8月5日)

經文:「約翰福音3164:23」                                   

在八十年代因資訊不發達,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往往是靠寫信,而我想與當時的女朋友見面但沒有錢坐飛機來港,所以只好打消了念頭。後來有位以前浸會的老師寄了封信給我,內藏竟有二千元美金,這時我便非常的感恩而且能好好運用這筆金錢。在你的身邊必然有上帝給予你的恩典,這樣的恩典又如何運用呢? 至少我們必須熟讀聖經﹑學習真理才能抵抗魔鬼的引誘。

撒瑪利亞婦人與耶穌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詳,當中飲水的忘記了飲水,打水的忘記了幫祂打水。首先,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有種對抗的淵源,甚至猶太人認為他們是「狗」一樣低賤,所以婦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有位猶太人問她拿水。她懼怕的不只是祂猶太人的身份,而是婦人在中午時份打水就是為了避開眾人,突然間有人問她要水喝令她措手不及。在現今世代,我看得最多的一種懼怕是不信的人接近死亡時的那份懼怕,他們往往手抓緊物件,害怕死亡的來臨。反之,身為基督徒的各位不用怕,你們只是到天國與父與眾人相會。

接下來,耶穌告知婦人,祂所賜的是活水,喝這水的永遠不渴。婦人嫁了好幾個丈夫,嫁了後又要重嫁,心中充滿的也就是一份空虛感。其後耶穌更親自道出她嫁夫的情況,讓婦人稱呼主是先知。耶穌直言人敬拜不應是來拜山,而是在適當的時候需要拜父。故此,我們能從婦人故事區分出舊人和新人的分別來。舊人就是懼怕﹑空虛和不理解拜父的想法,只有拜山的想法。相反,新人就是不再懼怕﹑更有活水泉源和明白拜哪位才是父上帝。最終,那位婦人得到了新生命,勇敢的面對眾人傳揚福音去了。耶穌是世人的救主,來拯救世上所有罪人,不論猶太人,撒瑪利亞人,外邦人。

在這裡我要分享一個故事,我在美國時曾得知有五個年輕男人到一個島傳福音去,而島上住了一群獵頭族。因為酋長發現了五個男人和大型飛機到了自己的地盤,認為五人帶給自己有威脅,因此帶領族人斬殺了五人。後來,那五人的其中一位妻子沒有氣餒,成立了新的一支組識再次到族裡傳福音,不屈不撓的精神使那酋長成為第一位願意相信福音的人。我最初得知事情後忍不住向上主禱告,爭論為何要讓五個年輕健壯的生命犧牲呢? 然而,祂對我說:「因為你不知我的想法,我就是讓五個生命犧牲來成就更偉大的救恩」。說到這裡,我想到一句話出自使徒保羅,就是羅十二:1所指「所以弟兄們, 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 將身體獻上, 當作活祭, 是聖潔的, 是上帝所喜悅的。」但願各位明白擁有生命要受主帶領才能過得更有意義! 阿們。

「有人愛惜真係好」 鍾志明牧師講、鍾麗詩姊妹記 ( 2018年7月29日)

經文:「創世記135-18」                                      

很多夫婦不生育,覺得有否下一代不重要,而下一代也常覺得沒有人愛惜自己。神學有研究人生存的價值。你覺得自己有存在價值,很影響你對生命的看法。

人生會遇上許多危機,包括自然災害 Natural disaster、科技危機 Technological crises、爭執衝突 Confrontation、惡意破壞 Malevolence、組織惡性行為 Organizational Misdeeds、職場暴力 Workplace Violence、謠言 Rumours、恐怖主義和人為困難Terrorist attacks / man-made disasters等。

創13章記載亞伯蘭遇上的危機是爭執衝突。為著伯特利和艾中間那塊草原,亞伯蘭的牧人和他姪兒羅得的牧人爭執。亞伯蘭愛惜羅得,將羅得看作自己的兒子。他知道爭執會帶來傷害,他敬畏上帝的永能和神性,就作出仁愛的抉擇。而羅得只以眼前看為最好作決定。結果上帝替亞伯蘭選擇,凡他看見的土地都要給他和他的子孫(15節)。

今天我們在關鍵時刻該如何抉擇?林前9:19-10:33教導我們思想:

  1. 這是否幫助我見證基督?9:19-22

  2. 是否有領人認識基督?9:23

  3. 是否違反聖經某項明確的教訓,以致使我犯罪?10:12

  4. 這是否最佳最有利的抉擇?10:23

  5. 我是否只想到自己,或真正關懷別人的需要?是否自私?10:24

  6. 是否以愛心行事?10:28-31

  7. 這是否榮耀上帝?10:31

這些問題會使你整個人生改變,就像亞伯蘭蒙受上帝的呼召,其後被上帝賜名亞伯拉罕(多國的父);別人及你的家庭會因你而得福。聖經內有信心偉人榜,亞伯拉罕被列在其中,來11:8-19節描寫他如何跟隨上帝,連形容摩西的經文也不及他多。

希伯來人著重家庭教育,羅得心裡不多不少受上一代亞伯拉罕教導的影響,彼後2:7-8 也稱羅得為「義人」。所以當所多瑪城被毀滅的時候,天使來帶走羅得,免他死亡。

創13:18「亞伯蘭就搬了帳棚,來到希伯崙幔利的橡樹那裏居住,在那裏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能夠愛上帝、愛惜人真係好!在「帳棚」生命中建立「祭壇」,在「旅客」生命中建立「敬畏上帝」。人生要有愛上帝及愛惜人的品格。這段經文有很豐富的資料,有很多值得我們思想的地方,幫助我們過更美好的教會生活。

「矮俠,易!」 吳俊夫牧師講、宗易明弟兄記 ( 2018年7月22日)

經文:「路加福音1322-30節、馬太福音7:13-14」                        

基督徒仿佛是個正義的化身,當我們宣揚耶穌的時候,我們好像很有能力,但回望我們個人內裏真實的自己的生命,我們便知道我們是否真有能力。我們宣揚的耶穌肯定充滿能力,但我們宣揚耶穌的時候有沒有檢視自己是否帶有耶穌的能力呢?上帝的給予是豐盛的,我們卻喜歡偏行己路,將基督信仰矮化了,也將在高天之上的上帝矮化了。我們有沒有矮化過我們的信仰呢?

22節講述耶穌在所經過的各城各鄉教訓人,教訓不一定是指責,而是指出何謂善、何謂正路。耶穌顯明天國的路應是怎樣行,而不是純粹的道德判斷,然後在23節,有一個人問耶穌:得救的人少嗎?有趣的是,這個人看見耶穌並不是求甚麽,而是好奇這個世界上得救的人會不會很少。人的得救,不是我們做了甚麽,但往往人看不出我們已得救,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做甚麽。假若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充滿著上帝的榮耀、權柄、能力,相信「得救的人少嗎?」這個問題便很容易回答。

然而在24節,耶穌沒有對著那個人回答,而是對著眾人回答:你們要努力進窄門。「努力」在原文的意思是「爭戰」,即是要竭盡所能、用盡我們的力氣。我們要擁有生命的高度、強度,不是在於我們去了多少次教會,而是在於我們有沒有靠著耶穌基督過得勝罪惡的生活。撒旦非常知道我們每個人的軟弱,牠不斷在我們最軟弱的地方攻擊,就像撒種的比喻中的種子落在荊棘地上,被壓著便不能生長。

撒旦不停用不同的方式矮化我們的信仰:你們的生命最好不要彰顯上帝的能力;繼續享樂吧,不用這麽辛苦啦;能返教會已經很能幹了,不需要再做更好。然而聖經教導我們不能夠繼續被撒旦矮化我們的信仰,當我們宣稱我們自己是基督徒的時候,我們有否把耶穌基督放在我們生命的首位?當我們跟隨基督的時候,我們有否跟貼耶穌?抑或是跟得遠些?當有些人以為自己可以上天堂的時候,耶穌的回答是:卻是不能。如果當時的文士、法利賽人願意聽從耶穌的教訓,明白人的生命轉變,不是因為律法,乃是遵行耶和華的誡命、律例、典章、祂的愛,他們不至於慘淡收塲。

25-28節,我們可以看見這些不能進門的人的結果,若然我們不省察自己的罪、不為自己所犯的罪悔改、生命不是行在主的道當中,我們敢確定自己能夠上天堂嗎?雖然我們未必有能力,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是否竭力地爭戰,你人生最弱的地方是甚麽?你願意把它交託上帝嗎?

29節指出從東西南北將有人來在上帝的國坐席,即是外邦人,而自以為是上帝的選民的猶太人卻無份。今天我們的生命不是決了志,軟弱的時候祈禱,就完成了,而是要努力進窄門,那不是一次性的努力,而是持續性的。何時軟弱,何時便有問題出現;何時努力,何時生命便豐盛強壯。盼望我們的生命因上帝而強壯!

「得救的人少嗎?」如果是少的話求主讓我們幫助更多人進入天國,求主興起我們,因我們看見這世上太少人相信耶穌、太多人生命有問題,願我們成為上帝美好的僕人,生命彼此感染,你願意擺上給上帝嗎?

彭偉業傳道-「屬靈產業」(2018年8月12日)

上次所提及教會要做好「傳承」的預備,今次與大家分享「傳承」所涉及的範疇,「屬靈產業」是其中重要的一項。今年教會踏入建堂八十週年,當初建立教會的眾先賢,為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屬靈產業,就是從基督裡領受的異象與能力傳承給我們這一代。

教會的信仰宗旨要求我們在要真道上追求,認識基督、學習基督和跟隨基督。信仰宗旨是教會的價值和傳統,也是教會重要的「屬靈產業」。我們的主日學、初信栽培班、讀經運動,以及團契查經,目的是為了弟兄姊妹能夠不斷地明白基督信仰,在上帝的話語扎根和裝備,縱使面對著現代資訊爆炸、意識型態混亂的世界,我們和下一代依靠真理的靈,就能堅守真道,敵擋各種誘惑和挑戰,活出基督的樣式。「傳承」就是要把握好這份對真道追求的堅持,將「屬靈產業」持續發展,發揚光大。

古學賢牧師-「上帝的小飛蛾」(2018年8月5日)

我家在獅子山下一座大廈的低層,經常有不同的小動物和昆蟲來訪,

我都習以為常。一般來說,從窗戶飛進來的昆蟲,我盡量用魚網拍把他們

捉拿,然後又從窗戶放牠們出去。一個晚上,飯桌上有隻小飛蛾,只有指甲般大小。我用手機為牠拍了一張照,放大來看,牠身上有著非常細緻及對稱的圖案,以藍色、紫色和白色為主體的顏色,好像披上一件名貴的晚禮服。

我看著這可愛小飛蛾身上的圖案,想到上帝創造如此驚人的藝術品,

連一隻小昆蟲都給牠這麼華麗的外袍 (歡迎在我的手機上一睹牠的風采) ,榮耀的上帝配受極大的讚美。所有受造之物彰顯上帝的藝術智慧及無窮偉大的創造能力,閩南家的弟兄姊妹都是祂的精心傑作,我們怎能不獻上最大的讚美呢!「我又聽見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滄海裏,和天地間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說:『但願頌讚、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遠遠!』(啓5:13節)

彭偉業傳道-「稱義與成聖」(2018年7月29日)

「我可以上天堂嗎?」這問題或許可能令不少人感到疑惑,但其實這是一個基本的信仰問題:「我是否已經得著耶穌基督的救恩?」基督新教各宗派雖然在教義上有不同的見解,但對「救恩」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就如神學家奧爾森 (Roger E. Olson) 所說:「稱義是一刻間的、完成了的事件(一份純然是出於上帝恩典的恩賜,不能賺來的),而成聖則是在稱義以後,在義中不斷地成長的過程」。

當我們真心相信主耶穌的拯救,然後透過認罪、悔改,並將生命的主權交給主,上帝就算我們為無罪,與祂復和,這過程就是「稱義」。稱義是一次過的,不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所以基督新教一直有「因信稱義」、「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教義。稱義也不能靠人任何行為而獲得,純粹是靠上帝的恩典。若有人認為要靠行為,如積極地事奉,才可獲得上帝的拯救,要小心這想法是神學上的倒錯。「稱義」後,接著是進入「成聖」的過程,為了回應上帝對我們的救贖,我們願意用一生去追隨和效法基督,於是我們渴望事奉上帝,完全是出於愛的回應。明白了這些教義後,就能夠確定自己是一個已得救的人,有永生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