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dmin 的所有文章

「這路從來不易走」 古學賢牧師講(2020年10月18日)

希伯來書的作者以競賽來比喻基督徒的人生。

一、存心忍耐,奔跑前路 (第1節)    

第十一章提到許多古時信徒,他們的共通點是完全信靠上帝,勝過了極大的苦難。來12:1節上,他們能勝過當時的苦難,成為活出精采生命的見證人,在貴賓席上做啦啦隊,為我們打氣!「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重擔」指到負累,可能是一種痛苦、疾病,也可能是那些吸引我們、叫我們分心的事物,譬如享樂、沉溺的行為等。其次是「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對不同的人,青少年、老人家、男人、女人,纏累他們的罪都不一樣。請你問自己,最容易纏累你的罪是甚麼?罪阻礙我們同上帝交往,使我們失去心力同鬥志。「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當約書亞年老的時候,以色列人已經在迦南攻取了很多土地,但上帝不希望他驕傲,並提醒他,他們還有許多未得之地(書13:1節)。我們也不可自滿,要「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走天路是「奔跑」,不是「散步」。奔跑表示一種堅決向前的心志。

二、仰望耶穌 (第2 – 4節)   

第2節,「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創始者」的字根就是元帥,主耶穌已經完成祂的任務,祂絕對有資格帶領我們跑盡這條信心的路。主耶穌的動力是「那擺在前面的喜樂」。祂由榮耀的寶座來到伯利恒,然後去到各各他,完成天父給祂的使命。耶穌死後第三日從墳墓裏面出來,之後返到天上,被上帝高舉,「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主耶穌將目光集中在將來的榮耀,並且所有信主的人都要聚集在他身邊,與祂永遠同在。這喜樂使主耶穌「輕看羞辱,忍受十字架的苦難」。

第3節,心靈疲倦灰心唯有藉著「思想」這位忍受罪人頂撞的耶穌,才可重新得力。第4節:「你們與罪惡相爭,還沒有抵擋到流血的地步」,顯示當時的信徒對抗罪惡還未到竭盡全力的程度。耶穌為了遵行上帝的旨意,敵擋罪惡,甚至到了流血捨命的地步。弟兄姊妹,你願否為主作工而付上代價,放下尊嚴、掌聲、自由、金錢和時間呢?

三、不可輕看主的管教 (第5 – 8節)

第5-6節,作者引用箴言3:11-12節。管教的目的是為培養出美德與除去惡行,包含引導、教誨、訓練在內,或者上帝也會透過患難給我們更多的訓練。上帝如果管教你,就像醫生為病人做手術,要將他身上的癌細胞切除,不是要取他性命。上帝的管教可能是要提醒你,你與上帝的關係有了隔膜。請大家留意:管教是上帝的優待,不是上帝的苦待;上帝管教你,為要幫你得到榮耀的奬賞!

第7-8節說「你們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兒子了。」上帝的兒女每一個都要受管教,所以我們都不例外,我們不會有另一種的待遇。信徒應視管教為一種應有的權利。我們被上帝管教,更顯明我們真是他所愛的寶貴兒女了。

跟隨耶穌的路上必定有許多困難、無數次的打擊、又有死亡的威脅臨到我們,感謝主,靠著祂的恩典,完美生命的色彩才會永遠存留在我們身上。

古學賢牧師 -「等候復興」(2020年10月25日)

升天以前,主耶穌囑咐門徒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聖靈降臨。自猶大國於公元前586年亡國,上帝的子民足足等了六百多年,如今聖靈快要降臨了。在耶路撒冷一間樓房裡,主耶穌的十一位門徒彼得、約翰、雅各、安得烈、腓力、多馬、巴多羅買、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奮銳黨的西門、雅各的兒子猶大,與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並耶穌的弟弟們,都同心合意地恆切禱告 (徒1:13-14節)。那時,聚會的人數約共有一百二十名。

禱告開啟了成立教會的新紀元。禱告是教會事奉的基礎,但今天很多教會卻把自己降低至一個只有聚會功能的地方,忘記主耶穌說:「上帝的殿必稱為萬國禱告的殿」(可11:17節)。請記得,上帝的家,歷來都是由一班甘心順服祂的子民,藉著同心合意恆切的禱告而得以興旺。親愛的弟兄姊妹,你有禱告的夥伴嗎?我們意想不到,竟然可以用視像來一起分享、團契、主日學,並且敬拜上帝,還有甚麼可以阻礙我們同心合意地禱告呢?你盼望我們的教會怎樣復興,就要怎樣為教會禱告。

「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譚瑞麒博士講, 尤長明弟兄記 (2020年10月11日)

在我的人生中,慈愛的上帝至今為我安排了三位生命導師:第一位是我學習靈性修辭的啟蒙老師,他於2017年被天父接回天家,他引導我確認我的身份是上帝的愛子,意識我的身份在這個世間上生活。第二位是我舊約原文釋經的老師–楊錫鏘醫生、牧師(楊醫),他在今年9月懷著一生沒有遺憾的安息主懷。他以身作則地教導我們聖經不是基督教的教規,而是創造主賜給我們對應人生的智慧。因楊醫對聖言的睿智及獨到智慧,他創造了一套創造神學;楊醫和他的創造神學,啟導了我和太太認識了第三位導師–君現。他於2016年被天父接回天家,奇妙的是他不曾說一句教導我的說話,但二十多年來與他的生活當中,讓我可踏實地去體會和整合我的人生、信仰及認識大愛的上帝。君現是誰呢?給大家一個提示,他也是姓譚的,先賣一個關子,答案稍後才揭曉。

    今天的經文大家是很熟識的,是門徒約翰所寫的。門徒約翰常被稱老約翰,因為他活至九十多歲,是最長命的門徒,估計他在八十多歲時才寫下約翰福音及約翰壹至叁書;到九十多歲時才寫啟示錄。相傳他從二十多歲起跟隨耶穌,經驗60多年的信仰整合和反思,他才寫福音書。楊醫說約翰福音的記載與其他的福音書很不一樣:只有約翰記載他與耶穌的生活片段、耶穌臨終前與門徒的對話。很明顯地這些記載是因約翰經歷了60多年的信仰整合和反思,認為這些是最重要讓當時的弟兄姊妹去把握,是不簡單的、直接的著作。所以楊醫提醒我們要以不同的角度去閱讀約翰的著作,因為在我們身邊未必有信仰超過60多年的人來對我們說話。我初信主時看不明白約翰福音,因為它太深奧了,我似懂非懂。相傳約翰是看完馬可福音及路加福音後才寫約翰福音的;約翰的著作是他的信仰、人生、對當時的政局及教會的情況,作整體的體會和整合的總和。普遍學者認為約翰的著作有幾個寶貴的主旨:愛、上帝是愛、彼此相愛、同住等等。傳說約翰年紀老邁時行動不便,但他仍堅持去講道,每次都需要門徒抬他去講道,他會說:「小子們,你們要彼此相愛!」約翰對愛、上帝是愛、彼此相愛等等這些主題與其他的新約作者持有不同的體會和洞見。今早這段經文也提及愛,在約翰60多年的信仰經驗,導致他有很特別的、重要的領受:就是「上帝就是愛」,他不止說一次。約翰壹書4章16節:“上帝就是愛;住在愛裡面的,就是住在上帝裡面,上帝也住在他裡面。”「上帝就是愛」這個片語在新約聖經中只出現了2次,也出現在約翰壹書4章。弟兄姊妹對「上帝就是愛」有沒有足夠的理解及怎樣在信仰群體生活中互動呢?

    我信主40年,對「上帝是愛」這段經文似懂非懂的,至近幾年與我的第三位導師相處中有所體會,可以和大家分享,這位導師就是我的獨生兒子–君現。名字由來是因他出生以來,醫生說他有太多先天的問題,最大的困擾是有腦積水,主診醫生說在24小時之內他會因缺氧而在睡夢中離世。但經過了48小時之後,上帝存留了我的兒子!不過主診醫生提醒,他可能會成為植物人,生命亦不會長久。收到這個消息,我們因失而復得感到高興,但一想到要照顧他時則感到殊不簡單。所以太太提出讓兒子的名字叫君現,意思就是天上君王的顯現。當時我曾懷疑上帝是否真的是愛?或是我不值被上帝所愛?!如果上帝是愛,為何創造這樣殘缺的生命呢?我當時不懂何為愛。君現終於生存下來,不但不是植物人,還有明顯的笑容,但這個小生命因為染色體亂碼,出生時帶著先天的不足,非常嚴重的傷殘。最令我們估計不到的事,這樣傷殘的生命,還會有退化、惡化可能性。他在世的20多年,是逐漸的失去…直至最後的四年,即2011、2012年時,他得到嚴重的肺炎,連基本的呼吸也不能夠維持,需24小時靠呼吸機維持生命。他的房間要改成24小時深切治療的房間及滿佈器材,我們要化身成為24小時的私人看護。若在夜班看護他時是不能睡覺的,因為要隨時預備他呼吸上的需要及突發的呼吸的問題。

    認識我們的人也說我們很疼君現。為何愛呢?為何那麼愛君現呢?是否因為他可愛或者他值得被愛?不用說,他並不引人喜愛,也沒有能力使人喜愛他。我記得有一個經驗:一個主日的早上我們收到一個突發的消息,教會小組中有一個家庭的4歲小朋友証實癌症復發。由於傭人的休假,我們需帶同君現一起去探訪。這位小朋友一見到君現,就童言無忌、衝口而出說君現很醜,但他並不知道君現是聽不到的。現在他倆也在天父懷中互相欣賞。20多年來我們所聘請的傭人們無不喜愛君現,她們知道照顧君現是很不容易的,是需要有很多的耐性、愛心、堅持及熬夜的。有個小趣事:我們發現學校的老師、助理、清潔嬸嬸等均以英語和君現溝通。我們感到很奇怪,因為醫生已確定君現是不能聽到聲音的,何況是英語呢?及後得知學校的老師和清潔嬸嬸說因為見傭人用英語和君現溝通,君現是有反應的,所以他們才以英語和君現溝通,可見他們是很細心及有愛心的。君現常進出醫院,所遇到的醫護們也很疼惜君現。

    2017年1月10日,是君現返回天家一週年紀念,太太帶我去觀看一齣電影「最美的安排」。電影是說主角於喪失了6歲女兒三年後所發生的事情,故事的核心骨幹是他在極度哀傷時,與三位人性化了的愛、時間及死亡的對話、糾纏、質疑、投訴及不解,主角不能接受女兒的離開。故事情節可以把我將何謂愛的經驗描述出來,也讓我對今日經文「神是愛」有更深的觀察和體會。故事中化身為愛的是一位很年青漂亮的女演員,她問主角好友他的女兒誕生時的感覺:離婚後的他和女兒的關係很差、因他有婚外情破壞了家庭,女兒怪責他。他回憶女兒誕生的那一刻,自己就是愛本身。愛就是所有事情和理由的原因。這把我帶到約翰壹書4章8及16節。故事情節把愛的原則刻劃了出來:第一,「上帝是愛」就是上帝愛我們,不需要問我們是怎樣的好,不需要問我們是否可愛,更不需要問我們有甚麽值得祂去愛,是完全沒有前設、亦沒有條件(不需有原因)的去愛我們。第二,每當我們問為何愛,問愛的理由或者原因的時候,我們要意識到「愛」或者「上帝」自己就是理由和原因。所以我們是不用問為何的,也不需有原因的。上帝自己就是原因,因「上帝是愛」。第三,每當我們意識到因上帝先愛我們,我自己就是愛的時候,我們去愛根本就不需再問值不值得我去愛和愛的原因。

    2021年1月是君現離世的5週年,我和太太對他的不捨之情是沒有減褪的。回顧20多年來對君現的愛,從來就不是因為他有多可愛,或者他有什麼值得我們去愛,總之就是愛他、疼他。當約翰寫上帝就是愛,他想讀者知道,自己所經驗上帝是愛是怎樣的一回事。在他60多年的經驗,「上帝是愛」是愛的本源,愛的本質和本能是向外發放的,不在乎接收者的立場和本質及懂不懂得去回應。因當我們還作罪人時候,基督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知道何謂愛。上帝愛我們,因為愛,上帝以不同的方法與對象相處,上帝就是所有事的理由和原因。上帝不用我們作什麼以去換取祂的愛;先知耶利米形容:上帝以永遠的愛,愛我們,因此祂以慈愛,吸引我們,讓我從愛君現的經驗中去體會上帝是愛。所以君現是我人生中的第三位導師。我們愛君現,不是因為君現的立場、能力、本質、會否回應我們的愛,上帝藉著我對君現的愛,反照上帝是不計較我是怎樣的。總之,上帝是愛。我們的好行為是對上帝愛的回應,不是上帝愛我們的前設,不是上帝愛我們的條件。楊醫曾說過:因君現的出現,讓很多的愛彰顯出來。我現在明白更多:君現的出現,讓我們的家有愛,因為上帝先愛;這些愛的彰顯,是因為愛是從上帝而來的,我們從上帝而生,我們住在愛中。愛君現,從來不是因他可愛或是他值得被愛,因為上帝就是愛,因為愛就是所有事情的原因。楊醫對聖言的睿智及細心,他常提醒我們,約翰不單止經驗上帝是愛,上帝的愛更是愛到底的愛。約翰說:耶穌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請勇敢相信上帝愛你是沒有前設的,因為上帝就是愛的源頭,我們同是被愛,也可以去愛;住在愛中,就懂得去愛。

彭偉業傳道 -「上帝的聖日」(2020年10月18日)

教會在十月十八日正式回復實體崇拜,期望眾弟兄姊妹可以回到教會,一起敬拜上帝。在疫情嚴重期間,教會繼續舉行主日崇拜,雖然因為限聚令的關係,眾弟兄姊妹不能回到教會,但也會參與網上崇拜,將主日的時間歸給上帝。

為何我們會這麼重視要在主日參與崇拜?其實當中與猶太傳統的安息日有莫大的關係。創世記二章2-3節,「到第七日,上帝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上帝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上帝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上帝完成了創造整個宇宙萬物和人之後,就在第七日停了所有工作,並且把這日定為聖日,讓宇宙萬物以及人,都能享受安息,並且把這日歸給上帝。

聖日的意義,是叫我們作為人,是上帝的創造物,理應要將聖日歸給上帝,與上帝一起享受安息和寧靜,與祂建立關係。主日崇拜是我們在主面前安息的時候,並且敬拜祂,聆聽祂的話語和引導。所以,我們要堅持每個主日參與崇拜,以致與上帝的關係能不斷更新、更緊密。

「聖靈的果子—節制」倫國平牧師講,林日麗姊妹記 (2020年10月04日)

希臘文講節制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慾望、本能、情緒、行為是有控制的意志力,是種可以主宰自己的行為,控制自己對事情反應的能力。約書亞圍城七次,要忠心做好,絕不簡單。一個成功的人一定要有節制的特質。相反,如我們讓慾望驅使,生命與身體很快會進入失控的狀態,甚至引來殺身之禍。

亞當與夏娃因一時的引誘失去節制,沒有聽從上帝的話吃了果子,一失足成千古恨。該隱忍不住嫉妒,殺死弟弟亞伯,成為聖經歷史上第一個殺人犯。摩西一時看不順眼,殺了埃及人;一時怒氣,沒有聽從上帝吩咐敲石頭的次數,喪失入迦南的機會。大衛受不住引誘,奪人妻子拔示巴,後果不堪設想。聖經中昔日的先祖因節制的問題發生不幸的事,在這主張個人主義的世代裡,每個人憑自己感受做事,情況更危險。2018年,一輛九巴於大埔發生車禍,19人死亡。車上的乘客抱怨那名司機晚了開車,司機忍受不了,情緒失控,最後超速,整架巴士翻側。

節制特質與生命生活息息相關,有一篇文章講聖靈的果子是以愛為首,所有的德行需以愛為出發點,也需要節制才能執行。「仁愛要有節制,才能選擇去愛仇敵;喜樂要有節制,才能在困境中定睛耶穌;和平要有節制,才能在衝突中與人和睦;忍耐要有節制,才能堅持下去;恩慈要有節制,才能彰顯上帝的憐憫;良善要有節制,才能行善不會喪志;信實要有節制,才能忠心順服上帝;溫柔要有節制,才能謙卑平和不輕易發怒。」

過去有經歷情緒、關係、吵鬧、節食、購物、工作等失控的時候嗎?加5:16-17「我說,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做所願意做的。」羅馬書7:18-19,保羅向羅馬人分享自己的見證和困難。羅馬書7:21-23,在我們的心裡有兩個律。若心中有一張椅子,但有兩個人,一個是耶穌基督,一個是自己,誰應該坐這張椅子?實際又是誰坐了?羅馬書10:9「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上帝叫祂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很多時受到事情影響,但我們應該完全讓上帝做主。

加5:18-21,只靠自己時,這些情慾的事有十五項,而聖靈果子只有九個。若把這世上的事看得比上帝還重,那這些便成為我們的偶像。如跟隨上帝,上帝認為我們所求的是好事,一定會幫我們。我喜歡駕車,最難節制的是每次看見一轉紅燈就想快點衝過去,但衝紅燈是不對的。我向上帝禱告,上帝讓我看見衝紅燈的問題是出自紅燈之前的黃燈,現在我學習轉黃燈時不衝過去,而是慢慢停下來。

聖經對節制的定義是甚麼?要完全依靠聖靈去學習節制,節制就在聖靈的果子裡,即要靠著上帝才能行出節制。過去星期五有弟兄姊妹來探訪我,為方便他們泊車,我留下車房的兩個位置。後來發現有其他人胡亂在車房泊車,正想抱怨時,聖靈提醒我要節制,我立刻祈禱,求上帝寬恕。回到家時,發現有弟兄姊妹已到,跟他們提起此事時,他們又勸說快點找車主開走車輛,但因剛才的禱告,上帝保守我繼續安靜,不要讓怒氣佔有我。感謝上帝讓我學習節制,以愛去行動,節制幫助我去執行,並經歷和平、良善、忍耐。

古學賢牧師 -「作主的見證」(2020年10月11日)

在新約書卷中,《使徒行傳》有極多的篇幅描述聖靈各方面的工作和能力。在主耶穌被釘十字架之後,門徒驚怕又慌亂,面對羅馬官長和宗教領袖的逼迫,他們怕受牽連,關在房子裏。但主耶穌復活並向他們顯現,立即重燃他們心裏的盼望,於是他們問主耶穌:「主啊,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主耶穌沒有給他們直接的答案,卻告訴他們:「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節)。有人以為主耶穌的意思是先將福音傳遍耶路撒冷,其實原文是說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和」直到地極,清楚地表明主耶穌的心意是叫我們不分優次地向萬民作見證,使萬民作祂的門徒(太28:19節)。

其後門徒走到那裏,上帝的國就在那裏拓展。他們沒有依靠任何勢力,面對逼迫依然靠著聖靈放膽傳揚福音。這些事貫穿整卷《使徒行傳》,顯明只要順服聖靈,就必得著能力,作主耶穌的見證人。

「心中的國度」彭偉業傳道講 (2020年09月27日)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稱之為「毛毛蟲實驗」:他將一條條肥胖的毛毛蟲放在了花盆的邊緣,讓它們頭尾相連,擺成了一個圓圈,就在花盆的附近撒上了它們最愛吃的松葉。就這樣毛毛蟲開始爬行,一隻接著一隻,保持著這個圓圈的隊形,誰也不敢掉隊。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直到第七天,毛毛蟲還是這樣繞圈爬行著,旁邊的食物一點都沒有變少,最後這些毛毛蟲又累又餓,都死掉了。事實上,人往往會有「跟大隊」的傾向,跟隨大部份人過往的經驗和選擇,再加上自己的親身經歷,形成自己的固有思維,當固有思維一旦形成就好難改變。

這個故事和我們今日所探討的經文有什麼關係?今日經文是耶穌被釘死過程裡面重要的一幕,耶穌和猶太巡撫彼拉多的第一段對話內容。裡面涉及彼拉多這人,如何被固有的思維所影響,導致他決定揀選那一個國度。在彼拉多審問耶穌的對話裏,牽涉了三個問題的思考:

耶穌的「君王身份」

33節,耶穌自稱的君王身份,是可以足夠判處耶穌死罪的重要證供,所以彼拉多一見到耶穌,就立刻問祂是不是猶太人的王。34節,耶穌反問彼拉多:「究竟這些說話是你自己想,還是別人這樣說我?」耶穌的王者身份,一直是被猶太民眾所所認同。曾幾何時,有人宣稱耶穌是以色列的王、猶太人的王:在耶穌傳道事工的初期,拿但業尊稱耶穌是上帝的兒子,以色列的王 (1:49);到祂的傳道事工完結的階段,耶穌到達耶路撒冷的時候,群眾拿著棕樹枝,出去迎接耶穌,還高呼:「和散那!奉主名乘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12:13),棕樹枝有強調軍事和政治意味的宣稱,傳統上猶太人拿著棕樹枝慶賀他們在戰爭上獲勝,現在又稱呼耶穌為以色列王,分明是對耶穌懐著政治和軍事的期望。耶穌被人稱為君王,祂沒有直接對人否認這個身份,導致祂被宗教領袖捉拿,並打算判處死刑。

事實上,耶穌不是我們在地上世界角度所理解的君王。一般人都以為耶穌好似地上的君王那樣,有疆域、物質、財富、生命的控制權。耶穌君王的領域超越人心目中的界限,耶穌君王的領域不是帶人對地上政權發起革命,而是帶領人的心靈革命。為願意接受耶穌的人更新他們心思意念,使人放棄罪,和物質利益世界的束縛,轉為用愛和善良來見證將來永恆的生命。我們追隨耶穌,稱耶穌為王,不是因為物質的好處,而是因為由心而發的一種屬靈的渴求,將生命主權交出給這位君王,由祂帶領行走生命的每一步,直至進入永恆的國度。

今天我們有沒有稱耶穌為君王,如果有,我們著眼於什麼呢?祂是我們心目中一個怎樣的王?是一個供應我們物質、金錢、職位的君王呢?或是我們所渴求祂與我們同在,渴求祂每天引導我們心思意念,帶領我們行出真理,進入永恆。我們心目中,期望耶穌是那一種君王?

「耶穌的國度」

耶穌談論到自己的國,36節,彼拉多查問耶穌是不是猶太人的王,他沒有直接承認或否認,只是表明自己的國不是屬於這個世界。耶穌的國,權力不是來自羅馬政府,反而是凌駕在羅馬皇帝之上,耶穌的國權亦都不是藉住屬世的方法而建立出來,因為耶穌是奉父上帝差遣由天上來到世界,帶領人歸向祂,要將永恆天國的國度建立在人心入面,要求跟從祂的人在地上活出天國樣式,在人世間活出跟從主和愛的見證。

耶穌的國在本質上與地上帝國是不同的。耶穌的國,不局限在天上或是在屬靈的層面上,也不是地上的國就歸地上政權的統治,天上屬靈的國就歸耶穌統治。從啟示錄讓我們明白,當主耶穌再來的時候,在我們心中的耶穌的國,終有一天將要極其榮耀地實踐在這片大地上,所有人都要被耶穌這位君王審判,所有的天和地都轉化為永恆的國度。當主耶穌再來之前,耶穌為我們信主的人的心裡面,建立心裡面的天國,神學上稱為「天國的預嘗」,即我們在地上先嘗試將來天國的模樣,而地上教會就是為實踐見證天國而建立。

其實信徒經常糾纏在天上的國和地上的國之間。在教會裡面,有時面對一些關係破裂的處境,相方都會認為對方得不對,做得不妥,要自己道理戰勝別人,將錯誤的責任歸予對方,將惱怒、忿恨放在心上,這樣是否天國的見證?近年多項社會事件,有年青人對信仰失望而放棄了信仰,但我們的信仰從來都應該是以實踐心中的天上國度為重心,為何要為了地上的國度、政權、政治的取向,而放棄堅持心中天上的國度。無論這個地上的國度看似有幾不堪,也不應將地上的國度,看得重要過天上的國度。

「真理」

37節,耶穌向彼拉多解釋,耶穌的國是真理的國度,耶穌來到這個世界,原本是被罪所轄制的,耶穌來是要為真理作見證。真理不是指對於真實事物的論證或思想的堅持,真理其實是一個神學字眼。當我們看見真理,就是看見上帝,所以真理就是上帝。耶穌說自己為真理而生,來到這世間,為真理作見證。耶穌是為上帝作見證,事實上,我們這班罪人是沒有辦法認識上帝,也沒有辦法與上帝有聯繫,只有通過道成肉生的耶穌,將上帝的真實顯示給我們知道,並告知我們這個世界不是我們的終局,而是在耶穌的國度裡,有永恆的生命為我們存留。

還記得在開始時所講及的毛毛蟲效應,心理學家用這現象來形容,當人的固有意識型態已經形成,是好難打破思想的束縛,而轉向新的機會,最後因為墨守成規而滅亡。當人面對耶穌的國度,卻因為舊習慣,舊思維,放棄更新的選擇。大部份人都會選擇「跟大隊」,行回一條屬世的路,最終與天國擦身而過。我們要小心,我們是否依然都是一條毛毛蟲。

就算是信了主做基督徒,雖然我們心入面已經有耶穌的國度,「天國」,但同樣我們時常要記掛住屬世的事,天上的國度和地上的國度,無時無刻在我們心內糾纏。或者,有時我們為了屬世的好處,在某些事的決擇上,放棄行天國的道路,放棄為主見證愛和真理。求上帝讓我們常常反省和依靠上帝。

彭偉業傳道 -「上帝的同在」(2020年10月04日)

最近在關顧一些弟兄姊妹的過程中,感受到大家的親切和互相真誠的交通,我們為此多次感謝上帝。在當中大家都分享了一些代禱事項,祈求上帝與我們同在,帶領我們跨過所有的憂慮。那麼,「與上帝同在」的神學,是如何得來呢?

上帝如今與所有信徒同在,因為祂的聖靈住在我們裡面。只有一個人得著重生以後,這種聖靈內住才會發生(約3:3)。太8:20,耶穌應許他的門徒說:「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耶穌又說,天父來要與我們同住:「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裡去,與他同住」(約14:23)。

耶穌另一個名字是「以馬內利」,意思是「上帝與我們同在」(太1:23)。因為上帝與我們同在,我們就知道我們永遠不會與祂的愛隔絕(羅8:38-39),所以我們在禱告裡「主與我們同在」的祈求,是神學上被確立而且是堅定的信念,我們時常感到主一路一路的帶領,不單只漸漸歸向祂,甚至感到祂帶領著我們避外兇險或罪的惡咒,這都引證主一直與我們同在。

「主與我們同在」不單有經文多處印證,更加有許多的個人經歷,所以我們下次呼求主與我們同在時,可以更加充滿信心地呼求了。

「疫症中憑信前行」吳宗文牧師講,洪慕冰姊妹記 (2020年09月20日)

(一) 引言-今次疫情的嚴重性

    全世界百多個國家,只有四個國家未有這個疫症發生,所以這個是全球性的危機。帶來經濟生活的影響是很大的。國際之間不是因為疫情大家合作,反而不信任、意見分歧。而且教會、家庭的生活自此不再一樣,無論個人、教會、家庭、工作、社會都會因此有種轉變。

(二) 四大影響:

一、生活習慣改變:除了公共設施注意衛生外,香港專科醫生說,人們戴口罩後,傷風感冒減少了。聖經說我們要身體及靈魂都健康,因為身體是聖靈的殿,所以疫症帶來了新的健康習慣是好的。

二、經濟衰退蕭條:各個國家為了斷絕病毒的傳播而鎖國封關。疫情關係令各個企業因連鎖骨牌效應而倒閉、裁員。聖經裡啟示錄及路加福音說到這個經濟危機及瘟疫導致的死亡都是基督回來前一種重要的徵兆。所以弟兄姊妹們不要倚靠錢財,我們在這個危機當中更加要倚靠上帝,而且要知道「生命不勝於飲食麼?身體不勝於衣裳麼?(馬太福音 6:25節)」,我們每日感到生命氣息要感謝上帝,要好好享受上帝給我們的東西,繼續為上帝而生活。

三、各種政治危機:未來的世界會有很多政治上的動盪不安,所以你看到聖經說「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 (馬太福音 24:7節)」。最近香港發生的事、種族主意的分歧等在很多國家也有發生。雖然我們看到疫症之後的世界像進入了新冷戰時期一樣,但是主耶穌說在祂裡面有真正的平安,主在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祂會來接我們,讓我們進入上帝的國度裡面。

四、天災人禍警示:最近地震、海嘯、饑荒頻生,如今年的蝗禍亦很嚴重。一個孕婦,陣痛越密,表示嬰兒出生越近,就如這個世界陣痛(發生天災人禍) 越密、越多、越大的時候,表示耶穌基督降臨的日子亦越近。

(三) 總結-瘟疫的意義:歷史意義及屬靈意義

    這次的瘟疫給我們一個好好的警告及提示,上帝藉著這次看上去不嚴重但又影響很大的瘟疫來審判一些強權大國。雖然香港患者數目沒其他國家多,但也是上帝給香港教會的一個提醒,信徒要在上帝面前反省、回轉,再一次立志。而且這次疫症是提醒我們主回來的日子又近了。在危機當中人有兩樣反應,一方面是不好的反應,如去搶廁紙、口罩等物資。在危機當中我們有自保的心態,我們會歧視鄙視某些人。如果人心不是被主改變的話,包括我們基督徒在內也會表現出醜惡的一面。上帝也藉著一些有善性表現的人,如教會派發口罩給有需要的人。所以我鼓勵這個疫情還未過的時候,我們應該保持聖潔的生活,事奉雖然停頓了,我們可以在網上宣揚福音;不能回教會,可以在家為守望世界、教會、家人的健康來祈禱。弟兄姊妹不要在這種環境下放鬆自己,要保持身心靈的壯健,繼續為主而活,繼續服侍主。

古學賢牧師 -「星星之火」(2020年09月27日)

在二千多年前,有一團福音的火燄。《使徒行傳》記載聖靈工作的踪迹,在作者路加醫生筆下,每一章的記述都扣人心弦,發人深省,甚至保羅最後被捆鎖及解往羅馬,都是出人意料之外。全書最高潮的地方是最後一句:「放膽傳講上帝國的道,將主耶穌基督的事教導人,並沒有人禁止」(徒28:31節)。在聖靈的帶領下,福音戰勝所有黑暗勢力,得以傳揚開去。

若要瞭解教會發展史,必須細讀《使徒行傳》。此書有三大重點:第一是聖靈的工作,就如聖靈的洗(一5)、聖靈降臨(一8)、聖靈安慰(九31)、聖靈差遣(十三2)、欺哄聖靈(五9)、順從之人的聖靈(五32)、抗拒聖靈(七51)、聖靈的禁止和不許(十六6~7)等;第二是信徒的團契,他們同心合意地恆切禱告(一14)、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二42) 、分享與分擔(二43-47)、教會為被囚的使徒切切地禱告上帝(十二5)等;第三是教會的受難史,從彼得與約翰被恐嚇(四21)、司提反被殺(七59-60)、信徒受逼迫,分散四處(八1)希律殺害雅各,捉拿彼得(十二1-3)、保羅與西拉在腓立比被打及監禁(十六16-24)、猶太人設計殺害保羅(二十3)等。

教會在看來「沒有希望」的情況下,福音卻越發迅速傳開,撒但的權勢不能熄滅聖靈在信眾心裡所發出的星星之火。讚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