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約翰福音14:6節」
太20:17~19節,在上耶路撒冷路上,主耶穌預言自己將要被釘在十字架上;吃逾越節晚餐的時候,約13:21節,主耶穌告訴門徒,他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祂了;約13:33節,門徒原以為主耶穌快要作王,突然祂說要去一個門徒不能去的地方,門徒的美夢成為泡影,心裡面當然極度失落;還有,主耶穌又預言彼得三次不認祂(約13:38 節),門徒聽了即時愕然!基於以上原因,門徒心裡憂愁,約14:1節,主耶穌就安慰他們:「你們心裏不要憂愁……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大家要注意,主耶穌是說「我去」,祂不是無奈地遇到不幸,祂是自願去的、祂選擇去的,是為了愛我們而去。
一. 多馬的疑問:「我們怎麼知道那條路呢?」
約14:5 節,可能多馬心裡想,主耶穌何不作猶太人的王,以抗爭去對付羅馬人,復興以色列國呢?其實多馬是動機性遺忘,也不願意接受主耶穌要走十字架的苦路。(來10:19~20節)主耶穌流盡寶血,裂開身體,來鋪排這條通往上帝、通向天國的道路。道路亦有「方法」的意思,有主耶穌就有道路,有祂就有方法。世界提供很多道路給我們:成功的路、健康的路、富有的路、愛情的路……約14:6節,主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人要尋找的那條路,就是主耶穌!祂不是千萬條道路中的一條,而是惟一可以通往天父那裡的路。因主耶穌走過十字架的路,我們才能與上帝和好。
主耶穌回答多馬:「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其實主耶穌想給多馬與門徒進一步知道:祂所行的這一條通天之道,其中有永恆的真理,亦使跟隨祂的人有屬天的生命。約8:31~32節,耶穌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未信主的人被罪綑綁,不能不犯罪;因信耶穌成為上帝兒女之後,靠主有能力可以選擇不犯罪。「真理」就是主耶穌的道,即是祂的教訓、祂的命令。世界的道理是相對的,真理卻是絕對、永恆不變的,沒有修正的必要(來13:8節)。我們要成聖也是靠真理(約17:17節),我們每個禮拜日來聚會聽道,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一齊遵行真理,教會才有可能復興。
約 14:6 節,主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祂是生命的主,惟有祂能賜我們屬天的生命,更豐盛的生命,永遠的生命。當人以為可以透過其他途徑去尋找上帝的時候,上帝已經為人預備好一條完備但又是唯一的道路;永恆的真理惟有在主耶穌身上顯明出來;祂是人與上帝之間唯一的中保,使人得到永恆的生命。
二. 腓力的請求:「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
約 14:7~8節,主耶穌說:「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並且已經看見祂。」腓力覺得莫名其妙,他求主將父顯給他們看。腓力渴望見上帝的面,或者他的要求也代表大部分基督徒的心聲,而主耶穌的回答令他們吃驚。約14:9 節,主耶穌說:「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麼?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有没有見過任何人像主耶穌那麼聖潔,從來不犯罪呢?可曾聽過任何人像主耶穌講出真理?有否遇過一個人像主耶穌為罪人無條件犧牲,將真正的愛顯明呢?約 1:18節,因著主耶穌在地上的工作,我們開始了解上帝的作為;因著主耶穌在地上的教訓,我們開始明白上帝的心意。所以主耶穌說:「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不是用肉眼,而是用心靈的眼睛看見!每一日我們都當感謝上帝,若不是出於祂的憐憫,差遣主耶穌到世上來,我們實在無從認識祂,更不可能得享豐盛的救恩。
經文:「哥林多前書4:9-14節」
今天的題目是「成熟、祝福的人生」,是盼望我們能互相的學習、祝福的人生。2014年5月我進醫院做了一個大手術,住了87天,上帝為何留我生命呢?是作見證。我亦盼望自己越來越成熟,能夠祝福更多的人,所以今天和大家思想這個題目對我們很重要的,以及鼓勵我活下去。我們要祝福別人首先我們想神賜什麼福給我們?華理克牧師分享的「5個”F”」:Faith信仰、信心;Food食物;Fitness健身;Focus專注、目標;Friends朋友。我跟據這「5個”F”」寫下上帝想賜什麼福給我們,也希望大家聽完今天的道你們能寫下想神賜什麼福給你們,再用這福份來祝福別人。英文Blessing是我們祝福別人,也是神賜福給我們。
Faith信仰、信心:
我希望祝福一些有心尋求上帝的人,雖然他們未信耶穌但還肯回教會認識上帝,希望他們能相信上帝得著永生,成為祂的兒女。對於初信者希望祝福他們能認識父神的信實及神的應許,有得救重生的確據,站在上帝的兒女的地位,亦祝福他們能經歷成為神的兒女那份滿足。而一些剛洗禮的弟兄姊妹,祝福你們能慢慢學習,用心事奉上帝,全面認識三一神的屬性及結出聖靈的果子。亦祝福一些參與事奉的人能更加全面認識三一神的本質及追求標竿人生、要得基督的賞賜,成為神成熟的兒女,祝福身邊每一個人,能夠與上帝心連心、與人心連心。
Food食物:
通常農曆新年會祝福人身體健康,我們還可以祝福人沒有三高(血壓、血糖、血脂)或祝福吃東西吃得營養又健康,願上帝亦賜福給他們有心及習慣像但以理和他們的朋友吃得清淡又健康。也祝福他們像耶穌分五餅二魚餵飽身邊有需要的人。
Fitness健身:
我們可以祝福別人每天能拉筋運動5分鐘;祝福人每星期兩次30分鐘的帶氧運動;祝福人每個月能有一次1小時的游泳或行山運動。祝福人們能操練身體的好習慣,如同操練智慧的成長,以及喜愛上帝和人的心也一起增長,我們需要的是身、心、靈的健康。因為身體不健康會影響情緒、情緒也會影響身體。
Focus專注、目標:
希望人們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祝福人活著為主耶穌、死也為主耶穌,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這些意志的專注和目標是很重要的。祝福人養成讀聖經、研經、靈修、默想,這些如果不專注、散慢的人是很難做到的。我們要裝備自己,被上帝使用,便要操練專注。亦祝福人有禱告、祈求、感謝的習慣。
Friends朋友:
祝福人與主耶穌建立親密朋友的關係,祝福人找到能傾訴心聲的朋友,祝福人能操練聆聽主的聲音和睦証主愛、神家共建樂融融,祝福大家在神家裡面能成為親密、合一的朋友,在教會認識的朋友會比在外面認識的好,盼望我們在教會裡有更多經歷、合一和睦,能夠靈友建立、互相扶持。
經文:「約翰福音21:17-22節」
首先和你們分享兩條船的故事: 在80年代時,美國有一個電視劇集為愛之船,每一集都會講述有不同的人上到船中,他們都是帶著不同的問題上船,但最後他們都可以在落船之前可以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根源就是愛。另一個故事是五月花號,是1620年英國將一群清教徒從英格蘭送到新大陸,途中所有參加者是不知道上船之後的事情,無論是到哪裡去、海上航行的安全、保險等等,通通都是沒有的,唯一有的是只有去程的路。五月花號的乘客只有一個方向,就是追求信仰自由,不受政權所限。
今年教會主題為認識基督,作主忠僕。一個好的工人,需要知道主人的要求和期望,不能只有忠心。我們在上帝裡的事奉也是如此,要清楚上帝給我們的期望。很多時候,我們的事奉和信仰會因為一些內外因素影響,導致我們會左右對上帝的事奉和當中的方向。我們經常會計算,要怎樣找對自己的方向才付出。作為基督徒,我們在主日回到教會崇拜,奉獻自己的金錢和時間,跟隨耶穌,這是正確的方向。今次所選用的經文是約翰福音21章17-22節,是有關主耶穌和彼得的對話,提醒彼得要有清晰的方向,餵養主耶穌的小羊,再知道上帝的心意。
第一點是我們要重整服侍的對象和態度。經文所記載的對話地方是加利利,對耶穌和彼得來說是重回舊地,當初所認識的地方,耶穌藉著彼得重回舊地的心境提醒他。在15-17節,耶穌問了彼得三次 ‘你愛我嗎?’ 彼得回答了三次,最後更憂愁的說: 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 ; 你知道我愛你。耶穌透過牧羊的比喻來提醒彼得,彼得是牧羊人,他要對羊負責。耶穌想再提醒彼得其實他也是個牧者,需要對信徒負責。除了要保護信徒,更加要餵養他們,使他們有自由。在此,我們可以看到,我們要對上帝負責,而我們要好好和身邊的弟兄姊妹相交,也要適當教導他們,為的是要讓上帝的羊得以成長。
第二點是要持守同一方向。在18節中,耶穌提醒彼得: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 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 但年老的時間,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的地方。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上帝。在信仰的路上,我們難免會遇到不同困難、挑戰,但最重要的是19節中,耶穌所說的: 你跟從我吧!今天在街外有馬拉松的活動,馬拉松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完成整個賽事。我們信徒也是有馬拉松的,我們有灰暗、困苦、不同難關的時候,但跟從耶穌,我們就有力量。我自己在1978年開始牧會,直至2017年退休。在這38年的日子,高有時低有時,有成功和失敗的地方,當中感受到很多上帝的恩典。我們在信仰的路上,可能未如理想,但最重要的是要持守,上帝必定看顧我們。
第三點是要注目主耶穌。在20節中,彼得問耶穌有關約翰的事情。耶穌告訴彼得,約翰將來的事與他無關,自己要專注自己的事跟從主耶穌。上帝為我們安排崗位,是要我們做好,不要理會他人。我們在四福音中也看見耶穌專注天父的事情,包括衪在12歲時在耶路撒冷聖殿的事情,以天父的事為念; 衪在30歲時,再次來到耶路撒冷要潔淨聖殿,要使其作為萬國禱告的殿。同樣地,我們需要仰望主耶穌,不要有疑惑和心懷兩意,免得被風吹動翻騰而失去方向感。 最後分享一個電影故事作結束。有一套電影為’走出非洲’,講述有一位女主人在非洲尋找她的先生,她的丈夫在前線與別國打仗。這位女主人的僕人,每天都要提早半日的行程,為女主人探路、預備好地方、打點一切、起營火,目的就是讓女主人在日落之前找到好的地方紮營休息,最後尋到她的丈夫。僕人清楚明白主人的方向是要甚麼,要保證女主人的行程沒有出錯,他做好了自己的責任。昐望今天我們能有同樣的心志仰望和信靠主耶穌,做好上帝交託給我們的事奉,並好好餵養主的羊,堅守信仰,跟從耶穌,阿們!
經文:「馬可福音8:22-26節」
今天跟大家思考一個問題:為何上帝有時沒有立刻應允我們的禱告?馬可福音是使徒彼得於晚年回憶並讓徒弟馬可寫下,大量記述耶穌的神蹟,16章經文記述了22個神蹟,當中有兩個神蹟是馬可福音獨有的,就是醫治聾啞人和瞎子(即今天的經文)。
經文講一個瞎子求耶穌醫治,耶穌用唾沫和按手醫治他,用唾沫醫治是當時常見的醫治方法,耶穌以這個方式告訴在場人士祂在醫治人、行神蹟。但奇怪的是耶穌按手後,瞎子仍看不清楚,將人看為樹木,耶穌「隨後又按手在他眼睛上」(25節),最後瞎子看得清,然後耶穌讓他不要入村。馬可經常記述耶穌不讓受助者宣揚神蹟,目的是糾正當時的人對彌賽亞的錯誤觀念,耶穌不希望人只聽到祂如何行神蹟,而是親身經歷祂,知道祂是基督,來到世界的目的是捨己救人。
耶穌為何要兩次才醫好這個瞎子?有些學者認為瞎子的病情嚴重,有些認為這強調耶穌很忙碌疲累,另有傳統講法是瞎子信心不夠。馬可8章圍繞一個問題:大家是否能看見?可8:21,耶穌剛責備門徒,他們一直沒有看清楚耶穌是誰,不知耶穌是基督。可8:27-33,彼得看不見,他表面好像知道耶穌是基督,但卻阻止耶穌上十字架。經文講很多人經歷過耶穌的神蹟,但沒有人知道耶穌的真正身份,直到第二個瞎子(可10章)高呼祂是大衛的子孫。耶穌刻意要兩次才醫好瞎子,可能是用行動提醒身邊的人。耶穌不斷預告自己將受苦,不斷教導門徒,讓他們有心理準備,但他們還是看不清楚,所以用這神蹟讓門徒反思,雖已經歷,但仍未看清楚。彼得讓馬可記錄這件事讓讀者明白兩件事:一、耶穌有時不是立刻解決問題,是為教導我們。二、今天我們能看得清楚耶穌嗎?
耶穌兩次醫治那個瞎子,提醒我們耶穌沒有即時改變現狀,是為教導我們。人生有各種問題,基督徒可禱告把問題交給上帝,我們有時希望上帝即時回應,看重結果,但經文提醒我們要注意上帝的帶領,祂按著自己的時間表動工。這三、四年中,生活中出現很多突如其來的轉變,雖很多禱告,但還有很多情況仍未改變,上帝不是沒有能力,不是沒有聽我們禱告,而是想我們學習一些事情。我們要留意上帝在過程中如何帶領我們,如何慢慢扭轉情況,學習體貼上帝的心意。 為何瞎子在經歷耶穌第一次按手後仍未看得清楚?今天我們都有經歷上帝,但是否有看清楚上帝?眼睛如看不見,生活很多不便。信仰方面,如看不清楚,引來更大的問題。在這經文之前,馬可福音至少記錄耶穌行了16個神蹟,耶穌很快要上耶路撒冷,但門徒仍不知道耶穌是誰,不知祂來這世界的目的,但感恩在耶穌復活後門徒終於看清楚,今天我們才得聞福音。但我們今天能看清耶穌是基督嗎?看清楚後,我們會否回應上帝的呼召?
經文:「箴言10:22;馬太福音6:25-34節」
「福」,相信是中國人最喜歡的字。根據中國古籍,「福」,是完備的意思,即是一切預備妥當,一切順利,没有任何缺乏。我們渴望得到福氣,是每人基本的盼望,是人的本性,如果人對將來沒有期望,那就會缺乏生命動力。
一、無憂的福氣
箴言十章22節:「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福氣是必須由上帝賜給人,我們在地上能夠得到的祝福,必定是耶和華上帝所賜予的,別無其他。「賜福」的概念貫穿了整本聖經,上帝所賜的福是使人富足的。金錢雖然可使人生活寬裕,但真正賜予我們福份的是耶和華上帝,因為萬事由祂所掌管。
上帝所賜的福氣,是不會包含任何需要憂慮的成分。如果我們得到一些祝福,卻是經常擔心這些福氣不會長久,這些並不算是上帝所賜的福氣。例如得到升職機會或者獲得優異成績,卻擔心將來這些好結果不能維持,造成憂慮,這些好事最終可能變成壞事。在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上,我們不能確定將來會如何!既然上帝預定我們要得福,若然我們卻懷著憂慮去接受祝福,我們根本無法真正享受福氣。
二、不要憂慮
在馬太福音6章25節,耶穌叫人不要為吃什麼,喝什麼,和穿什麼而擔心。祂反而問門徒:「難道生命不比食物重要?」「身體不比衣著重要?」耶穌一共舉出三個原因為何人可以完全依靠上帝,而不需要憂慮。第一,上帝有祂的創造秩序。上帝賦予創造物各自的生存本能,盡責地按照上帝所命定的方式去生活,天父供養牠們。人是上帝的創造秩序裏最尊貴的受造物,既然上帝會看顧天上的飛鳥,那麼上帝有什麼可能不會看顧我們呢?第二,上帝創造的美善。百合花不會勞碌,不會裁縫做衫,但是上帝通過大自然的資源,供應給在野地生長的百合花,生長得極緻美麗。上帝供應百合花給予野草作為裝飾,為野草短暫的存在加上價值。這顯示了上帝把萬事萬物配搭,至善至美。第三,憂慮是那些不相信上帝的人的表現。不相信上帝的人,行事為人不按照上帝的價值觀,也不會明白上帝如何看顧我們。於是他們會憂慮,因為內心入面缺乏一種永恆的價值和安全感。我們要認識我們作為上帝的獨特的創造物,肩負了什麼責任,把天國的生命放在首位,這樣就不會產生不恰當的憂慮。
三、生命的主權
憂慮是屬靈問題!若然,人能夠完全地信靠上帝,其實沒有必要去憂心未來的事,因為全然的信靠,上帝必定供應,沒有必要去憂慮,所以憂慮其實是對上帝信心不足。耶穌叫門徒不要憂慮,實際上就是叫門徒進入上帝的創造秩序和美善當中,相信上帝獨特的供應,以及祂給予每人獨特的生命價值。若然我們能夠按著上帝的旨意,完全將生命的主權交給主耶穌,必然最終得到豐碩的生命果實。 我們如何讓自己的生命進入上帝的主權?使徒保羅曾經說出一種實際做法,能讓我們不斷地確認自己活在上帝的主權,腓立比書4章6節:「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所要的告訴上帝。」保羅凡事感謝,將生命完全定睛在上帝身上,確定上帝確實掌權,並且確立自己對造物主的信心,感謝就是「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當我們確認了主權交託給主,我們就心安理得。凡事感恩,可以逆轉所有憂慮,轉化為祝福。我們在上帝的恩典之下,明白上帝在每個人生命裏的旨意,在上帝的帶領下,福杯滿溢。
經文:「約6:35節」
一、群眾尋找主耶穌的原因 (約6:24~34)
群眾要迫主耶穌作王,他們渡過加利利海,在迦百農找到主耶穌。約6:26-27,主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蹟,乃是因吃餅得飽。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主耶穌不是說人不需要食物;正因為人需要食物,所以主耶穌為他們施行五餅二魚的神蹟。第28節,群眾以為可以用功德,用行為,用工作,來換取那「那存到永生的食物」。請留意,第六章出現九次「賜」這個字,清楚表明「生命的糧」是上帝所「賜」的恩典,不是人憑著努力可以得到的。
所以,第29節,主耶穌指出,人要得著生命的供應,必須先用信心接受上帝所差來的救主。第31節,群眾要求主耶穌能夠像摩西一樣,天天給他們食物,使他們吃得飽。32-33節,主耶穌糾正他們,說嗎哪不是摩西賜給百姓的,是上帝將從天上來的糧賜給他們;群眾卻任性地一味求主耶穌繼續將那些糧食賜給他們(第34節)。
二、 主耶穌的宣告 (約6:35~38)
於是,在約6:35節,「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生命的糧不是生活的糧,也不是物質的飲食。主耶穌說自己是「生命的糧」,這樣的表達是強調祂是我們生命當中不可或缺的。唯有主耶穌能滿足生命最深處的渴求,因為祂是生命的創造者、設計者,在祂那裡,我們才能找到上帝創造我們生命原本的意義。
三、 生命的糧為何重要? (約6:39~71)
1. 在這一段短短的對話裡,第39、40、45、54節,主耶穌四次提到在末日祂要叫信祂的人復活。人是按照上帝的形像造的,所以人有永恆的本質,加上耶穌基督的救贖,才可得到復活的生命。主耶穌使人得生命,又能使人死而復活,證明祂是生命的主。主耶穌有執行審判的權柄,可以使人被定罪,也可以赦免人的罪!
2. 41-42節,「天上」這個詞彙在第六章出現了10次,由此可見,主耶穌所強調的,就是上帝的兒子甘願由「天上」降卑來到世界。
3. 第54節,主耶穌說:「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主耶穌用人所能明白的說話,將永恆生命的道講出來;人將主的說話當作食物般吃了,吸收了,這就是將祂的肉吃了。甚麼是「喝主的血」呢?在這裡主耶穌預告,祂會在十字架上為成就救恩而付出代價,祂為我們流血而死,使我們的罪得以赦免。我們接受主耶穌的救恩,這就是「喝主的血」。
4. 第63節,主耶穌將「說話」、「靈」、「生命」擺在一起,請留意,聖靈是真理的靈,聖靈的啟示就是上帝的話,而耶穌基督是「道」,祂成為肉身,用人間的話語將上帝的真理彰顯出來。所以,我們在基督的話語裏經歷聖靈的工作,藉此得著上帝所賜的新生命。
當日的群眾非常頑梗、自私和任性,他們故意不明白主耶穌所講的話。群眾不能再從主耶穌那裡得到他們想要的,於是就離開主耶穌,而主耶穌也沒有攔阻他們。第67-68節,誰能給我們豐盛的人生與永遠的生命呢?彼得為我們指出了唯一的答案:主耶穌基督,你有永生之道,除你以外,「我們還歸從誰呢?」
經文:「耶利米書13:1-17節」
今天是新一年的第一天,教會的主題是認識基督,作主忠僕。舊約清楚提到要得到上帝的拯救和蒙福,就要順服聽命,如挪亞、亞伯拉罕、摩西等人。我們回應上帝吩咐的態度,反映我們對上帝的心。說易做難,在現實生活中如何聽命呢?今天與大家分享這段經文。
上帝吩咐耶利米買一條腰帶,但不要洗,耶利米就按上帝的意思而行。面對上帝的吩咐,真正的聽命是不問原因、目的或好處。耶利米沒有問,上帝讓他做甚麼,他就去做。當耶利米完成上帝的吩咐後,上帝的話再次臨到他,讓他帶著腰帶往伯拉河,把腰帶藏在磐石中。伯拉河是幼發拉底河,耶利米從猶大地往幼發拉底河要四個月,來回八個月。我們回應上帝吩咐時的態度該如何?前幾個月神學院恢復實體教學,我擔心受感染的問題,如不幸感染,我或須以網上教學。除了與家人吃飯,或招呼學生外,我沒有與朋友來往,謝絕探訪,將這些聚會延至之後的安息年假,我前幾個月是以這種方式維持生活。有時身處的環境有很多不能控制的因素,只能做好自己的本分,這就是我們身處不能控制的環境中要聽從上帝吩咐的原因,保證上帝在自己的心中。
還記得我為何能在神學院教書?我沒有人脈等背景,根本不能入職。我本身任教的中學逢周五有教師團契,一次有位講者為神學院聘請經科老師祈禱,我認為自己有能力教授,就問校長可否批准和幫忙聯繫,最後我一直在神學院教書至今。我們預計不到下一刻發生的事,但問題在於我們是否願意去做,有時是不想做,而不是沒有能力,就如耶利米帶著腰帶往幼發拉底河是花時間的,但他沒有問原因,上帝讓他去做,他就做。很多時我們只是按評價、喜好而做,我們的信仰只是滿足自己,不是滿足上帝。上帝對人的要求不會因時間而改變,特別是道德規範。很多時因時代的發展配合或需要,我們刻意將上帝的需要及吩咐扭曲,信徒如何持守上帝的吩咐是很重要的。6-7節,過了一段時間,上帝讓耶利米再取回腰帶,他見腰帶變壞,這解釋開始時腰帶為何不能洗,到第8節上帝才跟他講目的,耶路撒冷的腐爛就如腰帶的腐爛。有時面對上帝的吩咐,我們未必知道原因,但當遵從上帝的吩咐,祂會讓我們知道祂的心意。
這些以色列民的主要問題是驕傲,不肯聽從上帝的話,隨從自己頑梗的心。11節,這腰帶反映上帝與以色列人的緊貼關係,以色列人是上帝的子民,但他們不願意聽從上帝吩咐並作惡。12-14節,上帝讓這些以色列民好像醉酒,不知懲罰臨到,祂希望透過先知讓他們回轉,但他們不願意。我們很多需要及期望,但是否有想過上帝對我們有甚麼吩咐及要求?15-16節,上帝懲罰管教我們時,我們該如何回應?先知在17節清楚講不聽從的後果就會被擄去,最後真的被擄去。昔日耶利米一直勸誡以色列人,今天我們是否有聽從?
新的一年開始了,相信弟兄姊妹心裡面一定有很多的期待。弗3:20節,「上帝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願主幫助我們憑信心將新一年的事奉與生活交託給祂:
1. 弟兄姊妹增進主內情誼 (羅12:9-10,「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
2. 肢體彼此包容饒恕 (西3:12-13,「……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
3. 操練恩賜,榮耀上帝 (彼前4:10節,「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4. 全體動員,宣揚福音 (腓1:27節,「……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
5. 勤讀聖經,陶造生命 (詩1:2-3,「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
6. 過聖潔生活 (提後1:21-22,「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
7. 遵行主旨意 (約14:15節,「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 弟兄姊妹,我們靠著上帝的愛與能力,教會得以復興!
每當想到大衛挑戰歌利亞的故事,我們津津樂道,大衛靠著上帝的同在,運用擊石器一次過把歌利亞擊倒,這真是上帝多麼奇妙的作為!然而,我們有沒有發覺,這段故事其實有一個細節,在大衛未曾出現之前,「那非利士人早晚都站出來,共四十日。」(撒上十七6)這即是說,巨人歌利亞在戰場上對以色列人罵戰了四十天,掃羅和以色列人當中沒有一個人能勇敢地接受歌利亞的挑戰,因為頭戴頭盔、身穿鎧甲、背負銅戟的巨人歌利亞實在叫人懼怕,迎接挑戰只有死路一條。掃羅的軍營就是在這種惶恐之下過了四十天,相信他們當時沒有想像過大衛將會出現,面對生死存亡的戰役,他們沒有勝算也無法解決,只好不斷拖延,不斷讓恐懼貫穿整個軍營,悲傷地預期將要來臨的滅亡。
若我們只顧把眼目專注在所遇到的困難上,不去仰望上帝奇妙的幫助,我們只能生活在惶恐之中。化身成恐懼的惡魔深明這道理,每天在我們生命裏疲勞轟炸,叫我們屈服,牠會竭盡所能使我們只留心眼前的困難。我們該如何做?把我們的眼目單單地指向上帝吧,越是被恐懼所纏繞,越是要把生命的焦點專注在上帝上,我們必能遇見慈愛的天父。
經文:「路加福音2:8-14節」
路加福音 2:9節說:「有主的使者站在他們旁邊,主的榮光四面照著他們;牧羊的人就甚懼怕。」聖誕節帶給人的就是懼怕,這句很少人說,今天要說的就是有5個人懼怕聖誕。
一、祭司撒迦利亞:
路加福音 1:5-25節中有一位祭司撒迦利亞,他按班次在祭壇事奉上帝,忽然有使者站在他面前預告一個訊息,使者尚未說出訊息,撒迦利亞已經在害怕,因古時以色列民中如天使來臨即是來接人回天家。之後天使對撒迦利亞說:「撒迦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你的妻子以利沙伯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約翰。」撒迦利亞對天使說:「我憑著甚麼可知道這事呢?我已經老了,我的妻子也年紀老邁了。」天使回答說:「我是站在上帝面前的加百列,奉差而來對你說話,將這好信息報給你。到了時候,這話必然應驗;只因你不信,你必啞巴,不能說話,直到這事成就的日子。」一個事奉上帝的人,聽到天使的預告後仍不相信、不去接受,証明他信心不足,所以他受到懲罰了。事奉上帝的人有時也會軟弱、信心不足,所以我們要捉緊上帝,求主賜我們能力,去成就祂的作為。
二、童女馬利亞:
路加福音 1:26-38節中,童女馬利亞也是有天使來到身邊,馬利亞聽到天使跟她問安後也很驚慌,天使對她說她將懷孕生子,做耶穌的生母;馬利亞對天使說她還沒有出嫁,怎麼有這事呢?她感到害怕要去承擔這個苦難,因為猶太人未婚生子是會被人掉石頭的。天使便對她說:「聖靈要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馬利亞聽後便順服了。弟兄姊妹們,很多時當教會叫我們作事奉時,總是沒信心去做,但上帝的作為必定成就,我們要作耶穌基督的精兵,不要恐懼、畏縮,要站起來承擔教會的使命及責任。
三、 約瑟:
約瑟是上帝所悅納的人,他是一個義人,上帝藉著天使在約瑟的夢中顯現說:「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因她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約瑟所害怕的不只是自己被人批評,也害怕自己所愛的人受罪,但天使後來又說:「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約瑟醒了,就遵著天使的吩咐把妻子娶過來。所以有時當責任到來、不知所措的時候,我們要有信靠、順服的心。
四、牧羊人:
牧羊人夜間按著更次看守羊群,在黑暗的曠野中忽然有天使來臨,有榮光四面照著他們,牧羊人就甚懼怕。天使報給他們耶穌誕生的大喜的信息後便離開了,牧羊人便前往伯利恆,去見證天使所說的;他們看到耶穌後便將所聽見、所看到的傳開了。弟兄姊妹們,當我們聽到牧師、其他人的見證後,有否像牧羊人一樣將見證傳開去呢?
五、希律王: 馬太福音2章中希律王聽到從東方來的博士要來見新生王時就心裡不安,害怕失去權柄,失去所有。希律王的不安,正如現在不信主的人,要攻擊基督教的人,他們正是被魔鬼撒旦使用;求主幫助我們,不要中魔鬼的詭計,堅固我們的內心,給我們有好的行為、表現,能帶給別人平安、喜樂,我們要完全順服上帝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