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dmin 的所有文章
「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馮大衛牧師講,林日麗姊妹記( 2017年7月2日)
經文:詩篇103篇
經文是詩人跟自己說話,鼓勵自己去讚美上帝。人生中有負面的事物令我們不懂也不想讚美上帝,所以要鼓勵自己和自省。人生不愉快時,對自己和別人發怒,這樣對嗎?聖經記載耶穌的門徒在讚美上帝,有些人,特別是法利賽人不開心,並叫他們不要說。耶穌說即使他們不出聲,石頭也會開聲讚美上帝,上帝期待的是所有被創造物要開口讚美祂。感恩與讚美有分別:感恩是感謝上帝賜的恩典,讚美是上帝轉化我們的生命,在認同上帝的生命時,與祂相連,這就是讚美。
有甚麼妨礙我們讚美上帝?(3至4節)罪為我們帶來傷痛,我們犯罪,別人會受傷,也傷害上帝的心。有人說自己沒有作奸犯科,沒有犯罪。但人生中最大的罪是不懂愛上帝。上帝沒有追討我們的罪,還為我們預備救贖,讓我們不用付上罪的代價,就是死亡。死亡是與上帝分開的意思,是屬靈的死亡,是永遠的,沒有上帝的愛。詩人在這提醒自己,在罪裡的一切傷痛,不論是自己或是別人的罪,上帝都醫治。創造萬物永恆的上帝為我們受傷痛,不只是十架的救恩,祂時常感動我們去愛祂,離開罪惡。
很多人嘗試解釋為何有苦難,因上帝讓我們經歷祂的痛苦。如何明白上帝的愛?有時只看到聖經中講上帝用美物使我們知足,但祂有時想讓我們經歷生命苦難,藉此知道祂的愛。亞伯拉罕年老有一個兒子,但上帝叫他獻上兒子。獻給上帝不是施捨,是要獻上最好最愛的給上帝。愛是產生苦難,因愛的緣故,上帝為我們承擔痛苦,我們願意為主承擔苦難。要從心底讚美上帝,經歷上帝的苦難痛苦,聖經最偉大的讚美詩是出於苦難的讚美詩。
上帝賜我們力量,因等候耶和華的人必展翅高飛。(8至16節)詩人比較認識和不認識上帝的人。上帝與我們的關係是怎樣?祂有憐憫,有恩典。憐憫與恩典不同:憐憫是應受懲罰但上帝沒有懲罰,恩典是不應該得到的卻得到。上帝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與人相反,人經常批判人,不懂包容鼓勵人。等候耶和華的人,這等候不只是時間,是指以上帝為生命的中心。
(17至22節)如何知道自己是上帝所喜悅的人?如何知道自己愛上帝?從我們與別人的關係可知。上帝要我們憐恤得罪我們的人,因祂本是這樣憐恤我們,將福音傳給他們。我們稱頌上帝的人是蒙祂的憐憫,然後憐憫其他人,這是心裡稱頌上帝。耶穌傳福音時,經常提到撒馬利亞,因猶太人看不起撒馬利亞人。耶穌特意向一個被人看不起、道德有問題的撒馬利亞婦人傳福音,上帝憐憫她。上帝是要召罪人,不是召義人,祂要我們有憐憫之心。
詩人當時有不快的事,很難讚美上帝,但「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上帝喜歡我們對祂的讚美,認同祂的本性,學像耶穌基督,將祂的愛傳出去。在困難中,認同上帝的苦痛,學會憐憫,向周圍的人傳福音。
「得恩、感恩、報恩」林奕龍牧師講,林日麗姊妹記( 2017年6月25日)
經文:羅馬書5:8節、詩篇103:2節
詩篇116:7「我的心哪!你要仍歸安樂,因為耶和華用厚恩待你。」以前考科舉,交通住宿不便。一位好心人建一間屋,招待考生。有名考科舉的人與僕人因沒有地方落腳,想借宿一晚。屋主要求那人回答問題,若答對,就答應他們。問題是「甚麼是最多?甚麼是最少?」回答「忘恩者最多,知恩謝恩者最少」。耶穌基督醫治了十個痲瘋,只有一人返回感恩。這個回答正確的考生後來高中科舉,經過屋子時多謝屋主。
本人在靈實醫院工作時,看到上帝的大愛是無可比擬的。當時有位傅先生,為人和善,信奉佛教,四十二歲得了末期癌症。有位院牧探望他,傅先生因耶穌在釘十架說了一句話很感動「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人都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怎會像耶穌為他們向上帝祈求寬恕?一天開病室會議,有位挪威的杜醫生說傅先生過不了今晚,院牧趕去看傅先生,跟他談了很久,最後信了主。第二天院牧病了,他請我代探望傅先生。傅先生捉住我的手,說昨夜他不斷祈禱,心中平安遮蓋肉體痛苦,他又活多了一個星期。後來,我為他洗禮,他安詳過世。他的太太也信主,在安息禮拜中,他們的家人有十一個人信主,包括他們的兒子。兒子初時不信主,但後來問院牧「為甚麼我們非親非故,你要關愛我們?」院牧回答因耶穌教導我們要愛人如己,這句話打動他的心,所以信主。他到台灣升學後,也參與靈糧堂的聚會。傅先生的太太後來在靈實醫院做義工,帶領病友聚會。
詩篇103:2,若每天數算上帝恩典,便會感恩。我今天能在這裡也是恩典,因我經歷很多生命危難,但上帝都保守我。詩篇116:7-8是我的人生寫照,我們不要依靠會改變的有形事物或環境,要依靠我們看不見的主。聖經講世界只會更多罪惡,人心只會更自私。恩典是白白的,我們是不配的。我們該拿甚麼報答祂的厚恩?
詩人講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韶關有一對夫婦努力打拼,成為專業人士,但夫妻關係非常惡劣。後來他們認識主,破碎婚姻在主裡得以完全。他們生命改變,不追求世界,只追求在主裡面,希望成為討主喜悅的孩子。 很多人因這夫婦得到祝福和歸主。
有位汕頭醫院的李院長患重病,主感動一位洪牧師的心靈,向李院長傳福音,要他認罪悔改,主會救他,主是活水,到主那裡永遠不渴。洪牧師祈禱求主加力,然後跟李院長講「李院長,我奉主耶穌的名,你要悔改,奉主的名醫治你」。李院長的心靈聽到「我的水是活水」,真的好了,也信主。另一位在潮陽的鄭院長患了「三衰病」,即腎衰竭、肝衰竭和心臟衰竭。他後來死了,在送往太平間期間,信主的太太拼命地抱著他,相信耶穌會救他。李院長知道後,在鄭院長旁邊講「我奉主耶穌的名,祢怎樣將我救活,我奉主耶穌的名叫你起來」,他真的活過來了,成為傳道人,領人信主。求主幫助我們成為蒙恩的人,主一生伴隨,所以要懂得知恩、感恩、報恩。
「為耶穌多得一人」古學賢牧師講( 2017年6月18日)
經文:林後5:14-19節
保羅對哥林多信徒說:「我們若果顛狂,是為上帝﹔若果謹守,是為你們」(林後5:13節)。保羅用「顛狂」來形容自己有甚麼意思呢?保羅要指出他不怕艱辛,坦然面對猶太人的逼害,不斷前往福音未傳到的地方。當愛到一個程度時,有時會不顧一切,那就是癲狂。徒26:23-25節保羅向羅馬官員非斯都大膽宣告耶穌從死裡復活,非斯都就大聲說:「保羅,你癲狂了吧!你的學問太大,反叫你癲狂了!」保羅說:「非斯都大人,我不是癲狂,我說的乃是真實明白話。」保羅是有分寸的,知道自己在做甚麼。保羅所指的顛狂不是為任何一件屬世界的事情,而是單指為上帝而癲狂。
聖經中有些人也是為主顛狂:挪亞聽上帝的吩咐,在高山上建造一個龐大的方舟;亞伯拉罕想將兒子以撒做祭物獻給上帝;大衛倚靠上帝迎戰巨人歌利亞;哈拿將兒子撒母耳留在聖殿事奉上帝;馬利亞用極貴的香膏抹耶穌……等等。再看保羅的一生為福音的事工癲狂,他出生在富裕的家庭,接受良好教育,而他決定放下一切,四處傳揚福音給外邦人,甚至被猶太人追殺,他卻說:「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徒20:24節)」。保羅丟棄萬事看做糞土,以認識主基督耶穌為至寶。
保羅因為主的大愛而受激勵(林後5:14-15節),從此就不再為自己活,只為主而活。基督的愛激勵許多人赴湯蹈火為主效命,今天基督的愛又會激勵我們為祂做甚麼呢?真正經歷過耶穌大愛的人,內心都會被耶穌的愛火燃燒。第14節提到基督替眾人死:照常理,當人與人的關係破壞了,責任在得罪人的那一方,他應該去向被得罪的人道歉。但是這段經文告訴我們,當人得罪上帝時,上帝採取主動要與我們和好。上帝竟然主動的成全這件事,造就機會,使人可以與上帝恢復親密的關係,耶穌甚至願意在十字架上代死,解決了罪的問題,使到我們在上帝面前站立得住。弟兄姊妹,我們應該感到受寵若驚才是。
請你問下自己,你怎樣對待耶穌呢?耶穌是我們生命的主,亦都是我們的知心友。求上帝燃燒我們冷漠的心靈,叫我們時時都被基督的愛激勵。
保羅以前曾以外表來看基督(第16節),認定祂是以色列人的公敵,要剷除那些跟隨耶穌的人。「如今卻不再這樣認祂」,因為保羅認識祂是復活的主,祂真是上帝派來的救主。因為對耶穌有了正確的認識,保羅對人的看法也改變了。他不再用世俗的觀點看人。你是一個怎樣的基督徒,視乎你對人的看法怎樣。為甚麼我們對人的看法會改變呢?原因是我們對上帝的愛有了經驗,上帝的愛改變了我們人生的方向和生活的目標,當然我們對人的看法也會改變。
第17節「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人只有在基督耶穌裡面,才能夠成為新造的人。「新造的人」是甚麼意思呢?意思是上帝給我們一個全新的創造,由裡到外都充滿了耶穌的美善,耶穌的心意向我們開啟。我們成為基督徒以後,有一件非常需要學習去做的事,就是去察驗、領受上帝的心意。
第18-19節,保羅鄭重的向我們宣告:那勸人與上帝和好的職份已經賜給我們了。弟兄姊妹,「為耶穌多得一人」!我非常鼓勵你將這事作為你人生的焦點,因為再沒有一件事比這使命對永恆更有貢獻。天上的父要使用我們,祂最關心的就是世上還有許多祂的兒女未得拯救,我們一齊來將他們帶回天父的家裡。
「時代洪流的中流砥柱(二)」陳如炳牧師講,鍾麗詩姊妹記( 2017年6月11日)
經文:以弗所書5:6-14節
近年有機會看到不同的短片,展現人類或動物在洪流沖擊下掙扎求存的實錄,結論是無論有多大的求生意志及強壯的體格,如果在短時間內找到堅固的支持(爬上樹頂、抱住大柱等),才有可能脫離危險,保存生命。今日活在時代洪流中的教會及信徒,要如何生活才能活現中流砥柱的角色?
-
堅固的核心價值
(v.6) 不要被人虛浮的話欺哄
(v.8) 從前你們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裡是光明的。
(v.9) 光明所結的果子,就是一切的良善、公義、誠實。
(v.10)總要察騐何為主所喜悅的事
(v.11)「暗昧無益」(fruitless deeds)不是錯事,只是無益。占美哥連斯(Jim Collins)在哈佛期刊(2015年6月)發表「哈佛教你學領導」的「第五級領導」(Level 5 Leadership)
第一級:高質素的員工,用才 智、技能、工作習慣做工。
第二級:具奉獻精神、高度投入並與人合作。
第三級:能擔任經理,目標清晰,能組織人力物力充份發揮。
第四級:擁有制訂目標的視野及能力,高效領導,能激勵及帶領團隊前行。
第五級:總裁級別,以極度謙遜及優秀品格,對完成任務有無比的熱切,建立工作並叫業務持續健康成長。第五級領導者能將「還不錯」帶領到「優秀」成為「偉大」,他們是一群以卓越品格、價值觀鮮明的服事者。
張德培於1989年在「法網」得冠軍(17歲),但每年12月不出席比賽。
林書豪2012年帶領紐約隊以絕殺3分球贏球,一直以「感謝神」向世界宣告。
信徒都在努力研習聖經,以上帝的話成為核心價值,並學習轉化及應用在生活中,一定能站立得穩完成當走的路。
-
付出代價的決心
保羅不單在講解真理,在使徒行傳可見他如何在面對困難,甚至生命的威脅,仍然勇往直前,不懼艱難直奔終點。當兩種不同的價值相遇,強方看來會壓倒弱方,世界的價值觀似乎佔盡優勢,正是宣示信仰立場的時刻。教導孩子「喜樂」而不是 成為「富有的人」,當他們長大以後會懂得分辨事物的「價值」(Value)而不是「價格」(Price)。不單知道人類是「生而為人」(human being), 更要努力活現人性的美善(being human)。建立自己的未來一代,擁有預備接受排擠及付出代價的決心。
-
堅固活潑的信(v.19-20)
信徒對基督教信仰常出現兩種失缺:
「認為神是在將來管治世界或只是與現世生活有關」,信仰不是在現世生活提供安慰劑,也不是靠修行換取永恆。
古學賢牧師 - 「三三三生命工程」(2017年7月9日)
「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來10:24節)。感謝主,從今天 (7月9日) 起至年尾,教會舉辦名為「三三三生命工程」運動,每三人一組,在三個月內最少三次以實際行動關心家人、離群的小羊或弟兄姊妹的朋友。這關顧運動之目的最重要的是叫參與者一起付出憐恤的淚水,學習主動和真誠地關心人。盼望透過此活動,參與者能經歷聖靈奇妙的帶領,與組員一同散發愛心的熱力及享受教會是我家的喜樂。
羅5:5節說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願聖靈感動閩南堂弟兄姊妹,立即籌組加入我們的行列,為這家添溫暖!
古學賢牧師 - 「唯有耶穌」(2017年7月2日)
人的心靈有無窮的需要,自古以來人們多半以尋求知識、藝術、感情或物質來填補內心的渴求。關注自己心靈的需要是無可厚非的,可是世上沒有永垂不朽的事物,可以恆久填滿我們的內心。唯獨主耶穌早已為我們預備生命所需,祂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 (約6:35)
天父憐愛屬祂的兒女,在創世以先(弗1:3-9),祂已計劃差遣耶穌來,叫信靠耶穌的人不單有永生,並且得著生命的糧。我們每天可以親近耶穌,以領受祂的話、遵守祂的教訓,來餵養自己的生命。人若用其他方法來滿足自己,即使賺得全世界,心靈還是枯乾。請謹記,心靈滿足,唯有耶穌。
鄭淑儀傳道 - 「年中的反思」(2017年6月25日)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每年的初春曾立下許多大志,踏入炎夏的六月,可曾停下檢視過去前半年的人和事,有否為自己所等候的、所規劃的、能合乎自己所達到的目標,倘若未如理想的,會否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的心,努力再次規劃心中那份美好的藍圖,並細細檢視,每天的生活,先學會經營和反思,要知道信徒們是活在上帝的蔭庇中,用坦然無懼的心告訴天父,祂必指引我們的每一步!面對未來的下半年,仍有許多的時間去經驗,腓立比書 3:13-14說:「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
莫失意,重整步伐,再前行,彼此共勉!
古學賢牧師 - 「生命路」(2017年6月18日)
《桃花源記》描述一個漁夫無意中闖入世外桃源,離開以後,再找不著往桃花源之路。每次讀畢此文章,總會黯然神傷。然而,本堂有幾位弟兄姊妹,他們的際遇與那個漁夫有天淵之別。他們途經天光道,被弟兄姊妹邀請進入,此後常來聚會。他們成為天國一份子絕非巧合,一方面是上帝的恩典與安排,另一方面是弟兄姊妹的主動和愛心。
耶穌是道路(約14:6節),引領我們進入屬天的國度,即使世外桃源也無可比擬。昔日祂向門徒指示通天之途,今天向世人指示天路的責任則落在我們身上。願我們一同邀請更多人踏上這教會道(天光道另一名稱),叫尋道者不會感到失落和唏噓。
「是你、是他,也是您和我」鄭淑儀傳道講( 2017年6月4日)
經文:提摩太後書4:1-5節
很多人知道信耶穌是一件上好福份的事情,但往往未信者仍持有一顆等候觀察的心,作為傳道者要多提醒及邀請未信者作信仰的反思,成就福音的使命。
保羅的囑咐與叮嚀
1保羅離世被澆奠之前最後囑咐我們,以後要在基督面前交帳及受考
驗。要迎接再來的基督,在祂的國度裡做個好公民。
2「務要傳道」,是一個堅定的信念!我們的人生肯定會遇見許多不同的
境遇,但無論怎樣,務要堅定的傳道!「總要專心」,把自己準備好、
隨時待命、準備傳道!但最重要是出於愛,要有拯救那失喪的靈魂的
心。
例子:鐵達尼沈船時,約翰.侯伯牧師救人事蹟,牧師掉到海裡時把
自己抓住的一塊浮木送給青年,並說:「年輕人,耶穌要救你!」自
己沉入海中。
3 世界極邪惡,要儆醒禱告,忠心擺上,為上帝作工,配合上帝的指引
為祂的國度打美好的仗。
4 「凡事謹慎」,世界充滿了各樣的詭詐試探,不要給敵人有毀謗和攻
擊的機會。並要「忍受苦難」,要我們準備受苦的心志;要努力「作
傳道的工夫」,要竭力傳福音,盡了我們的職分。
例子:佈道家慕勒曾帶領許多人得救,又憑信心籌辦孤兒院。他為未
得救的靈魂恆切的禱告,百般的忍耐使更多人得救。
傳福音的職責,是每一個信徒的責任。“要把握機會,和製造機會”按著正意分解真理來傳道。所以這個使命是有你、有他也有您和我的份。教會稍後的日子有佈道會,由今天起要積極用行動去實踐。先鼓
勵大家可以做一些福音工作,不可失卻傳福音的熱誠,為未信主的家
人及親朋戚友恆切禱告,今天我們若有從主而來的忍耐,也同樣有份
於主的國度,並要與主一同作王。再強調一次「務要傳道」的命令已
經放在您、我和他的心上,是我們的職分,我們要彼此提醒、勉勵及
忠心、盡心;為福音而努力。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