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主耶穌復活是基督信仰的核心,高舉主耶穌得勝了罪惡與死亡,同時預示了相信主的人將來也會與祂一同復活。對基督徒而言,復活的盼望是人生最美麗的祝福和恩典。我們既然相信主基督的復活,人生的目標應該要對焦上帝的旨意,不應活像那些沒有盼望、安於逸樂或沈醉於罪惡當中的人一樣。我們當善用在世的日子,竭力多作主工,將上帝給我們的恩賜盡力發揮。
初期教會開始不久,就有人質疑主耶穌的復活。使徒保羅知道這種思想十分危險,於是在哥林多前書第15章詳細論述基督復活的真理。弟兄姊妹,你所相信的是否全備的福音?你確信基督復活的真理嗎?耶穌基督因從死裏復活,才顯明祂真是上帝的兒子,祂勝過了罪惡與死亡,我們信祂才得救。林前15:14節指出,「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意思是,基督若沒有復活,信仰便是假的,所謂罪得赦免也都是謊言。若是這樣,人們便沒有永生的盼望,只能回到自私、殘酷、沒有平安、黑暗的現實裏。 但感謝上帝,主耶穌的確復活了!上帝接納了祂作我們的贖罪祭,使我們在永生中有指望,我們在地上為主所奉獻的一切,都將永存在天上,並且我們將來有復活的身體,永遠享受與主同在的福樂。
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除了表達對門徒的關心之外,更加重視他們應該具備正確的屬靈觀念。在哥林多前後書裏,保羅多次教導、勸勉,督責哥林多信徒,期望他們能夠改正以往錯誤的屬靈觀念。其中一項需要改正的觀念,是哥林多信徒仰慕並且渴望個人的屬靈經歷,但保羅認為個人的屬歷經歷對建立教會,和確立使徒權柄並不重要 ,因此保羅甚少在書信分享個人的屬靈經驗。在哥林多後書十二章1至6節,雖然保羅分享了其個人曾經到達三重天的經歷,保羅強調不應該以個人屬靈經歷而自誇,反而應該誇口自己的「軟弱」。
保羅知道自己有軟弱,但是保羅更加著重上帝的恩典。第九節,「我的恩典是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保羅面對軟弱的能力來自上帝,保羅從「軟弱」變得「剛強」,讓人看見上帝的恩典,彰顯上帝的榮耀。人生必須學習的功課,就是如何面對苦難。當人處於軟弱失敗的時候,應該如何自處或尋求幫助?保羅不是用意志力去忍耐渡過困難,而是先去尋求上帝的恩典,讓主的能力覆庇自己 。主的能力在軟弱的人身上顯得完全。 在今天的社會,我們面對疫情、經濟的磨難,無論是個人、群體、機構,甚至教會都面對前所未有的困境,我們或可能堅持用意志力、正向思維積極面對,然而保羅的教導是先去尋求主的恩典,我們坦誠向主傾訴我們的缺乏、無奈、迷惘、無能,相信主的恩典必定夠用,在我們的軟弱上彰顯主完全的榮耀。
在令人心碎的烏克蘭與俄羅斯戰爭中,烏克蘭人的家園被摧毀,迫使數以百萬平民逃離祖國,粉碎了他們平靜的生活。聖經詩篇第十篇論到「惡人在驕橫中把困苦人追得火急(2節);他滿口是咒罵、詭詐、欺壓(7節);無倚無靠的人就倒在他爪牙之下(10節)……」但第14 -18節提醒我們:「其實祢已經觀看;因為奸惡毒害,祢都看見了……祢必預備他們的心,也必側耳聽他們的祈求,為要給孤兒和受欺壓的人伸冤,使強橫的人不再威嚇他們。」所以,我們按著上帝的應許,為受戰爭蹂躪的人民禱告:
* 求主憐憫戰火中的難民,叫俄羅斯遵守人道通道協議,容讓更多百姓可以平安逃離戰區。
* 求主醫治身心受傷的人,當中有醫生和病人被挾持、有記者和攝影師喪生、多個住宅建築物被炸毀。
* 求主掌管領導人的心懷意念,幫助他們的和談取得實質進展,使他們願意帶領國家走和平的道路。
* 求上帝介入,在世界各國的領導人心中工作,使他們協助在戰爭中的國家止息干戈。
* 求上帝制止武器升級及更大型的侵襲,並停止侵略和貪婪的惡行。
* 求主保守並使用戰火中的教會,繼續宣揚和平的福音,使兩國人民和睦共處,仇恨平息。
上帝是聖潔公義的審判者,祂向萬民施行審判;求主按聖潔和公義判斷,使惡人的惡斷絕!願上帝堅立義人,拯救心裏正直的人(參詩7:8 – 11節)。
人間最大的慘劇莫過於戰爭,恐怕我們活在21世紀數碼年代的今天,從來沒有想過戰爭會發生。在全球化高度融合的社會,沒有人可以逃避戰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加沒有人期望見到在戰爭國家裏的人民所遭受的一切苦難與死亡的威脅。戰爭背後的目的,莫過於人類本性的自私、貪欲 ,和狂妄,這些罪性不單止關乎個人,而是整個民族群體意識形態的偏差,導致「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
相信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爭終有一天會結束,但不代表我們這世界以後就不會再有戰爭,因為人始終是自私,民族與民族之間始終有爭奪利益的傾向,這些爭奪是不會完結。聖經告訴我們,人類達致真正的和平就是上帝親臨統治這個世界的時候,認識耶和華的知識遍滿全地。在上帝國度裏,不會再有爭權奪利的各國政府,也不會再有造成分裂的種族偏見。所有地上的戰爭都會終止:「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為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賽十一9) 今天我們為到在戰爭中遭遇患難以及死傷者而難過,在我們為他們祈禱的同時,我們再一次呼求上帝停止這些災難,盼望終有一天「上帝的國度降臨,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詩篇四六篇9節:「祂止息刀兵,直到地極;祂折弓、斷槍,把戰車焚燒在火中。」
加2:20節,保羅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上帝的兒子而活;祂是愛我,為我捨己。」
這節經文有三個「活著」,第一個「活著」:「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主耶穌為我們犧牲自己,釋放我們,使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能過真自由的生活。主耶穌也鼓勵我們放下自己,效法祂的榜樣去服事人,我們當立志跟主說:「我願意,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
第二個「活著」:「基督在我裏面活著」,所以我們要全心全意順服基督的帶領,即使在現今疫情嚴峻的時候,我們雖然遇到各樣困難,會有失落的感覺,但是我們憑著信心靠賴基督,心裡面仍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平安。
第三個「活著」:「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我們有生命氣息是上帝的恩典,所以我們要愛護自己的身體,透過我們的全人去活出愛,關懷身邊的人。以上這三個「活著」,就是我們與主耶穌同釘十字架的結果。
我請大家再仔細思想,保羅在加2:20節不是說:「祂是愛我們,為我們捨己」,而是說:「祂是愛我,為我捨己」!保羅知道,即使全世界只有他一個罪人,主耶穌都願意降世為他捨命,使他可以出死入生。 每一個信耶穌的人,在理智上都知道主耶穌愛他,為他捨己;但其實你和我應該在心靈裏被主的愛激勵,向主承諾一生為祂而活。無論疫情多嚴峻,世界的天災、戰爭令我們多痛心,都不能叫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只不過,在我們心裏面,可能有許多事物遮蔽我們愛主的心。求上帝幫助我們,將那些遮蔽我們內心的事物挪開,叫我們可以自由地為主而活。
以色列國的祭司亞瑪謝,為以色列王耶羅波安監察阿摩司在伯特利的一舉一動,因為阿摩司的信息不容於以色列。亞瑪謝警告阿摩司不許他在留在伯特利,並且着令他回去猶大過活和說預言。阿摩司回應亞瑪謝:他說預言並非為財利,而是上帝給他的召命。阿摩司書八章11節:「人飢餓非因無餅 ,乾涸非因無水,而是因不聽耶和華的話」。阿摩司在以色列宣講上帝審判的信息,不是為了任何利益,他說明這是上帝對他的呼召,勸喻耶羅波安帶領以色列回到遵循上帝話語的道路。可惜,耶羅波安、亞瑪謝,和以色列人還是不願意聽從上帝的話,國破家亡變成了他們的結局。 阿摩司重視達成上帝的召命,就算遇到逼迫和反對。我們會否願意達成上帝給我們的重要使命,就算要放棄眼前的利益和權利。上帝命令我們愛上帝和愛人如己,這些基本原則,我們會否竭盡所能去守護這些核心價值。教會成立了「慈惠部抗疫關愛基金」,鼓勵弟兄姊妹支援會友抗疫和慈惠事工,這是我們實踐這核心價值的一部分。
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執筆之時,確診人數多於四億二千萬,奪去超過五百九十萬人之性命!聖經教導我們,要為所居住的城向上帝祈求,因為這城得平安,我們也隨著得平安(參耶29:7節)。所以,請大家同心為香港禱告:
親愛的天父上帝啊,祢是全知、全善、全能的上帝,願祢幫助我們,在香港及全球危機的時刻,作祢忠心的僕人。祢是一切美善的根源,求祢憐憫、垂聽我們眾人的禱告。
– 病情嚴重的患者留院治療,但家人不能到院探訪,他們會感到格外孤單,
求主安慰及醫治他們之身心靈。
– 檢測陽性的個案激增,很多患者要在家居隔離,求主醫治他們盡快康復。
– 多位跨境運輸司機確診,影響兩地物流,求主幫助政府妥善安排。
– 前線醫護人員負擔倍增,亦有不少受感染,求主使他們身心靈有足夠休息。
– 疫情下各行各業大受打擊,尤其是飲食業、零售業及服務業,求主使他們盡快得到政府經濟上的援助。
– 願主幫助官員推行有效措施,推動市民抗疫,遏止疫情。
– 有些長者是獨居的,求主幫助他們做好防疫措施,並常以電話與親友聯絡。
– 學生們繼續在家網上學習,中六生今年仍有文憑試,求主提醒他們專心學
習,化壓力為動力,好好裝備自己。 願上帝幫助弟兄姊妹,在疫情中愈發顧念受感染或身體軟弱的肢體。求主彰顯大能,使疫情早日消退。恭敬禱告,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最近在香港的新冠肺炎感染數字持續攀升,感染人數每日以數千的幾何級數上升,相信好快我們就會感受到,無論是周圍環境之內,或者是身邊的人,甚至是自己,可能會成為被感染的一份子。我們處於這個環境之中可以如何自處呢?
讓我們再讀一次詩篇139篇,看看上帝在我們身上的作為是何等美妙吧!「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詩一三九15)在我們未曾出生於這世上時,上帝已經預定我們的形體如何呈現在這世上,彰顯祂的創造計劃。「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詩一三九13)當我們還在母腹中時,上帝已經庇護我們每一個,我們每一個人的肺腑,都一直被上帝看顧和保守。 儘管這段時間的確會使人憂慮不安,擔心自己或所愛的人受到感染和牽連,我們可信靠地把我們的身體健康交託於上帝,並且更加要注意我們屬靈的身體是否健康,擔憂與恐懼將會阻擋我們在屬靈上的追求,阻隔我們親近上帝。在這段時間,我們更應該堅持在靈命上長進,就算我們未能回到教會聚會,我們還有網上崇拜和各樣的聚會,堅持閱讀聖經,追求對信仰更多認識,肢體之間保持互相支持和鼓勵,抓緊在這段時間上帝給我們什麼指引。藉著這些行動,我們的心志得以強化,這對我們的身體和精神上的健康,必定有很大的幫助。
不知大家在少年時有沒有看過「泰山」劇集,其中一幕是有人在流沙中掙扎,愈用力愈下陷,唯有一個外來的力量,才可將他拉出來;「泰山」就在這時候出現了!這個情境,幾十年之後,仍是記憶猶新。
有些人在別人的眼中是個強人,可獨來獨往;但在逆境無情打擊下,他們彷似陷在流沙中,極力往上求存,卻不肯放下身段向人求助,漸漸被遺忘於角落中。逆境是殘酷的敵人,將人的歡樂奪去。這種情況,基督徒也不會倖免,因我們所走的不是一條平坦的路。 在這疫情中,你總能為鄰舍獻上五餅二魚,作他們的幫助。請你記得,你有從上帝而來獨特的恩賜,為要服侍他人,所以要將你的恩賜再如火挑旺起來。不要被疫情阻止我們獻出愛心,因為那在我們裏面的聖靈,比那在世界上任何苦難和逆境更大(約壹4:4節)。
對華人社會來說,農曆新年才算是真正的新年,社會彌漫著一份濃烈的過年氣氛,為新的一年帶入新的希望和祝福。作為華人的基督徒,農曆新年是數算神恩、向上帝感恩的日子。詩篇六十五篇是我們過新年時最喜愛頌讀的詩篇,這首詩表達了我們向上帝感恩的心願,第11節:「你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你的路徑都滴下脂油。」這表達我們對上帝那豐富的恩典的衷心頌讚,滿瀉的恩典是如何傾倒在我們生命裏每個部分,我們為此獻上感恩。
在讚頌上帝的恩典時,我們應該思想在新的一年如何回應上帝。在新的一年裏,必然在生活上遭遇一些變化,同樣也要作出適當的改變,更新我們的生命樣式,讓我們活出與蒙召的恩相稱之生命。我們要以悔改的心審察自己的軟弱,以憐憫的心看到別人的缺乏與需要。我們要不斷地更新,追求屬靈的長進。 今年的教會主題「激發愛心,勉勵行善」,讓我們在新的一年立志,在感謝上帝過往恩典的同時,向上帝承諾今年更願意回應上帝,將自己擺上。遵循主的吩咐,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十五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