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我們應有以下三個行動:回顧過去(感恩上帝的保守及看顧)、反省現狀(檢視自己的弱點)及展望未來。我們要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
馬太福音19章記載一位少年財主,懷著自滿的態度走到耶穌面前,問耶穌:「我還缺少甚麼呢?」耶穌提醒他還要作一事,就是變賣一切賙濟窮人,並且來跟從耶穌。聽畢,財主就憂憂愁愁地走了。有學者稱財主此舉為「最大的拒絕」, 是對耶穌完全的拒絕。為甚麼會拒絕呢?因為這個少年財主視金錢為至寶,不願意付出或放棄;人總是佔有太多而不肯付出。同樣值得我們反思,我們把上帝放在甚麼地位呢?不單是與金錢比較,倘若我們把上帝放在次要的地位,就等於不把上帝放在任何的地位。
一、有異象
今年我們應該有以下三個方向,請大家謹記:(1)有異象、(2)受託和(3)委身。
(1)有異象:聖經提到「沒有異象,民就放肆」(箴29:18節),放肆原意是「滅亡」,沒有異象便會滅亡。異像是上帝為中心的啟示:是上帝給人的提醒,亦是來自上帝的感動和夢想,例如上帝給摩西在西乃山的異象和登山寶訓的異象。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異象,只是我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其實最大的異象就是在生活中發現上帝。異象的背後是有著使命的,其中最大的動力是發現人生命的需要。在現今疫情當中,基督徒應該幫助和看見別人的需要。每一個異象都是要令人生命更新和改變。我們可有問:「教會存在的目的是甚麼呢」?教會確實需要更多異象!邀請大家於今年更多看見自己和教會的異象,為此行動和擺上禱告,讓我們心靈的眼睛能夠看見主的提示,行在主的旨意當中。
二、受託
第二個挑戰是受託。做基督徒是很簡單的嗎?不是。基督徒的受託乃是指一個信徒他的一切所有皆是上帝所託付他的,因此他要有規律地,合適地全然獻上他的時間、才幹、金錢服事上帝,由上帝使用,他這樣做乃為了回應基督的大愛。受託的生活乃是藉著對基督的信,將自己完全獻給上帝。受託的人生是負責任的人生,是活潑的生命,是實踐的信仰,是見證的生活,是愛心的行為,是亳無保留完全的奉獻。各位弟兄姊妹,今天我們對受託的挑戰,有甚麼回應呢?
三、委身
第三方面是委身,著名牧者John Stott指「任何一個奉獻給上帝的基督徒,生命上都應該有十字架的痕跡。」基督徒重要的行動是獻身、投身及委身。我認為基督徒最大的危機是冷淡、麻木和不冷不熱,有時候我會聽見信徒說疲累和厭倦,因為他們在心裏的火熱熄滅了,正如老底嘉教會往時一樣。有些人亦會像患上屬靈的抑鬱症一樣,今天我們是否願意作一個獻上自己投入事奉,委身於主的信徒呢?
教會在目前香港社會中,應扮演甚麼角色?人看見教會是否好像看見主耶穌的臨在?我們應如何跟從主耶穌?假如主耶穌活在香港,祂會做一個怎樣的香港人呢?有一本書名為《跟隨祂的腳蹤行》(In His Steps),其中有句:「耶穌會怎麼做?」What Would Jesus Do?(W.W.J.D.) 你希望一年後,五年後,十年後,我們的教會將會成為甚麼樣的教會?倘若我們每一個基督徒都實在有異象、忠於所託和向主委身,我們的生命不一樣,我們的教會不一樣,我們的社會不一樣。求主保守賜福我們。
這年來因為疫情之下,團契聚會不能回到教會進行,我們開始了在網上進行團契和崇拜。最近我們發覺,在網上團契相交的時間甚至比回教會相聚的時間更長,相交比以前深入了,可能在家上網帶來一定程度的方便和放鬆,大家更自由地交談。
最近讀到一篇文章,論及崇拜和團契形式如何影響參與者的投入,當中說到:「信徒群體是否在一起,在網上能否出現互相扶持的團契,就變得更重要。崇拜和團契真若只著重活動畫面和效果,最終就真的淪為觀賞用的聚會,人的生命就沒法改變。如果團契有肢體的相交,並且一起互相承托對方的生命,即使不能同時同地進行崇拜,但仍然可以達到聖徒相通一同敬拜上帝。」其實聚會形式不比信徒相通重要,若然我們信徒之間的心靈互相連結,就算我們在家單獨進行網上崇拜,也不會覺得孤獨,因我們心中也會感受到弟兄姊妹之間的同心,一同在敬拜主。我們並不孤單,我們在共同的聖徒空間內敬拜讚美上帝。
儘管疫情還未能完結,似乎還要通過網上聚會好一段時間,但若然我們能抱著與弟兄姊妹之間相通的心靈,超越地域限制,投入團契、崇拜,與主親近,保持合一,我們依然能在在疫情當中互相支持及成長,以生命影響生命。(弗四4)願主祝福我們!
2021年教會主題是「渴慕真理,彼此相顧」,今天我們從加拉太書最後一章學習怎樣在信徒群體中互相幫助,彼此成為天路上的良伴。
一、 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 (加6:1-5節)
第1節,當有弟兄或姊妹「偶然被過犯所勝」,你是否願意伸出你的手,扶持這個在痛苦裡掙扎的肢體?你願不願意聆聽、鼓勵他,為他祈禱?第1節提到「屬靈的人」,就是順服聖靈的人,他們願意以溫柔的心將跌倒的人挽回過來。你曾否被人用溫柔的心挽回呢?順服聖靈的人知道自己的軟弱,會體恤弟兄姊妹,幫助人的時候亦都會戰戰兢兢。每一個基督徒都難免有犯錯的時候,兄弟姊妹應該將他挽回。這節經文亦警告我們,「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因為我們不是真正的義人,雖然被上帝稱為義人,但是我們還是有佷多的軟弱。如果我們不依靠上帝的大能,我們在幫助人的過程中,可能反而中了撒旦的詭計。
第2節,「重擔要互相擔當」,當有人為自己的錯失憂傷難過時,我們應當彼此用同理心,分擔他的憂傷,顯出主內的愛心與接納。第3節,保羅在這裡責備那些獨善其身、自以為比其他人優勝的信徒,他們不將其他人的重擔看為自己應該關心的事。第5節:「因為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這裡的「擔子」與第2節的「重擔」在原文是不同的字,第2節的「重擔」是一種難以抵受的壓力,需要其他人分擔;但第5節的「擔子」是指每個人必須自己揹起的責任。「擔當」在原文是將來式,表示每人必定要為自己的工作和行為承受後果,並且將來要在主耶穌的審判台前交帳。
二、當向眾人行善 (加6:6-10節)
順從聖靈的人因為愛慕主的真理,必定樂意奉獻,使上帝的家沒有缺乏。我們幼稚園請教師,尚且給他合理的薪金,何況在主的真道上領受上帝的教導,豈不更該奉獻在上帝的家裡面嗎?第7、第8節,「順著情慾撒種的」,在這裡是指任意花費金錢在自己身上,在自己的享樂上。「順著聖靈撒種的」,就是順著聖靈的感動和引導,運用金錢來促進上帝的工作。「敗壞」代表一切令生命受損害的事物,而「永生」則包括一切因有永生而得著的屬靈福分。我們不要以為自己手中有財力奉獻,就可以有隨便、高傲的態度;也不可忽略行善的責任,以為上帝不會追究。
第9節:「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有些基督徒行善之後沒有得到稱讚,沒有好的收穫,所以他們就開始覺得灰心喪志。「到了時候就要收成」,每一個善行都有收成的時候,需要等待的,正如撒種需要等待收成一樣。第10節:「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善」就是上帝認為對的事,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信徒一家的人」是指主內弟兄姐妹。所以,當我們願意做上帝所喜悅的善事,這裡「信徒一家」就提醒我們,優先考慮我們可以為教會和弟兄姐妹付出甚麼。我們有沒有留意教會的經濟狀況呢?我們有沒有關心弟兄姊妹的需要呢?他們或許正在人際關係中掙扎,或者失去工作而面對經濟壓力,或者身患重病,或者在靈命上需要幫助等等。求上帝幫助你和我,成為困乏者的朋友,使軟弱的人得著上帝的能力,叫受創傷的人得到安慰。
有一個生來瘸腿的人,天天被人抬到聖殿,求進殿的人施捨。彼得和約翰進聖殿禱告,那瘸子就求他們賙濟。彼得說:「金和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這人已經四十多歲,一生中從來沒有邁出過一步,他沒有期盼自己可以行走,只望得到小小的賙濟。想不到他的身體不但得到醫治,並且經歷耶穌基督的權能。他最軟弱的地方,卻最能見證上帝。他的心靈充滿著欣喜,不是讚美使徒,卻是進入聖殿,像小鹿般跳躍、讚美上帝 (賽35:6節)。
回想不久以前,彼得對主耶穌的信心十分軟弱,現在卻奉耶穌基督的名施行神蹟。因彼得經歷主耶穌將他挽回,又被聖靈充滿,生命完全更新改變。現在他已不是那膽怯的彼得,而是充滿信心,大有能力。弟兄姊妹,我們只能把屬於自己的東西給別人。惟有全然靠賴基督,經歷祂復活的大能,我們才能將基督的福音傳給人,成為上帝大能的器皿。
一月是尷尬的月份,2020年已經過去,但農曆的牛年還有一個月才到,所以這段時間是好好的反思、送舊迎新的時候。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會在自己的教會講動物的講章,每年都有新的動物,無論伊索寓言、舊約的智慧文學和新約耶穌的比喻,都喜歡用動物作為傳道、教導的話題。所以今天也藉著牛,看看聖經有什麼教導和提醒。
(一)文化上的牛
一、牛的普遍現象:
牛是人類生活的普遍現象,在新石器時代的洞穴裡,無論東方西方也有很多牛的畫像,即是牛很早已進入人類的生活圈。
1. 一般性的有:牛與人類關係密切,由於牠好吃、又夠力氣,所以是人類的忠實朋友和辛勤的助手。牛是各民族普遍的肉食,不同地區、飼料所培育的牛肉價格也不同,也可以很貴。另外牛本身可用作耕田、運載及推磨等勞動。牛角、牛皮及牛骨均可製作用品。
2. 特殊性的是:牛還有特殊的用法,無論以色列人、中國人和其他很多民族都以牛祭祀,代表鄭重和尊貴的意思。另也有以牛玩樂及運動如:西班牙鬥牛、北美洲馴牛等等。
二、牛的性情表徵:
我覺得今年我們要學的,就是從牛的性情來學習。諸如《伊索寓言》和很多動物故事所表達的一樣,牛的脾性常用於比擬人類正、反兩方面的性情。
1. 負面的個性:
(i) 魯莽衝動-例如:說人「牛精」、「牛脾氣」、「盲牛撞入缸瓦舖」。
(ii) 頑梗固執-例如:「牛唔飲水點按得牛頭低」、「死牛一面頸」及「牛皮燈籠點極都唔明」
2. 正面的特質:
(i) 辛勤耐勞-例如:「牛耕田、馬食穀,老豆賺錢、仔享福」或魯迅對自己志業情操之表達:「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作孺子牛」。
(ii) 強韌有力-例如:說人「牛咁好力」,另薛仁貴有「九牛二虎之力」的故事。
(二) 聖經中的牛
一、世俗的牛:
聖經中有關牛的經文約有365段,第一類是世俗用途的牛。
1. 勞動的工具:例如用於犁田、耕播、運輸、拉車、推磨、騎載等等。而聖經記載的不同之處是這些平凡的牛可被獻為上帝使用,用作神聖目的之工具,如:運祭物的牛車 (民7:3)/運金鼠的牛車 (撒上6:7-8)/以利沙的耕牛 (王上19:21)/亞勞拿禾場上的牛 (撒下24章)。
2. 偶像與錢財:聖經裡的牛可能會成為我們離開信仰的原因,例如:亞倫為百姓鑄製金牛犢 (出32章)/先知批評奢華的婦女如巴珊的母牛 (摩4:1)。另外舊約裡牛是富裕的象徵,例如:牛是豐腴美食,代表財富 (伯1:3)/有人買了五對牛要試用而拒赴天國筵席 (路14:19)/浪子回轉金不換,宰肥牛慶祝浪子回轉 (路15章)。
當我們肯在上帝面前回轉,為著過去一年失去的機會、經歷的錯敗等來到求上帝的時候,重新將焦點放在上帝、知道我們得力乃是在乎上帝,上帝會為我們宰肥牛犢,為我們開心、慶祝。
二、神聖的牛:
1. 祭祀與啟示:
(i) 獻祭的牛-頭生的牛犢要分別為聖獻給上帝(民18:17)
(ii) 夢中的牛-神藉法老王夢中的肥牛及瘦牛解救和升高約瑟;另一方面拯救埃及和希伯來人(創41章)
2. 特別的兩種:
聖經裡有兩種牛我們很少注意的,無論在我們事奉、工作、家庭、社會或任何職位上都應從這兩種牛學習。
(i) 銅牛-紋風不動地扛起銅海作潔淨用途 (王上7:25)
我們要學銅牛一樣,無論世界怎樣變,都要紋風不動地繼續愛主、敬畏上帝、履行基督徒的本分。忠心承擔上帝給予的身份、崗位,堅定持守上帝吩咐的立場和職責。
(ii) 紅母牛-凡膚紅、雌性、未負軛的牛,被燒然後被研末、溶入水中作潔淨用途 (民19章)
我們也要像紅母牛一樣,整生人是為榮神,益人而盡己。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獻給主,融入教會、融入耶穌基督裡面。
(三) 新一年的牛
一、品格操練、逆境自強:
在新一年我們要向聖經裡的牛學習,自己的生命、脾性、品格、性情方面要繼續操練。環境困難我們更應咬緊牙根,要莊敬自強,不要放鬆。我們很多時是盲動、妄動,不是按上帝的心意去動,所以我們要將不好的脾性革除,按我們血氣來回應,而且要快快去聽,學習認識更多上帝的道理。不要無自知之明、混混沌沌、像「牛皮燈籠點解都唔明」一樣。積極方面我們要從牛的辛勤學習,要忠心盡責,無論得時不得時,也要辛勤地完成主所交付的使命。聖經說:「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侍主」( 羅12:11 ) 。而且「要趁白晝多作主工」(約 9:4)。因為「離世後沒有工作,先前所作的不能帶走。」(傳9:10)當想作工,心靈願意,肉體卻軟弱、欠缺能力,但聖經說:「聖靈降臨,就必得著能力」( 使1:8 )。「而且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賽30:15)。上帝還會力上加力、恩上加恩、樂上加樂、榮上加榮。
二、憑信堅忍、常存盼望:
上帝會否藉著這次疫症提醒我們末後將要來的時候,災難會更加嚴重呢?我們要憑信堅忍,常存盼望,忠心於我們的崗位,像銅牛一樣來服侍主,毫無保留地榮神益人而盡己。牛有一節經文也很好:「喫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喫肥牛,彼此相恨」(箴言15:17節)。追求和睦比你享用肥牛還好。聖經又說:總要尋求和睦、一心追趕。若可行,要竭力保守合而為一的心。所以尋求和睦是新一年很重要的目標。祈願世界、香港及教會都能如此行。
最後牛提醒我們要未雨綢繆,困境令我們重新反省和估計,如疫情後我們要怎樣過我們的生活?怎樣過我們的餘生?怎樣更有意義將成果帶去見上帝呢?求主幫助我們,在聖經裡有這樣多牛非常好的榜樣,提醒我們在事奉方面、在家庭裡面、在工作崗位上,我們也能從牛身上學習屬靈的功課,願主今年賜福各位。
就讀神學期間有位女同學生下女兒,她為這新生嬰兒改了一個希臘名Sofia,即英文的Sophia。希臘文Sofia的意思是「智慧」,為嬰孩改了這名子,表示父母期望小孩在成長的歷程裡能得著「智慧」,有「智慧」陪伴著她的一生。新約聖經是用希臘文寫成,其中所提及智慧的用詞就是Sofia這詞,聖經所指的「智慧」不是地上一般人所想的智慧,不是人的聰明、學歷、或經驗。無論我們有多少碩士、博士學位,或是大老闆、高級管理層,或有如何偉大的成就,這些都不是聖經所指的智慧。
聖經所指的智慧是由上頭而來的,即是從上帝而來的智慧。不是從上頭而來的智慧是屬世的、屬情慾的、屬魔鬼的,只會引起嫉妒、紛爭、擾亂和各樣的壞事。從上帝而來的智慧是清潔的、和平的、溫良悠順、滿有憐憫,並且是多結善果,使人和平的。(雅各書3章13-18節)
今年我們教會主題「渴慕真理、彼此相顧」指出認識真理的重要,真理就是由上帝而來的智慧,讓我們多研習上帝的話語,明白真理,活出富有上頭而來智慧的生命。
2020年將要過去,在年終時我們常說要「送舊迎新」,但真的可以這樣做嗎?2020年發生了很多的事情;傳媒上說:「2020難忘記,忘不了2020」:今年是全世界疫情最嚴重的一年,叫我們怎可以忘記呢?感恩基督徒可以靠著上帝、靠著聖經的教導去面對每天所發生的事。聖經說在困難中:「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 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5:16-18)疫情的確嚴重,但有上帝的話語提醒我們。今天早上我們仍然可以帶著一顆感恩的心,來數算上帝的恩典;藉此提醒我們:上帝是與我們同在的,去迎接2021年。今天講道的主題是「讓我感恩」,難得在困難中帶著喜樂的心去敬拜主,更難得是因疫情的緣故可以讓全家人一起在家去敬拜上帝。機會難逢,我特別想邀請在家中收看網上直播崇拜的弟兄姊妹,藉此與家人一起敬拜上帝!一個很特別的年終感恩;有感恩自然有禱告,所以今天我的講道會分為三個段落,每個段落結束時也有禱告的時間,請每一家找一位作帶領禱告的。在每個段落完結時,請戴校長帶領我們唱「祢的信實極大」的副歌,藉此提醒我們上帝是信實的!
今天的經文是詩篇111篇,在第1至3節開始時詩人提醒,無論怎樣艱難,仍要讚美耶和華。正因這樣的環境,讚美上帝是可以幫助我們把上帝放回首位。人的軟弱是當處身逆境中被逆境帶著走,甚至混亂了我們對上帝的依靠。讚美上帝!把上帝放在逆境中的首位!逆境中我們不單止忘記上帝,甚至會抱怨。讚美上帝有什麼好處呢?這篇詩篇將上帝的本質、上帝的屬性完完全全地告知我們,提醒我們今天相信的是一位怎樣的上帝。在第3節說上帝有尊榮和威嚴、祂有公義、祂行奇事、祂有恩惠,有憐憫、祂賜食物;而「永永遠遠」這組詞共出現了4次。當我們進一步認識我們的上帝,更會幫助我們在疫情中去信靠祂。基督徒越認識上帝、越信靠上帝,就一定會成長過來的。在第1節說一心稱謝耶和華,當基督徒認識上帝,他們的敬拜也是清晰的。一心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專心,不會容讓事情影響,反而緊緊地來到上帝的面前,去依靠祂,看見祂大能的作為。今天我們知道上帝的屬性,無論發生什麼的事情,都是要經過祂的允準的。在第3節說祂的公義存到永遠,意思是說我們的上帝是不會犯錯誤的,祂容許事情的發生一定是有祂的原因的。
記起當我年幼2歲時生母離別了我,繼母與我同住。及後當我抵達美國時才知道繼母以往對我的行為是虐待。每當繼母虐打我後,我總在想上帝為什麼容讓這些事情發生。後來我相信了耶穌,也漸漸忘記了這些事。至我22歲時,有一天我的哥哥對我說:「我們去見母親。」我回答說:「是去見那一位母親呢?」因為我的繼母也離開了,若是去見繼母,我就不會去了。哥哥說:「是去見生母。」其實我以為我的生母已經離世,原來她居住在瑞士,她有感動想來探望我們。我很高興可以在香港與她會面,當她見到我的時候,她說:「原來你還在生!」她以為我已經死去,是因為我小時候身體很軟弱,奶媽每次也要扶著我去看醫生。弟兄姊妹們,若果我沒有上帝,我會怎樣呢?感謝上帝!我學習了不再抱怨,因為這些事情也是人的問題,最感恩的地方就是上帝從沒有離開我,在病中看顧我,讓我康健過來;至今我已經65歲了,學懂了讚美上帝,所有事件的發生都是有上帝的容許的。今天早上我們可以有健康、生命氣息在家中敬拜,完全是上帝的恩典,完全是上帝的看顧。剛過了的聖誕節,耶穌的名字是以馬內利–上帝與我們同在。過去一年若不是上帝與我們同在,我們還可以在這裡嗎?第一個禱告是一個讚美的祈禱,請領禱者可以細閱這篇詩篇。感恩是比較容易的,讚美則是要對上帝有所認識的。
在這個疫情特別的日子,看似困難,然而上帝讓我們知道要安息,要知道祂是上帝。詩人一開始就讚美上帝,他知道創造奇事的上帝,他要定睛仰望上帝。從詩篇111篇第4至6節看到,我們在困難和疫情當中,上帝是沒有忘記我們的。這位上帝是與眾不同的,祂與我們的關係密切,不是敬而遠之的上帝。在我們生命和生活當中,祂行了奇事使人記念。是記念些什麼呢?祂有恩惠、有憐憫,賜糧食給敬畏祂的人;祂必永遠記念祂的約。上帝所說的應許,是一定會應驗的。詩人是如此認識上帝,他深知上帝一定會幫助他。所以當每次敬拜上帝的時候,所做的就是記念。我們為何要守聖餐呢?就是為記念耶穌基督為我們擺上自己的身體,記念祂的犠牲讓我們得永生;記念祂的血讓我們的罪得赦免。我們為何要唱詩歌呢?就是為記念上帝給我們的恩典。我們為何要讀經呢?聖經就是記念上帝為我們擺上的一切。在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上帝是一位怎樣的上帝,聖經說祂是行奇事的上帝。弟兄姊妹們,我們的上帝不單止和我們有很好的關係,與我們同在,祂更供應我們日常所需要的。就像剛才所唱的詩歌說,春夏秋冬也照顧我們。我很喜歡閩南詩歌,很多時候因它的寫作也是來自農夫的;農夫最留意四季的變化而作工。這樣提醒我們,上帝一年四季對我們也是信實的。不單止給我們糧食,也給我們有地方居住。昔日,祂給以色列人流奶與蜜之地,今日你和我也是一樣的,只要你是跟隨上帝,上帝從來沒有辜負我們的。你曾否聽過有一個見證會說:自從跟隨上帝之後便會遭遇厄運呢?!這就是上帝偉大的見證。我在三藩市租房子的時候,因想招待弟兄姊妹在屋內聚會,所以租了一個比較大一點的單位。誰知道業主打算賣掉房子!我向上帝禱告,上帝對我說:我不離棄你。最後,長話短說,因被逼遷反而讓我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了房子。所以弟兄姊妹,上帝是看顧我們的。在過去一年裡,有很多的困難,我們面對著經濟、疾病等等,但神是否仍看顧我們呢?在這個時候,我們作第二個感恩的禱告。上帝照顧我們有衣食住行、有朋友、有教會、有弟兄姊妹、有工作、有服事。請不要擔心,凡敬畏祂的,祂一定照顧:「祂賜糧食給敬畏祂的人。」為什麼呢?因為「祂必永遠記念祂的約。」讓我們為祂所賜給我們所有的,為我們的家庭、家人感恩;知道因疫情中有家人仍在留院的,我們可以為他們禱告。
弟兄姊妹們,當我們願意像詩篇第46篇的教導: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安靜下來,來到祂面前禱告祈求、感恩、讚美,有否留意到聖靈就與我們同在?動了善工?!當中有需要鼓勵的就要鼓勵,有需要安慰的就要安慰,有需要教導的就要教導。我們的上帝是很清晰知道我們每一個人的需要。詩篇111篇第7節說的「訓詞」就是上帝的話語:有預言、有歷史中的教導、有應許,全都是落實的。人會軟弱因而忘記自己曾說的,但上帝不曾忘記祂說過的。昔日上帝呼召我,當我回到家中時,我已經忘記得一乾二淨。但上帝沒有忘記,祂不斷地提醒我,最終讓我放手一心跟隨祂、一心去學習。詩篇111篇第8節說那是永永遠遠堅定的,是按信實正直設立的。什麼是正直呢?就是可信靠的意思。我們可以完全的信靠祂。詩人在第9節提醒我們,祂向百姓施行救贖,命定祂的約。聖經中創世記一開始說因人犯罪,將來要命定有一位來救贖我們;過去的一個禮拜的聖誕節告訴我們:這人就是主耶穌基督,祂來就是救贖我們,拯救我們;不單止讓我們得永生,更讓我們在世上可以靠著祂面對困難,有多少的困難,上帝是知道的。
因疫情、社運的關係,利未學院也是很艱難的,當中的一些學員相繼離港,令我感到有一點兒難過和憂鬱,因為我是一個很重視關係的人。看見利未學院的學生很勤奮的學習,但疫情一次又一次的攔阻:看見社會上有很多機構、公司的結業,上帝提醒我,上帝為利未學院預備了閩南堂,他們無條件的支持和幫助利未學院,差點兒我就被那些疫情的負面情緒影響了。回頭一看,上帝讓我看見疫情中利未學院依然存在。上帝讓我繼續的學習,在這段期間利用網上軟件網上直播、學習錄影等等,我從未想過在疫情中可以學習這些的功課。弟兄姊妹你看見了嗎?原來萬事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到益處!所以,在今日嚴峻的疫情當中,求上帝繼續保守看顧我們,甚至拯救我們。在未來的一年,我們帶著敬畏的心去迎接,因為今年我們看見上帝的看顧和保守,因為我們知道上帝是永永遠遠在我們當中的。所以我們可以放心交託祂,迎接2021年。在這個時候,我們作第三個禱告,我們看見了上帝的本性、本質,這就是祂給我們的應允,我們可把握著這些,讓我們有信心在未來的一年,繼續以馬內利,繼續信靠上帝。
弟兄姊妹們,上帝就是這樣的愛我們,當我明白詩篇第111篇的時候,就像詩篇第23篇所說道:「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祂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在我敵人面前,祢為我擺設筵席;祢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迎接2021年,藉著詩篇第111篇第10節提醒我們: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不但是敬畏,還是有行動的:凡遵行祂命令的,是聰明人。當你願意跟隨祂,你會明白在詩篇第111篇開始時說:你們要讚美耶和華,詩人回想後在第10節仍然說:耶和華是永遠當讚美的!哈利路亞!
使徒行傳第二章,當聖靈在五旬節降臨後,彼得向群眾講道,約有三千人信主並受洗。他們因信主耶穌得著新生命以後,就過著與別人不一樣的生活: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他們天天相聚,讚美上帝,得眾人的喜愛(徒2:42-47節)。只是當我們看到使徒行傳第五章和第六章,就發現聖經並沒有隱惡揚善,它記載當時教會仍存在許多問題。
我們欣賞初期教會的肢體生活,不過聖經沒有吩咐我們採用他們當時的模式。「聖徒相通」的真正意義是我們在三一上帝裏面合而為一的景況,當我們與上帝有親密的關係,並且在真道上同歸於一,就以誠實、愛心彼此連結於元首基督(弗4:13-15節)。我們彼此相待的態度,若與社會沒有分別,未信主的人只會覺得「基督徒也不外如是!」所以我們不可忽略,初期教會凡物公用,是因為他們當中有不少貧窮的肢體。我們也當遵守主耶穌的教訓,關愛我們當中有需要的人,這就是做在主耶穌的身上(太25:40節)。
聖誕節是歡欣的日子,我們能一起敬拜上帝、報佳音、唱聖誕詩歌,慶賀基督降生。很多聖誕詩歌取材自今天經文,包括平安夜、小伯利恆、聽啊!天使高聲唱、天使歌唱在高天等,今天讓我們看聖經中聖誕歌的來源是甚麼。路加福音記載耶穌降生較馬太、馬可、約翰福音特別詳細,一開始已突顯歡欣快樂,充滿快樂的頌讚。第一、二章是以四首頌歌開始,包括尊主頌(1:46-55)、撒迦利亞頌(1:67-79)、榮耀頌(2:14)和西面頌(2:29-32)。
路加福音中的聖誕故事不只是一個嬰孩出生,而是兩個嬰孩─施洗約翰及耶穌基督。路加特別將兩個嬰孩的出生作平行記載,天使向撒迦利亞報喜訊,妻子將生約翰(1:8-25),約翰出生(1:57-66),所以撒迦利亞歌頌上帝。天使向馬利亞報喜訊生耶穌基督,馬利亞立刻唱尊主頌(1:26-38)。2:1-14記載耶穌降世,天使讚美上帝高唱榮耀頌;西面看見嬰孩耶穌,就稱頌上帝(2:25-35)。這四首頌歌有特別意義,歌頌上帝拯救的奇妙作為。路加從救恩歷史角度展現耶穌的故事,救主降世顯明上帝拯救已來臨,對以色列的應許藉基督已成就,所以以頌歌慶賀基督降生,因已成就上帝普世救恩的計劃,為人帶來真正的平安、喜樂及盼望。
今日經文是第三首的榮耀頌,榮耀歸給上帝,平安歸與祂喜悅的人。2:1-3,該撒亞古士督要求人口普查。2:4-5,約瑟與馬利亞由拿撒勒城上猶太,到大偉城的伯利恆,已走相當遠的路,當時馬利亞已快臨盆。2:6-7,因沒有地方,耶穌生在簡陋的馬槽,之前天使向馬利亞報喜訊要生這位至聖者兌現了。1:31-35,耶穌名字的意思是耶和華拯救,祂是至高者上帝的兒子、舊約應許的彌賽亞君王,但為我們降卑,生在馬槽裡,以平凡卑微的方式進入世界,成就上帝救贖計劃,建立上帝的國度。2:6,馬利亞產期到了,「到了」的英文是 “fulfilled”,即已實現、成就、成全的意思。耶穌生於伯利恆,是應驗舊約彌迦書5:2,上帝的普世救恩計劃藉基督降生已實現。基督來臨開展救恩新時代,為人帶來榮耀盼望。路加沒有仔細講述耶穌出世的過程,只是很平淡的描述(2:7),突顯耶穌降世的意義和所帶來的果效和影響力,因基督是上帝救恩計劃的中心。
正當牧羊人如往常在夜間野地裡牧羊(2:8),忽然有奇妙的事發生,主的使者向牧羊人顯現,主的榮光四面照射(2:9)。請留意不是向宗教領袖或有身份地位的人顯現,而是向卑微貧苦、社會不看重的人顯現,是牧羊人發現基督降世。當牧羊人見天使顯現時,就緊張不安,天使安慰牧羊人「不要懼怕!」(2:10)。這是第三次講「不要懼怕」,之前天使向撒迦利亞和馬利亞報喜訊,都以「不要懼怕」安慰他們。天使向牧羊人報喜訊福音,牧羊人由疑惑懼怕轉為歡喜快樂,這福音是關乎萬民的宣告。當時羅馬帝國也用福音這詞指該撒亞古士督的出生是大喜信息,稱他們的王是救主降世。當年聖經宣告真正的福音只有是主基督降生和拯救,真正的救主只有主基督,唯有基督帶來真正的平安和福樂。2:11,主耶穌的身份,三個稱號同時出現:「救主」指救贖主、拯救主,「基督」是彌賽亞受膏者君王,「主」指祂執掌王權,唯有基督是真正唯一的救主。今天救恩臨到,上帝的國度藉基督臨在人間,我們怎樣為基督降生而慶賀?如何與人分享這大喜信息,讓人羨慕並得到這份平安與福樂?
天使向牧羊人顯出一個記號,希望牧羊人親自去朝見嬰孩(2:12),牧羊人尋見耶穌(2:16),並傳揚耶穌降生的好消息。2:13-14是十分震撼的景象,當主的榮光四面照射,一大隊天軍天使不停讚美上帝,慶賀一個嬰孩在馬槽出生,宣告彌賽亞救世主、君王耶穌基督、上帝的兒子降世為人,突顯基督來臨的奇妙。這裡「忽然」指一個很奇妙、不尋常出現天上敬拜的景象,天上都要歡欣慶賀讚美上帝的拯救作為。2:14上「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上帝!」是指天上發生的事,2:14下「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是講地上的情況,其中的用字是平行。這榮耀頌將天上與地上連結起來,當天上慶賀基督降生,地上的人同樣因基督降生而享上帝的福氣。上帝派愛子降世為人,將天上帶到地上,將天國帶到人間,帶來真光、平安、喜樂、榮耀及盼望。上帝的榮耀已彰顯在地上,上帝喜悅祂的子民,並使用祂的子民見證榮耀祂。同樣當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時,準備上十字架,都有類似的宣告,「奉主名來的王是應當稱頌的!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處有榮光。」(19:38)
榮耀頌的意義是慶賀上帝與基督為王,上帝配受尊崇敬拜,因祂是永恆的大主宰,充滿威嚴權能,永遠作王。今天加入天上永恆的大詩班,在這神聖時刻,我們與天使天軍齊聲讚頌至高權能上帝,藉敬拜向世界宣告我們生命主權、立場、價值、方向都是以上帝為中心,宣告我們單單歸屬上帝。願我們再思基督降生的意義,不只紀念基督第一次降世,更要仰望基督再來。把握聖誕節向親友傳講福音,把祝福帶給他們,今年日子雖不容易,但很多人需要主的愛、真正的平安和盼望。啟19:1-10,這是我們的大結局,我們都赴羔羊的婚宴,裡面有六次的哈利路亞,因我們的上帝全能者作王了。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上帝,祂的國度將完全降臨;要尊崇敬拜上帝,直到永永遠遠。
來到了這麼特別一年最後的主日,或者我們心裡仍有好多疑問:究竟這次改變世界的疫症何時結束?究竟將來的疫苗能否有效消滅這場疫症,讓一切回復正常?我們在職的家內兄姊能否順利渡過這段艱難時期,能否保著工作?我們的下一代能否安然無恙,能否繼續專注學習?然而,我們基督徒面對困難和未知處境時,往往可以安然地渡過,因為我們心裡有一份來自主的平安,一種踏實感。所以我們能夠在年終的時候,為我們現在所有和所面對的而感恩。
在這年終的主日,因為這份由主而來的平安,讓我們將心裡的疑問化成感恩:感恩在這次世界疫症期間,我們依然安好;感恩我們家內兄姊暫未有感染者,大部份的弟兄姊妹依然正常工作;感恩我們的下一代依然可以通過網上課堂學習,繼續進步;感恩教會能繼續通過上網進行崇拜和主日學,讓信仰生活沒有停止。要感恩的事實在太多,只要我們開始嘗試感恩,我們時常發現,上帝的恩典往往多過我們眼前的困難。「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五16-18)
文章導航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