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學賢牧師-「一人一燭光」(2019年3月31日)

本會慶祝建堂六十週年,今年舉辦冬令會,對象為全教會弟兄姊妹,旨在培靈、回顧、感恩與前瞻。各團契派出代表組成籌委會,現已決定冬令會於11月8至9日在薄扶林傷健中心舉行,主題為「一人一燭光」。請弟兄姊妹為籌備工作代禱及預留時間參加。

世人流浪在漆黑中摸索出路,沒有方向、沒有盼望,甚至找不到人生的意義。聖經腓立比書二章十五節說,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我們作上帝無瑕疵的兒女,好像明光照耀。是的,我們不能像世人一樣活在撒旦的控制之下,更不可與世俗同流合污。基督徒的生命應當發光,我們的光能影響世界,吸引人們發現真光的源頭 - 耶穌,指引失喪的人歸向祂。每一個在黑夜中為主努力發光的弟兄姊妹啊,你是黑夜裏最動人的色彩!

鄭淑儀姑娘-「主裡喜樂」(2019年3月24日)

『你們要在主裡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立比書四4)及尼希米記八章十節『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基督徒的喜樂,不僅是在風平浪靜的時刻,更是在驚濤駭浪時所顯出的「真」喜樂。

生活確實有許多的困難和試煉,選擇以喜樂的態度面對,學習保羅凡事上倚靠上帝,上帝是生命和生活的目標;定睛在衪的愛裡,上帝的恩手必引領我們前路,我們感受到主的大愛時,生命就充滿愛與接納,臉上展露喜悦和滿足,是多麽的美善呢!惟願每年每月每天每時每刻,能更深領悟“靠主常樂"的福氣,並將“靠主常樂"傳承下去。

有時間在網上聽讚美之泉 – 常常喜樂;啍唱回味這歌詞「常常喜樂,向主高歌,不論環境如何,高山或低谷,主都看顧,相信就能蒙福……一路有耶穌陪伴,祂永不離開。」銘記耶穌相伴同在,喜樂的一生。

彭偉業傳道-「教會是家」(2019年3月17日)

有些基督徒沒有穩定的教會生活,在繁忙時就更加不會返崇拜或團契,待自己較為空閒的時候,才偶爾返教會聚會一下。在後現代的個人主義思潮的影響之下,現代人較為重視個人的感覺,例如這個群體要給我重要的感覺,合乎我的心意,才考慮出席這個群體的聚會。個人感受就成為了委身於這個群體的考慮條件。

事實上,不願意委身在任何基督信徒群體的人,就不能夠聲稱自己是跟隨基督。耶穌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5)耶穌要求不同背景、種族、社會地位的人因著愛聚在一起,成為上帝的大家庭,對世界作出一個強而有力的見證。因為只有在信徒群體內,才能學習到何謂主內一家,經驗甚麼是弟兄姊妹的彼此相愛,這是主耶穌的心意。不參與聚會的信徒,其實未能真正體會在教會內如何彼此關顧,又如何在世界上作基督徒呢?

古學賢牧師-「非因無餅」(2019年3月10日)

上主日回教會時下著雨,我見路旁的青草長得茂盛,有草蜢在跳,不期然想起童年樂不可支的景象,就是五十多年前在元朗陪伴鄰居小孩到山邊放牛,捉草蜢,在河邊捉蝦和小魚。牛隻吃飽了,我們又帶牠回家。昔日童年快樂的時光都在山水之間度過。

過了半個世紀,放牛的日子一去不回,我已經多年在上帝家裡牧養祂以重價贖回的兒女。在這時刻,我深深感受到唯有生命之糧(耶穌)及祂的話語能使飢渴的心靈得飽足。阿摩司書8:11節說:「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現代人生活質素不斷提升,生命追求的目標卻逐漸模糊,甚至以物質來填補心靈的空間。豈不知上帝的話「都比金子可羨慕,且比極多的精金可羨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詩19:10節)。深願我們每一個都享受到上帝話語的恩澤。

鄭淑儀姑娘-「好詩一首共分享」 (2019年3月3日)

網上收到一首詩「生活不怕苦和難,快樂逍遙只等閒。遊山滑雪踏海浪,燒烤火鍋吃魚蛋。羽絨棉衣身上暖,葉霜地白冬至寒。更喜嚴冬降飄雪,節氣過後盼元旦。」看後也有些感受;「苦和難」誰不怕?但聖經教導以喜樂的心去面對,就可快樂逍遙地過活。早陣子八鄉的家受風暴水浸入屋停電了;不久食水管因老化破裂了而停水,因水管在村內而水務處不受理,呼救無門,「停電停水」煩惱得很,無助之中,上帝派出天使相助,所以可以放開心懷,重新收拾家園,還可以招待弟兄姊妹來我家燒烤火鍋吃魚蛋,實在是苦盡甘來的恩典。數數日子在閩南家已渡過二個春夏寒冬,恩福滿滿,歲月無聲的消逝,節氣過後盼再過新一頁,有您們的相伴而行,感謝感謝。

彭偉業傳道-「寬恕的喜樂」 (2019年2月24日)

梁燕城博士在上主日講述了一位在越戰時被燒傷的九歲小女孩,這小女孩帶著嚴重燒傷後仍活下來,在美國長大,終生伴隨著傷口的疼痛,和大塊皮膚的變形和繃緊。後來她在一個公開場合地,表示已寬恕了當年曾經有份參與那次轟炸行動的美軍,並當場與傷害過她的美軍和好,化解多年來的怨恨,他們在哭泣中得到真正的喜樂和釋放。

這帶出了「寬恕」的課題:一個令人感到不可能做到的行動。這位女士竟然選擇寬恕曾經傷害她的人,因為她知道只有這樣做,才能讓自己得到釋放,再不會被心中的埋怨、苦毒、憤怒,奪去自己生命中的喜樂。這種寬恕的能力,是來自基督,因基督也無條件地寬恕了我們的罪。當看到上帝是如何以祂無比的憐憫寬恕了我們所有的過犯時,我們就意識到,我們其實無權把持著恩典而不寬恕別人。那些拒絕寬恕別人的人,他們自己還沒有真正體驗到上帝的寬恕(太6:14-15)。

鄭淑儀姑娘-「新年話新年」(2019年2月10日)

今天已是舊曆年初六,古人常以新年前及後有許多的名言去教導人,好像有一句是「賣懶、賣懶;賣到年三十晚」;孩子將懶惰掉去,希望新一年可努力進步,所以必須在新的一年前去完成賣懶。在新年有祝福句子是「福氣滿滿;快樂連連;萬事圓圓;微笑甜甜;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羊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好運、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祝福過一個幸福的新年!」人人想新一年有美好的日子,順心順意確實是最理想美滿;言而生命的本質及高高低低,不在我們自己掌控的範圍,只有掌管生命的上帝能帶領我們攀過高山或跨越低谷,腓立比書四章十三節說:「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在新春中彼此祝福互勉;「願耶和華賜福給你,保護你。願耶和華使他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願耶和華向你仰臉,賜你平安。」

民數記6:24-26節

古學賢牧師-「超越的平安」(2019年2月17日)

在新的一年,祝願弟兄姊妹在主裏面滿有喜樂和平安!天父應許我們:「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4:6-7節)。聖經以「出人意外」來表示這平安超越我們最精心的籌算,過於我們所能想像的,也超出我們理性可領悟的程度。

上帝所賜的平安是基於人與上帝復和,完全是藉著耶穌基督十字架上流血所成就的和平(西1:20節)。聖經清楚說明上帝將「平安」賜給每一個信靠祂的人。雖然人生常遇風暴,這世界也長期處於衝突之中,我們仍然堅心投靠上帝。無論景況如何,我們按上帝的心意而活,必能經歷主同在的豐盛與平安!

彭偉業傳道-「新」的開始(2019年2月3日)

慶祝農曆新年是中國人的文化特色。傳統上農曆的春節是一個新農作週期的開始,即使今天我們所處的環境已經變遷,由農作為主的社會,轉變成以資訊科技和工商業為主的社會,但我們卻沒有因為社會環境的變遷,失去了這個文化意識,我們仍會在農曆新年一同歡喜慶祝,期盼新一年「萬象更新」。農曆年是我們的傳統價值,文化的根源,在農曆年親友互相探望、祝賀、飯聚或互送禮物,都是為了在這文化根基上,鞏固我們對這文化傳統的認同,繼而再彼此激勵,從新得力。

教會是我們的家,在年初一舉行的新春祈禱會,是我們教會重要的傳統價值,也是信仰和文化傳統的結合。讓我們在新春的第一天為教會、家人與弟兄姊妹,互相禱告守望、激勵。在新的一年,立志將一切所行的事上認定主,求祂指引我們的道路。聖經說:「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詩37:5 )。將我們的希望、計畫,完全交在主大能的手中,讓祂帶領我們擺在前面的道路。

古學賢牧師-「重鎚出擊」(2019年1月27日)

去年許多弟兄姊妹努力將福音廣傳,為主大發熱心,計有長者帶幾位同鄉來閩南堂參加崇拜和團契、有肢體邀約朋友來佈道會、有職青領親戚到教會聚會、有十多位職青參與紅磡土瓜灣區聖誕嘉年華的事奉、有肢體當義工派舊衣物和剪髮、有姊妹印製見證集向朋友分享自己信仰的生活,並陪他們出席合適的聚會等等。作為傳道同工,見到弟兄姊妹如此熱誠事奉主,我們十分雀躍,隨即開設查經課程來栽培慕道或初信者。

親愛的弟兄姊妹,在未來一年你有沒有栽培或傳福音的計劃呢?主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光」(太5:14節),只要我們常存為主發光的心態,有時只是一句說話,一個行動,就能把人介紹給主。許多信徒都經驗過,世上沒有甚麼事比領人歸主更令人快樂。甚願在2019年,我們在栽培及傳福音的事上繼續重鎚出擊,上帝在我們中間必因我們歡欣喜樂,默然愛我們,且因我們喜樂而歡呼(參番3:1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