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dmin 的所有文章

「靈程深度行」 屈黎懿堅師母講,古兆如姊妹記 (2021年08月29日)

今日是教會的培育主日暨主日學結業禮,如此安排是饒有意思的,透過敬拜和結業禮提醒我們重視神的話。主日學運動由開始至今已有240年,始於1780年,英國的藍克斯(Robert Rakes)開辦主日學。他看見兒童在街上遊蕩,由於不想他們學壞,就招聚一班婦女教導兒童認識聖經、背誦教義和唱詩,漸漸此主日學工作受到其他人的關注。其他教會紛紛開辦主日學的事工,於是主日學就在英、美先興起,後擴展到世界各地的教會都有主日學的事工,此發展在後來被稱為主日學運動。主日學事工經過200年的發展,已發展出多元化的課程及內容,對象由小朋友至成人,程度由初信至資深信徒皆有主日學,只要信徒願意參加就必有上課的機會。我鼓勵成人自身作榜樣,多參與主日學課程,而不只是帶兒童到兒童主日學,因為不單是兒童的生命要成長,成人的屬靈生命也要成長。

耶穌曾經向跟隨祂的人問了3個問題,藉此讓他們思考自己屬靈生命的景況:

(1)「你們要甚麼?」

耶穌向準備跟隨祂的人發出這問題。約1:35-39,約翰向兩名門徒介紹耶穌,於是耶穌問他們這問題,是因為一個學生若渴求去得著,他學到的會更多。我們的動機會帶動我們去學習。

(2)「你們說我是誰?」

    太16:13-16,耶穌到了該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就問門徒:「人說我是誰?」然後,祂又問門徒:「你們說我是誰?」門徒已經跟隨耶穌一段日子了,他們果然比其他人更深認識耶穌,彼得回應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 弟兄姊妹,我們已經信主一段日子了,我們也該更深認識主耶穌,得以長大成人,不再作小孩子(弗4:13-14),正如西1:9-11所說的,滿心知道神的旨意、行事為人對得起主、蒙祂喜悅、結果子、力上加力……

(3)「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復活的耶穌向彼得發出這問題。彼得曾經三次不認耶穌,現在耶穌三次考問他愛主的心,是給彼得可以回轉的機會。約21:15-17,「這些」可能指到彼得和幾個門徒剛剛捕獲的那一百五十三條大魚,象徵他們在事業上的成就;「這些」也可指到彼得的漁船和網,象徵他的事業和財富。弟兄姊妹,省察我們對主的心,是否愛耶穌比一切更深呢?

    我們的屬靈生命要有成長,由初信的渴慕真理,到更深認識主耶穌,直至願意愛主勝於一切。

彭偉業傳道-「效法基督」(2021年09月05日)

哥林多前書十一章1節:「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使徒保羅說:「我效法基督,你們該學習我效法基督。」不少朋友決志信主之後,往往沒有繼續堅持返教會聚會。歸根究底,其實是不清楚返教會聚會目的是為何,也不清楚做了基督徒之後,往後的生命,跟著應該要做些什麼,有什麼要做得到,有什麼是對自己重要。

倘若我們是基督徒,就是跟隨基督的人,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以基督的心為心,基督為最高榜樣,服事上帝和服事人。基督徒的想法和態度,應當是謙卑、順服、無私、捨己為人、至死忠心。然而,要達致以上的行為標準,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斷學習聖經真理,年復年、日復日,並且與教會內的同行者共同追求真道,互相支持勉勵,才能慢慢地讓自己越來越像基督。效法基督是基督徒的終生使命,也是基督徒在地上的責任,在我們的生命上發揮出基督的香氣,使別人在我們的身上看見基督。這樣,基督的愛彰顯到我們身邊的人,使他們得到祝福。弟兄姊妹,讓我們承擔起這個重要的使命吧!

「渴慕真理」 彭偉業傳道講(2021年08月22日)

今天的經文記錄了古代猶太人如何「渴慕真理」,以及他們在重修城牆和祭壇之後的一次敬拜上帝的經歷。尼希米記8章所記錄的是一個猶太民族盛大慶典的日子,群眾在新一年開始,由以斯拉帶領,一起頌讀律法。這次慶典裏面,見證了全體民眾參與閱讀聖經的過程,看到他們如何重視上帝的話語,如何「渴慕真理」。

一、重視上帝的教導,以謙卑的態度敬拜。

在8章6節,猶太民眾對以斯拉讚美上帝有三個回應:第一,「舉手」,表明他們與以斯拉認同。第二,「言語」:他們同聲叫兩次「阿門!阿門!」。第三,「謙卑和恭敬」:「面伏於地,敬拜耶和華」。猶太會眾在上帝面前誠心誠意的、完美敬拜。 當我們看到當日猶太民眾如何重視對上帝的敬拜,也讓我們今天反思如何對待教會的崇拜。我們有沒有與猶太民眾能相比的誠意,來參與今天我們教會的崇拜呢?

二、 猶太民眾因為明白了上帝的話語而哭泣。

在8章9節,當猶太民眾聽到律法書上的教訓,又聽明白了之後,就哭泣起來。尼希米和以斯拉勸百姓在上帝的聖日不要哭泣。那麼,為何當猶太民眾聽明白了上帝的話語的時候,就哭起來呢? 現代更多的學者認為,他們聽了上帝的道而哭泣,是他們聽明白了上帝的道,因而知道自己以往所犯的罪。所以,在接著尼希米記第九章,講述猶太人,為自己所犯的罪懺悔,禁食認罪。

羅馬書3章20節:「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上帝的話語顯出上帝的聖潔,照出人的汙穢。以色列百姓聽見律法書上的話,認識到自己的罪,他們為罪憂傷哭了。回到今日我們在現代的時空,我們來到崇拜,同樣聽上帝的話語,我們能否清楚知道自己所犯的罪,因而悔改? 在上帝的恩典裏面,我們相信一次得救永遠得救。「得救」其實代表與上帝重新建立關係,上帝重新接納我們,與我們建立關係。如果一個人得救之後,覺得沒有需要與上帝建立關係,不需要認識聖經教導,不需要聆聽上帝話語,這是一種虛假的關係。虛假的關係是來自對「得救」觀念的誤解。若然我們注重建立與上帝的關係,就不會不明白真正去理解聖經和上帝的教導的重要性。

三、上帝的喜樂是我們的力量。

在8章10節,尼希米和以斯拉,看到民眾既然明白自己的罪,叫他們不要憂愁,反而要因為耶和華的喜樂而獲得重生的力量。上帝不是用喜樂取代憂傷,而是轉變,要人在憂傷中有喜樂。上帝的日子可以充滿喜樂、能力、光榮和活力。這一切都源於認識上帝。因相信上帝而有的喜樂,會產生特別的力量,是其他人沒法給予的。

若然我們從原文看:「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原文可直譯為「因耶和華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意思是:若然我們要得到從耶和華而來的喜樂,先決條件是耶和華的喜樂,那是我們首先能夠討上帝的喜悅,因此我們因為上帝的喜悅,使我們自己也得到喜樂。所以說,喜樂是源於認識上帝,在我們來說,認識真理,研讀聖經,明白上帝對我們在今世代基督徒的要求,從而遵守,上帝必然喜悅我們所作的。

所以可以說「渴慕真理」,能夠真正做到渴慕上帝的話語,其實是獲得由上帝而來的喜樂的最佳方法。 求主的名繼續光照我們每一個, 以「渴慕真理」成為我們生命的座右銘。

古學賢牧師-「進深、進深」(2021年08月29日)

敬拜是上帝子民生命的中心點,詩篇多處呼召我們一起來敬拜上帝,如詩95:1節,「來啊,我們要向耶和華歌唱,向拯救我們的磐石歡呼!」敬拜使我們從繁忙的生活中暫停下來,進到上帝的殿中,像百姓朝見君王一般。我們向上帝讚美、感恩、奉獻,並且聆聽祂的話。詩96:8節教導我們:「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祂,拿供物來進入祂的院宇。」奉獻是尊榮上帝最具體的表現,人向上帝回應的高峰就是全然的奉獻自己,甘心遵行上帝的旨意。敬拜不是求在上帝面前「加分」(積功德),因祂極尊貴和榮耀,該受我們的敬拜。我們不單在主日敬拜上帝,也在一個禮拜裡的每一天,故此靈修就是個人向主的敬拜。

每一天的靈修幫助我們與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雅4:8節上,「你們親近上帝,上帝就必親近你們。」靈修不是例行公事,而是每天一點一滴地瞻仰上帝的榮美,聖靈在我們生命中作工,使我們愈來愈愛慕上帝,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這樣,我們才有力量按上帝的心意而活。屬靈生命需要不斷地培育和修整,一班弟兄姊姊費心思籌備多時的秋令會,正是我們操練靈命的好機會,甚願弟兄姊妹都來共赴靈宴。

「愛‧回家」 岑紹麟博士講,洪慕冰姊妹記 (2021年08月15日)

今次的經文是關於浪子的故事,這個故事是說有一個人有兩個兒子,有一天小兒子走來找爸爸說:「爸爸,請你將我應得的產業給我。」在古時一般情況是等父親過世後才分家產,也許這個兒子會惹怒父親,但這個父親竟照小兒子的要求去做,不但將產業分給這個小兒子,還分給了大兒子。小兒子拿著這些家產過了幾天便遠走高飛,去到遠方任意放蕩、浪費資財,便將他從父親那所得的都花光了。後來他所在的地方遭遇飢荒,一無所有又飢餓的他便去投靠當地的一個人,那個人吩咐他去放豬。在他飢餓得連看到豬吃的東西也想拿來吃的時候,也沒有人給他吃的。在真的走頭無路時他醒悟過來,想起父親有很多僱工,充足的糧食,為何要在這餓死?於是便決定回去父親那,回去前還想定了對父親要說的對白:「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當父親在門前看到小兒子,就動了慈心、跑去歡迎他,小兒子便照著之前想好的對白對父親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父親聽後卻吩咐僕人拿上好的袍子來給小兒子穿,又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很奇怪,小兒子對父親說的,比之前想好的對白少了最後那句,是他忘了呢?還是他是記得的,但看到父親熱情地歡迎他後而不說了?他是真心回來向父親認錯?還是只是為了回來討吃?其實這次小兒子回來找父親有可能性命也不保,因為按申命記 21:18-21節記載貪食好酒、不聽父母的說話的人,換來的結局就是被眾人用石頭打死。所以這次小兒子回家,如果他的父親或其他家族長輩不接納他,他便必死無疑,因為他所做的不單只違反律法,亦令他的家族蒙羞。但是什麼令這小兒子回家呢?因為他了解他的父親,知道若他回去父親一定會無條件接納他,其實他之所以能活到今天,極可能是父親多次寬容他,不斷給他機會,但是他不明白父親的用意,他只知道父親是一個對他很好的父親,於是他便回去。或許你們可能會想這兒子真的很差勁,竟然利用父親的這份慈心,但是真心還是假意重要嗎?對父親來說兒子回來是真心知錯還是只是回來討吃並不重要,最重要是兒子回來了,因為兒子一天在外便必死無疑,而他回來便代表還有機會去改變他。

我們看回15章第1-2節會發現觸發起耶穌說這個故事是有一班稅吏和罪人去找耶穌,要聽耶穌講道,其後還一起吃飯,就因為這樣便招來一班宗教領袖的非議。於是耶穌便對這班宗教領袖說了這個故事。但你們認為那班稅吏和罪人聽完耶穌講道後會懺悔認罪、跟隨耶穌嗎?耶穌有十二個門徒,每一個也是祂親自挑選的,你們想耶穌是否到人生盡頭、被釘十架前才醒悟他選錯了猶大和彼得呢?耶穌知不知道這些人來找祂的動機呢?耶穌清楚、知道,但為什麼祂還要選這些人,和這些人一起呢?路加筆下的耶穌是來者不拒,稅吏、罪人走來找祂、祂接待;甚至被那些法利賽人和文士罵過,祂也照樣與他們一起吃飯,因為耶穌真的想接觸這些人,去改變他們,同樣天父也是,我們的主正是活現天父的那份心腸,就像故事裡的父親一樣,這兒子回來是真心還是假意是次要,最重要他回來了,他回來父親還有機會去改變他。是否人人也能體會到這父親的那份慈愛呢?不是的,下文就是說大兒子他不知道、不明白,反過來說父親是傻的。弟兄姊妹,如果一個家,每一個人也能體會這個父親的心腸,都能夠明白這父親的情有多深,我相信就算離家出走的人也會回來。有人說教會就像家一樣,弟兄姊妹你們今天回到教會,你們想誰最開心?誰最想看到我們?你們能否體會那份為父的心腸、那份愛意?

彭偉業傳道-「基督馨香之氣」(2021年08月22日)

9月11日教會舉行佈道會,主題:「活在當下?」,我們實行「一領一」行動,每位弟兄姊妹都定下一位邀請對象,祈求上帝帶領邀請對象能夠應邀出席,並且在聖靈的帶領下決志歸入耶穌基督。或者,有人擔心被邀請的對象會依然心裏剛硬,拒絕耶穌基督的福音,所以不太安心去放膽邀請。然而,一個人會否決志信主,是藉著聖靈的帶領,這是我們邀請者所不能控制。所以,只要我們履行邀請對象的責任,就可將使人得救的責任交託上帝並且祈禱。

哥林多後書2章15節,「因為我們在上帝面前,無論在得救的人身上、或滅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氣。」我們向人傳福音,若然對方拒絕接受,不代表我們為福音的付出變得徒然。傳福音者都散發了「基督馨香之氣」,意思是對於不能得救的人,在他生前所傳過的福音信息,即這些「香氣」,將成為他未來葬禮的祭禮;對於能夠得救的人,這些香氣甦醒他們的靈魂。傳福音是關乎生與死的職事,所以保羅不禁加上一句:「誰能擔當得起?」。(林後二16)

弟兄姊妹,傳福音是羞辱、自我虧損的職事?或是決定生死、影響深遠的職事?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甘心做這事,這是我們在基督耶穌裏的責任 。

古學賢牧師-「撒種的與收割的」(2021年08月15日)

早前有姊妹請我們為一位長輩祈禱,該長輩身體軟弱。姊妹向她傳福音,她堅決拒絕,也不接受探訪。但後來在好友的帶領下,她決志接受主,並且信心堅定,心中滿有平安喜樂,甚至積極向人分享見證。她之所以願信主耶穌,不只是因為那位好友,而是因為之前已有不少人在她身上做了許多撒種的功夫。就像人吃了十二個餛飩飽了,不是因為第12個餛飩特別令他飽足,而是因為先前他吃了十一個。我們傳福音,也許是撒種的,也許是收割的,都會一同快樂(參約4:36節)。

昔日耶穌向撒瑪利亞婦人傳道,她信主之後,主耶穌對門徒說:「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嗎?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約4:35節)。門徒不明白,他們看著四周明明是嫩綠的麥田,為何主耶穌說莊稼已經熟了呢?祂所說的是屬靈的莊稼,是指敘加城裡的撒瑪利亞人。主耶穌要門徒看見,這些人需要天國的福音。

今天不少基督徒覺得收割的時候尚未到,永遠還需等四個月;所以關鍵在於你留意的是甚麼。許多人外表看來很好,但心裏充滿愁苦,物質和金錢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甚願我們體貼主耶穌的心,帶領人歸回主的羊圈,使人的生命得著醫治和牧養。

「大門徒小牧人」 古學賢牧師講(2021年08月08日)

安德烈是最早跟隨耶穌的門徒之一。約1:29節,「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裏,就說:『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第二天,約1:36-37,施洗約翰「見耶穌行走,就說:『看哪,這是上帝的羔羊!』兩個門徒聽見他的話,就跟從了耶穌。」施洗約翰不小器,不介意自己的門徒轉去跟耶穌,因為耶穌才是真命天子,是彌賽亞救世主!約1:38-39,「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著,就問他們說:『你們要甚麼?』他們說:『拉比,在哪裏住?』耶穌說:『你們來看。』他們就去看祂在哪裏住,這一天便與祂同住;那時約有申正了。」耶穌可能與他們講論聖經,解明先知的預言,談及天國的事。約1:40節,他們其中一個就是安得烈。安得烈與耶穌同住一日,親自跟耶穌接觸之後,就認定耶穌的確是彌賽亞救世主。

一、將耶穌介紹給親友 (約1:41-42)

安得烈即時想到自己的家人,第41節,「他先找到自己的哥哥西門,對他說:『我們遇見彌賽亞(基督)了。』」「先」,代表態度逼切,心裡火熱!安得烈向西門介紹耶穌是彌賽亞,西門後來成為偉大的佈道家,一次講道帶領三千人信主。今天我們所帶領的人,將來可能成為第二個彼得呢!有些基督徒沒有認真地領人歸主,因為他們根本不相信,不信耶穌的人必定滅亡。他們認為,那些「善心人」的行為很好,只不過是不信耶穌,說不定都可以上天堂!不是,約3:18節說得很清楚:「信祂(耶穌)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上帝獨生子的名。」約3:36節:「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上帝的震怒常在他身上。」另外,有些基督徒只顧生活、工作和返教會,根本沒有打算去結交未信主的朋友。但我認識一些基督徒,他們放工之後,還約同事定時做福音性查經,甚至約同事和下屬用膳。

如何吸引人去接觸耶穌呢?要透過我們自己生活的好榜樣,令其他人留意到我們所信的主耶穌是多麼美善;我們亦要隨時準備好,告訴人自己如何體驗到這位又真又活的耶穌;因為這些是個人真實的經驗,對方是不能否定的。我們未必是佈道家,亦未必口齒伶俐,我們只需要簡簡單單的,向家人、好朋友、同學,分享自己信主耶穌的經歷。我們要把握機會關心身邊的人。我們對信仰的各種問題,未必完全能解答得清楚,但至少可以安排牧師、傳道,或者組長,和未信的親友傾談。我們亦可以邀請有豐富傳福音經驗的人配搭,一起去傳福音。我們不要只顧自己的方便,要找出最能幫助對方接觸福音的方法。人的靈魂在上帝眼中是非常寶貴的,值得我們用多元化的方法,奉獻多些時間,將人的靈魂搶救回來。

弟兄姊妹,我們身邊總有未信主的人,我們是不是以為「應該」會有人向他傳福音呢?如果我們都有這種想法,未信主的人就永遠不會有基督徒向他傳福音了!

二、為耶穌全力尋覓 (約6 : 8-9)

約6:5節,「耶穌舉目看見許多人來,就對腓力說:『我們從哪裏買餅叫這些人吃呢?』」腓力想不到辦法,但安得烈知道主耶穌的心意,就在人群當中全力的去尋覓,然後,約6:9節,安得烈對耶穌說:「在這裏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甚麼呢?」安得烈未必想到,主耶穌會用這個小朋友所奉獻出來的食物施行神蹟;但他扮演了一個關鍵的角色,因為就是他將這個孩童帶到耶穌面前,成就了這次偉大的歷史事件。可6:44節,「吃餅的男人共有五千。」意即整個群眾約接近二萬多人。

最近派了消費券,有基督徒說要奉獻給上帝,有人說酌量,而聖經教導我們十一奉獻,不過最緊要是出於甘心。太6:21節,主耶穌說:「你的財寶在哪裏,你的心也在那裏。」耶穌沒有嫌五餅二魚太少,他先獻上感謝和祝福,然後分派群眾。竟然神蹟就是這樣發生,整個群眾都吃到飽足,還剩餘十二籃子的魚和餅。我們小小的心意,一旦被主耶穌所用,都可以成就大事。

三、將慕道者轉介給耶穌 (約12:20-26)

耶穌在世上最後一個禮拜,祂騎驢入耶路撒冷,預備過逾越節。約12:20-21,「那時,上來過節禮拜的人中,有幾個希臘人。他們來見加利利、伯賽大的腓力,求他說:『先生,我們願意見耶穌。』」腓力不加思索就找安德烈幫忙,很可能因為他了解到,安得烈喜歡將人帶到主耶穌面前。面對這些外邦的慕道者,安德烈好願意見到生命的倍增,他就連同腓力一齊去見主耶穌。約12:23-26,耶穌十分之肯定他們的事奉,因為安得烈關心人的靈魂,他將慕道者轉介給主耶穌。安得烈是一個極好的榜樣,他就是一座福音橋,希望每一個人都能被帶領去見主耶穌。

我們未必像彼得在大庭廣眾向幾千人宣揚福音,但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像安得烈,做個人佈道!現在香港的疫情比較緩和,我們將會在9月11日禮拜六晚舉行佈道會,請弟兄姊妹做好福音預工,實踐「一領一」行動,即每一位肢體領一個家人或朋友參加。我們如何實踐「一領一」行動呢?教會給你提供一個方法:請到副堂旁的樓梯口,從壁報板旁邊的膠盒中拿出一張心型彩紙,寫上你心目中的對象,和你自己的名字(例如:張先生  陳大文),然後將彩紙貼上壁報板,使整個教會都開始為他禱告。深信上帝垂聽,必將得救的人加添給我們。林後5:18節,「上帝藉著基督使我們與祂和好,又將勸人與祂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基督徒的人生終極目標,是領人信主耶穌,這個是極有價值的事奉,值得我們全力去做。

今日我們從這位大師兄安德烈身上,看到如何做一個小牧人,領人到主面前。彼前5:4節,「到了牧長(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為耶穌多得一人」!這是一件最有永恆的價值的事奉,我非常鼓勵你將他作為你人生的焦點。天父要使用我們,祂最關心的就是世上還有很多人未得拯救,我們一起來將他們帶到天父的家裡面。

「感恩的敬拜」 倫國平牧師講,尤長明執事記(2021年08月01日)

今天說「感恩的敬拜」!在希伯來人的詩歌當中,有一首詩篇–詩篇111篇,由始至終也是一篇感恩的詩篇。第1節說:「你們要讚美耶和華!」當讚美上帝的時候,我們的心境會是怎樣呢?每次敬拜時我們也要學習一項功課:與上帝同在!我們要心存敬畏,讓未認識主的人認識上帝;我們仰望十架,十字架代表上帝愛我們,我們當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地敬拜。「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在希伯來話的意思就是「哈利路亞」!在敬拜中,上帝的榮耀是怎樣充滿著整個的會堂呢?我們就是上帝榮耀的器皿,藉著我們唱詩,讚美充滿整個的會堂。每次當我們敬拜時,魔鬼就會不停地控訴我們;儘教,在患難中仍要感恩。「一心稱謝耶和華」,就是盡心、盡性、盡意、盡力。

因為「耶和華的作為本為大;凡喜愛的都必考察。」聖經提醒我們,上帝在我們生命當中是怎樣拯救、幫助、看顧及保護我們,我們要留心和反思,不然很容易就會因為魔鬼導致我們忙亂而忘記上帝的恩典和福氣。感謝上帝讓我們在主日可以安靜下來去感恩上帝給我們的一切和好處!如果想學習去認識上帝,從詩篇111篇去了解就是最好不過的,因為當中有超過二十二次去教導我們上帝的屬性,即是上帝的本能。我們從第3節開始去考察:「祂所行的是尊榮和威嚴」、「祂的公義存到永遠」。上帝三番四次地提醒我們,祂是永遠、由始至終的上帝,永遠在這詩篇中出現了5次。第4節上半節說:「祂行了奇事,使人記念」;聖餐桌上通常會刻有「記念我」的字句,是上帝希望我們要記念祂,免得我們忘記的時候便會走上歪路。在第4節下半節繼續說:「耶和華有恩惠,有憐憫。祂賜糧食給敬畏祂的人;祂必永遠記念祂的約。」所以當大衛犯罪,他向上帝認罪,求上帝憐憫,因為上帝有永不改變的愛。上帝愛我們便愛我們到底,所以在這困難和所犯嚴重的罪時,我們仍可向上帝求寬恕。

第6節說:「祂向百姓顯出大能的作為,把外邦的地賜給他們為業。」原來上帝是照顧著我們的衣食住行。第7節說:「祂手所行的是誠實公平」,上帝是誠實公平的,祂對我們的幫助完全是出於祂的憐憫。第7節下半節說:「祂的訓詞都是確實的」;保羅常常提醒我們要常常感恩,不住的禱告。聖經教導「凡勞苦擔重擔的,都當到我這樣來」,耶穌給我們的應允,讓我們可以在困難當中仍然可以見祂,把重擔交托給祂。第8節續說:「是永永遠遠堅定的,是按誠實正直設立的。祂向百姓施行救贖,命定祂的約,直到永遠;祂的名聖而可畏。」上帝的名是分別為聖的。祂是完全無瑕的上帝。這些屬性讓我們見到上帝的好處、上帝的偉大。詩歌“祢真偉大”,詩人身在郊外,看見上帝的創造,祂的尊榮、祂的威嚴;看見星宿,上帝的威嚴讓他心裡感動,就寫下這首詩歌。

敬拜不是聽音樂!參與崇拜不是出席音樂會!敬拜也不是聽詩班獻唱;詩班的獻唱是將上帝的信息傳遞給我們、鼓勵我們、提醒我們,將我們對上帝的敬拜帶到上帝面前。很可惜今天我們被現有的文化衝擊著,參與崇拜像是出席音樂會;反之若會眾是被詩班的生命力所吸引,得到鼓勵而參與崇拜,這就是聖經所說的敬拜。詩班111篇提醒我們,我們的上帝是這樣的偉大,所以我們每一次數算上帝的恩典,每一次我們都會被提醒,上帝是這樣的美好,特別在困難當中,上帝的話語提醒我們。第7節說:「祂的訓詞都是確實的。是永永遠遠堅定的,是按誠實正直設立的」,這是多麼的重要。詩篇119篇裡共一百七十五節都是述說上帝的話語:「我將祢的話語藏在心裡,免得我得罪祢」;上帝的話語「是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在今日黑暗的世代中,我們若沒有上帝的話語,怎樣幫助我們去行前面的道路呢?!

當一生一世跟隨上帝!你們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不要為衣食憂慮。「祂賜糧食給敬畏祂的人」!讓上帝帶領我們,讓我們感恩,「一心稱謝耶和華」!

彭偉業傳道-「基督徒的標竿」(2021年08月08日)

全城熱話的奧運正在進行當中,適逢今年香港運動員獲得很好的成績,全香港人也因此深感恩惠。無論能否為香港獲得獎牌,香港運動員的堅毅鬥志,都值得我們尊敬和欽佩。他們為著自己的目標,艱苦鍛鍊多年,付出了無數的汗水,相信他們付出努力不只是為了獲取獎牌,更加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生命意義,向著自己的標竿直跑。

那麼,什麼是基督徒的標竿?腓立比書三章13至14節:「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保羅提醒腓立比教會的弟兄姊妹,就算保羅自己,在基督面前都不算是得著什麼。保羅只知道,要為著從耶穌基督裏而來的獎賞,一生不斷地努力。這是基督徒的標竿,每位基督徒都應該明白,生命最重要的意義和目標,是得蒙上帝的喜悅和獎賞。如果我們明白這點,我們的生命就會再不一樣!